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花蜜期不同饲喂条件对蜜蜂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燕新 张学文 +3 位作者 杨娟 赵洪木 杨爽 王艳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58-360,共3页
分析油茶花期不同饲喂条件对蜜蜂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蜜蜂油茶花蜜中毒的原因。采用糖浓度为35%的糖水饲喂西方蜜蜂蜂群,试验组采用柠檬酸分别将糖水的pH值调整为3.5、4.5,对照组不添加柠檬酸。观察并记录不同饲喂条件下... 分析油茶花期不同饲喂条件对蜜蜂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蜜蜂油茶花蜜中毒的原因。采用糖浓度为35%的糖水饲喂西方蜜蜂蜂群,试验组采用柠檬酸分别将糖水的pH值调整为3.5、4.5,对照组不添加柠檬酸。观察并记录不同饲喂条件下的蜂群群势和烂子情况,测定蜜蜂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当pH值为3.5时,蜜蜂烂子情况轻微,蜜蜂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随喂食时间的增长呈明显升高趋势,比活力差异显著(P<0.05);当pH值为7.0时,乙酰胆碱酯酶的比活力随喂食时间的增长呈缓慢升高趋势甚至有所下降,饲喂1周后比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烂子情况比其他2组严重。饲料中添加柠檬酸喂食蜜蜂后,柠檬酸与蜜蜂采食的油茶花蜜中的生物碱结合,从而释放乙酰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花蜜 蜜蜂烂子 乙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蜜蜂油茶花蜜中毒的预防与救治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珠 陈稳宏 《中国蜂业》 2013年第Z3期36-37,共2页
油茶花蜜源是秋末冬初重要的蜜源资源,对提高蜂蜜产量和保障越冬蜂有积极的作用;因该蜜源存在对蜜蜂有毒性的物质,可造成成蜂和幼蜂中毒,影响产蜜和蜂群发展。本文针对蜜蜂油茶花蜜中毒的原因、症状、预防与救治方法提供个人经验与见解... 油茶花蜜源是秋末冬初重要的蜜源资源,对提高蜂蜜产量和保障越冬蜂有积极的作用;因该蜜源存在对蜜蜂有毒性的物质,可造成成蜂和幼蜂中毒,影响产蜜和蜂群发展。本文针对蜜蜂油茶花蜜中毒的原因、症状、预防与救治方法提供个人经验与见解,供养蜂者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油茶花蜜 中毒 预防与救治
下载PDF
中蜂油茶花蜜中毒的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袁正赛 张祖标 《湖南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21-23,共3页
油茶花蜜中含有生物碱、甙类、寡糖等可能对蜜蜂有害的物质,中蜂采食油茶花蜜后常会出现采集蜂腹部膨大、幼虫腐烂死亡等中毒症状。在生产管理中,为避免或缓解蜜蜂幼虫产生中毒症状,可采用蜂群分区管理,或饲喂0.1%多酶片、1%乙醇以及0.... 油茶花蜜中含有生物碱、甙类、寡糖等可能对蜜蜂有害的物质,中蜂采食油茶花蜜后常会出现采集蜂腹部膨大、幼虫腐烂死亡等中毒症状。在生产管理中,为避免或缓解蜜蜂幼虫产生中毒症状,可采用蜂群分区管理,或饲喂0.1%多酶片、1%乙醇以及0.1大黄苏打片解毒药物,或饲喂酸性饲料等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花蜜 蜜蜂幼虫 中毒 分区管理
下载PDF
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的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冬生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4年第6期125-126,共2页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 为了解决油茶花期蜜蜂中毒问题,研究蜜蜂采集油茶花时蜂群的生态变化,在油茶花期,将中华蜜蜂放置于油茶基地饲养,观察蜜蜂采集油茶蜜粉时蜂群状况。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中华蜜蜂会积极采集油茶花蜜,但蜂群出现花子现象,不同幼虫个体对油茶花粉、花蜜消化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油茶花蜜 采集 蜂群 状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