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乔川地区长6油层组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1
作者 刘志涛 张晓磊 +3 位作者 田亚铭 郭懿萱 齐诗苇 邵晓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9-391,共13页
基于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及开采数据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等测试,对马岭—乔川地区长6油层组的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长63油层段,长62、长61油层段含油性显著变差;平面上,长63油层段以... 基于岩心观察、测井解释及开采数据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等测试,对马岭—乔川地区长6油层组的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藏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长63油层段,长62、长61油层段含油性显著变差;平面上,长63油层段以L125,B452和L411井区为中心,油藏团块状分布,呈两条带沿北西南东向延伸,油层厚度主要在5~20 m之间,长62、长61油层呈孤立土豆疙瘩状分布,分布规模小。长6油层组油藏以岩性油藏为主,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70~90℃,荧光以黄褐色为主,结合区域埋藏史分析显示该区油藏充注为晚侏罗世和中-晚白垩世,表现为早期充注。长6油层组烃源岩厚度、距离,砂体砂质碎屑流砂体性质、物性和叠置类型是其形成油气藏的重要影响因素;长63油层段相比长62和长61油层段具有更靠近烃源岩,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分布广、孔渗条件好、叠置厚层砂体类型发育等优势。研究区最为有利油藏的勘探目标为长63油层段Y470,L374,B452等井区附近,有利勘探区面积达到517.28 k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岭—乔川地区 长6油层组 油藏分布 控制因素 有利区预测
下载PDF
趋势面分析在瓦窑堡油田油藏分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马慧妍 《地质学刊》 CAS 2023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为了确定油藏分布规律,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瓦窑堡油田长6油层组的顶面构造及层位厚度进行趋势值和剩余值分析,结合已有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油井分布、产量、构造位置与剩余值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已有数据,加深对油藏分布规律的研... 为了确定油藏分布规律,运用趋势面分析法对瓦窑堡油田长6油层组的顶面构造及层位厚度进行趋势值和剩余值分析,结合已有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油井分布、产量、构造位置与剩余值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已有数据,加深对油藏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已有的油井在构造剩余趋势和厚度剩余趋势图上均有明显的组合特征,构造正剩余区且厚度负剩余区内的油井大多产能较高,构造成为控制油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显著性检验证明该数学模型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对研究区油藏分布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势面分析 油藏分布规律 剩余分析 瓦窑堡油田
下载PDF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油藏分布特征及效益综合评价
3
作者 张舒婷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2期183-185,共3页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由构造-沉积背景控制油气区域分布特征,构造特征为一鼻状构造和断裂非常发育的断裂带,鼻状构造主体是油气主要聚集带;成藏模式受输导体系控制,油藏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多样性,断裂系统控制区块内油气富集和分布...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由构造-沉积背景控制油气区域分布特征,构造特征为一鼻状构造和断裂非常发育的断裂带,鼻状构造主体是油气主要聚集带;成藏模式受输导体系控制,油藏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多样性,断裂系统控制区块内油气富集和分布;现阶段滚动增储的主要潜力方向是微幅度构造油藏、隐蔽构造油藏、断层-岩性油藏,备较为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根据区块油藏特点和项目开发方式,采用现金流量法对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油藏分布特征 滚动增储 效益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27
4
作者 叶博 梁晓伟 +2 位作者 李卫成 甄静 马继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59-663,共5页
为查清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的分布规律及中下侏罗统不同层位成藏的主控因素,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段沉积相、层顶构造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恢复了陇东地区"三斜坡、三高地、四古河谷、十个河间丘"的古地貌形态;查明了富县组、... 为查清陇东地区侏罗系油藏的分布规律及中下侏罗统不同层位成藏的主控因素,对富县组—延安组延8段沉积相、层顶构造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恢复了陇东地区"三斜坡、三高地、四古河谷、十个河间丘"的古地貌形态;查明了富县组、延10段油藏主要分布于古地貌的斜坡和河间丘部位,延9段和延8段油藏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与鼻状隆起配合部位;总结出侏罗系4种成藏模式:斜坡式、河间丘式、古河谷式和高地式。研究认为,富县组、延10段油藏主要受古地貌控制,延9段和延8段油藏受沉积相和鼻隆构造控制,从富县组→延10段→延9段→延8段油藏,古地貌对成藏的控制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陇东 侏罗系 古地貌 控制因素 成藏模式 油藏分布
下载PDF
冀中坳陷蠡县斜坡油藏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帆 于兴河 +3 位作者 李胜利 张峰 任小军 苑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1,53,共6页
由于任西断层活动范围的限制,造成蠡县斜坡的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这也造成了油藏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不同。南部以浅层油藏为主,油藏类型单一、分布集中;斜坡北部油藏多集中在深层,油藏类型多样,分布零散。斜坡外带以构造、地层... 由于任西断层活动范围的限制,造成蠡县斜坡的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这也造成了油藏在不同区域的分布不同。南部以浅层油藏为主,油藏类型单一、分布集中;斜坡北部油藏多集中在深层,油藏类型多样,分布零散。斜坡外带以构造、地层、岩性及复合油藏为主,中带以构造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居多,内带多为岩性油藏。对蠡县斜坡的油藏类型和其在平面、剖面上的分布特点,结合不同区域的构造、沉积等成藏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主要有4个因素控制了蠡县斜坡的油藏分布,即"构造控藏、油源控区、输导控层、沉积控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蠡县斜坡 油藏分布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镇泾油田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特征与延9段油藏分布 被引量:9
6
作者 汪海燕 李仲东 +2 位作者 丁晓琪 王震 刘岩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0-173,共4页
延安组延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重要的含油层段之一。利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建立了镇泾油田的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图,将微地貌划分为高地、斜坡、山脊、山谷和洼地。结合古地貌、构造、沉积相分析得出,古地貌高部位所对应的延9期的现... 延安组延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重要的含油层段之一。利用补偿厚度印模法建立了镇泾油田的侏罗纪沉积前古地貌图,将微地貌划分为高地、斜坡、山脊、山谷和洼地。结合古地貌、构造、沉积相分析得出,古地貌高部位所对应的延9期的现今构造高,砂体发育,对油藏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古地貌与油藏分布关系表明延9油层组油藏均分布于古地貌的高地和山脊处。研究区延9构造中的4个背斜处的油藏具有相同的压力系统,属同一油藏,东北角的背斜与已开发的3个背斜特征相似,都处在古地貌高部位,应视为该区下一步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泾油田 侏罗纪 古地貌 延安组 油藏分布
下载PDF
定边—吴起地区长6砂体结构对油藏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13
7
作者 罗顺社 李梦杰 +2 位作者 刘俊 席明利 吕奇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2,151,共5页
定边—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源充足,存在由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分流间湾泥岩组成的大型岩性圈闭,经过多年勘探,已在长8、长6和长3油层组发现了一批油气田。但该区长6油层组的砂体结构及展布规律尚不清楚,从砂体的形成机理方面入手,结合... 定边—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源充足,存在由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分流间湾泥岩组成的大型岩性圈闭,经过多年勘探,已在长8、长6和长3油层组发现了一批油气田。但该区长6油层组的砂体结构及展布规律尚不清楚,从砂体的形成机理方面入手,结合沉积、测井资料,查明该区主要存在4种单砂体类型(箱形、钟形、漏斗形、指状)和3种复合砂体类型,且油藏在漏斗形砂体结构中分布最好;在钟形或指状砂体结构中分布较好;在箱形砂体结构中分布一般。对该区下一步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结构 油藏分布 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定边—吴起地区
下载PDF
潜江凹陷西部地区岩性岩相展布与油藏分布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兴 夏胜梅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7期30-32,共3页
综合应用测录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沉积微相、砂体展布、油气运移疏导体系与油气富聚规律对潜江凹陷潜江组不同古气候条件下岩性岩相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斜坡存在广北-浩口构造-岩性油藏分布带、浩口西部-习家口地区岩性-... 综合应用测录井及分析测试资料,通过沉积微相、砂体展布、油气运移疏导体系与油气富聚规律对潜江凹陷潜江组不同古气候条件下岩性岩相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斜坡存在广北-浩口构造-岩性油藏分布带、浩口西部-习家口地区岩性-构造油藏、构造油藏分布带、丫角-新沟低凸起鲕状灰岩油藏发育带3个油藏分布带。该研究结果对潜江凹陷西部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岩相展布 油藏分布 潜江凹陷西部地区
下载PDF
吴起油田ZT油区延9_3小层沉积相与油藏分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孟志峰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2期164-165,共2页
吴起油田ZT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侧中段,该区延9_3小层是吴起油田重要油层组之一。通过对ZT油区延9_3小层的研究分析可知认为吴起油田ZT油区延9_3小层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沼泽等沉积微... 吴起油田ZT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侧中段,该区延9_3小层是吴起油田重要油层组之一。通过对ZT油区延9_3小层的研究分析可知认为吴起油田ZT油区延9_3小层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天然堤、沼泽等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对吴起油田ZT油区已开发区域的对比研究表明,延9_3油藏分布与沉积微相的关系较密切,油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吴起油田 延9_3小层 沉积相 油藏分布
下载PDF
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
10
作者 王宝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3期23-26,共4页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位于侏罗系沉积前的榆林高地延9油藏主要受到沉积前古地貌、鼻状隆起和沉积相控制,其中沉积相对油藏分布的控制最为明显,已发现油藏基本都位于曲流河...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高地古地貌区延9油藏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位于侏罗系沉积前的榆林高地延9油藏主要受到沉积前古地貌、鼻状隆起和沉积相控制,其中沉积相对油藏分布的控制最为明显,已发现油藏基本都位于曲流河相的边滩砂坝微相内,受到古地貌和差异压实双重作用影响的低幅构造即鼻状隆起是控制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组 油藏分布 主控因素 古地貌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油藏分布规律
11
作者 叶博 梁晓伟 +3 位作者 宋娟 马继业 曹润荣 王炯 《低渗透油气田》 2017年第1期16-23,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分为长81和长82共2套油层,长8,与长8:油藏分布特征不同,为了弄清长81和长82油藏分布规律及差异原因,通过室外岩心观察和室内大量的钻探、分析化验资料,对长81和长82小层的沉积、储层、油藏特...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分为长81和长82共2套油层,长8,与长8:油藏分布特征不同,为了弄清长81和长82油藏分布规律及差异原因,通过室外岩心观察和室内大量的钻探、分析化验资料,对长81和长82小层的沉积、储层、油藏特征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长81油藏富集于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长石溶蚀作用形成的相对高渗储层.长82油藏分布于滩坝微相和绿泥石膜胶结作用形成的相对高渗储层。总结出马岭地区长8油藏的形成规律,长7烃源岩在主要生烃期生成的油气在异常过剩压力的驱动下,通过近源叠置砂体和裂缝向下运移,在长81多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普遍成藏;在油源充足、源储压差较高的地区,油气可以沿裂缝继续向下运移,在长82相对高渗的滩坝砂聚集成藏。有效源储配置使马岭地区长81油层近源砂体大面积成藏.长82油层高压点式充注相对高渗储层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8油藏 油藏分布规律 成藏条件 成藏模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R地区长2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12
作者 殷悦悦 常亚虹 《辽宁化工》 CAS 2015年第12期1490-1492,共3页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对R地区长2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我们对各成藏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研究可知,构造中的鼻状隆起、河道砂体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而长2顶...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试油资料,结合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对R地区长2油藏的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我们对各成藏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的分析研究可知,构造中的鼻状隆起、河道砂体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而长2顶部及长1底部的泥岩层、致密层是良好的封盖条件。长2油藏类型为岩性-构造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分布规律 长2油藏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饶阳凹陷烃源岩热演化特征及其与油藏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利杰 蒋有录 +1 位作者 刘华 范炳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11,共4页
饶阳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之一,主要发育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一段下亚段2套主力烃源岩,分布于马西、任西、河间—肃宁及饶南4个洼陷。选取研究区44口探井,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结合地层展布、地温梯度及东营组剥蚀厚度等资料,研... 饶阳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之一,主要发育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一段下亚段2套主力烃源岩,分布于马西、任西、河间—肃宁及饶南4个洼陷。选取研究区44口探井,利用Basinmod盆地模拟软件,结合地层展布、地温梯度及东营组剥蚀厚度等资料,研究了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熟度平面演化特征。结果表明,饶阳凹陷不同洼陷、不同构造带各套烃源岩的热演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河间—肃宁洼陷热演化程度最高,其沙三段上亚段烃源岩在东营组沉积末期进入生烃门限,馆陶组沉积末期进入生烃高峰,现已进入伴生气阶段; 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在馆陶组沉积初期进入生烃门限,明化镇组沉积中期至今均处于成熟油阶段。而杨武寨—武强地区由于东营组遭受严重剥蚀,沙三段上亚段烃源岩自明化镇组沉积中期至今均处于低熟油阶段,沙一段下亚段烃源岩至今未进入生烃门限。凹陷内的油藏围绕生油洼陷中心呈环带状分布,不同构造单元或区带、不同勘探层系油气富集程度与距油源远近具有密切关系,越靠近生油洼陷,油气富集程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模拟 烃源岩 成熟度 生烃史 油藏分布 饶阳凹陷
下载PDF
束鹿凹陷西斜坡油藏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朝兵 宗超伦 +3 位作者 焦立芳 赵政权 吕宏玖 南凡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在明确束鹿凹陷构造背景和沉积体系展布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西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明确了不同类型油藏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从南北向看,束鹿西斜坡油藏分布主要集中在北部南小陈构造带、中南部西曹固-台家庄构造带... 在明确束鹿凹陷构造背景和沉积体系展布的基础上,通过梳理西斜坡的油气成藏条件、油藏类型及分布规律,明确了不同类型油藏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从南北向看,束鹿西斜坡油藏分布主要集中在北部南小陈构造带、中南部西曹固-台家庄构造带以及南部的雷家庄构造带,其中,西曹固-台家庄构造带邻近中部洼槽,油气供给充足,具有连片成藏的优势条件;从东西向看,油藏主要分布在西斜坡内带,西斜坡外带油藏规模较小。束鹿凹陷西斜坡带主要发育岩性油气藏、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以及复合油气藏等四种油气藏类型,斜坡带不同部位发育的油气藏类型及成藏模式不尽相同,斜坡内带主要发育构造油气藏,斜坡外带以地层油气藏为主;西斜坡南部主要以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为主,中部以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北部则以构造油气藏和古潜山油气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鹿凹陷 西斜坡 油藏分布规律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试论吴起油田长9油藏分布的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金花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9期141-141,144,共2页
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油气成藏理论为基础,通过多项资料分析,论证出长9油藏的油藏控制因素和分布特征。
关键词 岩性油藏 吴起油田 油藏分布
下载PDF
应用特征分析法预测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岩性油藏分布区
16
作者 潘源敦 李树森 刘伯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应用特征分析方法,以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地区扶余油层岩性油藏为模型区,选择7个有意义的地质变量,建立了岩性油藏的最优模型公式,并用此最优公式预测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圈出了乾安至四克吉和英台地区两块岩性油藏分布有利区。
关键词 特征分析法 油层岩性 油藏分布
下载PDF
姬塬地区储层特征及油藏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权骋 王俊 +2 位作者 杨绍存 赵天东 张国兵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7期133-133,共1页
近年来姬塬地区已成为长庆油田重点勘探区,延长组油气勘探成果丰硕,已发现了多个工业油流井,具有一定勘探开发价值。但对于部分新的勘探层系,其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还未完全认识,因此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该区储层特... 近年来姬塬地区已成为长庆油田重点勘探区,延长组油气勘探成果丰硕,已发现了多个工业油流井,具有一定勘探开发价值。但对于部分新的勘探层系,其储层特征及油藏特征还未完全认识,因此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该区储层特征、油藏特征及成藏规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塬地区 储层特征 油藏分布特征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营组油气成藏条件及油藏分布序列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立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7,共9页
东营组作为断陷末期沉积的重要地层,已成为济阳坳陷"十三五"期间重要增储地层,但相对于上下层系,其勘探程度明显偏低。圈闭样式及形成机制不清、成藏规律不明是制约东营组勘探的主要问题。基于东营组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构... 东营组作为断陷末期沉积的重要地层,已成为济阳坳陷"十三五"期间重要增储地层,但相对于上下层系,其勘探程度明显偏低。圈闭样式及形成机制不清、成藏规律不明是制约东营组勘探的主要问题。基于东营组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构造背景分析,通过东营组成藏静态要素的统计分析及典型油藏的解剖,分析了不同构造岩相带东营组成藏条件,并建立济阳坳陷东营组跨凹陷的油藏分布序列,即盆缘凸起带发育的由不整合控制的地层油藏系列;中部浅凹-斜坡带油源断层、泥岩盖层、复式圈闭控制的构造类油藏系列;北部深凹带由烃源岩及超压体系控制的岩性类油藏系列。东营组油藏的分布序列突破了凹陷的分隔性,形成的是一种跨凹陷的分布序列,对该油藏分布序列的认识对于指导东营组不同类型的油藏勘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组 成藏条件 油藏分布序列 济阳坳陷
下载PDF
白豹油田157区长4+5油层组沉积相及油藏分布规律
19
作者 何潇宁 何文祥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5-29,共5页
白豹油田157区内主要的含油层位是长4+S油层组,通过分析岩性、沉积构造、测井及垂向剖面结构等沉积相标志表明,区内长4+5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研究认为,长4+5油层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为典型的岩性油藏... 白豹油田157区内主要的含油层位是长4+S油层组,通过分析岩性、沉积构造、测井及垂向剖面结构等沉积相标志表明,区内长4+5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研究认为,长4+5油层组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为典型的岩性油藏,油气富集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有利相带中的砂体发育部位,以岩性上倾尖灭油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4+5油层组 沉积微相 油藏分布
下载PDF
白马崾岘地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油藏分布规律
20
作者 董治斌 刘万明 +2 位作者 屈红军 高剑超 李明 《四川地质学报》 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
延安组延9油层组是定边白马崾岘油区的高产层位,研究分析该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的油藏分布规律,对今后区域内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白马崾岘油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构造和含油砂体沉积微相的研究得出:研究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 延安组延9油层组是定边白马崾岘油区的高产层位,研究分析该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的油藏分布规律,对今后区域内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白马崾岘油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构造和含油砂体沉积微相的研究得出:研究区延安组延9油层组油藏分布受构造和沉积微相共同控制,为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层组 油藏分布 规律 白马崾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