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洞理论视角下城市片区治理的行动逻辑及其反思——基于上海市F街道的实践考察
1
作者 文军 杜婧怡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基层治理体系作为国家制度执行能力和社会基本运作秩序的集中体现,已然随着不确定性时代的来临而涌现出多重风险。现阶段,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困境主要是围绕以街道为代表的国家行政力量与以居委会为代表的社会自治力量在基层场域的... 基层治理体系作为国家制度执行能力和社会基本运作秩序的集中体现,已然随着不确定性时代的来临而涌现出多重风险。现阶段,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困境主要是围绕以街道为代表的国家行政力量与以居委会为代表的社会自治力量在基层场域的潜在矛盾甚至冲突展开的。凝聚力不足、资源整合受阻、注意力调配失调,共同阻碍着当前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深入开展。街道与居委会之间设立的“片区”则通过占据街居之间的结构洞位置成为优化街居关系、纾解基层行政与自治张力的重要接点。尽管片区治理的模式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借助于结构洞的理论视角分析,我们在经验调查中发现,以“片区”为核心的治理实践不仅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行动逻辑,而且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合作共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片区治理 接点治理 结构洞理论
下载PDF
“接点治理”:乡村振兴中的公共空间再造——基于上海市Y村的空间治理实践 被引量:21
2
作者 颜德如 张玉强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7,共8页
乡村振兴本质上反映的是国家与乡村的关系问题,而二者关系的核心又在于寻求有效治理的"接点"。因此,寻求国家正式权力与乡村社会有效衔接的"接点",对于实现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乡村公共... 乡村振兴本质上反映的是国家与乡村的关系问题,而二者关系的核心又在于寻求有效治理的"接点"。因此,寻求国家正式权力与乡村社会有效衔接的"接点",对于实现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乡村公共空间就是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对接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应高度重视乡村公共空间。基于此,构建以"目的—主体—要素"为分析框架的"接点治理"理论,对上海市Y村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后发现: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本质就是回归公共空间的公共性、包容性,这便决定了必须在国家主导的权力逻辑、市场力量主导的资本逻辑与村民主导的生活逻辑等三者之间实现平衡,实现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由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转变。促使这一转变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有主体多元的权威机制、村庄能人的关系契约和关系动员机制、利益平衡的合法化机制。由此可以说,公共空间治理不失为当下"强国家、弱社会"治理格局下实现乡村内源式发展的一种新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公共空间 接点治理 内源式发展 空间正义
下载PDF
接点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湖北荆门J村调查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锐 袁明宝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1-68,共8页
国家政权建设必须回应自上而下规划的社会变迁与自下而上乡村性质变迁的要求,村组两级组织的接点治理能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保证村庄社区的有序稳定,有效表达村民公共需求。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覆盖型的接... 国家政权建设必须回应自上而下规划的社会变迁与自下而上乡村性质变迁的要求,村组两级组织的接点治理能够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保证村庄社区的有序稳定,有效表达村民公共需求。无论是集体化时期覆盖型的接点治理模式,还是农业税时期结合型的接点治理模式,都是正式权力嵌入地方社会的有益尝试。后税费时期的治理接点被弱化甚至瓦解,使原来的国家-接点-农民关系变为官僚体系与农民的直接打交道,它带来基层组织的脱嵌化与乡村治理的内卷化。只有重塑治理接点的权力性质,实现其合法性来源的转换,使合法性与合理性兼具一身,才能呼应并协调地方诉求,促进国家政权建设稳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接点治理 国家政权建设 合法性 合理性
下载PDF
接点治理:理解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视角——以鄂西北王村为例 被引量:13
4
作者 袁明宝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2-79,127,共8页
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接点治理的形式来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接点治理是指国家利用乡村组织等体制性中介和乡村社会体制外精英进行治理的方式。接点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同时具备了国家政权赋予的合法性和地方社会赋予的认同感。接点治理经... 税费改革之前,国家通过接点治理的形式来处理与农民的关系,接点治理是指国家利用乡村组织等体制性中介和乡村社会体制外精英进行治理的方式。接点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同时具备了国家政权赋予的合法性和地方社会赋予的认同感。接点治理经历了三种模式,集体时期的吸纳模式、税费时期的授权模式和后税费时期的结合模式。税费改革后,国家试图绕开基层组织以实现与农民直接对接,接点治理转变为直接治理,带来了混混等灰黑势力进入乡村和基层治理内卷化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点治理 合法性 认同感 基层治理内卷化
下载PDF
从接点治理到直接治理:乡村治理的逻辑转换
5
作者 王玲 余培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7-43,共7页
税费改革之前,国家主要以乡村非正式权威力量和基层政权组织为中介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接点治理”,但因其难以适应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变迁需要,乡村治理模式必须及时转型。农业税取消后,为维护农民权益,强化国家在乡村社会的基础性权力,国... 税费改革之前,国家主要以乡村非正式权威力量和基层政权组织为中介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接点治理”,但因其难以适应乡村社会的现代化变迁需要,乡村治理模式必须及时转型。农业税取消后,为维护农民权益,强化国家在乡村社会的基础性权力,国家改变治理策略,国家权力与农户直接对接的直接治理模式逐渐兴起,乡村治理实现了由接点治理到直接治理的逻辑转换。这一转换深刻影响了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改变了基层政权的行为方式。由此,欲推动乡村治理转型、实现乡村振兴,需重塑乡村治理结构,将接点治理与国家政权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两者和谐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接点治理 直接治理
下载PDF
扶贫“接点治理”对农户脱贫主体性的逻辑形塑--基于豫南Y镇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全利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84,共14页
扶贫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农民自身脱贫积极性及脱贫能力的提升,重塑贫困农户脱贫主体性的关键在于,介于宏观扶贫制度与微观农户个体之间的中观农村扶贫场域中的“接点治理”。扶贫接点治理主体与贫困农户形成纵向方面的主客政—社对立关... 扶贫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农民自身脱贫积极性及脱贫能力的提升,重塑贫困农户脱贫主体性的关键在于,介于宏观扶贫制度与微观农户个体之间的中观农村扶贫场域中的“接点治理”。扶贫接点治理主体与贫困农户形成纵向方面的主客政—社对立关系以及扶贫接点治理主体之间形成的横向方面的消极非合作博弈关系都会影响农户脱贫主体性的关系格局。扶贫接点治理方式分别会在接点信息传递、接点资源分配和接点民主评议三个环节造成农户脱贫主体性和接点治贫的双重失效。重塑农村扶贫“接点治理”理论的关键在于坚持治理主体—治理机制的接点组织和接点行动建构两分法。扩展“接点治理”理论的接点主体构成范围并优化接点治理机制工具的选择;构建与农户形成直接治理关系的柔性接点治理方式,同时调试接点主体之间的互动形式并实现接点治理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点治理 贫困农户 脱贫主体性 接点调试
下载PDF
制度-接点-生活:乡村公共性再造的实践逻辑
7
作者 赖莉 贺芒 《创新》 2023年第1期55-65,共11页
乡村公共性再造是重塑乡村共同体的关键。文章以X村为研究案例,构建“制度-接点-生活”的分析框架,探讨其公共性再造的实践方式、过程和逻辑。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性再造在制度、生活和接点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公共资源、公共规则、公共精... 乡村公共性再造是重塑乡村共同体的关键。文章以X村为研究案例,构建“制度-接点-生活”的分析框架,探讨其公共性再造的实践方式、过程和逻辑。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性再造在制度、生活和接点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公共资源、公共规则、公共精神再造的方式,经历植入阶段、自主阶段、整合阶段,实现公共性可持续生产。在乡村公共性再造过程中,通过供需匹配机制、规则互补机制、价值统合机制,实现制度逻辑、生活逻辑、接点逻辑的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公共性再造 公共性 制度-接点-生活 接点治理
下载PDF
地方高校管理重心下移的行动研究——基于“接点治理”的分析框架
8
作者 车金恒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8-16,共9页
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提高其内部治理能力作为发展动力。在实践过程中,学院始终处于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接点”部位,是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权力“接点”、战略“接点”和政策“接点”;而学科组织(系、所、中... 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需要提高其内部治理能力作为发展动力。在实践过程中,学院始终处于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接点”部位,是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权力“接点”、战略“接点”和政策“接点”;而学科组织(系、所、中心)又位于学院内部治理的“接点”位置,呈现出“内”与“外”、“上”与“下”、“左”与“右”等双重面向的特征。通过充分发挥“接点”治理的作用,由“接点”链接组织内外的资源和特性,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实现地方高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管理重心下移 接点治理 行动研究
下载PDF
“访惠聚”驻村工作视域下乡村治理模式探究--基于温宿县萨依买里村的实践
9
作者 苏懂美 张振华 周凯 《南方论刊》 2020年第5期37-39,共3页
"访惠聚"驻村干部嵌入基层与乡村内生组织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接点治理"。文章通过阿克苏萨依买里村"访惠聚"驻村工作的调研,用"接点治理"模式分析"访惠聚"中的乡村治理运... "访惠聚"驻村干部嵌入基层与乡村内生组织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治理模式--"接点治理"。文章通过阿克苏萨依买里村"访惠聚"驻村工作的调研,用"接点治理"模式分析"访惠聚"中的乡村治理运作机制及效果,预测接点治理可能遇到接点失灵和断裂的困境,试图建立驻村干部退出机制、新老驻村干部帮联机制、加强村干部的培训考核,实现"接点延续",推动"访惠聚"驻村工作持续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点治理 访惠聚 乡村治理 驻村干部
下载PDF
基层党组织如何塑造社区韧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超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 2023年第1期129-150,共22页
本文运用系统权变理论,尝试构建社区韧性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科学解码基层党组织如何塑造社区韧性的内生机理。研究发现,除组织领导外,基层党组织在价值、技术、决策、心理等方面的领导因素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社区韧性呈现正... 本文运用系统权变理论,尝试构建社区韧性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科学解码基层党组织如何塑造社区韧性的内生机理。研究发现,除组织领导外,基层党组织在价值、技术、决策、心理等方面的领导因素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与社区韧性呈现正相关关系,各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均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基层党组织通过带有柔性特征的接点治理形式在上述五方面因素上发挥枢纽功能,使社区能动态衔接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管理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韧性 基层党组织 接点治理
下载PDF
“接点治理”:贫困研究中的一个新视野——基于广西圆村“第一书记”扶贫制度的基层实践 被引量:180
11
作者 谢小芹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22,153,共11页
第一书记扶贫制度是中央政府在贫困领域的一大创新,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制度在基层社会实践中的成效和不足。采取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等方法,研究尝试提出"接点治理"的新概念,指涉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在村庄组织界面上汇聚和融合... 第一书记扶贫制度是中央政府在贫困领域的一大创新,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制度在基层社会实践中的成效和不足。采取实地调查和参与观察等方法,研究尝试提出"接点治理"的新概念,指涉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在村庄组织界面上汇聚和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关系形态。将"接点治理"在贫困中的运用简称为"接点治贫",指国家下派第一书记通过促进村庄组织建设来融合基层社会从而最终治贫的目的。结果显示:(1)"接点治贫"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发展和公平正义等发展之"效"。(2)因制度本身蕴含的投机性而带来了对自治的消解及双重治理失效等发展之"殇"。因此,只有重塑"接点",实现"接点再造",保证国家与社会的良好互动,最后才能达到终结贫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 接点治理 第一书记 接点再造
原文传递
融合型治理:城郊村秩序重构的接点互动、运转逻辑与模式转型——以浙江省G镇治理实践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开君 王鹭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96,共13页
城郊村作为一个利益交错、人员混杂、边界模糊的复杂治理单元,面临着居民身份、公共服务、话语立场、能力体制等多元分割,是推进共同富裕和治理现代化必须弥合的“治理断点”。城郊村秩序重构的关键是寻找、激活、创设各类“治理接点”... 城郊村作为一个利益交错、人员混杂、边界模糊的复杂治理单元,面临着居民身份、公共服务、话语立场、能力体制等多元分割,是推进共同富裕和治理现代化必须弥合的“治理断点”。城郊村秩序重构的关键是寻找、激活、创设各类“治理接点”,推动分割型治理向融合型治理转型。以浙江省G镇探索融合型大社区大单元治理为案例,得出了四条经验性启示:第一,“接点”是融合型治理的先决条件,能够促进分割走向融合。第二,“接点”的动态变化是融合型治理的推进策略,其变化主要表现为时间迭代和空间延展。第三,“接点”的互动过程是融合型治理的运作逻辑,遵循统合式共治的组织逻辑、渐进式融合的行动逻辑、交互式联结的制度逻辑。第四,“接点”的相融相生是融合型治理的目标愿景,城郊村的治理秩序生成是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点状“治理接点”扩大、交合、联结并生成融合共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村 融合型治理 治理接点 秩序重构 城乡融合
原文传递
基于复杂网络的厂网河系统拓扑自动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天奇 李俐频 +4 位作者 刘耀台 马丽娜 胡智超 田禹 安瑞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4-150,156,共8页
针对传统厂网河拓扑分析不全面、低效且缺乏有效运行指导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面向厂网河系统的拓扑分析方法,实现流向逆坡、断接、混接等问题的自动定位、修正以及混接点治理优先性权重的计算,并以西南某地级城市的厂网河系统为应用案例,... 针对传统厂网河拓扑分析不全面、低效且缺乏有效运行指导的弊端,提出了一种面向厂网河系统的拓扑分析方法,实现流向逆坡、断接、混接等问题的自动定位、修正以及混接点治理优先性权重的计算,并以西南某地级城市的厂网河系统为应用案例,完成了自动化拓扑分析过程。案例结果表明,厂网河系统拓扑自动分析流程具有耗时短(4 min)、拓扑问题精准识别与修正的特点,同时给出混接点优先建设意见。拓扑问题修正后的连通区域比例从18.8%完善至全区域覆盖,本方法实现了厂网河的水动力路径的贯通,为厂网河一体化运行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网河系统 复杂网络 拓扑 出入度 接点治理优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