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油脂加氢改性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寿长 刘永红 +3 位作者 陈凌霞 王海荣 张洪权 吴予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用沉淀法和化学混合法制备的用于食用油脂加氢改性的镍催化剂。控制合适的制备条件 ,可以制得与进口催化剂活性相当的单元镍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沉淀法条件不同影响预期镍含量 ,影响活性。化学... 研究了用沉淀法和化学混合法制备的用于食用油脂加氢改性的镍催化剂。控制合适的制备条件 ,可以制得与进口催化剂活性相当的单元镍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沉淀法条件不同影响预期镍含量 ,影响活性。化学混合法可以控制镍含量 ,制得活性组分高分散度、载体高比表面积的催化剂。Ni/硅藻土的活性与镍含量不是线性关系 ,镍含量最佳值在 17%左右。Ni/SiO2 的活性随镍含量增加而提高 ,镍含量以 2 0 %左右为好。硅藻土和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硅表面积相差悬殊 ,但载体表面积与催化剂活性没有必然联系。用Ni/硅藻土和Ni/SiO2 加氢后除熔点升高外不改变油脂的其他物理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 载体制备 食用油脂 甲酸镍催化剂
下载PDF
新型油脂加氢催化剂Ni-B/SiO_2非晶态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凌霞 刘寿长 霍胜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6-68,共3页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SiO_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于大豆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镍含量、还原剂KBH_4用量及浓度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镍含量在20%,KBH_4:Ni^(2+)=1.5:1(摩尔比),KBH_4浓度为2mol/L的条件...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SiO_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于大豆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镍含量、还原剂KBH_4用量及浓度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镍含量在20%,KBH_4:Ni^(2+)=1.5:1(摩尔比),KBH_4浓度为2mol/L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催化剂 Ni—B/SiO2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制备 化学还原法 大豆油 催化剂活性
下载PDF
不饱和油脂加氢制硬化油催化剂的研究(Ⅰ)——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凌霞 刘寿长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以SiO2 为分散剂用沉淀法制备了不饱和油脂加氢单元镍催化剂 ,研究了制备过程中SiO2 含量、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及时间对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较低的焙烧温度和还原温度 。
关键词 不饱和油脂加氢 硬化油催化剂 催化剂活性 沉淀法 镍催化剂 制备条件
下载PDF
稀土元素对油脂加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伟 景卫东 +4 位作者 于海斌 陈永生 孙春晖 许岩 刘冬冬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8,共3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基油脂加氢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稀土元素镧、铈的硝酸盐对拟薄水铝石进行改性。采用棕榈油加氢实验评价催化剂的活性,通过物理吸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粒度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活性和...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镍基油脂加氢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稀土元素镧、铈的硝酸盐对拟薄水铝石进行改性。采用棕榈油加氢实验评价催化剂的活性,通过物理吸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粒度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的活性和物理性能随镧、铈配比的不同而变化。镧铈质量比为1∶4时,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高。加入稀土元素后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略有提高,孔容略有降低;催化剂粒度减小;活性组分分散度有所提高;晶粒大小和晶形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催化剂 稀土元素
下载PDF
新型油脂加氢催化剂Cu-Zn-Zr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三魁 刘寿长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62,共3页
研究了油脂加氢用新的催化体系Cu-Zn-Zr,催化剂可用Cu(NO3)2.3H2O,Zn(NO3)2.6H2O,ZrOC l2.8H2O和Na2CO3为原料,采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研究结果表明,Cu-Zn-Zr催化剂对大豆油加氢具有很高的活性,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已达到美国DM-Ⅱ... 研究了油脂加氢用新的催化体系Cu-Zn-Zr,催化剂可用Cu(NO3)2.3H2O,Zn(NO3)2.6H2O,ZrOC l2.8H2O和Na2CO3为原料,采用一步并流共沉淀法制备。研究结果表明,Cu-Zn-Zr催化剂对大豆油加氢具有很高的活性,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已达到美国DM-Ⅱ和日本SN进口产品的水平。用ASAP-2000型物理吸附仪测定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比孔容积、孔结构和孔径分布,揭示了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的Cu-Zn-Zr催化剂活性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油脂加氢 催化剂
下载PDF
国内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海 崔丽勤 刘纯山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31-33,共3页
介绍了国内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一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在油脂加氢方面的应用,指出超细及非晶态催化剂是油脂氢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油脂加氢 催化剂 制备方法 非晶态催化剂
下载PDF
国内油脂加氢催化剂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海 刘纯山 《工业催化》 CAS 2004年第9期5-8,共4页
叙述了国内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包括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在油脂加氢方面的应用,指出油脂氢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是向超细及非晶态催化剂发展。
关键词 油脂加氢 催化剂 制备方法 非晶态催化剂
下载PDF
Ni/γ-Al_2O_3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伟 于海斌 +3 位作者 陈永生 孙春晖 许岩 刘冬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以γ-Al2O3为载体,硝酸镧为助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Ni/γ-Al2O3油脂加氢催化剂。考察了中和反应温度、中和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老化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中和反应温度85℃,中和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 以γ-Al2O3为载体,硝酸镧为助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Ni/γ-Al2O3油脂加氢催化剂。考察了中和反应温度、中和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老化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得到催化剂最佳制备条件为:中和反应温度85℃,中和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度300 r/min,老化时间1.5 h。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物理吸附和激光粒度测定对自制催化剂和两种进口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与进口催化剂接近,孔容、孔径较进口催化剂大得多。采用棕榈油加氢反应对比了3种催化剂的加氢性能,结果显示自制催化剂活性优于进口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催化剂 棕榈油 Γ-AL2O3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凌霞 黄宇芳 刘寿长 《河南化工》 CAS 2002年第6期13-14,共2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 ,制备了可用于食用油脂加氢的单元镍催化剂 ,研究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剂镍含量的影响及镍含量的变化对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镍含量最佳值在 2 0 %左右 ,催化剂的活性随镍含量增加而提高 。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油脂加氢 镍催化剂 活性
下载PDF
食用油脂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胡涛 周伟 李峥 《化工时刊》 CAS 2005年第7期57-59,共3页
对食用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新型催化剂及催化工艺在食用油脂催化加氢上应用的优缺点。强调由单元体金属向多元体金属;多相催化剂向均相催化剂过渡是该类食用油脂氢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食用油脂 催化剂 油脂加氢催化剂 研究进展 新型催化剂 化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 多相催化剂 研究现状
下载PDF
还原条件对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伟 于海斌 +2 位作者 陈永生 孙春晖 许岩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75,共3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镍/氧化铝催化剂前驱体,前驱体经焙烧、还原、包油成型制得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进行TPR、氮吸附测定以及棕榈油加氢评价实验,考察了还原条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氢气流速等)对催化剂孔结构和加氢...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镍/氧化铝催化剂前驱体,前驱体经焙烧、还原、包油成型制得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进行TPR、氮吸附测定以及棕榈油加氢评价实验,考察了还原条件(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氢气流速等)对催化剂孔结构和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孔结构和加氢活性影响最明显;催化剂前驱体最适宜的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500℃、还原时间3.0 h、氢气流速150 m L/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用于棕榈油加氢反应,能够使每100 g棕榈油碘值由56.0 g降到0.81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催化剂 棕榈油 还原条件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制备高活性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伟 于海斌 +2 位作者 陈永生 孙春晖 许岩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2,共2页
采用沉淀法引入超声波技术制备了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蓖麻油加氢反应中,考察了超声波输出功率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输出频率为80 W条件下,催化剂加氢性能最佳。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催化剂的粒度分布,采... 采用沉淀法引入超声波技术制备了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蓖麻油加氢反应中,考察了超声波输出功率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声波输出频率为80 W条件下,催化剂加氢性能最佳。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催化剂的粒度分布,采用BET法测定催化剂比表面积、孔结构。结果表明,引入超声波技术制备镍/氧化铝油脂加氢催化剂,可以使催化剂的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这是催化剂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催化剂 超声波 蓖麻油
下载PDF
化学混合法制备的油脂加氢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凌霞 赵琳 刘寿长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7,共4页
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XRD、TG DTA等对化学混合法制备的Ni/SiO2单元催化剂进行了表征.BET比表面表明,适宜的硅溶胶浓度可以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制备方法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XRD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负载在SiO2上的金属镍... 利用BET比表面积测定、XRD、TG DTA等对化学混合法制备的Ni/SiO2单元催化剂进行了表征.BET比表面表明,适宜的硅溶胶浓度可以使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制备方法对比表面积影响不大.XRD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负载在SiO2上的金属镍,金属镍分散越好,镍的晶粒越小,催化剂的活性也越高.TG_DTA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间的结合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活性 化学混合法 比表面积 油脂加氢 制备 表征 SIO2 TG-DTA BET XRD
下载PDF
高活性非选择性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贺红军 郭清华 +1 位作者 祝洪杰 安立敦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1-115,共5页
考察了载体、分散剂、沉淀剂及其添加方式、活性组分前体和预还原等因素对油脂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比较了进口催化剂和各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筛选出高活性非选择性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硅藻土和Al2O3为载体,氧化镍... 考察了载体、分散剂、沉淀剂及其添加方式、活性组分前体和预还原等因素对油脂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比较了进口催化剂和各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筛选出高活性非选择性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以硅藻土和Al2O3为载体,氧化镍为前体,Na2CO3和Na2SiO3为沉淀剂,采用把镍盐加入到沉淀剂中的中和方法,经预还原后用硬化油保护,制得的催化剂活性好于进口催化剂,加入一定量的碱性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抗皂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选择性油脂加氢催化剂 制备方法 活性 硅藻土 AL2O3 氧化镍 载体 前体 沉淀剂 抗皂化能力
下载PDF
常压低温油脂加氢Pd/C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三魁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8,共4页
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溶液温度、pH值、搅拌速度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吸附量的影响,并用浸渍及联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系列Pd/C加氢催化剂,在0.10MPa、50—150℃、H2流速为270mL/min下测得豆油加氢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的负载量... 用正交实验考察了溶液温度、pH值、搅拌速度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剂吸附量的影响,并用浸渍及联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系列Pd/C加氢催化剂,在0.10MPa、50—150℃、H2流速为270mL/min下测得豆油加氢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d的负载量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较大,钯负载量为3.0%时,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佳的活性.实验中还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油脂加氢速率的影响.催化剂循环实验表明催化剂可连续使用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PD/C 油脂加氢 大豆油
下载PDF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用于油脂加氢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磊 石秋杰 +1 位作者 康念铅 吴苏琴 《江西化工》 2007年第4期26-28,共3页
简述了国内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现状,介绍了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及其在油脂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指出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于油脂加氢反应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油脂加氢反应 化学还原法
下载PDF
油脂加氢催化剂生产废水中镍的回收试验
17
作者 李亚栋 郑化桂 +1 位作者 李龙泉 周移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09-310,共2页
油脂加氢催化剂生产废水中镍的回收试验以硫酸镍为原料生产油脂加氢催化剂过程中,排出一定数量的含镍废水,其中镍主要以络合离子[Ni(NH_3),n≤6]形式存在,含量约6—10g/L。采用传统的碱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处理该... 油脂加氢催化剂生产废水中镍的回收试验以硫酸镍为原料生产油脂加氢催化剂过程中,排出一定数量的含镍废水,其中镍主要以络合离子[Ni(NH_3),n≤6]形式存在,含量约6—10g/L。采用传统的碱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处理该废水,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且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油脂加氢催化剂 回收
下载PDF
对“油脂加氢终点碘价反常现象”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一丰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00年第2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油脂 碘价反常现象 质量分析 改进 油脂加氢
下载PDF
非晶态合金Ni-P/SiO_2催化剂在油脂加氢中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清龙 程永建 +2 位作者 施卫国 许金木 刘寿长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3,共4页
采用次磷酸钠还原镍盐法,以特制SiO2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非晶态合金Ni-P/SiO2大豆油加氢催化剂,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对引发次磷酸钠还原镍盐反应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KBH4法明显优于NaOH法,研究了还原剂次磷酸钠和载体的用量对催化... 采用次磷酸钠还原镍盐法,以特制SiO2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非晶态合金Ni-P/SiO2大豆油加氢催化剂,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对引发次磷酸钠还原镍盐反应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发现KBH4法明显优于NaOH法,研究了还原剂次磷酸钠和载体的用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次磷酸钠还原镍盐中加入KBH4引发反应,次磷酸钠∶Ni2+=3∶1(摩尔比),SiO2∶Ni2+=1∶3(克数比)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在大豆油加氢中活性最高;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5%。同时采用IR对原料和氢化产品进行了表征和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还原法 非晶态合金 油脂加氢 次磷酸钠
下载PDF
油脂加氢活性炭负载镍系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掌子龙 蒋惠亮 +1 位作者 范明明 成取林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6-89,93,共5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沉淀法制备了Ni-Co-Fe三元催化剂,用于催化棕榈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考察了活性炭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中Ni含量、焙烧温度及时间、还原温度及时间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i负载量35%,氮气气... 以活性炭为载体,用沉淀法制备了Ni-Co-Fe三元催化剂,用于催化棕榈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考察了活性炭载体、催化剂制备过程中Ni含量、焙烧温度及时间、还原温度及时间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i负载量35%,氮气气氛下400℃下焙烧2 h,400℃下还原2 h。最佳工艺条件下,能使棕榈油碘值能降到0.9左右,基本达到工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 活性炭 镍系催化剂 制备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