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治肝实脾”理论论治酒精性肝纤维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悦 屈祥科 +3 位作者 聂桐荷 段文萱 刘嘉玲 孙劲晖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1-14,共4页
“治肝实脾”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确定的治疗肝病的重要治法,是五脏一体观的重要体现。“治肝实脾”即通过“实脾”以治疗肝病,从而达到脾胃健、肝病愈的最佳治疗效果,在肝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成为治疗肝病的重要法则。酒精性肝纤维化(A... “治肝实脾”是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确定的治疗肝病的重要治法,是五脏一体观的重要体现。“治肝实脾”即通过“实脾”以治疗肝病,从而达到脾胃健、肝病愈的最佳治疗效果,在肝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成为治疗肝病的重要法则。酒精性肝纤维化(ALF)归属于中医“酒癖”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脾,湿热酒毒为致病之因,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且贯穿于疾病始终,病机的关键为脾胃受损、肝脾不和。中医历来重视整体观,本文基于“治肝实脾”理论浅谈“实脾”在酒癖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酒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肝实脾 酒精性纤维化 中医药
下载PDF
浅谈“治肝实脾”理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晓玲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3-64,共2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及肝癌⑴。NAFLD与中医的肝脾密切相关,“治肝实脾”是肝病的基本治则理...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的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硬化及肝癌⑴。NAFLD与中医的肝脾密切相关,“治肝实脾”是肝病的基本治则理论。笔者以中医肝脾相关理论和“肠-肝轴”学说为基础,探讨其在NAFLD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肝实脾 肠- 非酒精性脂肪性
下载PDF
“治肝实脾”理论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永强 汶明琦 +1 位作者 常增伟 赵娜 《国医论坛》 2015年第3期11-12,共2页
肝脾两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脾同治"是治疗脾胃相关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金匮要略》之"治肝实脾"理论是对肝脾同治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本文集大家之说,结合临床实际,对"治肝实脾"理论之应用探讨如下。1"治肝实脾"理论... 肝脾两脏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脾同治"是治疗脾胃相关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金匮要略》之"治肝实脾"理论是对肝脾同治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本文集大家之说,结合临床实际,对"治肝实脾"理论之应用探讨如下。1"治肝实脾"理论概述"治肝实脾"理论出自《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肝实脾 病求本
下载PDF
从肝肠关系看治肝实脾法则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蔡丽威 李景华 李想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8期1329-1329,1339,共2页
在胚胎发育中肝和胆的胚芽起源于前肠,这个共同的胚胎起源使肝和胃在人体整个生命历程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西医胃肠道的作用大体相当中医脾胃、大肠、小肠的功能。本文拟从西医肝肠关系进一步认识中医治肝实脾法则在肝病治疗中的作用。
关键词 肠关系 治肝实脾
下载PDF
浅析“治肝实脾”
5
作者 吴淑华 《四川中医》 1994年第11期19-20,共2页
《金匮》曰:“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谓治未病就是说一脏有病,其变化发展可以涉及他脏,应该及早防治未病的脏腑,截断传变途经,防止继续发病。故《金匮》根据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 《金匮》曰:“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谓治未病就是说一脏有病,其变化发展可以涉及他脏,应该及早防治未病的脏腑,截断传变途经,防止继续发病。故《金匮》根据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体内脏之间的生克制化的关系,提出了治未病的学术论点。由于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木与脾土互相克制,互相影响,因此,肝病容易传脾。故凡遇肝病,治肝的同时,要注意调补脾脏,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即《难经·十四难》:“损其肝者,缓其中”之意。由上可知,治肝实脾是治未病的一种方法。 然而“治肝实脾”只是一个单纯的治疗原则,而具体应用则应详细辨证分析,必须通过分析肝病传脾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为此,现根据肝的病理特点、五行相乘关系以及临床误治结果,对“治肝实脾”之由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肝实脾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
下载PDF
治肝实脾刍议
6
作者 马洪彬 金明媛 《卫生职业教育》 2003年第5期141-141,共1页
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脾旺生血有源,肝柔阴阳协调.若肝郁气滞,则木横乘土,脾虚血少,则土不荣木.由此可见,肝病可以及脾,脾病又可累肝.故临证治肝,勿忘实脾.现举治验一例以说明.
关键词 中医 治肝实脾 辨证
下载PDF
“治肝实脾”理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浅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昆 宋宇 +2 位作者 陈永跃 刘燕玲 戚团结 《湖南中医杂志》 2019年第8期104-106,共3页
'治肝实脾'理论是中医的经典传统理论之一,起源于《难经》,经汉代张仲景得以推广,并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和发展。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广泛,危害严重,其临床证型复杂多变,肝郁脾虚证是其最主要证型,继承和发展'治肝实脾... '治肝实脾'理论是中医的经典传统理论之一,起源于《难经》,经汉代张仲景得以推广,并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和发展。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广泛,危害严重,其临床证型复杂多变,肝郁脾虚证是其最主要证型,继承和发展'治肝实脾'理论,充分发挥和应用其理论优势,既可防止肝病进一步发展传变,又可培土荣木,减轻甚至逆转病情,促进疾病向愈,对于治疗CHB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 虚证 治肝实脾
原文传递
基于逍遥散及其拆方研究“肝病实脾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陈斌 徐嘉蔚 +4 位作者 彭杰 何琬 李武 苏煦初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57-662,共6页
目的通过逍遥散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门静脉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肝病实脾法"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尾... 目的通过逍遥散及其拆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门静脉内毒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肝病实脾法"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只,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尾静脉注射8周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实验组予逍遥散中药颗粒剂进行灌胃治疗,对照组予逍遥散去健脾类中药颗粒剂灌胃。观察各组血清转氨酶、肝组织病理学、门静脉内毒素及肠道菌群指纹图谱分析(ERIC-PCR)。满足方差齐性条件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2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法。相关性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构成发生改变,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升高[(0.421±0.170)EU/ml vs(0.784±0.180)E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门静脉内毒素与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0.736,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ALT、AST、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有所下降[(73.25±10.90)U/L vs(59.84±9.60)U/L,(135.36±31.41)U/L vs(107.43±17.71)U/L,(0.784±0.180)EU/ml vs(0.576±0.220)E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肠道菌群多样性及构成与正常大鼠相似;对照组与模型组、实验组在ALT、AST、门静脉内毒素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并引起门静脉内毒素的升高,是慢性肝损伤病理过程中"肝病传脾"的发生机制之一。而逍遥散能够改善肝纤维化,部分恢复肠道菌群正常结构,降低内毒素;而去掉健脾药物将减弱逍遥散对肝脏的保护作用,说明恢复肠道菌群,降低门静脉内毒素可能是"肝病实脾法"抗肝纤维化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 治肝实脾 逍遥散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略谈“治肝当先实脾”与肝病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马文良 陈朝俊 《光明中医》 2007年第8期1-2,共2页
关键词 未病/当先 病理变化 以血为体
下载PDF
何立人教授以肝为枢调治心律失常释微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佳奇 丁阅异 +2 位作者 姜凤依 杨超茅 何立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58-860,共3页
[目的]探讨何立人教授以肝为枢,运用调肝宁心法、治肝实脾法、肝肾同养法及理肝祛邪法调治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从何师以肝为枢思想出发,阐述肝功能失常是心悸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并以调肝宁心法、治肝实脾法、肝肾同养法及理肝祛邪法... [目的]探讨何立人教授以肝为枢,运用调肝宁心法、治肝实脾法、肝肾同养法及理肝祛邪法调治心律失常的经验。[方法]从何师以肝为枢思想出发,阐述肝功能失常是心悸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并以调肝宁心法、治肝实脾法、肝肾同养法及理肝祛邪法四法加以论述并以病例阐释。[结果]肝功能失常易影响心、脾、肾三脏,并形成内邪,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何师所用调肝宁心法、治肝实脾法、肝肾同养法及理肝祛邪法以肝为枢调治心律失常,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何师以肝为枢,运用调肝宁心法、治肝实脾法、肝肾同养法及理肝祛邪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悸 功能失常 为枢 宁心 治肝实脾 肾同养 祛邪 何立人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周亨德主任治肝法祛胃痛经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爱华 周亨德 《甘肃中医》 2010年第1期12-13,共2页
周德享主任医师认为木土乘克为肝胃之关系,若情志不遂,气郁伤肝,横逆犯胃,可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胃痛。治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周德享主任医师亦十分重视情绪对胃痛的影响,倡导调畅情志,愉悦心情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 胃脘痛 治肝实脾 周亨德
下载PDF
浅析调节肠道微生态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力 杜冰 +2 位作者 王纳 姚政 王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2期4-8,共5页
“知肝传脾”“治肝实脾”乃中医临床治疗肝病的经典思路,肝脾之间可以相互影响,“脾气健旺,使肝有所藏”。现代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受到脾脏功能的调控同时,通过肠—肝轴影响肝脏。临床治疗上也把调理脾功能作为一种主要的治法,疗效显... “知肝传脾”“治肝实脾”乃中医临床治疗肝病的经典思路,肝脾之间可以相互影响,“脾气健旺,使肝有所藏”。现代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受到脾脏功能的调控同时,通过肠—肝轴影响肝脏。临床治疗上也把调理脾功能作为一种主要的治法,疗效显著。故文章基于对中医肝脾理论的认识,从肠道微生态角度进行探讨,初步认为脾脏的“主运化”和“主卫”功能体现在肠道微生态,进而影响肝脏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是中医“治肝实脾”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态 中医 治肝实脾
下载PDF
从中焦论治抑郁症 被引量:21
13
作者 苏芮 郭蓉娟 韩振蕴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43-45,共3页
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而抑郁症表现的情志抑郁往往并非由肝气郁结所致,多种迟滞症状是由于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神机失养导致的。在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情志抑郁作为辨病要点,而非辨证要点,不能简单地将情志抑郁归... 肝气郁结是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而抑郁症表现的情志抑郁往往并非由肝气郁结所致,多种迟滞症状是由于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神机失养导致的。在抑郁症的中医辨证过程中,应当注意将情志抑郁作为辨病要点,而非辨证要点,不能简单地将情志抑郁归结为肝气郁滞而忽略脾虚的核心作用。脾虚肝郁是抑郁症的核心病机,且脾虚是病机关键,贯穿抑郁症发病始终,故抑郁症的治疗当更注重从中焦论治,治肝实脾,且健脾重于疏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气郁结 治肝实脾 中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