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预测塔北隆起LX1区块油气有利区
1
作者 吴梅莲 谢舟 +3 位作者 王景仪 张海祖 赵海涛 冯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0-554,共5页
塔北隆起LX1区块侏罗系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储集层埋藏深度大、钻井少,采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结合实钻资料并进行模型结构特征分析,预测研究区油气有利区。结果表明,LX1区块含油气层段存在如下特征:小时窗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 塔北隆起LX1区块侏罗系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储集层埋藏深度大、钻井少,采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法,结合实钻资料并进行模型结构特征分析,预测研究区油气有利区。结果表明,LX1区块含油气层段存在如下特征:小时窗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相对误差较大;大时段地震数据体特征异常值存在明显异常;地震道波形存在不归零的多峰现象,波形不圆滑;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剖面表现为强结构异常。以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为基础,将LX1区块分为4种不同类型含油气性级别,并对油气有利区进行划分:Ⅰ类非常有利区面积约6.28 km2,主要分布于区块北部;Ⅱ类有利区面积约14.26 km2,主要分布于区块南部。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异常值大且位于构造高部位的区域应是下一步滚动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隆起 LX1 地震数据体 结构特征 油气有利区 预测
下载PDF
法尔康盆地基于重力资料的构造特征分析与油气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健 袁炳强 +4 位作者 邢锦程 张春灌 冯旭亮 张欢 贾洪杨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7-1138,共12页
法尔康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前人在盆地进行的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盆地中部及东北部较小区域内,盆地整体勘探程度低且地震资料缺乏。为了研究盆地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基于地面、船测和卫星重力数据,结... 法尔康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前人在盆地进行的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盆地中部及东北部较小区域内,盆地整体勘探程度低且地震资料缺乏。为了研究盆地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基于地面、船测和卫星重力数据,结合盆地实际地质背景,应用莫霍面改正和倾斜角处理等方法新推断了整个盆地的断裂构造;综合应用Parker法和相关分析法计算了盆地的基底深度;利用盆地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构造单元烃源岩热演化的差异性,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及油气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法尔康盆地主要发育NE和NW向的控制盆地内构造走向和地层发育的两组断裂,盆地可以划分为6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西部、北部凹陷和中部隆起区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盆地内中部隆起区及两侧的凹陷区烃源岩热演化存在差异,中部隆起区白垩系烃源岩与始新统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的时间明显早于其它地区,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为油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断裂构造 基底特征 热史模拟 油气有利区 法尔康盆地
下载PDF
海南岛西侧鼻状断阶是含油气有利区
3
作者 毕传滨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89年第4期5-10,共6页
利用现有地震资料,对鼻状断阶重新作了解释,并与邻区有关油气田石油地质基本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海南岛西侧鼻状断阶是一个有利的含油气区,它距岸近、水浅,便于自营勘探。
关键词 海南岛西侧 鼻状断阶 油气有利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松辽盆地开鲁凹陷构造特征及其有利区预测——基于重力异常资料
4
作者 袁禹涵 张金功 +2 位作者 袁炳强 薛健 姚天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8-1638,共11页
开鲁凹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油气前景优良,但研究程度较低。前人主要针对凹陷内次级构造单元进行研究,而对凹陷整体构造和基底特征缺乏研究。为了研究凹陷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笔者等基于重力资料,综合地质、地震等前人相关研究成... 开鲁凹陷位于松辽盆地西南部,油气前景优良,但研究程度较低。前人主要针对凹陷内次级构造单元进行研究,而对凹陷整体构造和基底特征缺乏研究。为了研究凹陷构造特征,预测油气有利区,笔者等基于重力资料,综合地质、地震等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推测了该区的断裂构造;应用Parker法和相关分析法计算了盆地的基底深度;并对凹陷进行了次级构造单元划分及油气有利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开鲁凹陷重力场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西北向东南重力高和重力低呈条带状相间分布;反映了凹陷内突起与断陷亦由西北向东南相间分布。凹陷内断裂发育,其边界主要受近SN向、EW向及两组NE向断裂控制。开鲁凹陷可进一步划分为8个次级构造单元,各次级构造单元之间以断裂为界。凹陷内新生界、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发育。开鲁凹陷西部清河—苇莲苏断陷带内的平安地断阶,东部茫汉断陷中的茫汉南西缓坡带,南部奈曼旗断陷等区域,油气地质条件良好,为油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断裂构造 基底特征 油气有利区 开鲁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陆相断陷油气勘探有利目标区三元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以沧东凹陷古近系孔二段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立宏 蒲秀刚 +5 位作者 张伟 王湘君 陈长伟 林常梅 韩文中 柳飒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92,共9页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制约,砂体、储集物性以及烃源岩是三大关键因素,因此有效地开展基于砂体、储集物性以及烃源岩的综合评价对寻找有利目标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在充分分析沧东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基础上,... 陆相断陷盆地岩性油气藏形成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制约,砂体、储集物性以及烃源岩是三大关键因素,因此有效地开展基于砂体、储集物性以及烃源岩的综合评价对寻找有利目标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在充分分析沧东凹陷石油地质特征基础上,针对各沉积朵体分别建立了沉积评价指数、储集物性评价指数、烃源岩评价指数,以及三元综合评价指数,对孔古近系孔店组第二段发育的11个朵体开展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沧县三角洲—远岸水下扇体系、舍女寺三角洲、孔店三角洲—远岸水下扇体系以及叶三拨三角洲为最有利的大型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东凹陷 孔二段 三元定量评价 油气勘探有利 黄骅拗陷
下载PDF
饶阳凹陷西6区块沙一上段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气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吕传炳 庞雄奇 +4 位作者 庞宏 付亮亮 郑定业 刘本芬 耿荣燕 《石油科学通报》 2021年第4期553-565,共13页
饶阳凹陷作为一个勘探老区,油气年产量日益下降,亟需发现新的油气储量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受限于早期的生产技术及理论模式,地层格架划分粗略,评价目标主要集中以段或亚段,精度较高者以油组为主,以单砂体尺度的储层受非均质性的影... 饶阳凹陷作为一个勘探老区,油气年产量日益下降,亟需发现新的油气储量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受限于早期的生产技术及理论模式,地层格架划分粗略,评价目标主要集中以段或亚段,精度较高者以油组为主,以单砂体尺度的储层受非均质性的影响导致沉积微相划分不准,为油田增储上产带来挑战,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基于此,利用岩心、录井及测井等资料,本文以饶阳凹陷南马庄地区西6区块为例,对沙一段各小层(单砂体)沉积微相进行刻画,并对各类微相中砂体含油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6区块沙一上段共分为3个油组9个小层;岩性以偏氧化环境的泥岩与偏还原环境的砂岩混合为主,表现为沉积过程中水体震荡摆动的特点;沉积亚相类型为三角洲平原,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和河漫沼泽3种微相;沉积微相分布范围控制着砂体展布特征,具体表现为分流河道控制小层的砂地比及渗砂厚度分布,其中以Ⅱ_(1)、Ⅱ_(2)小层砂地比值最大,可达至0.75、0.85,Ⅰ、Ⅱ_(1)小层渗砂厚度值最大,可达至30 m、25 m;Ⅱ、Ⅲ油组中各小层分流河道(微)相控制下的储层砂体整体含油气性较高,Ⅱ_(4)、Ⅲ_(2)小层含油层比例最大为69.6%、65.5%。基于各小层沉积微相与含油层的结合,剖析了沙一上段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关系,指出分流河道、天然堤等微相叠合区内渗砂厚度大于5 m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饶阳凹陷 西6 沙一上段 沉积微相 油气 油气聚集有利
下载PDF
侏罗系镍钒元素纵向、平面分布特点及有利区预测
7
作者 赵卫军 叶文刚 +3 位作者 杨雯雯 陈小蓉 于浩业 朱冠芳 《海洋石油》 CAS 2013年第4期35-38,共4页
为了研究镍钒元素分布特点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统计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各层(不含地表)岩心、岩屑和原油中镍和钒元素的含量,发现在泥岩的镍、钒含量最大、砂岩的次之、油样和油砂(沥青)的较小,试油结果也有同样的结论;剖面上来说,侏罗系... 为了研究镍钒元素分布特点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统计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各层(不含地表)岩心、岩屑和原油中镍和钒元素的含量,发现在泥岩的镍、钒含量最大、砂岩的次之、油样和油砂(沥青)的较小,试油结果也有同样的结论;剖面上来说,侏罗系和二叠系(烃源岩层)的镍、钒含量较大,大于别的层至少一个数量级;对单井而言,当试油结果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时,镍钒含量大,纯油层反而小,说明水层对微量元素的贡献是增大的正效应,油层是负效应;单井试油结论为纯水,那么该层的镍钒比值就小于1。最后指出A至G镍钒元素的低值区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油气勘探有利
下载PDF
利用重磁资料研究洛阳-济源盆地断裂构造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许文强 袁炳强 +1 位作者 马小雷 鲁海鸥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为了研究洛阳-济源盆地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系统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已有的重力和磁力资料,结合地震、地质、钻井等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区重力场和磁力场特征及成因,推断了研究区断裂构造体系,探讨了断裂构造分布与油气之间的关系,... 为了研究洛阳-济源盆地构造特征及其与油气关系,系统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已有的重力和磁力资料,结合地震、地质、钻井等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区重力场和磁力场特征及成因,推断了研究区断裂构造体系,探讨了断裂构造分布与油气之间的关系,预测了研究区油气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洛阳-济源盆地内重力低是由中生界-新生界引起,重力高是由前新生界或前震旦系基底隆起引起;盆地内发育的断裂按走向主要有近东西(包括东西、北东东、北西西)向、北东(包括北北东)向和北西(包括北北西)向3组断裂,其中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这2组断裂最为发育。断裂构造基本控制了研究区地层的展布,断裂不仅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通道及原动力,而且改善了上三叠统储集层的储集性能,同时可为油气的成藏提供良好圈闭条件。研究区有3个油气有利区、2个油气较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济源盆地 重磁力场 断裂构造 油气有利区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含海泡石层系源储组合新模式及其油气勘探新领域 被引量:5
9
作者 宋金民 刘树根 +10 位作者 金鑫 汪华 范建平 江青春 田小彬 叶玥豪 李亚 李智武 杨迪 王佳蕊 罗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49,共21页
通过剖面实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海泡石的特征、产状、成矿机理以及含海泡石层系源(烃源岩)储(储层)配置新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对二叠系的认识,促进油气... 通过剖面实测、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海泡石的特征、产状、成矿机理以及含海泡石层系源(烃源岩)储(储层)配置新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丰富对二叠系的认识,促进油气勘探。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海泡石为层链状结构的海泡石-坡缕石族黏土矿物,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主要为层状自生矿物、透镜状和交代生屑状3种赋存状态,多形成海泡石-滑石-燧石的共生矿物组合;大多数海泡石属海相沉积型成因,由火山活动引发的富SiO_(2)流体与较高的碱度(pCO_(2)低、pH值为8~9.5)、中等盐度的海水混合后直接沉淀形成。海泡石吸附和聚集有机质,提升了烃源岩的品质和生烃潜力,使中二叠统含海泡石层系的有机碳质量分数为0.5%~1.5%,平均值为1.16%,生气强度在(10~22)×10^(8) m^(3)/km^(2),为中等烃源岩。海泡石在中-深埋藏期的成岩转化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孔和黏土微孔,形成优质的非常规储层;同时释放镁离子和水分子,富镁成岩转化水在流体势的驱动下使高部位生屑滩相灰岩发生白云石化,形成优质常规层状白云岩储层,由此形成自生自储和旁(下)生侧(上)储型的新型高效源储配置模式,提升了栖霞组和茅口组的油气勘探潜力。海泡石层系的厚度分布指示四川盆地中二叠世“两台一凹”的构造-沉积格局;距含海泡石层系沉积中心20 km内、含海泡石层系厚度在40~60 m范围内区域为(古)油气藏的有利分布区。含海泡石层系可形成两大类(古)油气藏,即凹陷边缘的旁生侧储型常规层状白云岩油气藏和凹陷内的自生自储型非常规油气藏。中二叠统非常规油气藏最有利勘探区主要在“C”形的通江-元坝-南充-长寿凹陷内;中二叠统常规油气藏最有利勘探区主要沿凹陷以南的广元-江油-遂宁-重庆和凹陷以北的宣汉-阆中-广安-石柱地区呈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海泡石 源储新模式 油气勘探有利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四扇一沟”沉积体系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30
10
作者 赵国连 赵澄林 叶连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245-258,共14页
阐述了渤海湾及其外围古近系有利于油气的沉积相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沉积相受构造的影响很明显,形成的沉积体可以为油气的勘探提供有利的预测。沉积体系的划分应该概念明确,各分类之间不应有重叠之嫌。渤海湾地区... 阐述了渤海湾及其外围古近系有利于油气的沉积相的特点和分布,以及它们对油气分布的影响。沉积相受构造的影响很明显,形成的沉积体可以为油气的勘探提供有利的预测。沉积体系的划分应该概念明确,各分类之间不应有重叠之嫌。渤海湾地区的沉积体由冲积扇相、湖成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湖底扇相、非扇沟道浊积岩相、滨湖—浅湖滩坝相、半深湖—深湖相(亚相)等组成。研究了各沉积体系的特点,并从生储盖的角度研究各体系的储层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及其外围 古近系 沉积体系 构造控制 油气勘探有利的预测
下载PDF
临清坳陷德南洼陷含油气性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艳荣 吕新彪 +1 位作者 何谋春 樊五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54,共4页
应用流体包裹体观察和激光拉曼探针等微观技术对临清坳陷东北部的德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分、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共有6种类型的包裹体:单相盐水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液态CO2三相包裹体、富液... 应用流体包裹体观察和激光拉曼探针等微观技术对临清坳陷东北部的德南洼陷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分、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共有6种类型的包裹体:单相盐水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含液态CO2三相包裹体、富液态烃有机包裹体、富气态烃有机包裹体,其中富液态烃有机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00-140℃的较多。包裹体的液相成分主要为H2O0和Cl^-,气相成分主要为CO2、CH4以及微量的C2H6等,包裹体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古近系和新近系中主要为未成熟一低成熟的液态烃流体活动;在古生界及部分上部层段中主要为成熟、高成熟的气态烃流体活动。根据盐水溶液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冷冻温度计算得出研究区的流体压力为10-95MPa,其中,在烃类流体大量排出运移时期经历过压力由突破到释放的过程;初步评价了区内的油气有利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南洼陷 流体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 油气有利远景
下载PDF
西藏措勤盆地油气遥感解译
12
作者 刘辰生 郭建华 +1 位作者 尹琼 邓吉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3-908,共6页
西藏措勤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大,利用遥感解译方法可以解决研究区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以及常规油气勘探方法成本高等问题。利用比值法、遥感波段融合法、羟基/铁质异常提取法对措勤盆地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与油气苗点和已知油气藏对... 西藏措勤盆地油气勘探潜力大,利用遥感解译方法可以解决研究区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以及常规油气勘探方法成本高等问题。利用比值法、遥感波段融合法、羟基/铁质异常提取法对措勤盆地异常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并与油气苗点和已知油气藏对比。结果表明,羟基/铁质异常提取法(主要分析手段是主成分法)包含的非油气异常信息少,异常信息与油气苗点吻合度高,是最佳的解译方法。比值法提取的异常信息中包含较多的非油气异常信息,因此油气解译结果不准确。遥感波段融合法解释准确性介于两者之间。通过遥感解译预测出措勤盆地4个有利油气勘探区域,其中3个与该区石油地质分析结果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措勤盆地 沥青点 油气遥感解译 有利油气勘探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砂质碎屑流砂体新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0
13
作者 厚刚福 曾德龙 +7 位作者 牛志杰 王力宝 宋兵 郭华军 单祥 窦洋 李亚哲 彭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49,共9页
为了弄清准噶尔盆地凹陷区是否发育有效砂体、岩性圈闭是否落实,基于岩心观察、重矿物分析、储层表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盆地盆1井西凹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以下简称三二段)古地貌、沉积微相、储层性质和含油气性,评... 为了弄清准噶尔盆地凹陷区是否发育有效砂体、岩性圈闭是否落实,基于岩心观察、重矿物分析、储层表征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盆地盆1井西凹陷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以下简称三二段)古地貌、沉积微相、储层性质和含油气性,评价了砂质碎屑流砂体的岩性圈闭条件,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盆1井西凹陷周缘三二段发育坡折带,坡折带之上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在燕山期构造活动的触发下,滑塌至坡折带之下的半深湖形成砂质碎屑流砂体;②砂质碎屑流砂体厚度大,垂向上具有“泥包砂”结构,侧向与前缘相砂体之间存在泥质分隔带,封堵条件较好,岩性圈闭条件优越;③砂质碎屑流砂体储层物性好,属于中等—较好的储集层,砂质碎屑流砂体整体含油气性较好。结论认为:①准噶尔盆地三工河组发育砂质碎屑流砂体,岩性圈闭条件优越,具有重要的油气勘探意义;②基于该研究成果,通过新钻井已取得了油气勘探重大突破,证实坡折带之下砂质碎屑流砂体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该区下一步最有利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盆1井西凹陷 早侏罗世三工河期 砂质碎屑流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有利
下载PDF
南沙曾母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
14
作者 刘芳 原峰 施秋华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5期32-38,共7页
曾母盆地是南沙海域热点研究区域,为揭示该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依据曾母盆地地震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对曾母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进行综合分析。曾母盆地主要烃源岩为渐新统和中新统含有机质泥岩,通过排聚系数法对盆地的油气资源量作出... 曾母盆地是南沙海域热点研究区域,为揭示该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依据曾母盆地地震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对曾母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和烃源岩进行综合分析。曾母盆地主要烃源岩为渐新统和中新统含有机质泥岩,通过排聚系数法对盆地的油气资源量作出估算,得出曾母盆地的油气当量为140.18×10~8 t,其中位于我国传统疆界内的有99.98×10~8 t。进一步根据盆地各亚区的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将曾母盆地划分为3个不同等级的油气有利勘探区,其中南康台地和西部斜坡2个次级造单元为最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母盆地 烃源岩 资源潜力评价 有利油气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东北缘盆地高光谱微油气信息研究
15
作者 李汉青 于俊川 张敏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年第4期152-153,共2页
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在一些行业中快速应用,其中在油气遥感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地区调查区开展300km^2的航空中红外或热红外高光谱获取和地面光谱测量工作,完成中红外或热红外数据预处理及矿物识别与提取工作... 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在一些行业中快速应用,其中在油气遥感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地区调查区开展300km^2的航空中红外或热红外高光谱获取和地面光谱测量工作,完成中红外或热红外数据预处理及矿物识别与提取工作,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开展调查区高光谱油气异常信息分析,圈定油气有利异常区段提升遥感技术油气远景预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准噶尔盆地 高光谱 油气异常信息 油气有利异常
下载PDF
基于遥感解译的比如盆地油气潜力分析与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建华 崔金栋 +1 位作者 邓吉秋 刘辰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为对国内最具潜力但自然条件恶劣的西藏地区进行油气勘测,用基于遥感解译的技术对比如盆地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野外踏勘路线上岩性、地层和线性构造的观察,归纳出不同岩性、地层和线性构造在遥感影像图上的特征,建立了岩性、地层、... 为对国内最具潜力但自然条件恶劣的西藏地区进行油气勘测,用基于遥感解译的技术对比如盆地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对野外踏勘路线上岩性、地层和线性构造的观察,归纳出不同岩性、地层和线性构造在遥感影像图上的特征,建立了岩性、地层、线性和环形构造解译标志,完成了比如盆地岩性、地层、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解译。其次应用比值法(油气点微渗漏)、融合法(遥感波段融合色调异常)、主成分分析法(羟基/铁质信息异常)对已知油气出漏点和异常信息进行叠加,发现烃类微渗漏信息异常区与已知油气出漏点存在正相关性,用烃类微渗漏异常信息和已知伦坡拉盆地油藏区叠加,发现烃类微渗漏信息异常区和地下已知油气藏负相关,从而确定了烃类微渗漏非异常区可能为含油气区。通过3种方法得出油气烃类渗漏异常区,进而圈定重点一级烃类微渗漏非异常区一处,并结合盆地的生、储、盖条件,指出了比如—伯列蝉—边坝所圈定的区域为油气勘探有利区域,是未来油气勘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异常信息 非异常 油气勘探有利 比如盆地
原文传递
基于统计的基因定量技术圈定隐蔽油气藏有利区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泽 宁卓 +3 位作者 张敏 杜建军 张翠云 安晓宇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9,共9页
实时荧光PCR实现了功能基因定量,然而定量数据在油气藏,尤其是勘探难度大的隐蔽油气藏,定性预测方面的技术优势仍具开发潜力.以勘探程度较低的苏干湖盆地隐蔽油气藏为对象,点间距1~4 km采集50 cm深土样191个,测定甲烷、丙烷氧化菌功能... 实时荧光PCR实现了功能基因定量,然而定量数据在油气藏,尤其是勘探难度大的隐蔽油气藏,定性预测方面的技术优势仍具开发潜力.以勘探程度较低的苏干湖盆地隐蔽油气藏为对象,点间距1~4 km采集50 cm深土样191个,测定甲烷、丙烷氧化菌功能基因(pmoA、prmA),基于累积概率分布与回归分析,划定了微生物异常体系,中异常与物探地层解译结合,圈定了盆地油气勘探有利区.结果显示:pmoA、prmA累积概率分别符合近4X×10~4、2X×10~4copies/g的指数分布规律,取自然数1、2、3、4分别以4、16、64、256和(2、4、8、16)×10~4copies/g划分二者异常的低、中、高、超高4等级;中异常以上等级于盆地东、西、中3部均有分布,其中,东、西分布稍偏北于二叠系、侏罗系地层,中部分布于二地层之间,保守圈定以上分布为盆地油气藏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干湖盆地 基因定量技术 PMOA PRMA 累积概率分布法 异常等级划分体系 隐蔽油气 油气勘探有利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利用重力资料研究穆格莱德盆地南部新生界分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强洋洋 袁炳强 +2 位作者 马杰 宋立军 张春灌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23,7,共6页
为确定勘探程度较低的穆格莱德盆地南部新生界分布特征,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选取既能利用已有地质研究成果约束,又能大体控制研究区主要构造格局的4条重力异常剖面进行拟合反演。在对重力异常进行定量与定性解释的基础上,应用SPSS中... 为确定勘探程度较低的穆格莱德盆地南部新生界分布特征,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选取既能利用已有地质研究成果约束,又能大体控制研究区主要构造格局的4条重力异常剖面进行拟合反演。在对重力异常进行定量与定性解释的基础上,应用SPSS中的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曲线估计)原理,计算出了研究区的新生界底界埋深。结果表明:研究区新生界在隆起区相对不发育,而在凹陷区厚度较大,平均厚度超过2 200 m。认为新生界厚度较大的穆格莱德盆地南部凹陷区是进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新生界分布 油气有利区 穆格莱德盆地
下载PDF
白云深水凹陷成藏体系划分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大双 侯读杰 +2 位作者 施和生 朱俊章 张鹏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4,79,共5页
通过对白云深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断裂展布、沉积和构造等地质要素,以成藏体系划分原则为理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2大类,其中,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 通过对白云深水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结合断裂展布、沉积和构造等地质要素,以成藏体系划分原则为理论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2大类,其中,北部番禺低隆起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N1,N2,N3和N4共4小类,东部流花—荔湾带成藏体系可进一步分为E1,E2和E3共3小类。根据沉积环境、油源、原油成熟度、油气运聚主导因素等,总结出白云深水凹陷各成藏体系特征,并提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成藏模式,即开放式、封闭式和复式成藏模式。其中,开放式成藏模式的断裂非常发育,对油气运移和聚集具有重要作用;封闭式成藏模式的油气演化达到高成熟阶段,已热裂解成天然气,断裂、构造脊和砂体是其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复式成藏模式为晚期断裂、底辟带和构造脊共同控制油气成藏,其油气演化程度较高,已热裂解成天然气。北部番禺低隆起带N2,N3,N4成藏体系和东部流花—荔湾带E2,E3成藏体系均为有利油气运聚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体系 成藏模式 有利油气运聚 白云深水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莺歌海盆地古近系烃源条件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晓唐 于书友 +2 位作者 何家雄 琚宜文 张伟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12期16-25,共10页
迄今为止,莺歌海盆地古近—新近系烃源岩研究及烃源条件分析均主要局限于中新统海相,而对于古近系尚未涉及。根据莺歌海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沉积演化特征,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古近系陆相沉积分布特征及其湖相及煤系烃源岩特点与烃源条... 迄今为止,莺歌海盆地古近—新近系烃源岩研究及烃源条件分析均主要局限于中新统海相,而对于古近系尚未涉及。根据莺歌海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及构造沉积演化特征,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古近系陆相沉积分布特征及其湖相及煤系烃源岩特点与烃源条件。通过对上覆新近系及第四系海相坳陷沉积较薄、古近系埋藏较浅的盆地西北部临高凸起和盆地周缘斜坡带的地震分析解释和探井钻探结果,采用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判识和确定了古近系陆相地层及其湖相及煤系烃源岩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古近系烃源条件及其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强调指出,盆地不同区域古近系陆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源母质类型及成熟演化程度等,均存在明显差异。鉴此,根据古近系陆相烃源岩分布特征及烃源条件的控制影响因素,初步评价预测了古近系油气藏和古潜山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近系烃源条件 古近系油气 古潜山油气 有利油气勘探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