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用牡丹凤丹光合作用对光照度及胞间CO_2浓度的季节响应 被引量:7
1
作者 杨玉珍 王国霞 张志浩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8期119-122,共4页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油用牡丹主要栽培种凤丹的光合作用对光合有效辐射及胞间CO_2浓度的季节响应。结果表明,春季凤丹的光饱和点低于夏季,说明在夏季凤丹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更强,而夏季光补偿点高于春季,说...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研究了大田条件下油用牡丹主要栽培种凤丹的光合作用对光合有效辐射及胞间CO_2浓度的季节响应。结果表明,春季凤丹的光饱和点低于夏季,说明在夏季凤丹对强光的适应能力更强,而夏季光补偿点高于春季,说明凤丹在春季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大于夏季。在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及暗呼吸速率方面,夏季均高于春季。对于CO_2浓度的季节响应显示,在春季凤丹具有较高的1,5-二磷酸核酮糖(RuBP)羧化效率、光呼吸速率、CO_2补偿点及最大净光合速率,而夏季CO_2饱和点高于春季,说明夏季凤丹对CO_2浓度的适应范围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凤丹 光合作用 光照度 胞间CO2浓度 季节响应
下载PDF
油用牡丹凤丹光合特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志浩 杨玉珍 +1 位作者 李娟 潘婷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5期113-116,共4页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分析仪研究油用牡丹凤丹在春季和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并分析相关生理指标与部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凤丹光合特性受季节影响较大。春季和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 利用LI-6400 XT便携式光合分析仪研究油用牡丹凤丹在春季和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并分析相关生理指标与部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凤丹光合特性受季节影响较大。春季和夏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存在"午休"现象,但夏季2个波峰较春季提前,且次高峰不明显;春季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较夏季少1个波峰;08:00后2个季节的表现相反,且夏季高于春季。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蒸腾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牡丹凤丹 光合特性 生理指标 生态因子 “午休”现象 相关性
下载PDF
油用牡丹‘凤丹’在北京引种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8
3
作者 冯汉宇 江颖 +1 位作者 张立全 张晓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为研究‘凤丹’品种引种栽培开花晚、结实性不高的问题,以3年生‘凤丹’品种为材料,对生长期群体中分化变异出的不同植株类型进行分类,从叶型、分支数、株高、斑病、保绿度、叶片干重、开花结实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分支数、株高... 为研究‘凤丹’品种引种栽培开花晚、结实性不高的问题,以3年生‘凤丹’品种为材料,对生长期群体中分化变异出的不同植株类型进行分类,从叶型、分支数、株高、斑病、保绿度、叶片干重、开花结实性等方面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分支数、株高与叶长、宽,分支数和叶片干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凤丹’引种栽培次年叶片小而窄、叶片干重低、分支数多的株系易于早开花结实。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分支数、叶片干物重关系密切,且为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5445**和0.4078**);分支数与叶片宽窄呈负相关(r=-0.5135**),叶片窄的株系分支数多;而叶片干物重高的,分支数不一定多,分支数与叶片干物重关系不密切(r=0.0815)。研究表明‘凤丹’3年生苗能否先开花结实可能与光合产物的物质分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牡丹' 引种栽培 相关系数
下载PDF
油用牡丹‘凤丹’主要传粉昆虫的传粉行为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张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8-154,共7页
【目的】显花植物大多具有多种传粉者,判断最有效传粉者的直接证据是对主要传粉者的传粉效率进行研究。‘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为一种新型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繁育系统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 【目的】显花植物大多具有多种传粉者,判断最有效传粉者的直接证据是对主要传粉者的传粉效率进行研究。‘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为一种新型木本食用油料植物,繁育系统为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活动才能完成授粉过程。笔者对‘凤丹’居群的访花昆虫种类及其传粉行为进行研究,旨在查清‘凤丹’主要传粉昆虫种类及其传粉效率,为提高‘凤丹’结籽率、改善种子质量、加大栽培规模提供传粉生物学参考。【方法】采用定点调查法对‘凤丹’主要传粉昆虫及其访花频率、单花停留时间、访花时柱头接触率进行观测,采用跟踪调查法对主要传粉昆虫连续两次访花的飞行距离、访固定花朵数目时的被访植株数进行观测,通过田间采集与室内镜检对主要传粉昆虫体表携粉量与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落置量进行统计。【结果】‘凤丹’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蚁类、甲虫类及蝇类共4个类群,主要传粉昆虫为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中华蜜蜂(A.cerana)与黄熊蜂(Bombus flavescens)。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的访花行为相似。黄熊蜂的访花频率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单花停留时间极显著低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黄熊蜂的柱头接触率与意大利蜜蜂及中华蜜蜂的差异不显著。黄熊蜂的访花飞行距离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访固定花朵数目时的被访植株数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更能促进植株的异交授粉。黄熊蜂的体表携粉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单次访花后柱头花粉落置量极显著高于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的(P<0.01),花粉转移能力更高。【结论】黄熊蜂、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均为‘凤丹’有效传粉昆虫,以黄熊蜂传粉效率最高,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其次,二者具有相近传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牡丹' 意大利蜜蜂 中华蜜蜂 黄熊蜂 访花频率 访花范围 携粉量 花粉落置量
原文传递
油用牡丹‘凤丹’单株结实量及产油品质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怡晨 孙海燕 +2 位作者 李永荣 陈会会 李淑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5-160,共6页
【目的】油用牡丹‘凤丹’为生产种子及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一个特殊牡丹品种,集药用、保健于一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开展以产量为重点,结合产油品质的选育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宜进一步培育的单株。【方法】以南京六合栽植的6年生... 【目的】油用牡丹‘凤丹’为生产种子及加工食用牡丹籽油的一个特殊牡丹品种,集药用、保健于一身,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开展以产量为重点,结合产油品质的选育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宜进一步培育的单株。【方法】以南京六合栽植的6年生油用牡丹‘凤丹’的实生苗为材料,从初步优选植株中,选择31个高、中、低产单株,用核磁共振法测定各单株种子的含油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种子中α-亚麻酸的含量,用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1个单株结实量均值为47.57 g,结实量最高的为高产1号(98.89 g),结实量最低的为低产31号,仅25.73 g;含油率均值为29.41%,其中中产10号、低产19号、低产20号、低产24号、低产26号和低产28号等6个单株的含油率高于30%,而中产12号的含油率仅23.59%;α-亚麻酸含量均值为34.89%,中产11号、中产13号的含量超过40%,而低产21号的含量仅为28.55%。通过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将31个‘凤丹’单株分为3类,选出结实量、含油率、α-亚麻酸含量等3个指标综合表现优良的7个单株,可作为进一步观察培育优良单株的对象;第Ⅱ类中某一项或某两项指标表现特别突出的单株,可作为今后杂交育种的储备材料。【结论】油用牡丹‘凤丹’单株产量变异系数较大,各单株间结实量性状差异也较大;而α-亚麻酸含量、含油率两个指标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牡丹' 单株结实量 α-亚麻酸含量
原文传递
氮素形态对‘凤丹’表型性状、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曙光 段佩玲 +4 位作者 张利霞 段祥光 郭丽丽 刘伟 侯小改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168,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氮素形态最佳配比,促进高产高效科学施肥。【方法】采用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酰胺态氮(N-CONH2)...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确定氮素形态最佳配比,促进高产高效科学施肥。【方法】采用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酰胺态氮(N-CONH2)3种不同氮素形态,设置不同氮素形态配比,考察‘凤丹’的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和产量。【结果】在固定磷钾等量施肥条件下,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肥及铵态氮、硝态氮配施对‘凤丹’的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铵态氮与硝态氮摩尔配比在50∶50的处理下,‘凤丹’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2.85%、39.18%和25.98%;胞间CO2浓度最小,较对照降低了14.67%;植株的千粒质量和单株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P<0.05),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1.86%和43.05%。【结论】铵态氮与硝态氮等比配施可使‘凤丹’的表型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大幅提高,可为‘凤丹’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牡丹' 氮素形态 表型性状 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