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成语引源举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增杰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1-21,共11页
探索成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沿溯其源流演变,弄清来龙去脉,这对于研究历史词汇学、汉语语义学和辞书编纂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由于汉语成语极其繁富,源远流长,变化层出不穷,古今典籍又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要给每一... 探索成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沿溯其源流演变,弄清来龙去脉,这对于研究历史词汇学、汉语语义学和辞书编纂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我们充分重视。由于汉语成语极其繁富,源远流长,变化层出不穷,古今典籍又汗牛充栋,浩如烟海,要给每一条成语追本求源,找出原始出处和最先用例(所谓“用例”,是指与词目字面相同亦即该成语固定形式的书例;有些成语的最初出处也就是用例),殊非易事。这需要依靠众力,博览群书,广积资料,细心采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成语 沿溯 翻江搅海 历史词汇学 源流演变 刘克庄 集卷 宋诗 剑南诗稿 老大无成
下载PDF
荷叶罗裙一色裁——谈文言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2
作者 张珏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第3期46-47,共2页
文本的阅读延伸是在教学文本的同时,须要拓展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种方法来全方位地审视文本,经过品味鉴赏、总结归纳,求得融会贯通的效果。拓展的文本可以来源于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这样既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补充和... 文本的阅读延伸是在教学文本的同时,须要拓展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种方法来全方位地审视文本,经过品味鉴赏、总结归纳,求得融会贯通的效果。拓展的文本可以来源于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这样既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补充和丰富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情感,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一、相同作者文本拓展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上阕主要抒发苏轼对政治的感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把酒问青天 把酒问月 《水调歌头》 拓展阅读 鉴赏能力 山水景物 林寒涧肃 沿溯 重岩叠嶂
下载PDF
浅谈“文饭诗酒”
3
作者 付庆鑫 《武夷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7-38,共2页
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答万季野诗问》中对"诗与文之辨"有一个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二者(诗与文)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酒,饭不变形,酒形质尽变……"吴乔这种"... 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答万季野诗问》中对"诗与文之辨"有一个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二者(诗与文)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酒,饭不变形,酒形质尽变……"吴乔这种"文饭诗酒"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乔 围炉诗话 万季野 生活本质 林寒涧肃 沿溯 诗所 夜宿山寺 里中 环境描写
下载PDF
《三峡》课内检测与课外迁移
4
《文教资料》 2004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素湍 沿溯 神女峰 呼王 迪功郎 襄陵 阅读体 丝竹之音 入蜀记 里中
下载PDF
“假借”和“通假”
5
作者 吕宪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9年第1期43-44,共2页
“假借”是六书之一。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道出了产生假借的原因;“依声托事”道出了假借造字的原则,“令、长”是假借的例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 “假借”是六书之一。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本无其字”道出了产生假借的原因;“依声托事”道出了假借造字的原则,“令、长”是假借的例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加深,生活中必定会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概念,而文字里却没有记录它的字,于是只好在现有的字里借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取其字形、字音来表达新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声 令长 假借字 今字 沿溯 中说 同或 小雅 晋宋 借义
下载PDF
与勇者同行 记金城Travelin车队丝绸之路穿越之旅
6
作者 木易哥 会思考的猪 随心 《摩托车》 2015年第10期98-101,共4页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摩旅。它因一场越野赛事而成行,但却时刻享受着公路骑行的舒适;它沿溯"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却处处彰显现代生活的乐与美。古老的典故,让这段旅程充满了豪迈;而现代的机械,亦让千年的天堑变为通途;一千个人就有一千... 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摩旅。它因一场越野赛事而成行,但却时刻享受着公路骑行的舒适;它沿溯"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却处处彰显现代生活的乐与美。古老的典故,让这段旅程充满了豪迈;而现代的机械,亦让千年的天堑变为通途;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爱上旅行的理由;但唯有摩旅,是只有当你身在旅途之中,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in 沿溯 踏板车 经济油耗 转瞬之间 离地间隙 西行 南大门 车适 四冲程
下载PDF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几处文言注释商榷
7
作者 冯守富 《读写月报》 2024年第11期40-43,共4页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信”是前提。但现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注释,有几处让人费解,特剖析商榷一二。商榷一:“绝”的意思是什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信”是前提。但现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文言注释,有几处让人费解,特剖析商榷一二。商榷一:“绝”的意思是什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八年级上册《三峡》)“沿溯阻绝”一语,课文注释为:“意思是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三峡》 文言文 沿溯 注释商榷 课文注释 八年级 统编
原文传递
中学语文课本双册文言课文的难字注音注释(中)
8
作者 行健 《语文建设》 1963年第2期11-13,共3页
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yǒu,地支十二位的第十位。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wéi。不可为,没法办。集诸将而语之曰——yù,告诉。吾誓与城为殉——xùn,牺牲生命。马副使鸣騄。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本 梅花岭记 势不可为 顺治二年 小石潭 羌村三首 石钟山 信陵君 若璞 沿溯
下载PDF
如何面对学生的尖锐提问
9
作者 黄国权 《课程教学研究》 2015年第2期94-95,共2页
大家都知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问能力就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因此,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提问,并且鼓励由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提问为主,让课堂师生的思维能互动起来,教学气氛能调动起来,这是新课堂... 大家都知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问能力就是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充分体现。因此,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提问,并且鼓励由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提问为主,让课堂师生的思维能互动起来,教学气氛能调动起来,这是新课堂的教学理念的要求。可学生提问多了,尤其是学生提了让教师觉得棘手且尖锐的问题,教师如果未能及时帮忙解答,那结果又该如何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气氛 新课堂 学习态度 词性活用 沿溯 襄陵 客观困难 体道 前后矛盾
原文传递
泾渭分明
10
作者 易群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8年第1期61-61,共1页
春冬之时,泾渭同流,泾清渭浊,两不相融,此之谓泾渭分明。泾入渭,如江入海,而水之清浊分明,是何因?其必曰:水与沙之冬夏变化也。《水经注》中曾如是描述"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春冬之时,泾渭同流,泾清渭浊,两不相融,此之谓泾渭分明。泾入渭,如江入海,而水之清浊分明,是何因?其必曰:水与沙之冬夏变化也。《水经注》中曾如是描述"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强力之冲击使沙随水走,浊浊泾河滚滚向东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渭同流 《水经注》 沿溯 沙随 襄陵 何因 千二百 素湍 清渭 夏水
原文传递
四场一厕建设的价值效应
11
作者 廖秋文 《衡阳通讯》 2010年第3期41-42,共2页
沿溯时光之轨,盘点去岁衡阳,在经济发展生气勃勃、项目建设热气腾腾、民生改善福气多多、社会大局和气盈盈等诸多亮点频显中,城市四场一厕建设已然描划了又一道靓丽的别样风景。其实,四场一厕建设称不上城市建设的大腕之作,但静心打量... 沿溯时光之轨,盘点去岁衡阳,在经济发展生气勃勃、项目建设热气腾腾、民生改善福气多多、社会大局和气盈盈等诸多亮点频显中,城市四场一厕建设已然描划了又一道靓丽的别样风景。其实,四场一厕建设称不上城市建设的大腕之作,但静心打量和读解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利民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效应 沿溯 点频 城市建设 经济发展 背街小巷 城市现代化 根本指向 人本关怀 理念追求
原文传递
步步高电子词典杯智力大赛题
12
《世界中学生文摘》 2005年第10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电子词典 沿溯 正整数解 少闲 动句 不大于
原文传递
谈普通教师的教科研
13
作者 郭子林 《学校管理》 2015年第2期45-45,共1页
不少教师在谈到教科研工作时,总觉得很高远,可望不可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教科研工作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贯穿于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教育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所... 不少教师在谈到教科研工作时,总觉得很高远,可望不可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后来我渐渐发现,教科研工作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贯穿于备课、上课、课外辅导、教育教学评价等所有环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息息相关。我认为,"问题"是教科研工作的对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教育科研无处不在。一、问题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科研工作 教育教学评价 学习过程 教育工作者 工作岗位 课外辅导 班务工作 日常教育 下行船 沿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