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治疗用黏质沙雷菌菌苗大鼠颅内重复给药毒性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沈越 靳小青 +3 位作者 陈锐勇 钮燕 陆翠琴 龚志锦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2期57-60,共4页
目的本研究尝试建立一个用小型动物进行颅内重复给药的药理毒性研究方法,并通过观察颅内重复注射治疗用黏质沙雷菌菌苗(雷舒宁、S311)对大鼠大脑的影响及停止给药后的恢复情况,评价雷舒宁颅内重复给药的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 目的本研究尝试建立一个用小型动物进行颅内重复给药的药理毒性研究方法,并通过观察颅内重复注射治疗用黏质沙雷菌菌苗(雷舒宁、S311)对大鼠大脑的影响及停止给药后的恢复情况,评价雷舒宁颅内重复给药的安全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用颅内包埋定位导管的方法制备给药动物模型,选择手术埋管成功、健康合格大鼠随机分组后开始给药。雷舒宁给药剂量:低剂量0.32亿/kg、中剂量1.6亿/kg、和高剂量8亿/kg。给药组用微透析仪的微量进样器匀速定点给药,每日给药1次,连续15天。给药前后连续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食量和体重的变化,停药后第25天解剖动物,观察给药后急性期及恢复期大脑的病理学。结果给药期间动物食量和体重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并且阴性对照组大鼠食量及体重变化最显著。高剂量组动物脑组织主要病理改变为给药部位周围脑组织、蛛网膜下腔、室管膜的炎细胞浸润,炎细胞主要以胶质细胞、单核、淋巴细胞为主,没有脑组织的变性坏死。给药部位炎性反应与给药剂量有关,中剂量组明显较轻,低剂量组反应不明显。除给药部位周围的炎性反应外,各组动物大脑各皮质的结构是正常的,未发现脑器质性病变。停止给药后25天,给药部位的炎性反应完全吸收。结论建立的大鼠颅内重复给药方法是成功的。雷舒宁颅内给药主要作用于给药部位,引起局限性、可逆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对其他全身未见明显病理影响。表明该药物颅内重复给药对大鼠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重复给药 治疗用黏质沙雷菌菌苗 毒性实验 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黏质沙雷菌菌苗治疗顽固性扁平疣46例
2
作者 赵志强 包世华 韩树松 《人民军医》 2006年第4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沙雷菌苗 扁平疣
下载PDF
蜥蜴源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3
作者 蒲鹏 张锐铮 +2 位作者 刘寅 许信刚 张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 为弄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1只观赏蜥蜴突发全身皮肤化脓溃烂、尾巴坏死脱落的病原,采集患病蜥蜴的坏死病灶及血液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结果显示,从病料中分离并纯化出1株菌株,该分离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与黏质沙雷氏菌相符,且该菌对实验小鼠有致病性,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NCBI中黏质沙雷氏菌的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8%。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为黏质沙雷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头孢曲松、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等5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吩、庆大霉素、头孢氨苄、苯唑西林、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等9种抗菌药物耐药。研究结果为筛选有效治疗药物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蜥蜴 沙雷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亚洲玉米螟越冬后幼虫致病细菌——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杀虫活性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梓涵 王小武 +6 位作者 丁新华 付开赟 蒋旭东 巩雪花 贾尊尊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8,共9页
本研究从新疆伊犁河谷新源县春播玉米田越冬后自然罹病亚洲玉米螟幼虫上分离获得1株细菌菌株ACB3014,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饲喂法测定了该菌株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 本研究从新疆伊犁河谷新源县春播玉米田越冬后自然罹病亚洲玉米螟幼虫上分离获得1株细菌菌株ACB3014,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采用饲喂法测定了该菌株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ACB3014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菌株ACB3014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随菌悬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饲喂ACB3014菌悬液后第7 d,在浓度2×10^(4)~2×10^(8)cfu/mL下,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为27.78%~77.78%。接种第13 d,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LC_(50)为3.79×10^(3)cfu/mL,当浓度达2×10^(8)cfu/mL时,LT_(50)为3.93 d。且染病后的亚洲玉米螟体色为暗红色和黑色,虫体呈脓状溃烂,散发出强烈异味。综上,黏质沙雷氏菌ACB3014菌株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有很好的杀虫活性,具有很高的防治潜力,可用作亚洲玉米螟的绿色生物防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沙雷 毒力测定 致病力 杀虫活性
下载PDF
治疗用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允中 史鹤龄 +10 位作者 钱浩 黄雯霞 洪专 张忻平 徐农 张力 刘冬耕 佟仲生 李淑芬 张力建 郑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 ,胸腔注入S3110 .32mg ,每周 1次 ,连续 3周 ,停药后观察 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 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 ,总有效率 92 .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和胸痛 ,发生率分别为 81.0 %和 5 2 .2 %。少数患者出现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 ,个别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 (S311)是一种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药物疗法 沙雷菌苗 临床试验 Ⅱ期 治疗
下载PDF
粘质沙雷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沂平 徐农 +3 位作者 娄广媛 钟海均 余新民 楼彩金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评价粘质沙雷菌菌苗(S-311抗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作用和毒性。方法: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S—311抗癌菌苗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果:有效率88.6%(31/35),完全缓解率48.6%(17/37)。不良反应有发热、寒颤和胸痛。结论:S—311... 目的:评价粘质沙雷菌菌苗(S-311抗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作用和毒性。方法:3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S—311抗癌菌苗胸腔内给药治疗。结果:有效率88.6%(31/35),完全缓解率48.6%(17/37)。不良反应有发热、寒颤和胸痛。结论:S—311抗癌菌菌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 胸腔积液 治疗 沙雷菌苗
下载PDF
雷舒宁(黏质沙雷菌苗)抗肿瘤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靳小青 何晓文 +4 位作者 李峻 严慧芳 卢建 肖振宇 钮燕 《实用癌症杂志》 2003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雷舒宁 (黏质沙雷菌苗 )抑制脾脏接种的小鼠肝癌HCA肝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雷舒宁 ( 6mg/kg、4mg/kg、2mg/kg 3个剂量组 ) ,连续隔日给药 6次 ,计算小鼠生命延长率。采用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 目的 探讨雷舒宁 (黏质沙雷菌苗 )抑制脾脏接种的小鼠肝癌HCA肝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雷舒宁 ( 6mg/kg、4mg/kg、2mg/kg 3个剂量组 ) ,连续隔日给药 6次 ,计算小鼠生命延长率。采用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PCR )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nm 2 3基因、Tiam -1基因的表达。结果 雷舒宁可明显延长肝癌小鼠的生存期 ,3个剂量组的延长率分别为 5 5 .8%± 1.3% ,49.2 %± 1.6%、43.2 %± 1.7% ,具有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 (P <0 .0 5 )。肿瘤原发灶nm 2 3-1、Tiam -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雷舒宁能明显抑制侵袭诱导基因Tiam -1和nm 2 3-1的表达。对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nm 2 3-1基因抑制率分别为 5 5 .6%、5 7.8%。对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Tiam -1基因抑制率分别为 34 .8%、36.7%。结论腹腔注射黏质沙雷氏菌苗可明显抑制小鼠肝癌HCA肿瘤转移相关基因nm 2 3-1和Ti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舒宁 沙雷菌苗 肿瘤转移 mm23-l基因 Tiam-l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耐盐好氧反硝化菌黏质沙雷氏菌HL4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
8
作者 刘凤坤 赵吉臣 +7 位作者 许敬轩 郑雅之 鲁慧杰 孙育平 阮灼豪 郭慧 杨俊贤 黄文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46,共9页
【目的】分离鉴定一株耐盐好氧反硝化细菌,以开发高效脱氮菌种,加强海水及咸淡水养殖尾水脱氮技术研究。【方法】采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池塘原位底泥,采用稀释涂布法初步分离一株脱氮功能最佳的菌株HL4,通过16s rDNA测序以及... 【目的】分离鉴定一株耐盐好氧反硝化细菌,以开发高效脱氮菌种,加强海水及咸淡水养殖尾水脱氮技术研究。【方法】采集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池塘原位底泥,采用稀释涂布法初步分离一株脱氮功能最佳的菌株HL4,通过16s rDNA测序以及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菌株,通过设置不同碳源、碳氮质量比(m_(C)/m_(N))、pH、温度、盐度等条件探明其最适培养条件及脱氮性能。通过攻毒试验[以健康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生物],检验菌株的环境安全性。【结果】经鉴定,菌株HL4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命名为S.marcescens HL4。以葡萄糖或琥珀酸钠为碳源,菌株HL4在m_(C)/m_(N)=20、pH=6.0~7.0、温度30℃的条件下具有较强脱氮能力,48 h TN去除率为81.83%~87.17%;该菌株在0~30的盐度环境下均可生长,在0~10盐度范围内72 h的总氮(TN)去除率为68.76%~76.59%,在20~30盐度范围内72 h的TN去除率为23.84%~53.94%;在NH_(4)^(+)-N质量浓度为0~100 mg·L^(-1)时,72 h NH_(4)^(+)-N去除率皆在90%以上,在NH_(4)^(+)-N质量浓度为500 mg·L^(-1)时,72 h NH_(4)^(+)-N去除率高达73.52%。健康斑马鱼在含1×10^(6)CFU·mL^(-1)菌株HL4的水体中15 d后,成活率100%。【结论】菌株HL4生物及环境安全性较高,在处理中高浓度铵废水以及治理咸淡水、低盐度海水养殖尾水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 好氧反硝化 耐盐 生物安全性 环境因子 脱氮能力
下载PDF
新生儿黏质沙雷菌感染/定植17例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9
作者 刘锦 王俪超 崔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6期1753-175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黏质沙雷菌感染或定植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临床标本黏质沙雷菌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药物敏感试验结... 目的探讨新生儿黏质沙雷菌感染或定植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试验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临床标本黏质沙雷菌培养阳性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黏质沙雷菌培养阳性的新生儿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胎龄37.7±3.2周,早产儿3例,低出生体重儿2例,出生体重(3067±794)g;脐分泌物培养阳性8例(均为新生儿脐炎),痰培养阳性9例(呼吸道定植6例,新生儿肺炎3例),血培养阳性1例(同时痰培养也为阳性)。黏质沙雷菌首次培养阳性的平均日龄为(9.5±7.5)d,培养阳性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0 d(0~30 d);17例中有11例为社区来源,包括新生儿脐炎7例,呼吸道定植3例,新生儿肺炎1例。近10年医院黏质沙雷菌分离株均对阿莫西林及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等敏感。结论黏质沙雷菌不仅是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见于社区感染或定植,并成为新生儿病房的潜在感染来源,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黏质沙雷菌的认识,定期进行系统的定植菌监测,及时发现定植的致病菌,遏制黏质沙雷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沙雷 临床特征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粘质沙雷氏菌菌苗治疗银屑病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家玉 赵志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沙雷菌苗 治疗 银屑病
下载PDF
治疗用粘质沙雷氏菌菌苗(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允中 钱浩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0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胸腔注入S3110.32mg,每周1次,停药后观察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总有效率92.1%,... 目的 评价S311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经胸穿或闭式引流抽净胸水后,胸腔注入S3110.32mg,每周1次,停药后观察1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241例患者完成胸腔注入S311治疗,总有效率92.1%,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胸痛,发生率分别为81.0%和52.2%。少数病人出现寒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个别病人出现肝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积液 恶性药物疗法 沙雷菌苗 治疗
下载PDF
黏质沙雷氏菌L15-2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明 孙昌魁 +2 位作者 程剑锋 李强 张玉臻 《生物加工过程》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19,共5页
几丁质酶高产菌株黏质沙雷氏菌L15-2在含有1%胶体几丁质、0.3%K2HPO4、0.3%KH2PO4、0.05%MgSO4、0.05%CaCl2、0.001%FeSO4的产酶培养基中37℃培养4d后,粗酶液经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100,电泳检测得到... 几丁质酶高产菌株黏质沙雷氏菌L15-2在含有1%胶体几丁质、0.3%K2HPO4、0.3%KH2PO4、0.05%MgSO4、0.05%CaCl2、0.001%FeSO4的产酶培养基中37℃培养4d后,粗酶液经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100,电泳检测得到电泳纯的几丁质酶。该酶的性质特征测定结果表明,该几丁质酶的分子量为41.314 kD;最适作用温度为50℃,最适作用pH为6.6;在60℃之前热稳定性较好,在pH4~10范围内较稳定;各种金属离子对酶活力影响不同,Fe^2+、Zn^2+抑制作用明显.而Ba^2+、Mn^2+、Ca^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几丁质酶对致病真菌的抑制作用也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 沙雷 分离纯化
下载PDF
黏质沙雷氏菌次生代谢物对TMV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11
13
作者 毕建华 杨金广 +7 位作者 欧阳明安 李锡宏 张长华 申莉莉 钱玉梅 王盼 王升平 王凤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2-922,共11页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黏质沙雷氏菌2A2次生代谢物中具有抑制TMV侵染力的活性成分,明确其对TMV的抑制机理。【方法】通过病毒生物学测定,确定黏质沙雷氏菌2A2菌株对TMV的抑制效率。为明确黏质沙雷氏菌2A2发酵液次生代谢物中抑制TMV...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黏质沙雷氏菌2A2次生代谢物中具有抑制TMV侵染力的活性成分,明确其对TMV的抑制机理。【方法】通过病毒生物学测定,确定黏质沙雷氏菌2A2菌株对TMV的抑制效率。为明确黏质沙雷氏菌2A2发酵液次生代谢物中抑制TMV侵染力的活性成分,通过TLC和硅胶柱层析对其发酵液进行了分离纯化,获得主要的次生代谢物,通过局部枯斑法测定各代谢物的生物学活性,筛选可显著抑制TMV侵染活性的物质,经NMR分析,确定其成分结构,进而确定物质组分。为进一步揭示代谢物对TMV的抑制机理,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探索代谢物对TMV粒体形态的影响,TMV粒体与代谢物甲醇溶液混合30 min后,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TMV粒体形态。同时,用代谢物甲醇溶液喷施处理寄主下部3片叶,共设5个处理:处理Ⅰ,喷施代谢物24 h后,接种TMV;处理Ⅱ,代谢物与等体积TMV汁液混合30 min后,接种叶片;处理Ⅲ,先接种TMV,24 h后喷施代谢物;处理Ⅳ,宁南霉素(50μL·mL-1)与等体积TMV汁液混合30 min后,接种下部叶3片做阳性对照;处理Ⅴ,无菌水与等体积TMV汁液混合30 min后,接种下部叶3片做空白对照。分别在次生代谢物诱导和TMV侵染后1、3、5、7、9 d,取未经任何处理的上部叶,TRIZOL法快速提取总RNA并反转录cDNA,利用real-time RT-PCR分析样品PR基因和TMV的RNA相对表达量,进而明确代谢物处理寄主对寄主PR基因表达的影响和对TMV在寄主体内复制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黏质沙雷氏菌2A2菌株对TMV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其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3种主要代谢物,通过局部枯斑法测定,编号为BJH-2的代谢物可显著抑制TMV的侵染活性,经NMR分析,确定了该代谢物为灵菌红素(prodigiosin)。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灵菌红素可显著破坏TMV粒体,使TMV典型的杆状病毒粒体降解断裂成排列紊乱的短杆状。real-time RT-PCR结果表明,灵菌红素处理植株后,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可诱导寄主体内PR基因表达随着时间逐渐上调,第7天左右,三者处理的寄主体内PR1、PR2、PR4、PR5表达上调至高峰,显著高于空白对照,亦高于处理Ⅳ的阳性对照,从而提高系统抗性;灵菌红素处理植株后,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寄主体内TMV RNA的表达量随着时间上调减缓,在接种TMV后的第9天,三者处理的寄主体内的TMV RNA含量分别是空白对照的11.98%、5.23%、15.9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亦低于处理Ⅳ的阳性对照。【结论】灵菌红素既对TMV在寄主体内的复制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又可诱导寄主产生系统抗性,整体效果高于宁南霉素,可作为防治植物病毒新的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素 沙雷 烟草花叶病毒 拮抗作用 抑制机理
下载PDF
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邹安庆 费静娴 +2 位作者 吴莲凤 谢瑶瑶 周铁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现状,分析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2010年临床分离109株黏质沙雷菌的分布情况,VITEK-60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其...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现状,分析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特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4年—2010年临床分离109株黏质沙雷菌的分布情况,VITEK-60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检测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临床分离黏质沙雷菌各年份分离数呈上升趋势。标本来源以痰液标本最多,占73.4%,其次为尿液标本,占12.8%、血液标本,占6.4%;黏质沙雷菌对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均大于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3%,5.5%和22.0%。结论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对抗菌药物的总体敏感性较好,但出现较高比例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株,且不同种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 碳青霉烯类 耐药性 MIC
下载PDF
临床分离黏质沙雷菌的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普 乔艳 +1 位作者 张海涛 李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152株黏质沙雷菌,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筛选出的亚胺培南耐药黏质沙雷菌,采用改良Ho... 目的了解黏质沙雷菌耐药性及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方法收集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152株黏质沙雷菌,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筛选出的亚胺培南耐药黏质沙雷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EDTA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琼脂稀释法检测加入外排泵抑制剂MC207110前后亚胺培南MIC值的变化。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AmpC酶及外膜蛋白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152株黏质沙雷菌中87株对亚胺培南耐药,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中1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9株EDTA协同试验阳性。46株加入外排泵抑制剂MC207110后亚胺培南MIC降低为原来的1/4~1/64;检出KPC耐药基因5株,IMP耐药基因8株,DHA耐药基因6株,外膜蛋白缺失16株。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黏质沙雷菌耐药情况严重,主要耐药基因型为KPC、IMP和DHA型。外膜蛋白缺失以及外排泵可能也是介导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 亚胺培南 耐药
下载PDF
内生黏质沙雷氏菌LIEH 92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其防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靖 苏志芳 +3 位作者 李亚珍 王海伟 郑喜清 邸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80,共8页
本研究评价了从向日葵列当体内分离筛选得到的内生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LIEH 92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盆栽与大田防效评价,并测定了该菌株的生理特性和其在根际土与向日葵体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LIEH 92发酵液对向日葵... 本研究评价了从向日葵列当体内分离筛选得到的内生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LIEH 92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盆栽与大田防效评价,并测定了该菌株的生理特性和其在根际土与向日葵体内的定殖情况。结果表明,LIEH 92发酵液对向日葵菌核病的室内盆栽防效达73.35%,对大田根腐型菌核病和盘腐型菌核病防效分别达53.48%和38.64%。菌株LIEH 92可产生几丁质酶,并能在根际土和向日葵根、茎、叶内定殖与传导,定殖菌量达102~106 cfu/g。其在向日葵植株的根内定殖数量最大,茎中次之,叶中最少。在灭菌土中LIEH 92在根际土和向日葵根部的定殖菌量小于在自然土中其在相应部位的定殖菌量,而灭菌土中LIEH 92在向日葵茎部和叶部的定殖菌量则大于自然土中相应的定殖菌量。LIEH 92处理可提高向日葵植株PAL、POD和PPO等防御酶活性,从而诱导向日葵对菌核病的抗性。LIEH 92对向日葵菌核病具有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核病 沙雷 防病效果 定殖动态 防御酶活性
下载PDF
家养观赏地图鱼肺炎克雷伯氏菌、维氏气单胞菌与黏质沙雷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颖颖 杜泓明 +4 位作者 白安斌 王力波 马玲 唐承明 吴健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5-223,共9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明确家养观赏地图鱼的死因,筛选敏感药物。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纯化细菌后,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细菌主要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等方法对分离的细菌... 本试验旨在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明确家养观赏地图鱼的死因,筛选敏感药物。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纯化细菌后,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小白鼠致病性试验、细菌主要生化鉴定、16SrDNA序列测定分析、药敏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等方法对分离的细菌进行鉴定及耐药分析。分离出3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根据细菌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rD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较强致病性。3株细菌均对洛美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敏感,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克林霉素、甲硝唑等具有较强耐药性。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维氏气单胞菌、黏质沙雷氏菌的混合感染是家养观赏地图鱼的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鱼 肺炎克雷伯氏 维氏气单胞 沙雷 分离鉴定 药敏特性
下载PDF
MALDI-TOF MS对草莓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黏质沙雷氏菌的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超 代晓航 +1 位作者 郭灵安 刘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5-110,共6页
为了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在草莓微生物风险监测的应用价值,确定草莓的危害识别微生物及其特征,采用选择性培养方法对50份草莓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黏质沙雷氏菌进行分离,MALDI-TOF MS对分离微生物进... 为了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在草莓微生物风险监测的应用价值,确定草莓的危害识别微生物及其特征,采用选择性培养方法对50份草莓样品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黏质沙雷氏菌进行分离,MALDI-TOF MS对分离微生物进行鉴定,应用SARAMIS Premium软件对这2种食物感梁性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图谱进行分析和加权修正。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在草莓中的检出率为18%,黏质沙雷氏菌检出率为20%,实验获得草莓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完全拟合特征峰12组,标识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差异较大;获得草莓分离黏质沙雷氏菌完全拟合特征峰有8组,标识峰加权聚类分析结果可认定分离的2株黏质沙雷氏菌同源。MALDI-TOF MS方法可标识草莓分离微生物的蛋白质特异性特征,且对微生物的溯源及特异性分析有一定优势,表明其在农产品复杂微生物环境中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DI-TOF MS 草莓 铜绿假单胞 沙雷 标识峰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黏质沙雷氏菌利用菜籽饼粕产灵菌红素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新颜 操丽丽 +5 位作者 杨培周 王康林 章华 操新民 郑志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1-236,共6页
为筛选得到一株产灵菌红素的黏质沙雷氏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提高黏质沙雷氏菌生产灵菌红素的效率,结果表明,黏质沙雷氏菌最优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为玉米粉用量10 g/L、菜籽饼粕用量21.7 g/L、硫酸锌质... 为筛选得到一株产灵菌红素的黏质沙雷氏菌为发酵菌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提高黏质沙雷氏菌生产灵菌红素的效率,结果表明,黏质沙雷氏菌最优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为玉米粉用量10 g/L、菜籽饼粕用量21.7 g/L、硫酸锌质量浓度0.05 g/L、发酵液初始pH 5.8、接种量5.5%、装液量80 m L/250 m L三角瓶、温度27℃、摇床转速200 r/min,培养24 h后,发酵液中灵菌红素产量达到11.56 g/L。本研究为高温菜籽饼粕原料发酵生产灵菌红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 红素 菜籽饼粕 响应面优化 发酵
下载PDF
黏质沙雷氏菌3种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万芳 郭慧芳 +1 位作者 丁少军 方继朝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0-1006,共7页
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可产生多种几丁质酶,为比较黏质沙雷氏菌Txch-1中几丁质酶系在结构上的差别,利用3对特异性引物从Txch-1中扩增获得了3种几丁质酶SeChiA、SeChiC、SeChi40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S... 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可产生多种几丁质酶,为比较黏质沙雷氏菌Txch-1中几丁质酶系在结构上的差别,利用3对特异性引物从Txch-1中扩增获得了3种几丁质酶SeChiA、SeChiC、SeChi40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SeChiA基因全长2 196 bp,含有1个1 69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63个氨基酸。SeChiA与Sanguibacter sp.C4几丁质酶(ABB91448)及多种沙雷氏菌属的几丁质酶A高度同源(≥94.8%),与多种昆虫几丁质酶也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68.74%);结构域分析发现SeChiA含有分泌信号肽、N端结构域和催化域。SeChiC基因全长1 623 bp,含有1个1 44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80个氨基酸;SeChiC与S.marcescens不同菌株产生的几丁质酶C都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95%);结构域分析发现SeChiC含有催化域、黏蛋白Ⅲ同源区及几丁质结合域。SeChi40基因全长1 501 bp,含有1个1 08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0个氨基酸;结构域分析发现它只含有催化域,而不含分泌信号肽和几丁质结合域。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SeChi40与其他几丁质酶的同源性较低(≤37.78%),可能是个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 几丁 结构域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