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酶介导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荧光核酸扩增检测体系的建立
1
作者 陈吴健 张巧琦 +5 位作者 魏晓洁 朱青青 郭利川 应清界 梅高甫 曹栋栋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本文通过重组酶介导的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方法。根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特异基因LMR1-D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分析建立的RAA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该方法在39℃下... 本文通过重组酶介导的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方法。根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特异基因LMR1-D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分析建立的RAA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该方法在39℃下,反应时间段(<20 min),检测下限可达10拷贝·mL^(-1),与油菜黑胫病菌等近似种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RAA方法反应速度快、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油菜 溃疡病菌 重组酶介导扩增 种传病害
下载PDF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AMP-HNB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2
作者 龙阳 马新华 +4 位作者 袁俊杰 卢乃会 杨卓瑜 魏霜 王卫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66-69,175,共5页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是油菜上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为防范其危害我国油菜产业生产安全,建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快速筛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以ITS(内转录间隔区)为靶序列并结...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是油菜上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为防范其危害我国油菜产业生产安全,建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快速筛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以ITS(内转录间隔区)为靶序列并结合指示剂羟基萘酚蓝(HNB)建立了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和灵敏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进行评价以及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在62℃等温条件下仅需80 min即可通过肉眼直接目测试验结果。LAMP-HNB法与标准PCR检测方法对比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及更高的灵敏度,利用该方法对10批油菜籽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5批阳性样品,与标准中PCR检测方法结果一致。该方法的建立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疫鉴定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溃疡病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 萘酚蓝 检疫
下载PDF
加拿大进境油菜籽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与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振华 杨武 +5 位作者 赵晖 曾宪东 李凤新 蔡翔 王瀚昌 余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9,共4页
从加拿大进境油菜籽中随机选取船载油菜籽样品,通过特异引物的PCR扩增检测和病原菌分离鉴定,观察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来自3艘轮船的15份油菜籽样品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PCR检测都呈阳性;... 从加拿大进境油菜籽中随机选取船载油菜籽样品,通过特异引物的PCR扩增检测和病原菌分离鉴定,观察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所有来自3艘轮船的15份油菜籽样品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PCR检测都呈阳性;随机选择的3份阳性样品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致病性测试结果证实了PCR的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检测 鉴定
下载PDF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与黑胫病菌菌丝的生长动态 被引量:1
4
作者 叶芸 张建坤 +2 位作者 王琴 徐雪 王振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8期4708-4710,4770,共4页
比较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在不同培养温度和2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在PDA和V8培养基平板上都生长良好,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培养温度在28℃时,油菜黑胫病菌培养温度在2... 比较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在不同培养温度和2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动态。结果表明,在PDA和V8培养基平板上都生长良好,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培养温度在28℃时,油菜黑胫病菌培养温度在25℃或28℃时,在PDA平板上菌丝生长最好;油菜黑胫病菌与油菜茎基溃疡病菌菌落生长速度相比,在最适培养温度(25℃或28℃)和相同的培养时间(21 d)内,二者在PDA平板上的菌落生长速度分别为5~7 mm/d和2.0 mm/d,前者的菌落直径约90 mm,是后者的2倍。因此,在温度为25℃或28℃的条件下,PDA培养基最适合这2种病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 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 菌丝生长
下载PDF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振华 赵晖 +5 位作者 宋祺 李凤新 冯汉利 杨武 余浩 王瀚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1-513,共3页
比较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基因组DNA的尿素提取法、SDS-CTAB提取法、CTAB提取法和试剂盒提取法的提取过程、DNA纯度和对PCR扩增的影响,旨在筛选能替代昂贵试剂盒法的方法。结果表明,尿素提取法可以满足DNA的PCR扩增要求,并取得与试剂盒提... 比较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基因组DNA的尿素提取法、SDS-CTAB提取法、CTAB提取法和试剂盒提取法的提取过程、DNA纯度和对PCR扩增的影响,旨在筛选能替代昂贵试剂盒法的方法。结果表明,尿素提取法可以满足DNA的PCR扩增要求,并取得与试剂盒提取法相似的效果。尿素提取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植物检验检疫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PCR 因组DNA 提取方法
下载PDF
湖北口岸首次截获油菜茎基溃疡病病菌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振华 赵晖 +3 位作者 李金甫 李风新 李刚 杨武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溃疡病菌 油菜 湖北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植物检疫实验室 检疫性有害生物 截获
下载PDF
加拿大进境油菜籽茎基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7
作者 潘玲玲 王峰 +4 位作者 莫斌 单彬 左天荣 张艳玲 颜超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96-99,共4页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是危害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世界性真菌病害,在我国尚无发现,被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解从加拿大进境油菜籽中分离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在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成分和光...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是危害油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世界性真菌病害,在我国尚无发现,被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为了解从加拿大进境油菜籽中分离的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分别在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成分和光暗条件下研究该菌株的生长和产孢情况及该菌株孢子的热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加拿大进境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在5~37℃下均可进行营养生长,最适营养生长温度为25℃,分生孢子的热致死温度为54℃;在pH值为4~10的V8培养基中均可生长和产孢,生长情况除pH值为5外,其余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产孢量受pH值影响较大,最适pH值为7;病原菌在持续光照、持续黑暗、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良好,持续黑暗利于产孢;V8培养基最适合该病原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菌丝生长 产孢量 光温 pH值 培养 生物学特性 热致死温度 营养生长
下载PDF
进境澳大利亚大麦夹杂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疫鉴定
8
作者 张慧丽 李雪莲 +2 位作者 陈先锋 吕燕 段维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8,共7页
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法,从进境澳大利亚大麦中夹杂的油菜籽上获得1株疑似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菌株01829。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特异性引物扩增、ITS序列比对分析,对01829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01829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 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法,从进境澳大利亚大麦中夹杂的油菜籽上获得1株疑似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菌株01829。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特异性引物扩增、ITS序列比对分析,对01829进行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菌株01829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菌落边缘不整齐,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采用特异性引物对LMR1-D和Lmb分别进行PCR检测,结果均有预期扩增片段产生;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菌株01829和GenBank中其他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相关序列聚在同一分支;菌株01829接种油菜子叶和茎基部,在子叶和茎基部接种部位分别引起叶斑和凹陷溃疡斑。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将菌株01829鉴定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进境澳大利亚大麦中截获油菜茎基溃疡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性测定 鉴定
下载PDF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分布、危害检测与综合防控技术
9
作者 黄霞 《青海农技推广》 2020年第4期30-31,共2页
为了加强对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了解,保障青海省油菜生产安全,促进油菜产业健康发展,笔者从病原、田间症状特点、寄主范围、分布与为害、传播途径、检测方法、检疫防控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研究情况。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监测 防控
下载PDF
钦州口岸首次截获油菜茎基溃疡病菌
10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3年第6期18-18,共1页
从钦州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日前该局从2批于加拿大入境的油菜籽中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并成功将油菜籽与菌株分离。这是钦州口岸首次截获该类病菌。
关键词 溃疡病菌 油菜 钦州 截获 口岸 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验检疫局
下载PDF
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钟山 吴新华 +3 位作者 李彬 周明华 王颖 周曙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6-1132,共7页
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提出一种未成功入侵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根据GARP生态位模型ArcGIS栅格数据图,通过掩膜工具Extract By Mask,提取出每个适生类型在中国各省份的分布面积。构建潜在损失估算模型,从潜在直... 以外来疫病——油菜茎基溃疡病为例,提出一种未成功入侵外来生物导致的潜在损失评估方法,根据GARP生态位模型ArcGIS栅格数据图,通过掩膜工具Extract By Mask,提取出每个适生类型在中国各省份的分布面积。构建潜在损失估算模型,从潜在直接经济损失(农产品产值损失、农副食品加工业损失和防控费用)、潜在间接经济损失(油菜旅游产业)和潜在非经济损失(生态系统功能损失)3个方面构建外来入侵生物损失估算体系。研究发现油菜茎基溃疡病入侵的潜在损失总额高达96.05亿元,其中,潜在直接经济损失、潜在间接经济损失和潜在非经济损失分别占潜在损失总量的54.9%、36.0%和9.1%。动植物检疫在防范外来生物入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生物 油菜溃疡 潜在损失 评估方法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几丁质酶基因家族进化及其应答病菌的表达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文 周腾胜 +3 位作者 鲁丹丹 安素妨 侯锦娜 栗根义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103,共15页
黑胫病和菌核病是造成世界油菜产量下降的2种主要病害,分别由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和核盘菌引起。几丁质酶基因家族被认为是一类病害相关蛋白质,在植物抵抗病菌和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甘蓝型油菜中关于几丁质酶基因家... 黑胫病和菌核病是造成世界油菜产量下降的2种主要病害,分别由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和核盘菌引起。几丁质酶基因家族被认为是一类病害相关蛋白质,在植物抵抗病菌和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甘蓝型油菜中关于几丁质酶基因家族进化及其应答黑胫病和菌核病的表达研究尚未有报道。本研究在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共鉴定了68个几丁质酶基因,分为5个不同的类,分布在15条染色体上。进化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中几丁质酶基因家族成员的扩张主要是由片段复制和串联重复所致。此外,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了甘蓝型油菜几丁质酶基因家族应答2种病菌胁迫的表达谱。结果表明,在2种病菌侵染下,几丁质酶基因家族中有一些成员的表达均被诱导,也存在一些几丁质酶基因家族成员被特异地诱导表达。由此可见,甘蓝型油菜中几丁质酶基因家族不同成员的功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分化,在应答不同病害胁迫中发挥特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几丁质酶因家族 表达模式 油菜溃疡病菌 核盘菌
下载PDF
进境油菜籽中黑胫病菌和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国梁 尚琳琳 +3 位作者 于翠 印丽萍 徐殿胜 易建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为准确鉴定从进境澳大利亚油菜籽样品中分离的真菌分离物,利用形态学特征、PCR检测、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等方法对分离物6382-43和6382-51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6382-43的形态特征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 为准确鉴定从进境澳大利亚油菜籽样品中分离的真菌分离物,利用形态学特征、PCR检测、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等方法对分离物6382-43和6382-51进行了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6382-43的形态特征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相似,菌丝生长较慢,菌落边缘不规则,不产生色素。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特异性引物LmacF/LmacR检测为PCR阳性;ITS区序列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序列相似性为99.8%;接种幼嫩油菜子叶产生油菜茎基溃疡病的典型症状。分离物6382-51的形态特征和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相似,菌丝生长较快,菌落边缘规则,产生色素;油菜黑胫病菌特异性引物LbigF/LmacR检测为PCR阳性;ITS区序列和油菜黑胫病菌的序列相似性为100%;接种幼嫩油菜子叶产生油菜黑胫病的典型症状。根据分离物的形态特征、PCR检测结果、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试结果,将进境澳大利亚油菜籽样品中的真菌分离物6382-43和6382-51分别鉴定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油菜黑胫病菌L.biglob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菜溃疡病菌 油菜黑胫病菌 检测
原文传递
进境澳大利亚油菜籽中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易建平 周国梁 +2 位作者 印丽萍 陈仲兵 郑建中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8-631,共4页
41 fungal isolates with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Leptosphaeria maculans were obtained by the deep-freezing filter paper method from 2100 seeds of Brassica napus imported from Australia.The isolate 8129... 41 fungal isolates with similar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Leptosphaeria maculans were obtained by the deep-freezing filter paper method from 2100 seeds of Brassica napus imported from Australia.The isolate 8129-5 showed a slower growth on PDA at 20℃with growth rate of 2.8 mm/day.The colonies on PDA at 20℃ had an irregular or regular margin with white or grayish white compact aerial mycelium.No diffusible pigment was produced on PDA at 31℃ or in liquid Czapek-Dox media at 20℃.PCR detection showed that the isolate 8129-5 could be amplified by L.maculans-specific primers LmacF/LmacR and got expected product of 331 bp.The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ITS sequence of isolate 8129-5 had 99.8% identity with L.maculans.Pathogenicity of the isolate 8129-5 was confirmed on cotyledons of rape seed by artificial inoculation compared with typical symptom of L.maculans.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CR detection and the result of pathogenicity test,the isolate 8129-5 was identified as L.macul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病菌 油菜 澳大利亚 检测 进境 黑胫病 病原菌
原文传递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国梁 尚琳琳 +3 位作者 林泓 印丽萍 徐殿胜 易建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7,共8页
根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与其近似种ITS序列的差异,设计了检测L.maculans的引物Lmb3/R2和探针Probe-M,建立了L.maculans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等国的22株L.maculans菌... 根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与其近似种ITS序列的差异,设计了检测L.maculans的引物Lmb3/R2和探针Probe-M,建立了L.maculans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等国的22株L.maculans菌株都能得到阳性扩增,而供试的30株L.biglobosa菌株和6株其他菌株以及空白对照没有荧光信号的增加。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到4 pg菌丝DNA,整个检测过程控制在4 h内,其快速、特异和灵敏的特点可以满足进境油菜籽样品的快速初检以及病菌分离物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实时荧光PCR
原文传递
进境青菜种子携带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和鉴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青 黄峰 +3 位作者 廖富荣 陈红运 易建平 林石明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4,共3页
使用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特异性引物LmacF/LmacR对一批来自新西兰的青菜种子进行PCR检测,结果呈弱阳性;进一步挑选皱缩、干瘪、变色、小粒、残缺或有霉变的异常种子,PCR扩增后得到清晰的目标条带。挑选的异常种子... 使用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特异性引物LmacF/LmacR对一批来自新西兰的青菜种子进行PCR检测,结果呈弱阳性;进一步挑选皱缩、干瘪、变色、小粒、残缺或有霉变的异常种子,PCR扩增后得到清晰的目标条带。挑选的异常种子经病菌分离和菌落纯化后获得3个菌株,其培养性状及形态特征与L.maculans相符,测序结果证实3个菌株均为L.maculans,此为我国口岸检疫部门从大规模商业引种中截获L.maculans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种子 油菜溃疡病菌 鉴定
原文传递
2种十字花科检疫性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17
作者 于璇 魏霜 +1 位作者 姜子德 王卫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62-1971,共10页
【目的】人工构建一段随机序列并作为扩增内标(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IAC)添加进实时荧光PCR体系中,建立含有扩增内标的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 【目的】人工构建一段随机序列并作为扩增内标(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IAC)添加进实时荧光PCR体系中,建立含有扩增内标的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maculicola)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上述2种检疫性病菌,旨在在提高检测通量的同时,指示PCR假阴性问题。【方法】通过对实时荧光PCR体系中各个引物及探针比例进行优化,从特异性、灵敏度以及实际样品检测等多个方面对该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在20.0μL体系中加入1.114×10^(3)拷贝的IAC不影响靶目标的扩增,特异性强,对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菌及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灵敏度分别为6.9×10^(-4)、1.6×10^(-4)ng/μL。应用该方法对52批进口油菜籽和十字花科蔬菜种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可以实现上述2种检疫性病菌的快速检测,同时有效指示PCR反应的假阴性。【结论】两种检疫性病菌含IAC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不仅能提高检测准确性而且能防止漏检,在口岸进口种子检疫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引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菜溃疡病菌 细菌性黑斑病菌 扩增内标
下载PDF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在中国定殖的可能性评估 被引量:11
18
作者 孙颖 周国梁 +2 位作者 Malgorzata Jedryczka 陈艳 易建平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3-530,共8页
为明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在我国定殖的可能性,并制订针对性的检疫措施,本研究基于该病菌在英国、法国、德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分布数据,选取与病害发生有关的温度、降水量等15个变量,利用Max Ent和GARP... 为明确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在我国定殖的可能性,并制订针对性的检疫措施,本研究基于该病菌在英国、法国、德国、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分布数据,选取与病害发生有关的温度、降水量等15个变量,利用Max Ent和GARP两种生态位模型预测其在其它地区的潜在分布,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评价模型模拟精度。结果显示,2种模型均能够较好地预测L.maculans的分布区域,与已记载的分布区域高度吻合,且全球范围内存在着许多高度适合L.maculans定殖的地区;2种模型也能预测L.maculans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并且预测结果一致;GARP结果显示L.maculans在我国的中高度适生区包括内蒙古、吉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西藏等地。鉴于L.maculans在我国的潜在分布研究结果,建议完善疫情监测体系,采取措施控制病菌的"进入风险",降低病菌"进入"后定殖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MaxEnt模型 GARP模型 适生区
原文传递
油菜黑胫病菌和茎基溃疡病菌的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然 张静 +2 位作者 杨龙 吴明德 李国庆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油菜黑胫病和油菜茎基溃疡病分别由子囊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和L.maculans引起。我国油菜产区仅发现L.biglobosa,未发现L.maculans。因而,L.maculans是我国的对外检疫性对象。这两种真菌形态相似,引起的病害症状相似,给田间快速准... 油菜黑胫病和油菜茎基溃疡病分别由子囊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和L.maculans引起。我国油菜产区仅发现L.biglobosa,未发现L.maculans。因而,L.maculans是我国的对外检疫性对象。这两种真菌形态相似,引起的病害症状相似,给田间快速准确鉴定带来难度。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建立了快速检测L.biglobosa和L.maculans的方法。根据ITS-rDNA序列设计了5条检测L.biglobosa的LAMP引物和6条检测L.maculans的LAMP引物,检测L.biglobosa和L.maculans的最适温度为65℃,反应时间分别为40 min和50 min。两组引物检测特异性高,检测的模板DNA极限达到fg级,与常规PCR检测相比,LAMP检测L.biglobosa和L.maculans灵敏度分别提高了100倍和1000倍。在病害样品实际检测中,采用两种LAMP体系,分别检测了9株罹病油菜茎秆中的病原菌。结果表明:所有茎秆中的病原菌均为L.biglobosa,没有检测到L.maculans,与特异性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为快速高通量检测L.biglobosa和L.maculans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黑胫病 油菜溃疡 油菜 leptosphaeria biglobosa leptosphaeria maculans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原文传递
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圆 黄海龙 +5 位作者 李孝军 单长林 李雪松 陈宇 邵炜冬 朱鹏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37,共6页
本文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横向流动试纸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LAMP-LFD快速检测方法。以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ITS基因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出一套用于LAMP-LFD检测的引物和探针,优... 本文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与横向流动试纸条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油菜茎基溃疡病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的LAMP-LFD快速检测方法。以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ITS基因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出一套用于LAMP-LFD检测的引物和探针,优化了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63℃,35 min)。结果表明:只有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出现阳性条带,其他参照菌株和阴性对照均未出现阳性条带,说明LAMP-LFD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检测表明,对油菜茎基溃疡病菌的检测极限可低至114 fg/μL,灵敏度比传统PCR高10倍;该方法可从进境船载油菜籽样品中成功检测出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检测结果与传统的鉴定方法一致。LAMP-LFD检测方法能够快速检测油菜茎基溃疡病菌,具有简便、灵敏、特异性高,不依赖特殊检测设备等优点,极具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溃疡病菌 LAMP-LFD检测方法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