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董仲舒君子“中和”治身观念的天道逻辑与运作机制
1
作者 唐艳 《管子学刊》 2023年第3期105-117,共13页
董仲舒吸收了上古方术、黄老道家学派的思想,对先秦儒家的治身学说做了系统化的理论构建与逻辑演绎,把“中和”之道视为治身的根本法则,突破了先秦儒家抽象化、境界化的“中和”观念,在天道宇宙图式中搭配阴阳、四时、五行元素,勾勒出... 董仲舒吸收了上古方术、黄老道家学派的思想,对先秦儒家的治身学说做了系统化的理论构建与逻辑演绎,把“中和”之道视为治身的根本法则,突破了先秦儒家抽象化、境界化的“中和”观念,在天道宇宙图式中搭配阴阳、四时、五行元素,勾勒出动态、立体、有序的“中和”运行原理,为君子治身找到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坚实的信念本体。董仲舒把食、色两大本能欲求从道德领域上升至天道高度,以“中和”为人的两性结合与饮食节律确立行为准则。其中,养气是治身的关键,董仲舒强调以“内充”“自渐”的方法养人之和气。但是,天赋予人的生命潜能是有限度的,一旦超出天所设定的范围,就会对个体生命造成非自然损耗,人能否自觉顺应“中和”之道治理身体,将决定其寿命的得失长短。不同于孔子的命定论,董仲舒主张在天道法则与个体成长需求之间保持一种合理张力,肯定了人之为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君子 中和 天道 治身
下载PDF
论道家治国治身治心思想体系——以《老子》、《管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为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来永红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7,共6页
许多学者论述道家思想,往往把道家治国治身思想相提并论,认为道家治国治身思想是身国同治,治国治身是一体两翼的思想体系。但是,此种观点并没有深入到道家隐而不显的思想内核——治心思想。笔者认为道家实际上早就系统地提出了心治则身... 许多学者论述道家思想,往往把道家治国治身思想相提并论,认为道家治国治身思想是身国同治,治国治身是一体两翼的思想体系。但是,此种观点并没有深入到道家隐而不显的思想内核——治心思想。笔者认为道家实际上早就系统地提出了心治则身治、身治则国治的思想。依据道经首次揭示了道家治国治身治心思想是心身国同治的思想,论述了"道"是贯穿于心身国的主线,阐述了三者是互相贯通三体合一的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老子》 《管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治身
下载PDF
中国古代治身哲学初探
3
作者 魏燕利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41,共6页
中国古人创造了诸如导引术、武术等丰富的独具东方文化神韵的体育运动形式。而这些运动形式的创造和发展则是以一定的治身哲学为根基的。首先,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中国古人提出了"与天地相求"的治身原则;而在动静关系... 中国古人创造了诸如导引术、武术等丰富的独具东方文化神韵的体育运动形式。而这些运动形式的创造和发展则是以一定的治身哲学为根基的。首先,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中国古人提出了"与天地相求"的治身原则;而在动静关系上则主张"主静适动";在身体健康指标方面,则倡导"气和体柔"。前两者好似传统治身之法前进的双翼,而"气和体柔"则好似头项,引领着传统治身之法前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身哲学 天地 动静
下载PDF
一身与天下:论早期道家“治身”与“治天下”关系的演变
4
作者 任蜜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3-68,共6页
对于早期道家的政治思想,学界目前大多集中在黄老一系。对于老庄一系的政治思想则关注较少。其实,从现有资料来看,老庄一系的道家对于政治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就"治身"与"治天下"的关系来看,老庄一系道家的代... 对于早期道家的政治思想,学界目前大多集中在黄老一系。对于老庄一系的政治思想则关注较少。其实,从现有资料来看,老庄一系的道家对于政治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就"治身"与"治天下"的关系来看,老庄一系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杨朱、庄子有着明显的不同。老子强调"治天下"要建立在"贵身"的基础之上,只有知道"贵身"的人才能把天下治理好,反之那些不懂得"贵身"的人则是没有资格治理天下的。杨朱把老子的"贵身"思想发挥到极致,使得道家思想呈现出注重生命的一面,而这也反映了杨朱的政治思想。在杨朱看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管理好了,那么天下也就治理了。庄子则对"治天下"有所轻视,认为"治天下"是"治身"的附属品,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实在不值得有意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杨朱 庄子 治身 天下
下载PDF
“治心”与“治身”
5
作者 葛建年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年第3期75-76,I0003,共3页
中国传统的与文化原理一致的管理法则是“治心”。西方管理的特点是着重于“治身”。高校管理应努力实现“治心”与“治身”的互补整合,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促进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学校管理 治身 管理文化
下载PDF
高校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治身”环节实现理路研究
6
作者 张明亮 《怀化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0-122,共3页
高校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工作成绩斐然,而精神资助工作相较而言稍许落后。鉴于高校大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对于时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确立完善的青年困难学生,精神资助工作尤显重要。少数困难学生有面临经济、学习、交往、心理、... 高校困难学生经济资助工作成绩斐然,而精神资助工作相较而言稍许落后。鉴于高校大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对于时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确立完善的青年困难学生,精神资助工作尤显重要。少数困难学生有面临经济、学习、交往、心理、就业窘境的可能,通过开展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治身"工作,是落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可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身 精神资助 育人
下载PDF
元代隐居乐道剧中的身国共治——以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为考察对象
7
作者 赵晓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6-22,共7页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致远 隐居乐道剧 《西华山陈抟高卧》 国共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身重证治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松林 《光明中医》 2010年第10期1766-1768,共3页
身重是指身体沉重,如负重物的感觉,属于患者自觉症状。临床上此症多与湿邪相关,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停滞于肌肤、骨节所致,然初习中医者常常一见身重便将其病因归咎于湿。其实身重的病因除湿邪之外,寒、热亦可导致,《伤寒... 身重是指身体沉重,如负重物的感觉,属于患者自觉症状。临床上此症多与湿邪相关,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停滞于肌肤、骨节所致,然初习中医者常常一见身重便将其病因归咎于湿。其实身重的病因除湿邪之外,寒、热亦可导致,《伤寒杂病论》中已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并因此而出现“活动不利”、“难以转侧”等,其证型亦有虚实之分,本文试对《伤寒杂病论》中身重证治辨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重证 中医经典
下载PDF
道家“清静”正性及其在身国并治中的作用
9
作者 沈文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08,共8页
清静无为是道家的宗旨。本文以《道德经》“清静为天下正”、《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为立点,阐述道家“清静”正性及其在修身治国中的作用。清静为道之体性,也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来性质与状态,依此万物可自正。清静也是万... 清静无为是道家的宗旨。本文以《道德经》“清静为天下正”、《清静经》“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为立点,阐述道家“清静”正性及其在修身治国中的作用。清静为道之体性,也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来性质与状态,依此万物可自正。清静也是万物固有的内在趋向,自身有着巨大的拨乱反正能力,可使天下失正事物回归其本来正道。道家以为身、国、天下同源同构。在身国兼养并治中,清静有着大机大用,其具足内生力量,可使一切事物葆有本性而因循自然,各因所处、各得其宜,以自发的内组织协调达成和谐的自治自理,从“有所治有所不治”直至“无治无不治”的“至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清静 国并
下载PDF
身国共治与“三才”和合——《阴符经》思想要旨新探
10
作者 施敏发 李广良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50-351,共2页
《阴符经》在《周易》的思维模式及思想体系的影响下,融贯老庄学说及先秦黄老学派的思想,并兼综阴阳、兵、法家言,其思想要旨有三:其一,天道自然的生命本根;其二,身国共治的忧患底蕴;其三,“三才”和合的至和境界。在此只就后... 《阴符经》在《周易》的思维模式及思想体系的影响下,融贯老庄学说及先秦黄老学派的思想,并兼综阴阳、兵、法家言,其思想要旨有三:其一,天道自然的生命本根;其二,身国共治的忧患底蕴;其三,“三才”和合的至和境界。在此只就后两方面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 “三才”和合 《阴符经》 思想要旨
下载PDF
儒家身国共治思想的演变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11
作者 李育富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2期7-12,共6页
主要探讨儒家关于修身与治国二者关系的思想内容的历史演变及其特色,认为先秦儒家就已出现身国共治思想,但并未寻找本体依据。两汉以"天"为外在依据以修身治国,唐朝儒生开始尝试从心性论的角度探讨身国共治,宋明理学把外在之&... 主要探讨儒家关于修身与治国二者关系的思想内容的历史演变及其特色,认为先秦儒家就已出现身国共治思想,但并未寻找本体依据。两汉以"天"为外在依据以修身治国,唐朝儒生开始尝试从心性论的角度探讨身国共治,宋明理学把外在之"理"寓于"性"之中来谈身国共治,明朝心学达到身国共治思想的最高形态:即身即国,由内圣直接开出外王。体现了儒家身国共治思想逐渐本体化,并最终达到即本体即工夫境界的历史特征。此外,还进一步揭示了儒家身国共治思想的合理内核和现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国共 内圣外王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身体:透视教育的视角 被引量:23
12
作者 闫旭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9,共4页
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肉体”,它是个体的精神“本源”,是自我的“体现”,是教育组织活动的“纽结”。在教育场域中,通过身体的卷入、控制与培养,教育影响得以实现,并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生存状态,显示出控制人与控制身体、解放人与解放... 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肉体”,它是个体的精神“本源”,是自我的“体现”,是教育组织活动的“纽结”。在教育场域中,通过身体的卷入、控制与培养,教育影响得以实现,并从中可以折射出学生的生存状态,显示出控制人与控制身体、解放人与解放身体、培养人与培养身体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治身
下载PDF
儒学治理社会的三个环节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承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157,共4页
儒学治理社会的方案可以说丰富多彩,不过我们认为,儒学治理社会的方案就在《大学》提出的"八条目"中。其中"治心"(正心)、"治身"(修身)、"治家"(齐家)是儒家治理社会的三大法宝,我们称之为&qu... 儒学治理社会的方案可以说丰富多彩,不过我们认为,儒学治理社会的方案就在《大学》提出的"八条目"中。其中"治心"(正心)、"治身"(修身)、"治家"(齐家)是儒家治理社会的三大法宝,我们称之为"三个环节"。对儒学而言,这三个环节各有其具体内涵和目标,但基本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既要关注并发掘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特殊价值,也要揭示其不足并对之进行丰富和发展,使儒学为现代社会治理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理社会 治身 三个环节
下载PDF
董仲舒的养身理念及性教育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治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5-38,共4页
董仲舒的治身观念来源于上古方术及黄老思想 ,是对经典儒学养身思想的有效补充。在董仲舒看来 ,人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循天之道、法天所为 ,才能找到治身的根本路径。董仲舒从阴阳的理论高度 ,肯定了性生活的正当性 ,同时又强调治身当以积... 董仲舒的治身观念来源于上古方术及黄老思想 ,是对经典儒学养身思想的有效补充。在董仲舒看来 ,人在日常生活中只有循天之道、法天所为 ,才能找到治身的根本路径。董仲舒从阴阳的理论高度 ,肯定了性生活的正当性 ,同时又强调治身当以积精为宝、凡养身者莫精于气 ,人生寿命是天对人所作所为的酬付与回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治身 中和
下载PDF
从养生角度看老子的“无为而治”
15
作者 胡睿臻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2-34,共3页
老子的"无为而治"包括"治身"与"治国"两方面的含义,其中"治身"是根本,以"养生"为基本出发点。圣人按"道"的无为法则养生蓄德,最终达到与"道"同一、像"道&q... 老子的"无为而治"包括"治身"与"治国"两方面的含义,其中"治身"是根本,以"养生"为基本出发点。圣人按"道"的无为法则养生蓄德,最终达到与"道"同一、像"道"一样长久。圣人按"无为"法则治理天下,让百姓们回到万物初生时的混沌状态,满足于粗陋的生活,保全精神,颐养天年。圣人与百姓都顺应"无为"法则,都能长生,就是天下大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养生 治身 长生
下载PDF
汉初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及其理论来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爱敏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9-101,共3页
汉初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一种是黄老道家的"身国同治",一种是儒家的"家国同构"。前者实质为君主无为下的法治,或称道法结合;后者实质为君主有为下的法治,或称外儒内法。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源自儒、道不同的... 汉初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一种是黄老道家的"身国同治",一种是儒家的"家国同构"。前者实质为君主无为下的法治,或称道法结合;后者实质为君主有为下的法治,或称外儒内法。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源自儒、道不同的人性论,而两家不同的人性论又源自不同的天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国理念 国同 “家国同构” 理论来源
下载PDF
中国德治思想初探
17
作者 张闯 《中国证券期货》 2011年第7X期198-198,共1页
"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是第一届诺贝尔奖得主国际会议在对"面向21世纪"这个主题进行探讨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关键词 治身 以德
下载PDF
云南及周边国家跨国非法移民的治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志远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1,共7页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传统边界被互联网、新兴科技日趋消减,跨国移民比以往成为普遍社会经济现象。为了构筑良好的地缘环境,跨国非法移民治理不仅成为相关国家难以回避的问题,还预示从单一的国内治理向跨国共治的趋势转...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传统边界被互联网、新兴科技日趋消减,跨国移民比以往成为普遍社会经济现象。为了构筑良好的地缘环境,跨国非法移民治理不仅成为相关国家难以回避的问题,还预示从单一的国内治理向跨国共治的趋势转变。本文通过对云南沿边州市跨国非法移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了跨国非法移民及相关问题,提出"身治"与"心治"相结合的跨国非法移民治理模式,探讨地缘政治、边疆政治、国家安全和民族关系作为提升跨国非法移民治理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及周边国家 跨国非法移民 理模式 ”与“心
下载PDF
嵇康《养生论》“以国比身”的思想源流
19
作者 陈丹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8-22,共5页
嵇康《养生论》所提出的形神理论,用"以国比身"的修辞手法来阐明神对形的决定作用。其用国君对国家的治理来比喻人精神对形骸的支配,反映出一种国家与身体相通互感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可以追溯至《庄子》的"齐物&qu... 嵇康《养生论》所提出的形神理论,用"以国比身"的修辞手法来阐明神对形的决定作用。其用国君对国家的治理来比喻人精神对形骸的支配,反映出一种国家与身体相通互感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可以追溯至《庄子》的"齐物"思想。而对于从先秦到汉晋不断发展成型的身国并治思想,崇尚老庄的嵇康又在纵向的思想流变中将其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论》 以国比 齐物 国并
下载PDF
成伣“浮休子寓言”思想发微
20
作者 蒋琴青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4-30,共7页
成伣是朝鲜王朝的著名文人,他创作的“浮休子寓言”思想深刻,主要讨论治身之道与治国之方。成伣论治身与治国,首先确立其根本价值,论治身以人的“性之所能”为思想基础,关注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体全身之道;论治国则以儒家“仁政”... 成伣是朝鲜王朝的著名文人,他创作的“浮休子寓言”思想深刻,主要讨论治身之道与治国之方。成伣论治身与治国,首先确立其根本价值,论治身以人的“性之所能”为思想基础,关注的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体全身之道;论治国则以儒家“仁政”思想为根基,倡导统治者要施仁保民,注重选“才”和生“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伣 “浮休子寓言” 治身之道 国之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