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技术的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以武汉市汉江沿岸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煜 罗红 +3 位作者 胡元平 张响荣 朱晛亭 徐聪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2期234-243,共10页
武汉市汉江沿岸带及南岸支流流域兼具主城区、郊区和流域特色,其生态地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还不清楚。在研究区生态地质调查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开展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构建含有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态、社会... 武汉市汉江沿岸带及南岸支流流域兼具主城区、郊区和流域特色,其生态地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还不清楚。在研究区生态地质调查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开展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构建含有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生态、社会经济等6个准则层指标,地层岩性、地质灾害易发性、地貌类型、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质量、水土流失率、地下水资源量、地表水质量、植被覆盖度、生态系统类型、人口密度、第二产业比重等13个指标层指标的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划分生态地质不脆弱区、轻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高度脆弱区、极脆弱区,其面积占比分别为0.83%、19.51%、64.03%、12.59%、3.04%。生态系统类型、土壤质量、地表水质量、植被覆盖度是影响生态地质脆弱性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以为武汉市汉江沿岸带开发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 脆弱性评价 汉江沿岸带 武汉市
下载PDF
歧口凹陷沿岸带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5
2
作者 祁鹏 任建业 +1 位作者 史双双 卢刚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0-905,共6页
歧口凹陷沿岸带是一条分隔歧口凹陷陆上和海域不同构造体系的NNE—NE的复杂构造变形带。在其两侧,盆地结构分别表现为半地堑和地堑式。在平面上,自南向北歧口凹陷沿岸带可以分为三个具有明显不同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组合特征的区段:南部的... 歧口凹陷沿岸带是一条分隔歧口凹陷陆上和海域不同构造体系的NNE—NE的复杂构造变形带。在其两侧,盆地结构分别表现为半地堑和地堑式。在平面上,自南向北歧口凹陷沿岸带可以分为三个具有明显不同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组合特征的区段:南部的斜列式走滑变形带,体现为一系列阶梯状展布的张扭断层,同时伴有岩浆活动和滑塌浊积体发育;中部的宽缓挠曲变形带,构造样式简单,地层只有微弱变形,但仍然伴随强烈的火山活动;北部的复杂断裂褶皱带是受基底走滑断层影响而形成的古近纪重力滑脱断层和新近纪花状构造的有机结合体。总体上,沿岸带复杂的构造组合特征是受到深部向北隐没的新生代右旋基底走滑断裂活动的控制,是渤海湾盆地内兰聊断裂通过歧口凹陷时的构造表现。歧口凹陷沿岸带在不同区段的构造变形特征,也造成了不同区段的油气成藏模式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带 新生代 构造特征 形成机制 基底走滑 歧口凹陷
下载PDF
滇池东北部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生态修复目标的确定及其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文朝 潘继征 +2 位作者 陈开宁 胡耀辉 刘正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7-321,共5页
作为“滇池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系列研究论文之一,主要分析研究了滇池东北部沿岸带原有生 态状况、现有环境基础、实施局部岸段生态修复的有限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限制性环境因子及其可控性.结果显 示,滇池东北... 作为“滇池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系列研究论文之一,主要分析研究了滇池东北部沿岸带原有生 态状况、现有环境基础、实施局部岸段生态修复的有限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限制性环境因子及其可控性.结果显 示,滇池东北部沿岸带入湖河流密集,发育良好的湖滩湿地原本是拦截净化入湖河水的生态屏障;湖滩湿地被围垦之后, 人工岸堤前风浪侵蚀强烈,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消失,但沙质沉积物淤积形成了次生浅滩;在次生沙滩上创建挺水植被, 仍然可以发挥沉积掩埋污染物、捕获分解漂浮性蓝藻的污染控制功效;实施生态修复所面临的限制性环境因子主要为风 浪的强烈冲刷和水质严重污染,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环境改造与控制措施加以解决,因而实现生态修复目标是可 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池 沿岸带 生态修复 限制性环境因子
下载PDF
贝加尔湖沿岸带不同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雪宝 刘学勤 +1 位作者 崔永德 王洪铸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6-522,共7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关键类群,是湖泊食物网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碎屑消费者,是鱼类和鸟类的食物来源;它们能促进营养物质的矿化、调节泥水界面物质交换及促进水体自净,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4]。而在... 大型底栖动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关键类群,是湖泊食物网的重要环节,是重要的碎屑消费者,是鱼类和鸟类的食物来源;它们能促进营养物质的矿化、调节泥水界面物质交换及促进水体自净,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4]。而在生物环境中,水草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和丰度的重要因素^[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加尔湖 底栖动物 水草 功能摄食类群 沿岸带
下载PDF
东湖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8
5
作者 裴国凤 刘国祥 胡征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6-842,共7页
武汉东湖是一个浅水富营养湖泊,其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夏季的优势种群是一些体积很小的硅藻类曲壳藻(Achnanthes spp.),其他大部分季节是绿藻门的团集刚毛藻(Cladophora glomerata)和硅藻门的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 武汉东湖是一个浅水富营养湖泊,其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季节分布特征明显,夏季的优势种群是一些体积很小的硅藻类曲壳藻(Achnanthes spp.),其他大部分季节是绿藻门的团集刚毛藻(Cladophora glomerata)和硅藻门的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不同样点间的底栖藻类现存量差异不显著,但优势种类不同,以团集刚毛藻为优势的绿藻在处于中富营养区域的磨山样点比例最高,以变异直链藻为优势种的硅藻在严重富营养化的水果湖样点中比例最高。底栖藻类月平均现存量(以叶绿素a计)的时间变化格局为夏季最低(41.5μg/cm2),逐渐增加到秋、冬季节的最高峰值(55.3μg/cm2)。造成东湖夏季底栖藻类现存量低的原因是雨季水体环境的不稳定性和水位升高造成的低光照。不同样点间的chlb、chlc及chlb/a、chlc/a值具有显著差异,分析这种差异显示:在东湖的富营养化条件下,过渡的富营养化能增加底栖藻类群落中硅藻的比例,却降低了绿藻的比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底栖藻类群落结构具有特异性,分析底栖藻类群落结构可以用来评价水环境健康状况。东湖底栖藻类现存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与浮游藻类不同,它和水温成显著的负相关,但温度和浮游藻类并不是影响东湖沿岸带底栖藻类生物量变化的直接因子。团集刚毛藻等底栖丝状藻类给各种底栖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在东湖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藻类 东湖 时空变化 沿岸带
下载PDF
云南高原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的分布 被引量:17
6
作者 裴国凤 刘国祥 胡征宇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378,共6页
对云南6个高原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的群落结构、现存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发现底栖藻类群落主要由绿藻门的刚毛藻(Cladophora spp.)和硅藻门的一些附植种类组成,除硅藻群落在泸沽湖占优势外,其它湖泊中绿藻群落的相对比率高于硅藻。... 对云南6个高原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的群落结构、现存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发现底栖藻类群落主要由绿藻门的刚毛藻(Cladophora spp.)和硅藻门的一些附植种类组成,除硅藻群落在泸沽湖占优势外,其它湖泊中绿藻群落的相对比率高于硅藻。底栖藻类现存量(chl a)以星云湖最高(24μg·cm-2);底栖硅藻密度以泸沽湖的鸟岛最高,为9.3×106cells·cm-2。分析不同湖泊底栖硅藻的群落结构发现:底栖硅藻Epithemia sorex和Cocconeis klamathensis分别是泸沽湖和抚仙湖的绝对优势种,Amphora pediculus是阳宗海和滇池金宝的绝对优势种,洱海、星云湖和滇池又一村的优势种类较多,其中相对丰富度较高的主要是一些附植性种类。结果表明沿岸带的光照、营养水平和基质类型可能是影响底栖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藻类 群落结构 现存量 优势种类 沿岸带
下载PDF
长江中游湖泊沿岸带的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裴国凤 刘国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9-245,共7页
测定和分析湖北省21个浅水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的现存量,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多样性指数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不同湖泊底栖藻类的现存量和底栖硅藻细胞密度分别介于1.01-40... 测定和分析湖北省21个浅水湖泊沿岸带底栖藻类的现存量,底栖硅藻的种类组成、细胞密度、多样性指数及其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不同湖泊底栖藻类的现存量和底栖硅藻细胞密度分别介于1.01-40.82μg/cm2和0.09×106-14.20×106cells/cm2之间,它们在所研究的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在发现的181种(变种)底栖硅藻中,极细微曲壳藻分布广泛,是中营养、中-富营养湖泊的绝对优势种或主要优势种之一.TW INSPAN和DCA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湖泊样点被分成3组,第一组中-富营养型湖泊的主要优势种是曲壳藻属的一些种类;第二组中营养湖泊同时存在分布相对均匀的多个优势种;第三组主要是城区富营养湖泊.南湖处于超富营养水平,小形异极藻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富度为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藻类 群落结构 现存量 硅藻 优势种 沿岸带 长江中游
下载PDF
巢湖沿岸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永晶 王洪铸 崔永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0-527,共8页
2013年3月、6月、9月和11月四个季度对巢湖沿岸带24个站点(12个区域)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本次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4属种,以寡毛类和水生昆虫为主,合计占总种类数的68.7%。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 2013年3月、6月、9月和11月四个季度对巢湖沿岸带24个站点(12个区域)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了群落结构特征并进行环境质量评价。本次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64属种,以寡毛类和水生昆虫为主,合计占总种类数的68.7%。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无灰干重)分别是(1005±233)ind./m^2和(2.24±1.29)g/m^2。巢湖沿岸带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为颤蚓类和摇蚊幼虫。利用底栖动物种类数、寡毛类密度占比、摇蚊幼虫密度占比和软体动物密度占比四个指标,对巢湖沿岸带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巢湖东岸环境质量优于西岸,靠近合肥市的万年埠处于严重污染状态。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底质、电导率和总氮。建议通过改善底质环境,恢复水生植被,削减总氮等措施来恢复巢湖沿岸带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提高巢湖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动物 巢湖 沿岸带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评价
下载PDF
大港滩海沿岸带中浅层油气源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绍辉 岳奎 +3 位作者 张延章 王秀萍 张枫 李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6-28,共3页
研究了大港滩海沿岸带中浅层原油及中深层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并进行了系统的油气源对比 ;明确了沿岸带东侧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原油来自沙一段下亚段、沙二段、沙三段烃源岩混源 。
关键词 大港滩海沿岸带 中浅层 油气源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胶州湾沿岸带开发对生物资源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吴耀泉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2,共5页
根据近20 a 来胶州湾海域生态综合调查资料,对湾内沿岸带开发利用而导致的生物资源下降等现象,作了分析研究。同时,为维护湾内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胶州湾 沿岸带开发 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 海湾
下载PDF
黄河上游沿岸带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笑文 《开发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108-111,共4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加快黄河上游的经济发展,有学者相继提出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黄河经济协作区"等概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黄河上游沿岸带"的概念,通过该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了加快黄河上游的经济发展,有学者相继提出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黄河经济协作区"等概念。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黄河上游沿岸带"的概念,通过该旅游带的构建,将黄河上游沿岸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四省区的各个区段的旅游生产力原有布局进行优化,整合旅游生产力,借此促进黄河上游各省区段旅游业的互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沿岸带 旅游生产力 空间布局 优化研究
下载PDF
武汉市长江沿岸带地表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晛亭 罗红 +2 位作者 陶良 祝安安 徐聪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0-186,共7页
为研究武汉市域全段长江沿岸带地表水化学成因与水质情况,以武汉市长江沿岸1 km范围为研究区,于2019年8-11月进行水样采集,应用数理统计、Gibbs图、离子比例法进行分析评价。武汉市长江沿岸带地表水水化学类型较复杂,但水化学组分具有... 为研究武汉市域全段长江沿岸带地表水化学成因与水质情况,以武汉市长江沿岸1 km范围为研究区,于2019年8-11月进行水样采集,应用数理统计、Gibbs图、离子比例法进行分析评价。武汉市长江沿岸带地表水水化学类型较复杂,但水化学组分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可分为汉江为界的长江沿岸上、下游,以及点状分布的工农业区段,分别主要表现为碳酸钙型、无主导型以及钠钾型水。地表水的原始水化学离子来自以碳酸盐矿物为主,硫酸盐、硅酸盐多种矿物为辅的共同溶解作用,从上游到下游,硅酸盐、硫酸盐溶解作用逐渐增强。长江沿岸上游受阳离子交换作用,Na^(+)浓度较高;长江沿岸下游受外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农业段同时还受蒸发-结晶作用影响。长江沿岸地表水整体受工矿活动影响较强,农业、生活污水的影响程度则表现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离子比例 武汉市 长江沿岸带
下载PDF
人工湖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以上海滴水湖沿岸带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伍海兵 梁晶 +1 位作者 蔡永立 何小丽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研究沿海城市人工湖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沿海城市沿岸带绿地建设和管理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滴水湖沿岸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沿岸带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不同剖面土壤特性,并选取滴水湖沿岸... 研究沿海城市人工湖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沿海城市沿岸带绿地建设和管理技术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上海滴水湖沿岸带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沿岸带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不同剖面土壤特性,并选取滴水湖沿岸带裸地和上海中心城区绿地土壤为对照,分析植被以及不同地理环境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滴水湖沿岸带绿地土壤偏碱,EC值和有机质较低,土壤容重较大,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较低,土壤质地以粉砂壤土和粉(砂)质黏壤土为主。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中层和深层土壤;沿岸带绿地土壤理化性质较裸地土壤好,较中心城区绿地土壤差。沿岸带绿地植被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显著,但受沿海地理环境影响,沿岸带绿地土壤质量易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滴水湖 沿岸带 绿地 土壤质量
下载PDF
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朱柳琴 卢鹏 +4 位作者 沈军 刘徽 闫芳 王宇 宋玉龙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查明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情况,是制订该区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基础。以研究区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Zn、Ni、Cd、Cu、Cr、Pb、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基于一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 查明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环境质量情况,是制订该区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的基础。以研究区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Zn、Ni、Cd、Cu、Cr、Pb、As、Hg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基于一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测试结果显示,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土壤中上述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为69.52~1996.95、16.16~113.05、0.009~36.81、21.49~534.72、44.24~278.43、26.50~795.18、7.18~119.12μg/g和57.30~606.50 ng/g。评价结果显示长江沿岸带黄石段大部分地区(占比82.28%)的土壤环境质量为优良,黄石码头—西塞山码头一带(占比17.72%)的土壤环境质量为一般。建议在黄石码头—西塞山码头一带开展以预防措施为主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沿岸带黄石段 土壤 重金属元素 环境质量评价 单因子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
下载PDF
长江沿岸带某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浅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万亮 胡元平 +5 位作者 丁余辉 朱晛亭 李定远 刘力 翁茂芝 罗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2年第4期427-433,共7页
为了解长江沿岸带某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259件表层样和39件深层样,分析8种重金属元素(As、Hg、Cr、Ni、Cd、Cu、Pb、Zn)的含量,探讨重金属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浅析重金属来源。研究表明,表层土壤中As、Hg、Cr、Ni... 为了解长江沿岸带某工业园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259件表层样和39件深层样,分析8种重金属元素(As、Hg、Cr、Ni、Cd、Cu、Pb、Zn)的含量,探讨重金属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浅析重金属来源。研究表明,表层土壤中As、Hg、Cr、Ni、Cd、Cu、Pb、Zn含量分别为3.36~61.2、0.01~1.14、11.6~460、4.35~57.6、0.03~1.58、6.29~156、11.6~183、19.6~775μg/g,背景值分别为10.61、0.06、72.97、29.77、0.25、30.08、27.26、82.39μg/g。研究区土壤局部存在显著重金属污染,超标重金属主要为Hg、Cd、Pb、Zn、Cu。土壤中重金属在水平方向上有向长江迁移、汇聚的趋势,在垂向上有向下迁移、累积的趋势,并在地表以下0.5~1.0 m深度范围内富集。研究区污染源主要为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其迁移规律与区内地层岩性和地下水环境密切相关。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沿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空间分布特征 污染源 长江沿岸带
下载PDF
太湖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2014~2015年) 被引量:18
16
作者 代培 阎明军 +4 位作者 周游 周彦锋 熊满晖 卢剑达 刘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8-2357,共10页
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五里湖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以研究综合治理后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96种,绿藻门物种最多(74种),硅藻门次之(57种)。优势种共6门30种,其中2014年7、8、9、10月和2015... 2014年7月~2015年6月对五里湖浮游植物开展了逐月调查,以研究综合治理后五里湖沿岸带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特征。本次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96种,绿藻门物种最多(74种),硅藻门次之(57种)。优势种共6门30种,其中2014年7、8、9、10月和2015年6月的第一优势种均为蓝藻门的小颤藻,其优势度范围为0. 567~0. 879。时间上,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月均值变幅分别为1. 07×106~2. 18×108ind./L,0. 32~50. 52 mg/L,其中由于蓝藻的大量增殖,夏和秋初密度、生物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空间上,A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余3个湖区。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藻类密度、生物量和物种数与水体浊度(Tur)、pH和水温(WT)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RDA分析表明,WT、DO和Tur是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p<0. 01),其中相关性最强的为WT(r=0. 8982)。依据浮游植物物种数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的分析表明:五里湖沿岸带水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里湖 沿岸带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日龄组成与生长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葛珂珂 钟俊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6-721,共6页
实验研究了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日龄组成、孵化期、早期生长率和滞留时间。从2007年5—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采集的刀鲚仔稚鱼中,共选取594尾(体长范围为3.0—30.5mm),划分发育阶段,并取矢耳石进行日龄分析。仔稚鱼日龄范围... 实验研究了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日龄组成、孵化期、早期生长率和滞留时间。从2007年5—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采集的刀鲚仔稚鱼中,共选取594尾(体长范围为3.0—30.5mm),划分发育阶段,并取矢耳石进行日龄分析。仔稚鱼日龄范围为7—34d,以13—18d日龄比例较高,占总数的50.1%;仔稚鱼体长(L,mm)与日龄(D,days)呈显著直线关系:L=0.73D+5.09,R2=0.74;孵化期为5月23日至10月4日,高峰期集中在5月末至8月上旬,且早期个体在孵化后7d左右开始进入到碎波带,在碎波带滞留约2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仔稚鱼 沿岸碎波 耳石 日龄 生长 长江口
下载PDF
近代辽河航运业的衰落与沿岸早期城镇带的变迁 被引量:17
18
作者 曲晓范 周春英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22,共8页
清末民初东北社会变迁的历史转折点通常是以1905年辽河航运经济由兴盛走向衰败为界标的。在详细考察辽河航运业衰落的主要成因基础上,从社会学的互动理论研究出发,可以发现辽河航运经济的衰败与辽河流域早期城镇带的解体和迁移之... 清末民初东北社会变迁的历史转折点通常是以1905年辽河航运经济由兴盛走向衰败为界标的。在详细考察辽河航运业衰落的主要成因基础上,从社会学的互动理论研究出发,可以发现辽河航运经济的衰败与辽河流域早期城镇带的解体和迁移之间的内在联系。辽河航运的衰败对区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航运 沿岸城镇 城市化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东湖沿岸带底栖藻垫对磷的滞留作用
19
作者 易志勇 王青 +2 位作者 杨英 陈威 裴国凤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13-917,共5页
为探究底栖藻垫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磷循环中的作用,在为期一年的监测期间中,每月测定东湖沿岸带水生所、武汉大学东门、磨山景区和九女墩4个样点的水体理化指标、底栖藻垫叶绿素a(Chl a)含量,同时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各样点底栖藻垫的磷... 为探究底栖藻垫在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磷循环中的作用,在为期一年的监测期间中,每月测定东湖沿岸带水生所、武汉大学东门、磨山景区和九女墩4个样点的水体理化指标、底栖藻垫叶绿素a(Chl a)含量,同时采用连续提取法测定各样点底栖藻垫的磷含量及其形态组成.结果显示:东湖沿岸带底栖藻垫总磷的年均含量约为127μg/cm^2,不同样点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样点底栖藻垫的总磷含量在春季达到峰值,约为290μg/cm^2,且各样点底栖藻垫的总磷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明东湖沿岸带的底栖藻垫是磷的巨大接收器.各样点底栖藻垫中无机磷占总磷含量的50%以上;而铁磷在无机磷中含量最高,占总磷含量的30%以上,不同样点底栖藻垫的铁磷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东湖沿岸带底栖藻垫对磷的滞留在水体中磷循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可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藻垫 磷滞留 磷形态组成 沿岸带 富营养化 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城市沿岸建筑带照明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其容 黄艳丽 +2 位作者 吴见騋 张强 谢艳秋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文章旨在探究城市沿岸建筑带合理的照明规划方法,提升城市夜间光环境品质。结合相关案例找出建筑带夜景照明现存主要问题,提炼出沿岸建筑带照明核心设计要素并分析其对建筑夜景品质的影响,结合人眼的感光特性原理及建筑学相关知识,从亮... 文章旨在探究城市沿岸建筑带合理的照明规划方法,提升城市夜间光环境品质。结合相关案例找出建筑带夜景照明现存主要问题,提炼出沿岸建筑带照明核心设计要素并分析其对建筑夜景品质的影响,结合人眼的感光特性原理及建筑学相关知识,从亮度比、色温、照明方式三个方面制定规划,通过长沙一江两岸项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总结出基于人的视觉感官、建筑功能属性、建筑形式的科学照明规划设计方法,为城市照明建设提供了设计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建筑 设计要素 感光特性 照明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