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构造应力场驱动油气运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武红岭 王小凤 +2 位作者 马寅生 陈正乐 殷秀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12,共6页
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平均应力将固体应力场与流体压力场有机结合,并以辽河油田现今构造应力场为例,探讨了构造应力与构造热应力对多孔介质中油液不同的驱移作用。研究表明:具挤压特征的构造应力场... 依据连续介质力学的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平均应力将固体应力场与流体压力场有机结合,并以辽河油田现今构造应力场为例,探讨了构造应力与构造热应力对多孔介质中油液不同的驱移作用。研究表明:具挤压特征的构造应力场对盆地油气宏观分布有重要意义,油液有从高应力区向盆地内以主干断裂和软弱带为代表的低应力区迁移的趋势。温差引起的局部应力相当于孔隙压力的作用,能较好地模拟低洼带的油气向周围高点迁移的特点,也是重要的驱动因素。二者联合作用驱动的流体运移速度场能更好地解释现今油田的分布特征,并对预测油气聚集的优势区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油气运移 油田构造
下载PDF
三维地震对大庆北部油田构造研究
2
作者 戚金花 《石油知识》 2011年第1期20-21,共2页
1975年大庆油田基础井网全面投入开发,对断层进行了详细研究.1980年完成了“大庆油田北部构造图集”,1997年井网加密后对构造和断层进行了再认识,2000年后的三维构造地质建模,整体构造形态变化不大.
关键词 油田构造 大庆油田 三维构造 地震对 井网加密 地质建模 形态变化 断层
下载PDF
低渗油田构造特点及其开发
3
作者 库.,ЕХ 孙梅莲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1999年第3期70-75,共6页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 油田构造 油田开发
下载PDF
南堡油田2号构造中浅层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4
作者 伍家忠 陈仁保 +2 位作者 李良川 吴康云 刘莉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6期80-82,共3页
在全面了解南堡油田2号构造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堡油田2号构造储层的潜在损害因素,主要表现为一定的速敏伤害、严重的水敏伤害、中等偏强-强酸敏、中等偏强-强碱敏、中等偏强-强盐敏、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及结垢伤害。对南堡油田... 在全面了解南堡油田2号构造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堡油田2号构造储层的潜在损害因素,主要表现为一定的速敏伤害、严重的水敏伤害、中等偏强-强酸敏、中等偏强-强碱敏、中等偏强-强盐敏、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及结垢伤害。对南堡油田现有几种入井液体系的储层进行了保护效果评价,结果表明,2%KCl、2%NH4C1、1.20g/cm^2普通压井液具有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其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0%;1.20g/cm。优质压井液、微泡修井液具有优良的储层保护效果,其渗透率恢复值大于95%;固化水储层保护效果较差。渗透率恢复值只有53.1%,通过加入3%破胶荆后,渗透率恢复值达93.7%,储层保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堡油田2号构造 储层特征 储层保护 潜在损害因素 入井液
下载PDF
英东油田一号构造上盘采油方式优选及工艺研究
5
作者 贾碧霞 程亮 +2 位作者 李杰 张祎 杨建 《青海石油》 2014年第1期59-64,共6页
主要依据英东油田一号构造上盘试采及相渗曲线资料,进行了产液指数计算、产能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及油藏工程配产数据,进行了适应的采油方式优选,最终优选出英东油田一号构造上盘的举升方式为抽油机生产。同时,着重对该油藏清防蜡工艺... 主要依据英东油田一号构造上盘试采及相渗曲线资料,进行了产液指数计算、产能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及油藏工程配产数据,进行了适应的采油方式优选,最终优选出英东油田一号构造上盘的举升方式为抽油机生产。同时,着重对该油藏清防蜡工艺进行了试验、对比、筛选,最终确定出经济有效的清防蜡工艺为电加热清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升工艺 抽油机 电加热 采油方式 英东油田一号构造
下载PDF
地震反演技术在冀东油田A构造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路鹏飞 郭爱华 +5 位作者 赵岩 朱德献 庄东志 杨晓利 徐文会 吴鑫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3,335,共5页
分析了冀东油田A构造储层预测的难点,同时应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对A构造进行了反演,得到了各层段的砂岩厚度和砂岩百分含量,并以馆陶组一段为例进行了说明。反演中,密度受井径影响很大,应该对其进行校正,在分析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了冀东油田A构造储层预测的难点,同时应用稀疏脉冲反演方法对A构造进行了反演,得到了各层段的砂岩厚度和砂岩百分含量,并以馆陶组一段为例进行了说明。反演中,密度受井径影响很大,应该对其进行校正,在分析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基础上,给出了校正方法,使得砂、泥岩地层得到了很好的划分,缓解了砂泥岩波阻抗叠置的程度。依据地震反演提供的砂体分布,通过层位解释在A构造上成功部署了多口预探井和评价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脉冲反演 储层预测 密度曲线校正 岩石物理特征 冀东油田A构造
下载PDF
陕北丰富川油田低渗透油藏整体开发配套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刚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9期97-97,共1页
对丰富川油田低渗透油整体开发配套技术进行应用探讨,列出可应用该类技术的实际原因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油田开发 开发技术 油田构造
下载PDF
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长井段分注工艺技术推广应用
8
作者 谢建军 钟尚伦 +2 位作者 黄家俊 刘征权 江五海 《青海石油》 2004年第4期57-61,共5页
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构造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同沉积背斜构造,地层粘土含量高,油层井段长达1000m。通过长井段分层注水,解决地层层间矛盾,调整油层平面上注入水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控制油井含水上升和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速度,提高... 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构造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的同沉积背斜构造,地层粘土含量高,油层井段长达1000m。通过长井段分层注水,解决地层层间矛盾,调整油层平面上注入水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控制油井含水上升和油田综合含水的上升速度,提高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井段 推广应用 工艺技术 高点 分注 背斜构造 油田构造 粘土含量 分层注水 层间矛盾 上升速度 开发效果 复杂化 不均匀 水分布 地层 油层 含水 油井
下载PDF
录井技术在葡萄花油田北部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3年第20期101-106,共6页
葡萄花油田北部地区含油位置为葡萄花油层,其中葡萄花油田厚油层水淹规律符合大庆喇萨杏油田特点,薄差层符合大庆外围油田低渗透油层水淹规律特点,该区油气水关系复杂、水动力比较活跃,水淹层解释较为困难。根据葡萄花油田密闭取心井分... 葡萄花油田北部地区含油位置为葡萄花油层,其中葡萄花油田厚油层水淹规律符合大庆喇萨杏油田特点,薄差层符合大庆外围油田低渗透油层水淹规律特点,该区油气水关系复杂、水动力比较活跃,水淹层解释较为困难。根据葡萄花油田密闭取心井分析资料及井壁取心分析资料,建立了该地区水淹层解释评价方法,主要通过井壁取心热解、饱和烃气相色谱、荧光显微图像分析等录井新技术,建立了图版法、谱图法、图像法等评价方法,在葡萄花油田北部地区应用15口井,综合解释符合率达82.1%,为射孔层位拟定和加密区综合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研究开发水淹层评价新技术和新手段,搞清剩余油分布及层内水淹状况是一项十分迫切而又有深远意义的任务。本文应用井壁取心资料总结了葡萄花油层的发育特点,对原有的水淹层解释方法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在新井的解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该项技术在综合判断油层水淹程度、提高老油田调整挖潜效率方面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北油田构造井壁取心 地化分析 葡萄花油田 水淹层 评价方法
下载PDF
三维地震资料在复杂断块油田的应用
10
作者 厉波 《内江科技》 2004年第4期41-42,共2页
本文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结合,对油田构造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细 油藏描述,并对老区调整以及新区滚动扩边,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纯化油田构造不清的困难。
关键词 三维地震资料 复杂断块油田 油田构造 封堵性 涂抹系数
下载PDF
敖南油田外扩布井潜力研究
11
作者 李波 《石油知识》 2011年第2期19-19,共1页
一、外扩钻井潜力分析 1油藏地质特征认识 (1)构造有利.油水分布关系落实 敖南油田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三个二级构造带的接合部位。其中,茂733~茂74~敖13区块处于敖南鼻状构造的西... 一、外扩钻井潜力分析 1油藏地质特征认识 (1)构造有利.油水分布关系落实 敖南油田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古龙凹陷和三肇凹陷三个二级构造带的接合部位。其中,茂733~茂74~敖13区块处于敖南鼻状构造的西部斜坡带,整体为一西倾的单斜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敖南油田 布井 油藏地质特征 松辽盆地北部 油田构造 潜力分析 油水分布 大庆长垣
下载PDF
八面河油田南区沙四一砂组中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难点和主要对策研究
12
作者 刘杰 《内江科技》 2014年第4期66-66,共1页
1概况 八面河油田构造上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八面河断裂构造带南端翘起部位,广饶凸起的北部。沙四l砂组油藏埋深1245.0m,平均厚度为3.8m,沙四段1砂组油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0.9%;渗透率平均为252.6×10-3μm2,属高孔中渗油... 1概况 八面河油田构造上位于东营凹陷南斜坡八面河断裂构造带南端翘起部位,广饶凸起的北部。沙四l砂组油藏埋深1245.0m,平均厚度为3.8m,沙四段1砂组油层孔隙度平均值为30.9%;渗透率平均为252.6×10-3μm2,属高孔中渗油藏。地面原油粘度平均为1580mPa.s,属中浅层中低渗透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地层能量不足、含油丰度不高,油层较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开发 八面河油田 南区 断裂构造 平均值 东营凹陷 油田构造
下载PDF
阿布扎比Jarn Yaphour油田的三维地震解释
13
作者 Zeid,ZSA 张玺科 《石油勘探开发情报》 1992年第1期54-65,共12页
关键词 油田构造 三维地震 储集层 断层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构造层岩性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东升 李忠权 +1 位作者 蒋志伟 沈利军 《有色金属文摘》 2016年第1期93-94,96,共3页
根据地表地质特征及钻井资料,分析了冷湖三号油田下构造层岩性特征,认为冷湖三号油田下构造层只有下侏罗统。下侏罗统由下而上包括湖西山组(分为暗绿色段和含炭段)和小煤沟组,含油层段赋存于小煤沟组。根据连井剖面和地震剖面,油区现今... 根据地表地质特征及钻井资料,分析了冷湖三号油田下构造层岩性特征,认为冷湖三号油田下构造层只有下侏罗统。下侏罗统由下而上包括湖西山组(分为暗绿色段和含炭段)和小煤沟组,含油层段赋存于小煤沟组。根据连井剖面和地震剖面,油区现今为一单斜构造,可划分为三个断块区。推测该构造区经历了从侏罗纪以来的早侏罗纪断陷沉积、晚侏罗纪隆升剥蚀、古近纪再次沉积、第三纪末再次剥蚀等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冷湖三号油田构造 不整合面
下载PDF
精细地质模型在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油藏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良平 闫梅 +2 位作者 韩小琴 周瑜 汪慧青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0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目的 :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技术可提高油藏描述精度 ,缩短研究周期 ;应用该技术建立了濮城油田东区沙二下油藏精细地质模型 ,其成果直接应用于老区调整井的设计和挖潜措施的制定后 。
关键词 油藏精细地质模型 三维可视化地质建模 油藏精细描述 流动单元 构造濮城油田
下载PDF
江陵凹陷形成演化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45
16
作者 杨长清 陈孔全 +1 位作者 程志强 詹海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4,178,共4页
江陵凹陷是在侏罗纪末期燕山变形褶皱基底上形成的晚白垩—下第三系的凹陷背景下的断陷盆地 ,具有NE分带、NW分块的构造格局。盆地形成演化经历了第一期伸展断陷盆地的形成 (晚白垩纪—早始新世 )、第二期断陷盆地形成 (中始新世—晚始... 江陵凹陷是在侏罗纪末期燕山变形褶皱基底上形成的晚白垩—下第三系的凹陷背景下的断陷盆地 ,具有NE分带、NW分块的构造格局。盆地形成演化经历了第一期伸展断陷盆地的形成 (晚白垩纪—早始新世 )、第二期断陷盆地形成 (中始新世—晚始新世 )、后期反转构造的形成及抬升剥蚀阶段 (古近纪末 )。早始新世早期新沟嘴组下段与晚始新世早期潜江组三—四段充填了半深湖—深湖相的泥岩 ,由于沉降中心相对稳定 ,潜江组优质厚层湖相泥岩构成其良好的区域盖层。构造演化控制了烃源岩、储集岩的分布及油气运移和聚集 ,油藏具有多层系晚期成藏特征 ,有利油气聚集带 :①继承性古隆起 ;②富烃洼陷周缘断鼻、断背斜型圈闭 ;③构造应力的交汇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构造 含油构造 油气形成 油气勘探 江陵凹陷
下载PDF
黄骅坳陷褶皱分类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旭东 陆克政 +1 位作者 漆家福 陈福巨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黄骅坳陷内多数褶皱都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并与正断层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褶皱枢纽与断层走向的位置关系,黄骅坳陷内褶皱样式基本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纵向褶皱和横向褶皱。根据褶皱的形成机制,这两种褶皱又可进一步分为牵引... 黄骅坳陷内多数褶皱都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并与正断层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褶皱枢纽与断层走向的位置关系,黄骅坳陷内褶皱样式基本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纵向褶皱和横向褶皱。根据褶皱的形成机制,这两种褶皱又可进一步分为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滚动褶皱、翘倾式背斜、断层位移褶皱、断线转向褶皱以及叠加形成的各种复式褶皱。这些褶皱受构造演化控制,可互相转化。另外,黄骅坳陷内还存在多种成因与反转断层相关的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褶皱样式 褶皱成因 构造叠加 油田构造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热演化成因模式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邱楠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7,共3页
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其地热分布、盆地热演化、热结构和深部岩石圈热状况都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大量资料总结了裂谷盆地、坳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地温演化成因模式。裂谷盆地的地热随地质历史的演化逐渐降低 ,在裂谷拉张阶段具有很高的热流... 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其地热分布、盆地热演化、热结构和深部岩石圈热状况都有明显的差异。根据大量资料总结了裂谷盆地、坳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的地温演化成因模式。裂谷盆地的地热随地质历史的演化逐渐降低 ,在裂谷拉张阶段具有很高的热流值 ,但现今的热流值则取决于裂谷发生的时间 :中新生代裂谷仍保留较高的热流值且具有典型的“热幔冷壳”结构 ,而古裂谷现今的热流值较低。坳陷盆地的热流演化总体上看较为平缓 ,具有相对稳定的热流值 ,其地表热流的演化取决于盆地具体的地质背景 ,可能随地质历史的变化逐渐降低或增大。前陆盆地具有低的地温状况 ,这种地区由深部传导来的热流较小 ,地表热流值一般小于40mW /m2 ,地热梯度小于 2℃ / 1 0 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地热演化 成因模式 构造演化 油田构造
下载PDF
分形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域辉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本文简述了分形在下列几方面的研究成果,即沉积岩孔隙、岩石物性、油田构造和分布、粘滞指进与采油、油藏描述和评价、裂缝油藏。
关键词 分形 油藏 油田构造 勘探 开发
下载PDF
魏岗复杂断块油藏近断层区剩余油挖潜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艾囡 牛朋娜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9期99-99,92,共2页
魏岗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在储层微构造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断层区域平均含油饱和度为58%,剩余储量占平面剩余储量的39.5%,是魏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的主力方向之... 魏岗油田为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在储层微构造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断层区域平均含油饱和度为58%,剩余储量占平面剩余储量的39.5%,是魏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挖潜的主力方向之一。结合现有工程技术手段,从而形成近断层区剩余油挖潜技术方法,有效改善单元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层 油田构造 剩余油 挖潜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