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姚元泽《泉谱》考
1
作者 任文彪 《中国钱币》 2024年第2期66-70,共5页
在讨论中国早期的钱币学著作时,近现代学者常提到一种姚元泽《钱谱》,并将姚元泽定为唐代人[1]。但除了名字和时代之外,几乎找不到任何确切资料。事实上,钱币学界对姚元泽《钱谱》的这种认识,可以追溯到乾隆十六年(1751)纂成的钦定《钱... 在讨论中国早期的钱币学著作时,近现代学者常提到一种姚元泽《钱谱》,并将姚元泽定为唐代人[1]。但除了名字和时代之外,几乎找不到任何确切资料。事实上,钱币学界对姚元泽《钱谱》的这种认识,可以追溯到乾隆十六年(1751)纂成的钦定《钱录》。《钱录·序》称:“前世纂述如顾烜、封演、姚元泽、张台、陶岳、金光袭、李孝美诸人所著,第散见于载籍,久无专书”[2]。虽然没有说明姚元泽的时代,但由于其名被列在唐代的封演和张台之间[3],自然容易被视为唐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谱 泉谱 钱币学 封演 张台 元泽 唐代 钱录
原文传递
关于《衡门百泉谱》之两点订正及《衡门百泉续谱》之简介
2
作者 衡门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2-69,共2页
沪版拙著《衡门百泉谱》出版后,承蒙海内外各界之鼓励,感荷殊深,有鉴于年来国内对钱币学术之研究及提倡,非常热烈,各省市区之钱币刊物,风起云涌。而且文字典雅考据详实,言之有物,实足使人钦佩和兴奋。猛然忆起笔者于一九七五年后。
关键词 泉谱 钱币学 百泉 续谱 钱监 博济监 使人 阜民监 定祥 一九
原文传递
拓出景印 以惠亲友——上海版《衡门百泉谱》评述
3
作者 王健舆 邹志谅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7-77,共1页
去年2月,上海书店印影出版了台湾著名钱币学者蔡养吾先生编著的《衡门百泉谱》。几十年来,海峡两岸的钱币研究者曾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某些学术交流,然而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台湾钱币著作尚属首次,这是我国政府改革开放政策在钱币研... 去年2月,上海书店印影出版了台湾著名钱币学者蔡养吾先生编著的《衡门百泉谱》。几十年来,海峡两岸的钱币研究者曾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某些学术交流,然而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台湾钱币著作尚属首次,这是我国政府改革开放政策在钱币研究领域里的一个具体体现。目前,在台湾亦能读到上海,及至全国各地出版的钱币书刊,两岸钱币家携手共研中国钱币的春风已吹遍祖国大地。蔡养吾先生对于钱币收藏之富,鉴赏之精,为海内外瞩目。先生原籍江苏省苏州市,常用笔名“衡门”,寓所命为“友云轩”,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谱 钱币学 中国钱币 景印 上海书店 荫嘉 学术交流 海峡两岸 环钱 宝钱
原文传递
泉书漫议
4
作者 戴建兵 《文献》 2001年第2期170-183,共14页
我国研究钱币学的著作浩如烟海,而且外国对中国钱币进行研究的书籍,也早已汗牛充栋.对钱币学专著的研究,不仅是目录学所要深入的工作,同时它对研究历代钱币也大有裨益.笔者初涉泉坛,不揣识浅,漫议泉书,行文之中不免挂一漏万,切望先识大... 我国研究钱币学的著作浩如烟海,而且外国对中国钱币进行研究的书籍,也早已汗牛充栋.对钱币学专著的研究,不仅是目录学所要深入的工作,同时它对研究历代钱币也大有裨益.笔者初涉泉坛,不揣识浅,漫议泉书,行文之中不免挂一漏万,切望先识大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币学 中国钱币 钱谱 古泉 历代古钱图说 钦定钱录 中国历代货币 币文 钱范 泉谱
下载PDF
再议明代补铸钱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达农 《浙江金融》 1987年第S1期131-131,共1页
《中国钱币》86年第2期叶世昌、潘连贵两同志写的《嘉靖年间没有补铸钱》一文中引《明实录》以较《明会典》和《明史》的记载嘉靖有补铸钱是不足为据的,较有说服力。可是据钱币实物,往往又能补史据以外的事。按南宋庆元锡背春七,据《古... 《中国钱币》86年第2期叶世昌、潘连贵两同志写的《嘉靖年间没有补铸钱》一文中引《明实录》以较《明会典》和《明史》的记载嘉靖有补铸钱是不足为据的,较有说服力。可是据钱币实物,往往又能补史据以外的事。按南宋庆元锡背春七,据《古泉汇考》:“培按铁折二钱,径九分弱,颇精。宁宗本纪:庆元六年十二月癸卯(癸未朔,癸卯是二十一日)诏改明年为嘉泰元年,而钱文有春七、同七二种,何梦华曰:此六年预铸也”。又《南宋泉谱凡例》:“庆元钱系自元年至六年所铸,故背文亦有元至六,惟蕲春监、汉阳监所铸之铁钱有春七、汉七,此盖庆元六年十二月廿二日,虽已诏命明年改元嘉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钱 古泉汇考 中国钱币 折二钱 泉谱 背文 元锡 铁钱 钱文 明会典
下载PDF
中外货币文化交流研究成果百年回顾
6
作者 戴建兵 陈晓荣 《江苏钱币》 200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一、中国学者对外国钱币的研究(一)20世纪初到70年代的初期考证及研究成果中国钱币学自产生伊始就十分注重外国钱币的研究,宋代洪遵《泉志》就有专门章节研究外国钱币。清代中期,考据学发展起来,学者们对外国钱币仍然十分关注,乾隆年间... 一、中国学者对外国钱币的研究(一)20世纪初到70年代的初期考证及研究成果中国钱币学自产生伊始就十分注重外国钱币的研究,宋代洪遵《泉志》就有专门章节研究外国钱币。清代中期,考据学发展起来,学者们对外国钱币仍然十分关注,乾隆年间翁树培的《古泉汇考》等著作对外国钱币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币学 古泉汇考 中国钱币 翁树培 泉谱 交流研究成果 清代中期 开元通宝钱 历代古钱图说 中国古代钱币
原文传递
邂逅收藏投资盛宴——2014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侧记
7
作者 张寿林 《中国金融家》 2014年第11期92-95,共4页
钱币既是商品交易的中介,又是文化的结晶,也是广受喜爱的收藏投资品。2014年10月24—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由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钱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2014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多角度展示了国际范围内钱币,特... 钱币既是商品交易的中介,又是文化的结晶,也是广受喜爱的收藏投资品。2014年10月24—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由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钱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2014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多角度展示了国际范围内钱币,特别是金银纪念币收藏和投资的动态,为广大钱币爱好者带来一场参观与参与的难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钱币博物馆 金币总公司 金银纪念币 国家会议中心 贵金属纪念币 金银币 人民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民俗钱 泉谱
原文传递
魏晋隋唐时期钱币著述概论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新华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8,66,共6页
钱币著述,又称“钱谱”,“泉谱”。明方以智《通雅》曰“纪钱制者,泉谱”,意思即是钱币著述当述历代币制,实质上钱币著述成了币制史,这是当时钱币学尚未独立发展的缘故。一般认为,萧梁顾垣《钱谱》是中国钱币学的滥觞。魏晋隋唐钱币学... 钱币著述,又称“钱谱”,“泉谱”。明方以智《通雅》曰“纪钱制者,泉谱”,意思即是钱币著述当述历代币制,实质上钱币著述成了币制史,这是当时钱币学尚未独立发展的缘故。一般认为,萧梁顾垣《钱谱》是中国钱币学的滥觞。魏晋隋唐钱币学萌芽时期,出现了几部钱币著述,虽然内容大多亡佚,水平不甚高,但对以后的钱币学发展,特别是宋人的钱币著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考察钱币著述的全部意义在于深度认识中国钱币学发展的真实详尽过程,寻视钱币学演变的规模及其得失,更好地解决如何继承钱币学遗产问题。本文力图对魏晋隋唐时期钱币著述的种类、源流、特征、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客观评价这一时期的钱币著述,探索前人著述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币学 钱谱 泉谱 魏晋隋唐 版别 代币制 龟贝 布币 钱范 女钱
原文传递
日本银行及上海博物馆所藏博山刀考略 被引量:3
9
作者 汪庆正 《中国钱币》 1985年第3期3-6,2,共5页
一九八四年十月至十二月,我在日本受到各地博物馆、收藏家和钱币学界的款待,使我增加了对日本同行的了解。日本学术界对中国钱币的研究,作出过很大的贡献,特别是《昭和泉谱》和《东亚钱志》,在中国一向受到钱币界的重视。这次东渡,使我... 一九八四年十月至十二月,我在日本受到各地博物馆、收藏家和钱币学界的款待,使我增加了对日本同行的了解。日本学术界对中国钱币的研究,作出过很大的贡献,特别是《昭和泉谱》和《东亚钱志》,在中国一向受到钱币界的重视。这次东渡,使我感到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一代学术界的凋零,中日两国都面临着亟待培养新一代的迫切任务。日本最大报社之一“朝日新闻”名古屋本社社长濑户口正昭先生,对此深有感触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山刀 上海博物馆 钱币学 中国钱币 泉谱 昭先 中国古代钱币 三孔布 燕刀 明刀
原文传递
至正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巧二 周丙启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15,共3页
我有编写至正通宝泉谱的想法已经三个春秋了,今年才下决心编写。1988年秋,我有幸同中国钱币学会的同行们交流中日货币史,借此机会编写了这篇小文,以在1989年秋访问中国时进行交流。
关键词 至正通宝 中国钱币学会 泉谱 隐起文 至正之宝 宝钞 铸钱 官铸 样钱 徐寿辉
原文传递
戴葆庭钱币学研究成果举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志强 《中国钱币》 2019年第6期28-39,共12页
戴葆庭先生精于钱币鉴定,他的钱币学研究成果,主要汇集在六套泉谱和著作中,为我国钱币学的学科建设做了前期准备。《足斋泉拓》全套四集,分别成书于1936年、1937年(图1)。每集收录50枚珍泉拓本,每枚珍拓都分别加盖有葆庭的鉴定印章。《... 戴葆庭先生精于钱币鉴定,他的钱币学研究成果,主要汇集在六套泉谱和著作中,为我国钱币学的学科建设做了前期准备。《足斋泉拓》全套四集,分别成书于1936年、1937年(图1)。每集收录50枚珍泉拓本,每枚珍拓都分别加盖有葆庭的鉴定印章。《足斋泉拓》是葆庭先生汇集的第一部钱谱。它不是从货币史的视角按历史顺序来排列古泉,而是从钱币学的视角来鉴定古泉、审视古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泉 钱币学 钱谱 泉谱 货币史 研究成果 学科建设 前期准备
原文传递
云南鹿头及富字银币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国明 《中国钱币》 1985年第3期62-,共1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在远东战区开始对日寇宣战时,战局进展不太顺利,当时中国单独对日抗战已进行了数年,由于制空及制海权皆被日寇占尽优势,中国所仰赖的进口物资运输路线,无论是空运或海运,皆艰困无比。基于此因,盟国决议经由印度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在远东战区开始对日寇宣战时,战局进展不太顺利,当时中国单独对日抗战已进行了数年,由于制空及制海权皆被日寇占尽优势,中国所仰赖的进口物资运输路线,无论是空运或海运,皆艰困无比。基于此因,盟国决议经由印度陆路开凿一条公路,通过缅甸直达中国的云南省。于是“中印公路”于民国卅一年(194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公路 运输路线 进口物资 泉谱 史迪威 造币厂 中文字体 实质货币 阳纹 流通时间
原文传递
戈邑布背文试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华 《中国钱币》 1986年第2期41-43,49,共4页
在小方足布中有一种常见的戈邑布。这种布有周郭,正面中间有一道竖纹,“戈”字在左,“邑”字在右。戈字与周宅殷、楚帛书中的戈字极为相似,邑字传形。背文多数为“(?)”,少数则为“(?)”。通长4.9至5厘米,宽3厘米,重9.3至10.7克。布的... 在小方足布中有一种常见的戈邑布。这种布有周郭,正面中间有一道竖纹,“戈”字在左,“邑”字在右。戈字与周宅殷、楚帛书中的戈字极为相似,邑字传形。背文多数为“(?)”,少数则为“(?)”。通长4.9至5厘米,宽3厘米,重9.3至10.7克。布的形体较其他方足布厚大,铸造工整,且大小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文 方足布 尖足布 布币 传形 楚帛书 古钱币 泉谱 安邑 秦半两钱
原文传递
忆泉界前辈丁福保先生
14
作者 马定祥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0-61,共2页
今年十月是我国著名钱币学家丁福保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丁福保先生在三、四十年代先后发起创建了中国古泉学会和中国泉币学社,主持编写了《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等书,大力倡导推动了一代古钱研究,功绩余绪惠及后学。为纪念丁福... 今年十月是我国著名钱币学家丁福保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丁福保先生在三、四十年代先后发起创建了中国古泉学会和中国泉币学社,主持编写了《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等书,大力倡导推动了一代古钱研究,功绩余绪惠及后学。为纪念丁福保先生,今特选编马定祥先生遗作一篇,发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福保 历代古钱图说 钱币学 泉币 古泉 定祥 中国钱币 罗伯昭 古代钱币 泉谱
原文传递
也谈所谓宝广局咸丰重宝大钱
15
作者 陈鸿禧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6-77,共2页
编辑先生:不久前弟在台北买得贵会所发行的《中国钱币》合订本,详细阅读之后,认为内中有一篇文章与弟有关,有在此深入讨论之必要,冒昧之处,尚请见谅。1987年第2期69页,郭若愚先生所写“清宝广局成丰重宝大钱考”一文中,把满文(?)之咸丰... 编辑先生:不久前弟在台北买得贵会所发行的《中国钱币》合订本,详细阅读之后,认为内中有一篇文章与弟有关,有在此深入讨论之必要,冒昧之处,尚请见谅。1987年第2期69页,郭若愚先生所写“清宝广局成丰重宝大钱考”一文中,把满文(?)之咸丰大钱认定为广东省宝广局所铸,这是不对的。弟在1982年写了两篇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重宝 咸丰大钱 中国钱币 宝巩局 咸丰钱 铸钱 样钱 泉谱 钱背 钱谱
原文传递
福建建宁发现一枚折三咸淳元宝
16
作者 曹建新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82,共2页
福建建宁发现一枚折三咸淳元宝曹建新AXIANCHUNYUANBAOCOINTHREEINONEWASDISCOVEREDINJIANNING,FUJIANPROVINCE¥CaoJianxinAbstract:Wec... 福建建宁发现一枚折三咸淳元宝曹建新AXIANCHUNYUANBAOCOINTHREEINONEWASDISCOVEREDINJIANNING,FUJIANPROVINCE¥CaoJianxinAbstract:WecanknowthattheXianChunYuanBaohasthreekindsofparcoin,TwoinonecoinandThreeinonecoinfromtheXianChunYuanBaocoindiscoveredinJianNing,Fujianprovince.itwasstillcastedinthe9thyearoftheXian1985年12月,福建省建宁县出土了8300余斤宋末窖藏铜钱。这批铜钱现藏建宁县博物馆。今年上半年,县博物馆组织人员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一枚九年咸淳元宝大钱(见插一),此钱钱文真书,对读,钱径3.5厘米、穿宽0.8厘米、缘宽0.5厘米(边缘未经磨制较粗糙)、重10.1克,背穿上"九"字,当指咸淳九年。咸淳元宝常见为小平、折二钱,背文纪年亦只有元至八,尚无发现有纪年九的咸淳钱。《南宋泉谱几例》云:"度宗之咸淳,年度至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淳元宝 折二钱 泉谱 背文 钱文 福建建宁 铸钱 折三钱 建宁县 清理过程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钱币学理论体系的讨论建立我国的新钱币学科
17
作者 王凯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2-,45,共2页
我国钱币学科的内涵应包含三项内容,即钱币学、货币史学和“两为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这个学科所含门类的直接来源,一是我国自六朝至宋朝以来所逐步建... 我国钱币学科的内涵应包含三项内容,即钱币学、货币史学和“两为论”——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学科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这个学科所含门类的直接来源,一是我国自六朝至宋朝以来所逐步建立起来的钱币学(从泉谱到研究版别、形制、铸造技术、文字图案,以及真伪鉴别等),二是我国从汉朝以来所逐步建立和充实起来的货币史学,三是我国明、清以来的经世之学和近现代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的“两为”学说。后者也可以说是钱币学科在搞应用研究时的基础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币学 泉谱 版别 货币理论 经世之学 真伪鉴别 理论体系 铸造技术 复品 币材
原文传递
台湾钱币学家蔡养吾先生访问京沪
18
《中国钱币》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64-64,共1页
台湾钱币学家蔡养吾先生于1990年10月下旬访问了中国钱币学会。蔡养吾先生是台北集币协会常务理事,以其对钱币的深厚功力在海外华人钱币界享有较高声望。今年上海曾出版了他的著作《衡门百泉谱》。
关键词 钱币学 中国钱币学会 泉谱 中国历史博物馆 协会常务理事 古代钱币 古代货币 人民银行 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
原文传递
圣宋元宝新品
19
作者 吴雄胜 《中国钱币》 2006年第3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圣宋元宝 小平钱 钱谱 泉谱
原文传递
新见“圣宋通宝”钱
20
作者 陈国友 《中国钱币》 2006年第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圣宋通宝 钱谱 泉谱 圣宋元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