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素调节因子4介导治疗性亚低温在缺血性脑卒中小鼠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1
作者 余信远 简志宏 +1 位作者 刘仁忠 冯艳萍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介导治疗性亚低温(TH)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IS)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对野生型和IRF4基因敲除型IS小鼠开展TH。TH结束后,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以...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介导治疗性亚低温(TH)在小鼠缺血性脑卒中(IS)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对野生型和IRF4基因敲除型IS小鼠开展TH。TH结束后,分别检测缺血半暗带脑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以及IRF4的表达水平。随后进行神经功能测试,利用TTC染色检测小鼠脑梗死体积,同时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TH显著减少IS小鼠脑梗死体积并改善神经功能;IRF4基因敲除致使TH的保护作用消失:TH并未减少IRF4基因敲除IS小鼠脑梗死体积,亦未改善其神经功能。结论:TH可能通过上调IRF4表达,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最终发挥抗炎和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脑卒中 治疗性亚低温 干扰素调节因子4 巨噬细胞极化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亚低温对猪复苏后心肌钙调蛋白激酶Ⅱ和自噬的影响
2
作者 陈启江 徐杰丰 +3 位作者 吴春双 金晓红 李子龙 王茉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亚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TH)对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心肌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国产健康雄性白猪20头,体质量3... 目的探讨治疗性亚低温(therapeutic hypothermia,TH)对猪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心肌钙调蛋白激酶Ⅱ(Ca^2+/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国产健康雄性白猪20头,体质量33~4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sham,S)组(n=4)、CPR组(n=8)与TH组(n=8)。S组仅进行动物准备,不经历心脏骤停/复苏过程。CPR组和TH组采用电刺激诱发室颤8 min,然后心肺复苏5 min,制备猪心脏骤停复苏模型。实验猪复苏成功的标准为室上性自主心律伴平均动脉压>50 mmHg持续5 min以上。复苏成功后,TH组经体表冰毯将体温降至33℃,并维持至复苏后24 h,再以1℃/h复温5 h;S组和CPR组则利用冰毯仪全程维持正常体温。于复苏后6、12、24和30 h时,利用PiCCO法测定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和全心射血分数(global ejection fraction,GEF),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的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活性。于复苏后30 h处死动物,取左室心尖部心肌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MKⅡ、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Ⅱ)和p62的蛋白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事后检验。结果与S组相比,CPR组和TH组动物出现复苏后心功能障碍及心肌损伤,表现为SV和GEF值降低、血清cTnI浓度增加及CK-MB活性升高(均P<0.05)。但与CPR组相比,TH组动物在复苏6 h后SV和GEF值升高,在复苏12 h后血清cTnI浓度减少及CK-MB活性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mL):6 h为25.0±6.9和31.9±3.3,12 h为26.7±5.1和34.6±3.7,24 h为28.8±3.3和35.7±3.2,30 h为29.2±5.2和36.7±3.3;GEF(%):6 h为17.1±2.7和19.9±1.8,12 h为18.7±1.9和21.6±1.8,24 h为19.3±2.3和23.0±2.4,30 h为21.0±1.7和23.7±1.7;cTnI(pg/mL):12 h为564±51和466±56,24 h为534±38和427±60,30 h为476±55和375±46;CK-MB(U/L):12 h为803±164和652±76,24 h为693±96和557±54,30 h为633±91和480±77;均P<0.05]。组织检测分析显示,与S组相比,CPR组和TH组动物在复苏后心肌CaMKⅡ和LC3Ⅱ表达增加、p62表达减少(均P<0.05)。但与CPR组相比,TH组动物在复苏后心肌CaMKⅡ和LC3Ⅱ表达减少、p62表达增加(CaMKⅡ:0.73±0.06和0.58±0.05;LC3Ⅱ:0.69±0.09和0.50±0.07;p62:0.40±0.07和0.68±0.14;均P<0.05)。结论TH减轻复苏后心功能障碍与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CaMKⅡ表达及细胞自噬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心功能障碍 心肌损伤 治疗性亚低温 钙调蛋白激酶Ⅱ 自噬
原文传递
苏州地区心肺复苏术后早期目标治疗状况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建良 张艳 +1 位作者 杨林 刘励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评估苏州地区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早期目标化治疗的状况,为今后完善复苏后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2009-2010年期间苏州地区10家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其ICU内收治的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恢复... 目的评估苏州地区心肺复苏术后患者早期目标化治疗的状况,为今后完善复苏后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调查2009-2010年期间苏州地区10家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其ICU内收治的院内或院外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患者的资料。采集心脏骤停后48h内主要目标化治疗指标:体温(T)、平均动脉血压(MAP)、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末梢血糖(Glu)的测定值,比较分析上述指标达到目标值的情况。结果共有101例心脏骤停患者进入本研究。在目标化治疗指标达标率中,SpO2和MAP的达标率分别为90.1%和81.4%;Glu和PaCO2的达标率分别为55.4%和32.8%;而治疗性亚低温(MTH)的达标率最低,仅为10%;上述目标化治疗指标达标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苏州地区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目标治疗质量仍需提高,尤其应强化对PaCO2和体温的管理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早期目标治疗 治疗性亚低温 平均动脉血压 末梢血氧饱 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 末梢血糖
原文传递
经食道降温对猪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杰丰 吴春双 +2 位作者 陈启江 金晓红 张茂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261-1267,共7页
目的探讨经食道降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头国产雄性白猪分为假手术组(S组,n=5)、正常温度组(NT组,n=9)、体表降温组(SC组,n=9)与食道降温组(EC组,n=9)。S组仅进行动物准备,其余3组通... 目的探讨经食道降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肺损伤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头国产雄性白猪分为假手术组(S组,n=5)、正常温度组(NT组,n=9)、体表降温组(SC组,n=9)与食道降温组(EC组,n=9)。S组仅进行动物准备,其余3组通过8 min心室颤动与5 min心肺复苏的方法制备心肺复苏模型。S组和NT组使用控温毯全程维持(38.0±0.5)℃。复苏后5 min时,SC组和EC组分别经体表控温毯与食道降温导管降温和维持在33℃持续24 h,再以1℃/h复温5 h。复苏后1、6、12、24、30 h时检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PVPI),采集动脉血检测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采集静脉血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erleukin-6,IL-6)的血清水平。复苏后30 h时处死动物,检测肺组织TNF-α、IL-6、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复苏后,EC组较SC组诱导低温的速率加快(2.8 vs.1.5℃/h,P<0.05),同等效率地维持低温及复温。与NT组相比,EC组在复苏6 h后、SC组在复苏12 h后的ELWI与PVPI降低,OI升高(均P<0.05)。与SC组相比,EC组在复苏12 h后的ELWI与PVPI下降、OI增加[ELWI:12 h为(13.4±3.1)vs.(16.8±2.7)mL/kg,24 h为(12.4±3.0)vs.(16.0±3.6)mL/kg,30 h为(11.1±2.4)vs.(13.9±1.9)mL/kg;PVPI:12 h为3.7±0.9 vs. 5.0±1.1,24 h为3.4±0.8 vs. 4.6±1.0,30 h为3.1±0.7 vs. 4.2±0.7;OI:12 h为(470±41)vs.(417±42)mm Hg(1 mm Hg=0.133 kPa),24 h为(462±39)vs.(407±36)mm Hg,30 h为(438±60)vs.(380±33)mm Hg;均P<0.05]。与NT组相比,SC组与EC组在复苏6 h后TNF-α与IL-6的血清水平降低(P<0.05)。与SC组相比,EC组在复苏6 h后IL-6与复苏12 h后TNF-α的血清水平下降[IL-6:6 h为(299±23)vs.(329±30)pg/mL,12 h为(336±35)vs.(375±30)pg/mL,24 h为(297±29)vs.(339±36)pg/mL,30 h为(255±20)vs.(297±33)pg/mL;TNF-α:12 h为(519±46)vs.(572±49)pg/mL,24 h为(477±77)vs.(570±64)pg/mL,30 h为(436±49)vs.(509±51)pg/mL;均P<0.05]。与NT组相比,SC组与EC组肺组织TNF-α、IL-6、丙二醛含量减少及SOD活性升高(P<0.05)。与SC组相比,EC组肺组织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损伤进一步减轻[TNF-α:(557±155)vs.(782±154)pg/mg prot;IL-6:(616±134)vs.(868±143)pg/mg prot;丙二醛:(4.95±1.53)vs.(7.53±1.77)nmol/mg prot;SOD:(3.18±0.74)vs.(2.14±1.00)U/mg prot;均P<0.05]。结论复苏后经食道降温较传统体表降温法能快速地诱导治疗性亚低温,减轻复苏后肺损伤与全身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肺损伤 炎症反应 治疗性亚低温 食道降温法
原文传递
早期经食道快速诱导低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启江 徐杰丰 +4 位作者 金晓红 吴春双 王茉丽 李子龙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复苏后早期经食道快速诱导低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国产健康雄性白猪27头,体质量(36±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n=9):常温组(NT组)、体表降温组(SC组)与食道降温组(EC组)。采用电... 目的探讨复苏后早期经食道快速诱导低温对猪心肺复苏后肠黏膜损伤的影响。方法国产健康雄性白猪27头,体质量(36±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n=9):常温组(NT组)、体表降温组(SC组)与食道降温组(EC组)。采用电刺激法诱发室颤8min,心肺复苏5min,制备心肺复苏猪模型。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5min时,EC组与SC组外接冰毯仪,分别经食道降温导管与体表冰毯进行降温,目标温度33℃,持续至ROSC后24h,再以1℃m复温5h。NT组全程维持正常体温(38.0±0.5℃)。ROSC后30h内动态监测核心体温,并于ROSC后3、6、12、24与30h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含量与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ROSC后30h时处死猪,取小肠组织,应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EC组降温速率和达标时长均显著优于SC组(2.8℃/h vs.1.5℃/h,102min vs.185min,均P〈0.05)。与NT组相比,EC组在ROSC后3h、SC组在ROSC后6h的IFABP含量与DAO活性均降低(均P〈0.05)。与SC组相比,EC组在ROSC后6hIFABP含量和在ROSC后12hDAO活性均下降[IFABP(pg/ml):6h为(710±32)vs.(777±52),12h为(870±49)vs.(960±64),24h为(1022±65)vs.(1143±63),30h为(882±71)vs.(1006±45);DAO(U/ml):12h为(39.9±1.9)vs.(43.4±3.2),24h为(30.6±2.4)vs.(34.0±3.1),30h为(26.1±2.7)vs.(29.4±2.2),均P〈0.05]。与NT组相比,EC组与SC组TNF-α、IL-6含量减少,且凋亡指数、caspase.3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0.05)。与SC组相比,EC组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进一步减轻[TNF—α(pg/mL):(721±94)vs.(922±125);IL-6(pg/mL):(454±69)vs.(697±132);细胞凋亡指数(%):(6.2±2.6)vs.(12.8±3.0);caspase-3(IOD):(8.9±1.6)vs.(15.9±1.9),均P〈0.05]。结论经食道可以快速诱导低温,其效果优于传统的体表降温并产生更好的ROSC后肠保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治疗性亚低温 体表降温法 食道降温法 肠黏膜损伤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