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尿上皮癌右小脑转移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辉 王卓才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615-2615,共1页
患者,男,56岁。6年前突发血尿,B超示膀胱三角区广蒂1.5cm×1.3cm回音团;膀胱镜发现膀胱三角区见绒毛状物1.8cm×1.5cm,行膀胱肿瘤切除术,病理示高级别泌尿上皮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6次,定期复查血、尿、B超和CT,除空腹血糖升高外,
关键词 泌尿上皮癌 小脑转移 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三角区 膀胱灌注化疗 定期复查 血糖升高 绒毛状
下载PDF
盆腔原发性泌尿上皮癌一例
2
作者 张海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5期462-462,F0004,共2页
1 病例 患者女性,65岁。因大便习惯改变1个月,排尿费力2d入院。既往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血便和黏液便等症状。查体:直肠指检距肛门约7cm,直肠前壁触及一盆底肿块,直肠黏膜光滑。B超示阴道后方一7.1cm×6.4cm混合性... 1 病例 患者女性,65岁。因大便习惯改变1个月,排尿费力2d入院。既往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血便和黏液便等症状。查体:直肠指检距肛门约7cm,直肠前壁触及一盆底肿块,直肠黏膜光滑。B超示阴道后方一7.1cm×6.4cm混合性团块回声,以液性为主,暗区内充满细小光点回声,内壁上可见不规则强回声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上皮癌 原发性 盆腔 强回声 大便习惯 直肠指检 盆底肿块 直肠前壁
下载PDF
原发于卵巢的Brenner肿瘤与泌尿上皮癌鉴别:其不存在TERT启动子区突变
3
作者 Khani F Diolombi M L +2 位作者 Khattar P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8-1238,共1页
Brenner肿瘤是发生于卵巢的罕见肿瘤,约占卵巢上皮肿瘤的10%,多数肿瘤可表现为良性,偶见发生恶性病变。Brenner肿瘤被认为起源于卵巢和(或)输卵管的移行细胞化生组织,在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面类似于移行上皮(尿路上皮)肿瘤... Brenner肿瘤是发生于卵巢的罕见肿瘤,约占卵巢上皮肿瘤的10%,多数肿瘤可表现为良性,偶见发生恶性病变。Brenner肿瘤被认为起源于卵巢和(或)输卵管的移行细胞化生组织,在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面类似于移行上皮(尿路上皮)肿瘤,但该肿瘤的真正起源及其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nner 卵巢上皮肿瘤 罕见肿瘤 泌尿上皮癌 启动子区 TERT 突变 鉴别
下载PDF
从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表现分析病理分级
4
作者 韩延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3期54-54,57,共2页
目的:探讨从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表现分析病理分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00例膀胱泌尿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根据其病理分级的不同分为A组(乳头状瘤,20例)、B组(低度... 目的:探讨从膀胱泌尿上皮癌病理切片镜下表现分析病理分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00例膀胱泌尿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根据其病理分级的不同分为A组(乳头状瘤,20例)、B组(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25例)、C组(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35例)及D组(高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20例),分析四组病理切片镜下表现。结果:A组尿路上皮无异型性,皮乳头分离,层数较少且存在完整的伞细胞,无核分裂,细胞核大小形态正常;B组稍有异型性,乳头状肿瘤排列有序,结构轻度异常、细胞核轻度间变;C组有异型性,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多,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增多,出现有丝分裂;D组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排列无极性,常见核分裂现象。结论:不同病理分级的膀胱泌尿上皮癌在病理切片镜下有着不同的病理学表现,可为疾病的诊断以及后期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泌尿上皮癌 病理切片 病理分级 病理表现
下载PDF
手术切除对转移性泌尿上皮癌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徐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泌尿上皮癌 外科治疗 疗效评价
原文传递
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位志峰 徐晓峰 +4 位作者 周文泉 张征宇 程文 葛京平 高建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少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文中通过探讨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7例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CT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 目的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少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文中通过探讨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7例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CT尿路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尿脱落细胞学、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检查。结果 B超发现肾盂占位11例,阳性率为73.3%;输尿管占位3例,阳性率为25%。CTU检查发现肾盂占位14例,阳性率为93.3%;输尿管占位10例,阳性率为83.3%。IVU发现肾盂充盈缺损10例,阳性率为66.7%;输尿管充盈缺损或狭窄6例,阳性率为50.0%。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6例,阳性率为22.2%。膀胱镜检查发现患侧输尿管口喷血8例,阳性率为29.6%,膀胱肿瘤2例。输尿管镜成功检查并发现病变24例,阳性率为88.9%。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结论 CTU、输尿管镜是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重要的检查手段。上尿路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因无典型的乳头状改变,输尿管镜下易于误诊,应提高对其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 尿 泌尿上皮癌 尿管镜 诊断
下载PDF
FISH检测尿路上皮癌漏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渭波 董兵卫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76-377,共2页
FISH检测是尿路上皮癌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尚需完善,还不能作为肿瘤确诊的依据,本文通过2例漏诊病例,探讨其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2013-01-2013-06期间经我院收治的尿路疾病患者中,有10例行FISH技术检测,但其中2例结果为阴性... FISH检测是尿路上皮癌诊断的一种辅助手段,但尚需完善,还不能作为肿瘤确诊的依据,本文通过2例漏诊病例,探讨其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2013-01-2013-06期间经我院收治的尿路疾病患者中,有10例行FISH技术检测,但其中2例结果为阴性,与组织活检结果不符.患者以反复肉眼血尿并腰痛之主诉入院.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提示输尿管中段充盈缺损,考虑占位性病变.脱落细胞学检查提示见可疑肿瘤细胞,但尿FISH结果阴性.家属要求行手术探查,遂行输尿管探查术.术中冷冻病理提示泌尿上皮癌.遂行输尿管癌根治术.病理诊断: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上皮癌 FISH 漏诊 分析
下载PDF
肾类癌2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7
8
作者 潘敏鸿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677,共1页
关键词 肾类 病理分析 内分肿瘤 临床 淋巴结清扫术 腰背部疼痛 综合征 泌尿上皮癌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联合区域淋巴清扫治疗肾盂输尿管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万里军 童炎岳 +4 位作者 徐毅 雷樟铭 朱剑勇 祝秀文 叶锋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套装切除)联合区域淋巴切除术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对29例肾盂输尿管癌行经腹腔途径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套装切除)联合区域淋巴切除术治疗上尿路泌尿上皮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对29例肾盂输尿管癌行经腹腔途径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套状切除术,并行区域淋巴清扫术。男16例,女13例,年龄37~84岁,平均69.2岁。其中肾盂癌20例,输尿管癌9例(上段5例,中段4例)。左侧13例,右侧16例。术后均予吡柔比星30mg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8次,2例术前发现膀胱癌者灌注疗程为2年。随访4~41个月,平均23.2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5~220min,平均140min。术中估计出血量60~400ml,平均210ml。术后引流管放置5~14d。术后第2~7天,4例出现乳糜漏,持续3~12d,均为左侧。早期2例出现不全性小肠梗阻,经中药灌肠等处理后好转,在缝合盆底腹膜后未再出现不全性肠梗阻。未观察到其他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7~14d,平均9.6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尿路上皮癌,平均切除淋巴结6枚。淋巴结阳性率27.6%(8/29),T1、T2、T3、T4分期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是0(0/3)、15.4%(2/13)、36.4%(4/11),100%(2/2)。不同病理分级G1、G2、G3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0/2)、27.3%(3/11)、31.3%(5/16)。而术前影像学检查仅5例提示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阴性者有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9个月、18个月发现膀胱肿瘤,行电切。8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1例接受放化疗,术后9个月仍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之后死于肺转移。其余未行放化疗,1例于术后13个月出现肝转移,1例术后12个月发现膀胱肿瘤,另外5例随访时间短,未发现复发转移。其余病例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未发现切口转移。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输尿管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区域淋巴清扫能准确进行肿瘤分期,同时切除了常规检查未发现的转移淋巴结,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泌尿上皮癌 尿 淋巴清扫
原文传递
膀胱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亮 黄文斌 陈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0-703,共4页
小细胞癌是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肺,但也可发生于肺外器官,如乳腺、喉部、食管、胃、小肠、宫颈、前列腺和膀胱。膀胱小细胞癌非常少见,自1981年Cramer等首次报道以来,目前文献中约有200多例报道。膀胱小细胞癌的好发... 小细胞癌是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肺,但也可发生于肺外器官,如乳腺、喉部、食管、胃、小肠、宫颈、前列腺和膀胱。膀胱小细胞癌非常少见,自1981年Cramer等首次报道以来,目前文献中约有200多例报道。膀胱小细胞癌的好发年龄和临床特征与膀胱普通型泌尿上皮癌相似,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特征类似于肺的小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小细胞 分子遗传学 临床病理学 肺外器官 超微结构特征 高度侵袭性 泌尿上皮癌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