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焙焦油莎豆粕速溶咖啡的开发及其品质分析
1
作者 王萌 张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30-37,共8页
目的开发焙焦油莎豆粕速溶咖啡并对其品质进行研究。方法将制备的焙焦油莎豆粕速溶粉与咖啡速溶粉、白砂糖、脱脂奶粉进行复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产品配方。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咖啡品质和理化性质进... 目的开发焙焦油莎豆粕速溶咖啡并对其品质进行研究。方法将制备的焙焦油莎豆粕速溶粉与咖啡速溶粉、白砂糖、脱脂奶粉进行复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产品配方。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咖啡品质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微流变分析冲释稳定性,确定食用条件。结果确定焙焦油莎豆粕速溶咖啡最佳配比为焙焦油莎豆粕速溶粉添加量35%,咖啡速溶粉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35%,奶粉添加量30%。咖啡成品脂肪含量为0.99%,蛋白质含量为10.01%,溶解度为94.58%,酸度为22.52%,固形物含量为7.75%。咖啡中含有34种香气成分,冲释后2h内具有较好的流变学品质。结论油莎豆粕中含有丰富的功能活性因子,本产品的成功研发强化了咖啡的功能特性,拓宽了油莎豆副产物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油莎豆副产物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咖啡 理化特性 品质分析
下载PDF
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抗氧化、免疫功能和精液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刘雪松 张艳 +9 位作者 孟维珊 王爽 薛沾枚 陈曦 杨旭东 海龙 陈国旺 南景东 张建胜 钟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油莎豆粕和发酵油莎豆粕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精液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将72只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3个试验组和1个...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油莎豆粕和发酵油莎豆粕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精液质量等指标的影响。将72只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公羊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1%FCEMH)、3%油莎豆粕(3%CEM)和3%发酵油莎豆粕(3%FCEM),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试验期为70 d,其中预试验期5 d,正式试验期65 d。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末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FCEMH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1%FCEMH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1%FCEMH组羊血清IgM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中丙二醛数量呈下降趋势;1%FCEMH组具有提高羊精液量、精子顶体完整率和精浆中睾酮含量,降低精子畸形率的趋势。在羊饲粮中添加油莎豆粕和中药复合发酵物,可提高公羊增重、养分消化和降低料重比,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抗氧化、免疫性能和精液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公羊 生长性能 精液质量
下载PDF
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段帅 吴晓彤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9,共10页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油莎豆粕蛋白质进行复合酶解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确定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最佳条件。此外,评价了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油莎豆粕蛋白质进行复合酶解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确定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最佳条件。此外,评价了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备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最适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1∶1,酶的质量分数5%、底物质量浓度46 mg/mL、酶解温度61.7℃、酶解pH 6.7、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8.45%。油莎豆粕抗氧化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优良,当油莎豆粕抗氧化肽为5 mg/mL时,DPPH·清除率达88.69%、·OH清除率为42.57%、O_(2)^(-)清除率为39.17%、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87.98%,还原能力为0.2627。油莎豆粕抗氧化肽具有热稳定性及冻融稳定性,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但不耐受碱性条件,经胃肠消化后,活性下降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抗氧化肽 体外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油莎豆粕为原料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启悦 赵永亮 +4 位作者 李飞寰 任军华 赵春杰 安星亮 王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油莎豆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为提高其利用效率和附加值,该研究以油莎豆粕为固体培养基,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N500为发酵剂,探讨用油莎豆粕生产纳豆激酶的可行性。以油莎豆粕含水量、纳豆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尿激酶... 油莎豆是一种新型油料作物,为提高其利用效率和附加值,该研究以油莎豆粕为固体培养基,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N500为发酵剂,探讨用油莎豆粕生产纳豆激酶的可行性。以油莎豆粕含水量、纳豆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尿激酶酶活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发现豆粕含水量为75%、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7℃、发酵周期为84 h时,纳豆激酶平均酶活力最高,达10382.90 U/g。与传统黄豆固态发酵相比,所产纳豆激酶单位酶活提高了5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激酶 固态发酵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油莎豆粕中淀粉的工艺研究
5
作者 杨娜 王金荣 +3 位作者 段二珍 黄进 周龙珠 苏兰利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9-233,共5页
试验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油莎豆粕中的淀粉,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高提取率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 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 试验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油莎豆粕中的淀粉,并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高提取率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 4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加酶量、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与酶解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淀粉提取率有显著影响,油莎豆粕淀粉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25%、酶解温度47℃、pH 5.5、酶解时间为5 h,淀粉提取率为77.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淀粉 纤维素酶
下载PDF
油莎豆粕小分子肽的制备、鉴定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忠魁 张璐璐 张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05-312,共8页
目的 研究油莎豆粕小分子肽的制备条件并对其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水解油莎豆粕蛋白质,同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多肽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多肽功能。结果 油莎豆粕小分子肽制备的最佳工艺... 目的 研究油莎豆粕小分子肽的制备条件并对其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水解油莎豆粕蛋白质,同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多肽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多肽功能。结果 油莎豆粕小分子肽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2.4 h、底物质量浓度2 mg/mL、加酶量4%、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1:3,水解度为14.25%。对油莎豆粕小分子肽进行鉴定,共检测到30个肽段可信度高的油莎豆粕小分子肽分子,等电点范围是3.80~9.63,所有检测到的小分子肽分子均无毒性,具有调节血压、调节血糖、抗氧化的潜能。结论 经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两种复合酶水解得到的油莎豆粕小分子肽具有潜在的调节血压、血糖、抗氧化功能,功能活性值均在0.6以上。本研究为油莎豆肽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小分子肽 鉴定 功能预测
下载PDF
油莎豆粕精酿啤酒后发酵期代谢物生信分析
7
作者 张育宁 潘骏伟 +5 位作者 杨思琦 李鸿月 钱召影 罗雅萌 翟巧茹 张雷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97,共7页
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油莎豆粕精酿啤酒后发酵期呈味物质进行生物信息学模型构建。分析结果显示,最小二乘法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表明试验结果的可信度高;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平行样本具有相似的代谢物合成模式,且能够聚为同类... 本研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油莎豆粕精酿啤酒后发酵期呈味物质进行生物信息学模型构建。分析结果显示,最小二乘法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表明试验结果的可信度高;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平行样本具有相似的代谢物合成模式,且能够聚为同类;啤酒后发酵期差异代谢物分析共鉴定到417种显著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其中有3种上调差异代谢物、30种下调代谢物。京都百科通路分析(KEGG)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定位到18条代谢通路中,半乳糖代谢、色氨酸代谢、味觉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等生物学功能的呈味物质代谢途径在后发酵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可为揭示油莎豆粕精酿啤酒的风味与口感形成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精酿啤酒 后发酵期 代谢组 生信分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油莎豆粕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胡炜东 蔡永敏 鲁富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88-91,共4页
选用油莎豆粕为原料提取水溶性多糖。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提取的较佳工艺为浸提温度为82℃,浸提时间... 选用油莎豆粕为原料提取水溶性多糖。以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实验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提取的较佳工艺为浸提温度为82℃,浸提时间为3.9 h,料液比为1∶20 g/mL。在此条件下,水溶性多糖提取率1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水溶性多糖 提取率 响应面法
下载PDF
酵母细胞膜透性变化对发酵油莎豆粕制乙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晓青 陈石 袁兴中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9年第5期697-706,共10页
研究发现,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8mmol/L棕榈酸可将燃料乙醇产量提高12.7%.生长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棕榈酸、亚油酸和不添加任何脂肪酸的菌体经过18%(v/v)乙醇冲击7h,酵母存活率分别为39%、5%和0%.生长于不同脂肪酸条件下酵母的细胞... 研究发现,通过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8mmol/L棕榈酸可将燃料乙醇产量提高12.7%.生长在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棕榈酸、亚油酸和不添加任何脂肪酸的菌体经过18%(v/v)乙醇冲击7h,酵母存活率分别为39%、5%和0%.生长于不同脂肪酸条件下酵母的细胞膜富含各自所添加的脂肪酸.菌体生长曲线表明在稳定期,生长于添加棕榈酸条件下的菌体的细胞浓度最大.菌体膜透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不添加脂肪酸、添加亚油酸、添加棕榈酸;这与菌体乙醇耐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完全一致,这说明菌体乙醇耐性的提高与细胞膜透性维持较低水平存在密切联系.从乙醇生成动力学模型参数分析可知:随着菌体乙醇耐性的增强,细胞的生长速率和细胞浓度对产物生成速率的贡献也在逐渐加强,这说明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棕榈酸对于缩短发酵周期是有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透性 油莎豆粕 燃料酒精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焙焦油莎豆粕精酿啤酒主发酵期代谢物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雷 张璐璐 +2 位作者 孙洪蕊 刘香英 康立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95,共7页
该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油莎豆粕精酿啤酒主发酵期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反映出试验结果可信度高;层次聚类分析(HCA)结果显示平行样本具有相似的代谢物合成模式,且能够... 该研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油莎豆粕精酿啤酒主发酵期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PCA)与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反映出试验结果可信度高;层次聚类分析(HCA)结果显示平行样本具有相似的代谢物合成模式,且能够聚为同类;在啤酒主发酵期共鉴定到52种显著差异表达的代谢物,其中上调差异代谢物数目为30种,下调代谢物数目为22种。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通路分析(KEGG)结果表明,ABC转运蛋白、中心碳代谢与氨基酸合成代谢、脂代谢、三羧酸循环代谢、碳代谢、氨酰-转移核糖核酸(tRNA)合成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在主酵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生物学功能。研究成果为揭示本产品主发酵期代谢物形成及变化提供了基础理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精酿啤酒 代谢物 主发酵期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蛋白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帅 李睿思 +1 位作者 吴晓彤 张向前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0-114,共5页
选用油莎豆粕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并与碱提酸沉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 选用油莎豆粕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采用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中的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碱法提取油莎豆粕蛋白的最优工艺条件,并与碱提酸沉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1.7(g/mL)、加酶量0.10%(以油莎豆粕干粉质量计)、酶解温度42.1℃、酶解pH 4.4、酶解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油莎豆粕蛋白提取率高达71.91%,远高于碱提酸沉法,此工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油莎豆粕蛋白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纤维素酶 蛋白质提取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油莎豆粕的营养价值及其替代部分玉米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师煌伟 王力 +1 位作者 王璐 赖长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8-182,共5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油莎豆粕对生长猪的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水平油莎豆粕替代玉米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试验1评价油莎豆粕在猪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2头体重(51.12±3.41)kg的杜×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日粮处理(玉米-豆... 本研究旨在评价油莎豆粕对生长猪的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水平油莎豆粕替代玉米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试验1评价油莎豆粕在猪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2头体重(51.12±3.41)kg的杜×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日粮处理(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和油莎豆粕试验日粮),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141头初始平均体重(34.7±2.4)kg的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9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油莎豆粕按10%、15%、20%替代基础日粮中玉米,试验期共28 d,研究油莎豆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以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粕在干物质状态下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为14.61 MJ/kg和13.54 MJ/kg,有作为能量饲料的潜在价值;0~14 d对照组的日采食量高于10%、20%替代组(P<0.05);10%替代组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高于15%替代组(P<0.05),其干物质、有机物以及总能消化率高于20%替代组(P<0.05)。综上所述,油莎豆粕可以替代部分玉米饲喂生长猪,推荐替代玉米的比例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油莎豆粕水溶性多糖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修利 徐雷 +1 位作者 谢英 司美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81-87,共7页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多糖结构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粕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6 min,超声功率450 W。在...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水溶性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多糖结构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粕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6 min,超声功率450 W。在此工艺条件下,油莎豆粕水溶性多糖提取率为30.49%。红外光谱表明,提取的油莎豆粕水溶性多糖呈现出典型的以α-吡喃糖为骨架的多糖特征吸收峰。抗氧化性结果显示,多糖浓度为6 mg/mL时,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8.7%、96.8%;多糖浓度为1.5 mg/m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为9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水溶性多糖 超声波辅助法 正交试验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焙焦油莎豆粕速溶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春玲 张添鼎 +2 位作者 张璐璐 万静宜 张雷 《粮食加工》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均匀试验法进行焙焦工艺优化,同时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并结合单因素试验设计及正交试验法优化速溶粉提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20%,超微粉碎时间40 min和料液比1:30,...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均匀试验法进行焙焦工艺优化,同时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并结合单因素试验设计及正交试验法优化速溶粉提取工艺参数。研究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20%,超微粉碎时间40 min和料液比1:30,此时油莎豆粕固形物提取率最高为35.47%。试验成果为进一步开发油莎豆速溶咖啡提供工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焙焦 超声波法 冷冻干燥 正交试验
下载PDF
挤压膨化温度对油莎豆粕理化性质和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雷泽田 王金荣 +3 位作者 乔汉桢 杨娜 丑义宣 杨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050-406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挤压膨化温度对油莎豆粕理化性质和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以油莎豆粕为原料,使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分别于120、140和160℃温度下对其进行挤压膨化,测定挤压膨化前后的油莎豆粕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淀粉体外消化特...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挤压膨化温度对油莎豆粕理化性质和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以油莎豆粕为原料,使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分别于120、140和160℃温度下对其进行挤压膨化,测定挤压膨化前后的油莎豆粕营养成分、理化性质和淀粉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1)与未挤压膨化油莎豆粕相比,120和160℃挤压膨化油莎豆粕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140和160℃挤压膨化油莎豆粕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所有挤压膨化油莎豆粕粗灰分和直链淀粉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挤压膨化油莎豆粕糊化度均显著提高(P<0.05)。2)与未挤压膨化油莎豆粕相比,挤压膨化油莎豆粕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红度(a*)和黄度(b*)值显著提高(P<0.05);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和膨胀性显著提高(P<0.05);凝胶的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显著降低(P<0.05),凝胶的内聚性显著提高(P<0.05);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及峰值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挤压膨化后油莎豆粕中淀粉晶体结构由A型转变为V型,淀粉的相对结晶度显著降低(P<0.05)。3)与未挤压膨化油莎豆粕相比,挤压膨化油莎豆粕淀粉中快速消化淀粉和慢速消化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淀粉中抗性淀粉含量显著提高(P<0.05)。4)随着挤压膨化温度的升高,挤压膨化油莎豆粕淀粉含量逐渐降低,颜色逐步加深,糊化度、水溶性指数以及淀粉中慢速消化淀粉含量逐渐提高,淀粉中抗性淀粉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综上所述,挤压膨化可降低油莎豆粕中淀粉和粗蛋白质含量,改善水合特性,降低凝胶硬度、咀嚼性和胶黏性,提高糊化度和热糊稳定性,同时膨化后油莎豆粕淀粉晶体转变为V型结晶,快速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抗性淀粉含量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推荐140℃作为挤压膨化油莎豆粕的加工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挤压膨化 理化性质 淀粉消化特性
下载PDF
油莎豆豆粕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佳泽 江悦艇 +3 位作者 陈奕霖 廖海昌 侯羽婷 于亚莉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6期38-45,共8页
油莎豆豆粕为油莎豆榨油后的产物,富含活性物质。以油莎豆豆粕为原料,分别采用酶解法、乙醇溶剂法及酶解辅助醇提法3种方法开展油莎豆豆粕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以纤维素酶采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查酶底比、pH值、温度... 油莎豆豆粕为油莎豆榨油后的产物,富含活性物质。以油莎豆豆粕为原料,分别采用酶解法、乙醇溶剂法及酶解辅助醇提法3种方法开展油莎豆豆粕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以纤维素酶采用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查酶底比、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6个因素对油莎豆豆粕中黄酮类物质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辅助乙醇提取法可有效地提取油莎豆豆粕中的黄酮,其最佳条件为酶用量0.65 mg/mL,pH值5.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20 min,乙醇体积分数35%,料液比1∶35(g∶mL)。黄酮提取量可达到8.58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物质 提取工艺优化
下载PDF
油莎豆粕中淀粉制备工艺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位麒 任志艳 +1 位作者 敬思群 晏小欣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0-33,共4页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和盐析分级沉降法三种工艺制备油莎豆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来确定油莎豆淀粉制备最佳工艺。选择浸泡pH值、浸提温度、沉降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技... 以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碱法、酸法和盐析分级沉降法三种工艺制备油莎豆淀粉,以淀粉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来确定油莎豆淀粉制备最佳工艺。选择浸泡pH值、浸提温度、沉降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分别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优技术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碱法的最优条件为:浸泡pH值10,沉降时间4h,料液比1∶25;酸法的最优条件为:浸泡pH值3,沉降时间3h,料液比1∶20。在最优条件下淀粉提取率分别为55.37%、51.56%,而盐析分级沉降法淀粉提取率为35.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淀粉 碱法 酸法 盐析分级沉降法
原文传递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油莎豆粕蛋白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炜东 蔡永敏 +1 位作者 鲁富宽 杨俊峰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1-175,184,共6页
选用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油莎豆粕蛋白,在测定等电点基础上,选用pH、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为考察对象,以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提取油莎豆粕蛋白... 选用油莎豆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油莎豆粕蛋白,在测定等电点基础上,选用pH、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为考察对象,以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提取油莎豆粕蛋白的较佳工艺pH8.85、料液比1:21g/mL、浸提时间58min、浸提温度50℃,油莎豆粕蛋白提取率达6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 蛋白质 等电点 提取率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油莎豆粕蛋白抗氧化肽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炜东 蔡永敏 鲁富宽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选用油莎豆粕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制备油莎粕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试验进行优化,通过响应... 选用油莎豆粕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制备油莎粕抗氧化肽,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试验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酶解的较佳工艺为底物质量浓度0.06 g/mL,加酶量为7 000 U/g蛋白质,pH 9.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84.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蛋白 抗氧化肽 酶解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对油莎豆粕蛋白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泽鑫 敬思群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75,共4页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对油莎豆粕蛋白进行处理,研究超高压微射流对油莎豆粕蛋白的粒度、溶解性、起泡性与起泡稳定性、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紫外吸收基团和巯基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粕蛋白平均粒度随压力提高明显降低,200 MPa时平均... 采用超高压微射流对油莎豆粕蛋白进行处理,研究超高压微射流对油莎豆粕蛋白的粒度、溶解性、起泡性与起泡稳定性、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紫外吸收基团和巯基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粕蛋白平均粒度随压力提高明显降低,200 MPa时平均粒度为186.1 nm;溶解性显著提高,200 MPa最大;起泡性与乳化性随着压力的升高呈增大趋势,160 MPa时起泡性与起泡稳定性最好,乳化性最佳;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红移,紫外吸收基团增多,160 MPa时紫外吸收峰达1.717;巯基含量增加,120 MPa时巯基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粕蛋白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