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家书中的治家理念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花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48-152,共5页
宋代社会的流动性加强使家书成为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家书中保留了大量有关家庭教育和家族治理的内容,这是宋代家书的精华所在。宋代士人的治家理念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用仁爱孝悌的理念倡导家族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提倡勤俭... 宋代社会的流动性加强使家书成为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家书中保留了大量有关家庭教育和家族治理的内容,这是宋代家书的精华所在。宋代士人的治家理念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用仁爱孝悌的理念倡导家族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提倡勤俭持家,不仅是出于节约家族财产的考虑,更是以此培养士人淡泊坚韧的品德。科举取士的人才选拔制度对宋代家族的影响极为深远,自此,诗书传家成为家族兴旺和保持家声不坠的主要途径。宋代家书中的治家理念对今天倡导传承优秀家风、建设和谐家庭依然有许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书 治家理念 孝悌 勤俭 诗礼
下载PDF
陈崇的治家理念及其影响
2
作者 陈世林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32-35,共4页
陈崇是江州义门陈氏的早期家长,制定了意义深远的江州陈氏《家法》。陈崇的治家理念主要体现为设"局务"、定"规程"、推功任能、"惩恶扬善"和道德教化等五个方面。陈崇的《家法》及其治家思想影响很大,它... 陈崇是江州义门陈氏的早期家长,制定了意义深远的江州陈氏《家法》。陈崇的治家理念主要体现为设"局务"、定"规程"、推功任能、"惩恶扬善"和道德教化等五个方面。陈崇的《家法》及其治家思想影响很大,它确保了江州陈氏和谐聚居数百年,促进了义门陈氏价值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对义门陈子弟及其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封建社会的道德建设也产生了积极作用。在今天,陈崇的治家理念给我们家庭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给我们在治国理政方面留下了重要启示,包括依法治国,法治与德治并举,选拔和任用干部坚持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的基本原则,培育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崇 义门陈氏 治家理念 法治 德治
下载PDF
从《家政集》看王十朋的治家与从政理念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本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53-57,共5页
南宋王十朋家族从其祖父时期便以"孝"著称乡里,至其父亲时期该家族"以士易农",逐渐形成"以孝治家,以儒为业,兄弟友爱,夫妻相穆,闺门和睦"的家风。王十朋以此家风为基础,在他的著作《家政集》中提出"... 南宋王十朋家族从其祖父时期便以"孝"著称乡里,至其父亲时期该家族"以士易农",逐渐形成"以孝治家,以儒为业,兄弟友爱,夫妻相穆,闺门和睦"的家风。王十朋以此家风为基础,在他的著作《家政集》中提出"敬祖,继志、孝敬、相敬、友悌"五种治家理念,以此形成"人祖、父子、母子、夫妇、兄弟"五种以"孝"为核心的人伦关系,进而构建理想的家庭。王十朋把以"孝"为核心的治家理念外延至从政,形成了其"忠孝"的政治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王十朋 《家政集》 治家理念 忠孝
下载PDF
郑板桥家训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魏来 陈延斌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78-83,共6页
除文学与艺术成就非常显著外,郑板桥家书及教子诗文在中国家训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郑板桥家训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清廉自持,尊农爱农;尊重人格,平等待人;进德修身,蒙以养正;谦恭处事,推己及人等。以家书载体直接实施教化,以诗词歌诀渗... 除文学与艺术成就非常显著外,郑板桥家书及教子诗文在中国家训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郑板桥家训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清廉自持,尊农爱农;尊重人格,平等待人;进德修身,蒙以养正;谦恭处事,推己及人等。以家书载体直接实施教化,以诗词歌诀渗透教化,教化内容具体详实、可操作性强等,是郑板桥家训思想的鲜明特色。郑板桥家训的为官之道对当前我国官德建设,治家理念对我国和谐家庭建设,教子之道对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美德养成,处世之道对我国公德建设和公益慈善事业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家训 为官之道 治家理念 教子思想 处世思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