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沿海港闸水下补强加固施工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强生 张小平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72-179,共8页
本文针对水下混凝土病害整治的传统方法中围堰排水施工的缺陷,提出了病害混凝土水下补强加固新技术,即:水下封缝灌浆堵漏—水下老混凝土凿毛处理—水下植筋(含布设钢筋网片)—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苏北沿海黄... 本文针对水下混凝土病害整治的传统方法中围堰排水施工的缺陷,提出了病害混凝土水下补强加固新技术,即:水下封缝灌浆堵漏—水下老混凝土凿毛处理—水下植筋(含布设钢筋网片)—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苏北沿海黄沙港闸反拱底板裂缝修补加固工程。现场模拟施工试验表明:这一叠合防渗、整体补强技术切实可行,是传统围堰排水施工方法的重大突破;水下浇筑层不分散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工程加固设计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有效地恢复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 排涝挡潮 水下补强加固 水闸 混凝土
下载PDF
元明清政府海洋政策与东南沿海港市的兴衰嬗变片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日根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0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元政府 明政府 清政府 海洋政策 东南沿海港 禁海政策 迁界政策
下载PDF
南通沿海港区建设对长三角物流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沂秀 陆建新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4-16,共3页
位于江海交汇处的南通,新一轮崛起靠港口,港口的潜力在沿海。日前,南通沿海洋口、吕四两个港区正在开发建设之中;宁启高速公路、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沪通铁路、沪崇苏过江通道也在开展建设的前期工作;《海安至洋口港铁路预可行... 位于江海交汇处的南通,新一轮崛起靠港口,港口的潜力在沿海。日前,南通沿海洋口、吕四两个港区正在开发建设之中;宁启高速公路、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沪通铁路、沪崇苏过江通道也在开展建设的前期工作;《海安至洋口港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京已通过审查,所有这些都将为南通沿海港区的物流发展提供稳定的平台,从而对长三角的物流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沿海港 长三角 物流格局
下载PDF
我国沿海港区分布特征与集疏运能力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绪茂 王成金 《世界海运》 2019年第5期10-14,19,共6页
介绍我国沿海港区分布特征与集疏运现状,从区域和不同集疏运方式角度定量分析我国港区的陆路集疏运能力。研究发现,我国沿海港区集疏运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其集疏运能力,铁路集疏运能力在港区中的均值水平不高,公路集疏运在港区中虽实现了... 介绍我国沿海港区分布特征与集疏运现状,从区域和不同集疏运方式角度定量分析我国港区的陆路集疏运能力。研究发现,我国沿海港区集疏运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其集疏运能力,铁路集疏运能力在港区中的均值水平不高,公路集疏运在港区中虽实现了全覆盖,但不同等级公路在港区间分布不均衡。最后提出提高港区集疏运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 分布特征 集疏运能力
下载PDF
略析明清政府全面收缩政策对沿海港市的影响
5
作者 梁慧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96-97,共2页
伴随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国家财富多倚东南沿海,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元政府都曾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沿海港市经济,遗憾的是,明清以来,政府出于政治需要,先有"海禁"后有"迁界",又有"闭关&quo... 伴随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国家财富多倚东南沿海,时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宋元政府都曾采取积极措施发展沿海港市经济,遗憾的是,明清以来,政府出于政治需要,先有"海禁"后有"迁界",又有"闭关",固步自封的保守政策,使一度繁荣的沿海外贸优势风光不再。本文拟对明清国家海洋政策的变动于沿海港市的影响,作一基本考察,进而提出历史的反思,以利于实现"海洋世纪"的发展憧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政府 海禁 迁界 闭关 沿海港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沿海港船多能源应用对策
6
作者 李响 徐晓健 周垣孜 《水运管理》 2023年第1期1-3,8,共4页
为实现港口和船舶的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助力交通运输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应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资源储备、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沿海港船绿色发展的多能源应用对策。为更好地落实该对策,... 为实现港口和船舶的节能减排,推动绿色港口建设,助力交通运输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应采用切实可行的对策。从资源储备、技术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沿海港船绿色发展的多能源应用对策。为更好地落实该对策,应重点发展多能源状态监测及能源管理技术,助力我国沿海港船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港 碳中和 绿色发展 多能源应用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江苏沿海四港感潮河段非汛期水沙运动特点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马小雪 杨军 +1 位作者 曾春芬 王腊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9-12,共4页
为研究非汛期江苏里下河沿海四港感潮河段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特性,对四港(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和斗龙港)闸门不同启闭运作方式下,大、中、小潮潮位、潮流量和输沙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开闸时的潮位差明显低于关闸时的潮位差,大、... 为研究非汛期江苏里下河沿海四港感潮河段的水动力和泥沙运动特性,对四港(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和斗龙港)闸门不同启闭运作方式下,大、中、小潮潮位、潮流量和输沙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开闸时的潮位差明显低于关闸时的潮位差,大、中潮时夜潮潮差高于日潮潮差;射阳河的输沙率高于其余3港;落潮时含沙量小于涨潮含沙量;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对于有效治理江苏沿海四港泥沙淤积,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段 潮汐作用 输沙量 潮流量 潮位 江苏里下河沿海
下载PDF
船舶进出港规则对沿海进口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宋向群 刘佳 唐国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2-125,131,共5页
沿海散货船舶大型化,对配套的航道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船舶进出港规则对发挥航道通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沿海进口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先来先服务规则、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和船舶成... 沿海散货船舶大型化,对配套的航道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合理的船舶进出港规则对发挥航道通过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沿海进口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先来先服务规则、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和船舶成簇进出港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规则下,航道通过能力与服务水平均呈指数分布关系;先来先服务规则和大船优先服务规则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基本相同;而对于港口规模大、航道通航历时长的港区成簇进出港规则要比前两种规则对应的航道通过能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进出规则 航道通过能力 沿海散货 服务水平
下载PDF
船型组合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向群 梁文文 唐国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101,共4页
基于到港船型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建立不同船型组合下的沿海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定义到港船舶吨级的加权平均值为船型组合的特征吨级,研究船型组合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船型组合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 基于到港船型的多样性和随机性,建立不同船型组合下的沿海散货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定义到港船舶吨级的加权平均值为船型组合的特征吨级,研究船型组合对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船型组合对沿海散货港区航道通过能力有显著影响;航道通过能力与船型组合的特征吨级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并且通航历时越大,航道通过能力对船型组合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散货 船型组合 航道通过能力 特征吨级
下载PDF
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文渊 唐国磊 +1 位作者 宋向群 彭云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共3页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 设置港内锚地,是沿海集装箱港区缓解航道拥堵,提高港口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为完善港内锚地面积确定方法的理论研究,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设置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计算期内可能同时占用港内锚地的船舶数量及船型组合;计算不同锚泊方式下所需的港内锚地最大面积。仿真结果与分析结论为沿海集装箱港区港内锚地的规划建设及改造扩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锚地 沿海集装箱 系统仿真 锚地面积
下载PDF
沿海新港区发展战略导向
11
作者 王达川 苏孟超 黄俊 《港口科技》 2018年第8期49-52,共4页
针对目前沿海新港区开发在发展理念、开发时序、建设资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沿海新开发港区在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突出港区发展重点、优化资金扶持政策、完善资源开发政策、强化资源监管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相关措施,并提出... 针对目前沿海新港区开发在发展理念、开发时序、建设资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沿海新开发港区在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突出港区发展重点、优化资金扶持政策、完善资源开发政策、强化资源监管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相关措施,并提出下阶段新港区开发中应高度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战略 沿海 发展理念 开发模式 发展政策
下载PDF
连云港港的沿海贸易港功能分析及发展建议
12
作者 李秀芸 《水运管理》 2012年第12期20-22,25,共4页
为进一步拓展连云港港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港口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推动港口从货物吞吐量向要素聚焦港、产业支撑港和发展带动港方向转变,分析连云港港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连云港港贸易港功能建议:理性制订港口发展规划;深化港... 为进一步拓展连云港港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港口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推动港口从货物吞吐量向要素聚焦港、产业支撑港和发展带动港方向转变,分析连云港港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提升连云港港贸易港功能建议:理性制订港口发展规划;深化港区功能布局;有序开发港口建设;创新港口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贸易 功能 提升 连云
下载PDF
江苏沿海首座大型多功能智慧航标完成设置
13
作者 王镇 李红卫 《中国海事》 2023年第3期80-80,共1页
2月18日,江苏沿海首座大型多功能智慧航标在南通沿海港区吕四水域完成设置,这将有助于探索完善东海海区智能航保感知网、服务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
关键词 江苏沿海 感知网 东海海区 航标 全要素 南通沿海港 探索完善 多功能
下载PDF
基于仿真技术的集装箱海港港内锚地设置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鹏程 王文渊 +1 位作者 唐国磊 郭子坚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6-89,96,共5页
通过分析沿海集装箱港区单向航道船舶进出港作业流程,提出航道资源有限时可通过建设港内锚地以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思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拥有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港内锚地的锚位数对航道通... 通过分析沿海集装箱港区单向航道船舶进出港作业流程,提出航道资源有限时可通过建设港内锚地以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思路。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拥有港内锚地的沿海集装箱港区船舶航行作业系统仿真模型,研究港内锚地的锚位数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港内锚地锚位数与航道通过能力服从多项式的函数关系,且存在极值;在该极值范围内,建设港内锚地对提高航道通过能力效果显著,但当锚位数超过极值后航道通过能力将不再随锚位数的增加而增加;因而该极值可为确定港内锚地的建设容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锚地 沿海集装箱 系统仿真 航道通过能力
下载PDF
交通部发布《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15
作者 朱信 《珠江水运》 1994年第11期32-32,共1页
交通部于最近发在布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该《规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203—94,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原《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第二篇第一册)JTJ223—87、《内河航道测量规范》JTJ281—88、《沿海港日航道测量规范》JTJ28... 交通部于最近发在布了《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该《规范》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203—94,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原《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第二篇第一册)JTJ223—87、《内河航道测量规范》JTJ281—88、《沿海港日航道测量规范》JTJ282—87和《疏竣工程测量技术规范》JTJ283—88等四本规范同时停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交通部 沿海港 疏竣 口工程技术规范 《规范》 停止使用 行业标准 航道测量 强制性
下载PDF
对355M型轮胎起重机的技术改造
16
作者 吕顺高 《珠江水运》 1994年第4期26-26,共1页
我局于1988年在某沿海港调进报废英国生产的355M型“琼斯”轮胎起重机多台。1992年,局决定将其中一台机械进行技术改造,将原由发动机牵动作机械传动形式改造为分别由电动机驱动形式,成为“DLQ5—12”电动起重机。
关键词 轮胎起重机 M型 技术改造 电动起重机 万向传动轴 形式改造 减速箱 沿海港 过卷 小齿轮
下载PDF
Determinants of Inter-port Competition: A Case of Coastal Ports in West Africa 被引量:1
17
作者 V. Omoke D. E. Onwuegbuchunam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18年第2期43-53,共11页
Ports operating in the same geographical range face significant competition among them. In such setting, less competitive ports may continually lose patronage of shippers (indigenous to them) to adjacent ones with b... Ports operating in the same geographical range face significant competition among them. In such setting, less competitive ports may continually lose patronage of shippers (indigenous to them) to adjacent ones with better attributes. The extent of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port competition in the West Africa's coast are of interest to port administrators/operators who risk losing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ir domestic generated cargo traffic to competing neighbouring ports.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question of what port specific attributes serve as competitive basis for West Africa's coastal ports operating in proximity to the other. Through a survey, users of these ports were asked to identify port specific attributes which they consider when deciding which port to use for shipments making. To enrich our empirical model,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survey were augmented with secondary data (on the identified attributes) obtained from the respective ports. Statistical evidence from data analysis suggests that ports operating in proximity in the West Africa's coast compete on the basis of attributes that minimise costs for port users, viz: ships' pre-berthiig time, ship turnround time, crane efficiency and availability of cargo spaces (proxied by frequency of ship calls).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t throughput inter-port competition ship turnround time ship calls frequency crane efficiency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hydrographic conditions for algal bloom formation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east and west of Hong Kong during 1998
18
作者 方宏达 唐森铭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21,共9页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asonal changes of seawater temperature in Port Shelter and Lamma Channel, Hong Kong in 1998. Rising water temperature from around 20℃ to 25℃ coinc...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asonal changes of seawater temperature in Port Shelter and Lamma Channel, Hong Kong in 1998. Rising water temperature from around 20℃ to 25℃ coincided with an increase in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at both locations. Heavy rains from June to September reduced salinity from 30 to 20, but the decrease in salinity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a decline in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n spring 1998, over 0.6×10^6 cells dm^-3 and 0.1× 10^6 cells dm^-3 of the dinoflagellate, Gymnodinium mikimotoi Miyake et Kominami ex Oda occurred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Port Shelter and Lamina Channel, respectively. High abundance of the dinoflagellate Ceratium furca (Ehr.) Claparede et Lachmann (〉1×10^6 cells dm^-3) produced long-lasting blooms in the waters of Port Shelter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in 1998. The abundances of both diatoms and dinoflagellat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waters of Lamina Channel than those in Port Shelter due to the less frequent blooms in 1998. Hydrographic conditions such as stable water masses and water column stratification we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lgal abundance and bloom frequency found between the two locations since neither of the two areas appeared to be nutrient-limited. This type water condi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algal bloom in Port Shelter has not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and it is not a general case for many bays along China's coast where algal bloom occur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al blooms red tide DIATOMS DINOFLAGELLATES water turbulence Hong Kong
下载PDF
清开埠前天津港与华南海洋贸易的发达及其原因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贺彬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87-191,共5页
文章在考察清代开埠前天津港与华南的江浙、闽粤等沿海港区的海洋贸易联系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促进此时期区域间海洋贸易发展的诸多深层次原因,力图在某种程度上还原清代开埠前天津港在与外界的海洋贸易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有的地位。... 文章在考察清代开埠前天津港与华南的江浙、闽粤等沿海港区的海洋贸易联系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促进此时期区域间海洋贸易发展的诸多深层次原因,力图在某种程度上还原清代开埠前天津港在与外界的海洋贸易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有的地位。矫正学界用力偏差导致的人为割断天津港开埠前后的联系,以及世人对开埠前天津港与外界海洋贸易联系付之阙如的偏颇性印象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华南沿海港 海洋贸易 发达 原因
原文传递
Spatial evolution of coal transportation at coastal ports in China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伟 王成金 金凤君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238-256,共19页
Coal is a basic resource and its use guarantee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es and human society. Thus, coal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overall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is system, por... Coal is a basic resource and its use guarantees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es and human society. Thus, coal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overall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this system, ports are the vital transit nodes. This study considered coastal ports in China and analysed the evolution of coal transportation from 1973 to 2013. We focused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al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d summariz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es. Then, we examined the volumes of coal transported and regional changes in these amounts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indicators. Finally, we analysed the specialized func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ports involved in coal transportation to reveal their spatial relationship and temporal evolution. We found tha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oal transportation changed from "south input and north output" to "all input and north output". However, the prominent ports used for coal unloading are still concentrated in area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Coal loading is concentrated on the west bank of Bohai Bay. In addition, some ports around Bohai Bay, such as Dandong, Dalian, Yantai, and Qingdao, changed from traditional coal loading ports to unloading ports. This study further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transport geography, and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coal transport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stal ports coal transporta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spatial evoluti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