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期及发酵处理对东北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寇宇 管婷婷 +3 位作者 何鑫 刘大军 宋永 孙庆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02-309,共8页
目的研究生长期内不同品种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变化,对金冠豆角种子黄酮种类进行鉴定,并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种粒中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7种东北油豆角总黄酮,通过芦丁比色法检测油豆角种粒及荚皮中的黄酮含量,利用超高... 目的研究生长期内不同品种油豆角黄酮含量的变化,对金冠豆角种子黄酮种类进行鉴定,并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种粒中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7种东北油豆角总黄酮,通过芦丁比色法检测油豆角种粒及荚皮中的黄酮含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检测豆角中黄酮的种类,最后利用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植物乳植杆菌L3对金冠豆粒进行发酵处理,探究发酵处理对金冠豆粒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油豆角中黄酮含量随着生长时期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金冠油豆角粗黄酮中存在白杨素、黄芩黄素、二氢木蝴蝶素A等11种黄酮类物质,发酵处理均会导致金冠种粒的黄酮含量下降。结论不同品种的油豆角在生长期内黄酮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相似,该研究为油豆角品种选育及产品深加工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油豆角 生长期 黄酮含量 发酵处理
下载PDF
浅谈大棚油豆角与甘蓝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
作者 刘子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4期0157-0160,共4页
油豆角和甘蓝是我国人民饭桌上的常见蔬菜,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养生知识的深入了解,油豆角和甘蓝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油豆角这种作物本身就富含多种氨基酸和膳食纤维,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因素。甘蓝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 油豆角和甘蓝是我国人民饭桌上的常见蔬菜,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养生知识的深入了解,油豆角和甘蓝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油豆角这种作物本身就富含多种氨基酸和膳食纤维,这些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因素。甘蓝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最适合人类食用的蔬菜,适合食用。油豆角与甘蓝对于生长的环境需求相似,在大棚种植中油豆角与甘蓝联合生产会大大增加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油豆角 甘蓝 高产
下载PDF
浅谈大棚油豆角种植技术要点
3
作者 李春艳 《江西农业》 2023年第18期31-33,共3页
油豆角对栽培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大棚栽培油豆角时,需要严格控制栽培温度和湿度,栽培温度、湿度不合适时,会影响油豆角的产量及品质,使其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褐色斑点、黄化、纤维化等问题,也影响油豆角贮藏寿命。单县李新庄镇将油豆... 油豆角对栽培温度、湿度等要求较高,大棚栽培油豆角时,需要严格控制栽培温度和湿度,栽培温度、湿度不合适时,会影响油豆角的产量及品质,使其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褐色斑点、黄化、纤维化等问题,也影响油豆角贮藏寿命。单县李新庄镇将油豆角种植作为重点项目发展,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产业优势。李新庄镇油豆角产业化发展与当地种植的油豆角产量高、品质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以山东单县为例,探讨大棚油豆角种植栽培技术,旨在为大棚油豆角种植生产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油豆角 种植技术 温度控制
下载PDF
油豆角冰温贮藏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丽 程建军 +2 位作者 马莺 赵长信 田树权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68-572,共5页
试验研究了塑料小包装的油豆角在室温、冰温以及经冰点调节剂处理后的冰温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探讨了油豆角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酸含量、呼吸强度、电导率的变化,并分析了各种变化的原因及相互间的联系。结果... 试验研究了塑料小包装的油豆角在室温、冰温以及经冰点调节剂处理后的冰温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探讨了油豆角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酸含量、呼吸强度、电导率的变化,并分析了各种变化的原因及相互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冰温贮藏要比室温贮藏保质期延长15d左右,而山梨糖醇是效果较好的冰点调节剂,同时小包装气调贮藏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油豆角在贮藏过程中糖分和水分的消耗,可更大限度延长油豆角的贮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冰温贮藏 蔬菜品种 冰点曲线
下载PDF
壳聚糖可食用膜对油豆角贮藏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连玉晶 赵海田 +3 位作者 姚磊 唐晓珍 邬元娟 王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74,共3页
使用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通过测定涂膜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PPO、POD、MDA的变化,探讨油豆角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能推迟油豆角呼吸高峰的到来;同时,在贮藏期间,涂膜油豆角的呼吸强度、PPO... 使用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通过测定涂膜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呼吸强度、PPO、POD、MDA的变化,探讨油豆角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后能推迟油豆角呼吸高峰的到来;同时,在贮藏期间,涂膜油豆角的呼吸强度、PPO、POD、MDA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壳聚糖 可食用膜
下载PDF
不同熟期菜豆(油豆角)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国富 李凤兰 +4 位作者 李成雁 李鹤春 尹智 谷月娇 詹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27,共4页
对东北地区特色菜豆——油豆角的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相关性分析中,早熟品种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17对;晚熟品种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9对,两类熟性品种只有4对性状同时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 对东北地区特色菜豆——油豆角的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在相关性分析中,早熟品种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17对;晚熟品种呈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9对,两类熟性品种只有4对性状同时具有显著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二者各提取4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均大于1,可分别解释83.612%和84.293%的方差;在第1主成分中,早熟和晚熟品种的荚宽、荚厚、单株产量、嫩荚质量和荚长等性状的权重系数均较大,是构成油豆角产量的主导因子,其他3个主成分分别有偏重不同农艺性状的贡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早熟品种 晚熟品种 相关系数 主成分
下载PDF
油豆角的涂膜保鲜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鑫 柳志强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7-151,共5页
分析了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的变质原因,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引起油豆角变质的病原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抑菌效果最佳的抑菌剂;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壳聚糖保鲜剂对油豆角保鲜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参试的五种药剂中,脱氢醋酸钠的抑... 分析了油豆角(Phaseolus vulgaris L.)的变质原因,分离并初步鉴定了引起油豆角变质的病原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抑菌效果最佳的抑菌剂;研究了不同配方的壳聚糖保鲜剂对油豆角保鲜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参试的五种药剂中,脱氢醋酸钠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可将其作为抑菌剂添加到保鲜剂中;选用2%的壳聚糖,0.2×10-6的脱氢醋酸钠和30×10-6的6-BA混合配制而成的保鲜剂,在12℃的环境下贮藏油豆角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涂膜保鲜 壳聚糖 保鲜剂 抑菌效果 病原菌 脱氢醋酸钠 贮藏
下载PDF
可食性膜对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鑫 柳志强 王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4-47,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配制保鲜剂 ,测定经处理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水分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探讨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油豆角中水分、Vc和还原糖的含量不断下降 ;叶绿素的含量初期下降 ,随后升高并出...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配制保鲜剂 ,测定经处理的油豆角在贮藏期间水分及营养成分的变化 ,探讨油豆角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油豆角中水分、Vc和还原糖的含量不断下降 ;叶绿素的含量初期下降 ,随后升高并出现累积峰 ,最后又趋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膜 油豆角 贮藏期 保鲜剂 营养成分 变化规律 壳聚糖 涂膜保鲜
下载PDF
油豆角保鲜试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段玉权 佟世生 +3 位作者 冯双庆 赵玉梅 荣瑞芬 王璞 《保鲜与加工》 CAS 2001年第2期13-16,共4页
对油豆角的贮藏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豆角在10℃下,使用TXZ熏蒸处理后进行限气贮藏,在贮藏第30天,商品率为80.5%,而10℃对照的商品率仅为39.7%;10℃TXZ的锈斑指数为36.5%,而10℃时照... 对油豆角的贮藏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豆角在10℃下,使用TXZ熏蒸处理后进行限气贮藏,在贮藏第30天,商品率为80.5%,而10℃对照的商品率仅为39.7%;10℃TXZ的锈斑指数为36.5%,而10℃时照为59.1%,利用MA贮藏能够有效地延缓油豆角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贮藏 褐变 保鲜
下载PDF
油豆角真空包装保鲜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文亮 洪伯铿 +1 位作者 王专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51,共3页
采用抽真空护绿和保脆工艺,经微波漂烫、真空包装及杀菌制成的油豆角产品,可在超市反季节上市或跨地区供应。在实验中,分别运用色差计和质构测定仪(TA-XTZiTextureAnalyser)对油豆角的色泽和脆度进行评价,避免了感官判断的误差,确保了... 采用抽真空护绿和保脆工艺,经微波漂烫、真空包装及杀菌制成的油豆角产品,可在超市反季节上市或跨地区供应。在实验中,分别运用色差计和质构测定仪(TA-XTZiTextureAnalyser)对油豆角的色泽和脆度进行评价,避免了感官判断的误差,确保了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真空包装 保鲜技术 保脆 微波漂烫 杀菌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东北油豆角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艳 宋述尧 +3 位作者 张越 赵靖 赵春波 张雪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9-173,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东北油豆角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分析,为优质栽培、品质育种及贮藏加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油豆角挥发成分包括醛、醇、酮、酸、酯、烃、呋喃及醚等类物质。未加工青荚中鉴定出48种挥发成分,主要为2-...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东北油豆角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分析,为优质栽培、品质育种及贮藏加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油豆角挥发成分包括醛、醇、酮、酸、酯、烃、呋喃及醚等类物质。未加工青荚中鉴定出48种挥发成分,主要为2-己烯醛(相对含量为40.01%)、己醇(12.64%)、己醛(11.40%),与3-己烯-1-醇、反-2-己烯醛、反-2-顺-6-壬二烯醛、3-甲基-1-丁醇、2-乙基己醇、反,反-2,4-庚二烯醛、反-2-壬烯醛、β-环柠檬醛、肉豆蔻醛等物质共同作用形成青豆荚气味;可食熟荚中鉴定出26种挥发成分,主要为1-辛烯-3-醇(48.77%),与顺-4-庚烯醛、3-甲硫基丙醛,反-2-庚烯醛、辛醛、壬醛、香叶基丙酮等共同作用形成油豆角特异芳香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东北油豆角生产形势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大军 冯国军 杨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油豆角 生产形势 种质资源 部分地区 黑龙江 特殊风味 菜豆 无纤维 品种群
下载PDF
低温贮藏下五种油豆角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成雁 张婷 +3 位作者 郭牧 詹云 李凤兰 胡国富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龙三油豆、龙四油豆、榆树油豆、紫花油豆和将军油豆为材料,分析了在低温条件下贮藏0~15d,不同油豆角品种的纤维素、维生素C、叶绿素、丙二醛(MDA)、蛋白质以及还原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油豆角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 以龙三油豆、龙四油豆、榆树油豆、紫花油豆和将军油豆为材料,分析了在低温条件下贮藏0~15d,不同油豆角品种的纤维素、维生素C、叶绿素、丙二醛(MDA)、蛋白质以及还原糖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油豆角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紫花油豆和将军油豆的贮藏时间为10d,超过10d以后,纤维素和MDA含量迅速上升;龙三油豆和榆树油豆的贮藏时间为5d,超过5d后,纤维素和MDA含量上升幅度比较大;龙四油豆为不耐贮藏品种,贮藏0~5d其MDA含量迅速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低温贮藏 品质变化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油豆角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连玉晶 赵海田 +3 位作者 姚磊 唐晓珍 邬元娟 王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109,共4页
分别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生理指标及感官指标,确定保鲜效果较好的涂膜液。结果表明,涂膜处理的油豆角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用N,O羧甲... 分别用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配制的涂膜液处理油豆角,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生理指标及感官指标,确定保鲜效果较好的涂膜液。结果表明,涂膜处理的油豆角呼吸强度、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降低;用N,O羧甲基壳聚糖处理的油豆角保鲜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壳聚糖 N O-羧甲基壳聚糖 可食用膜 羧甲基壳聚糖 保鲜效果 衍生物 过氧化物酶活性 丙二醛含量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1-MCP处理对油豆角贮藏期间衰老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永强 石忠志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4期8-12,共5页
研究了用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油豆角贮藏期间衰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MCP(0.5μl/L、1μl/L、2μl/L)处理能够抑制油豆角贮藏期间呼吸作用、乙烯的释放和粗纤维的合成,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VC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有效延缓油豆... 研究了用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油豆角贮藏期间衰老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MCP(0.5μl/L、1μl/L、2μl/L)处理能够抑制油豆角贮藏期间呼吸作用、乙烯的释放和粗纤维的合成,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VC和叶绿素含量,从而有效延缓油豆角的衰老进程并保持良好的品质。但高浓度(2μl/L)1-MCP处理,增加了油豆角贮藏期间腐烂和锈斑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1-MCP 衰老 品质
下载PDF
低温及薄膜包装对油豆角贮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专 洪伯铿 张敏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220-222,共3页
观察了油豆角在低温及薄膜包装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MDA含量、膜透性及SOD、POD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及薄膜包装能够大大延缓油豆角的衰老过程,其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呼吸强度得到抑制,随贮期延长,MDA含量... 观察了油豆角在低温及薄膜包装条件下的贮藏效果,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的呼吸强度、MDA含量、膜透性及SOD、POD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低温及薄膜包装能够大大延缓油豆角的衰老过程,其生理生化变化表现为呼吸强度得到抑制,随贮期延长,MDA含量增加,膜透性增大,POD活性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变化不明显,相对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薄膜包装 油豆角 贮藏效果 SOD POD 膜透性 MDA 呼吸强度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减压保鲜油豆角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季阿敏 王起霄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2,共3页
减压储藏是当今先进的鲜活食品储藏保鲜技术。通过论述减压储藏保鲜果蔬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并在自制的减压冷藏保鲜仓中对油豆角进行了阶段性实验研究 ,描述了实验要领及过程 ,同气调储藏保鲜和普通冷藏保鲜效果进行了外观、质量、... 减压储藏是当今先进的鲜活食品储藏保鲜技术。通过论述减压储藏保鲜果蔬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并在自制的减压冷藏保鲜仓中对油豆角进行了阶段性实验研究 ,描述了实验要领及过程 ,同气调储藏保鲜和普通冷藏保鲜效果进行了外观、质量、重量变化对比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保鲜 实验研究 食品储藏 要领 效果 鲜果 自制 油豆角 气调储藏 保鲜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菜豆(油豆角)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詹云 郭牧 王雪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0期22-24,共3页
油豆角是以食用嫩荚为主的菜豆优良资源群。在黑龙江省收集的688份菜豆资源中,符合油豆角标准的有191份,占总数的27.8%。对不同栽培方式、不同生育期的油豆角资源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今后油豆角资源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黑龙江 油豆角 种质资源 收集和整理
下载PDF
海南省优良油豆角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丽波 商桑 +1 位作者 李绍鹏 吴优利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0,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岛反季节种植的优良油豆角品种,对引种的榆树大油豆、紫花油豆、九月青、一棵树5、7号架油豆、将军豆等6个油豆角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通过对适应性、植物学性状、产量、嫩荚的性状、抗病性的调查分析表明,6个油豆角品... 为筛选出适合海南岛反季节种植的优良油豆角品种,对引种的榆树大油豆、紫花油豆、九月青、一棵树5、7号架油豆、将军豆等6个油豆角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通过对适应性、植物学性状、产量、嫩荚的性状、抗病性的调查分析表明,6个油豆角品种均能在海南岛顺利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榆树大油豆产量最高(20 010 kg/hm2),抗病性最强,商品品质较好,可以作为中晚熟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而将军豆产量虽低(15 050 kg/hm2),但其单荚重最大(19.67 g),抗病性最强,商品品质最好,紫花油豆产量较高(19 630 kg/hm2),外观商品性好,2个品种也可作为中、早熟品种在海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角 引种 品种比较
下载PDF
菜豆(油豆角)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病资源筛选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婷 胡国富 +2 位作者 肖子恒 李鹤春 詹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X期75-80,共6页
对侵染菜豆(油豆角)品种群的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品种群进行抗炭疽病资源筛选。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从油豆角炭疽病样本中分离纯化的病原菌为菜豆炭疽菌。利用该菌液分别侵染48份油豆角品种的苗期叶片和成熟期嫩... 对侵染菜豆(油豆角)品种群的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品种群进行抗炭疽病资源筛选。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从油豆角炭疽病样本中分离纯化的病原菌为菜豆炭疽菌。利用该菌液分别侵染48份油豆角品种的苗期叶片和成熟期嫩荚,发现苗期抗病品种为44份,感病品种为4份,其中1份为高感品种;成熟期抗病品种为40份,感病品种为8份,其中高感品种为3份。以叶片和荚的病情指数为变量显示苗期和成熟期的抗性呈极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Kendall:0.315,Spearman:0.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油豆角) 炭疽病 抗病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