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提取物对油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建梅
张兴怡
+4 位作者
伍建榕
刘丽
洪英娣
张东华
闫晓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2-859,共8页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抑菌毒力。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臭灵丹石油醚萃取物和益母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茶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4.48%和50.75%,经毒力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分别为0.7013和0.6246 mg/mL。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臭灵丹、益母草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生长速率法
毒力
油茶炭疽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茶炭疽菌携带病毒种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小文
海都
+2 位作者
李金仓
谢甲涛
王义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7-546,共10页
炭疽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引起多种植物炭疽病。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菌中,侵染炭疽菌属真菌的病毒资源有待挖掘。本文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部6个省份不同油茶园的40株油茶炭疽菌中的病毒进行了鉴定。经过...
炭疽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引起多种植物炭疽病。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菌中,侵染炭疽菌属真菌的病毒资源有待挖掘。本文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部6个省份不同油茶园的40株油茶炭疽菌中的病毒进行了鉴定。经过同源比对分析,发现10种基因组类型均为正义单琏RNA的新病毒。它们分属于减毒病毒科(Hypoviridae)、裸露病毒科(Narnaviridae)、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和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本研究是我国南方油茶炭疽病菌携带病毒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丰富了炭疽菌属所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信息,可为深入分析炭疽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和分子特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毒
油茶炭疽菌
宏病毒组测序
原文传递
题名
植物提取物对油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
7
1
作者
罗建梅
张兴怡
伍建榕
刘丽
洪英娣
张东华
闫晓慧
机构
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
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2-859,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100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208,32160378)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11070733)
文摘
为开发新型植物源农药,探究油茶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9种植物的70种提取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活性较好的提取物,并通过浓度梯度试验测定其抑菌毒力。结果表明,在提取物浓度为1 mg/mL时,臭灵丹石油醚萃取物和益母草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油茶炭疽菌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4.48%和50.75%,经毒力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分别为0.7013和0.6246 mg/mL。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臭灵丹、益母草开发植物源抑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生长速率法
毒力
油茶炭疽菌
抑菌活性
Keywords
plant extract
growth rate method
toxcity
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
antifungal activity
分类号
TQ458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茶炭疽菌携带病毒种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小文
海都
李金仓
谢甲涛
王义勋
机构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华中农业大学
出处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7-546,共10页
基金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BA042)
黄冈师范学院开放基金(201930703)。
文摘
炭疽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能够引起多种植物炭疽病。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植物病原菌中,侵染炭疽菌属真菌的病毒资源有待挖掘。本文利用宏病毒组测序技术,对分离自我国南部6个省份不同油茶园的40株油茶炭疽菌中的病毒进行了鉴定。经过同源比对分析,发现10种基因组类型均为正义单琏RNA的新病毒。它们分属于减毒病毒科(Hypoviridae)、裸露病毒科(Narnaviridae)、线粒体病毒科(Mitoviridae)和葡萄孢欧尔密病毒科(Botourmiaviridae)。本研究是我国南方油茶炭疽病菌携带病毒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丰富了炭疽菌属所携带的病毒基因组信息,可为深入分析炭疽菌真菌病毒的多样性和分子特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
真菌病毒
油茶炭疽菌
宏病毒组测序
Keywords
mycovirus
pathogen of Camellia oleifera anthracnose(Colletotrichum spp.)
virome
分类号
S432.4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提取物对油茶炭疽菌的抑菌活性筛选
罗建梅
张兴怡
伍建榕
刘丽
洪英娣
张东华
闫晓慧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油茶炭疽菌携带病毒种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徐小文
海都
李金仓
谢甲涛
王义勋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