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与发展:三十年来法国学界的冷战史研究状况
1
作者 高嘉懿 《法国研究》 2022年第3期54-73,共20页
自冷战结束以来,法国学界对冷战史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在传承国际关系史在政治、外交、经济等传统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向文化史、社会史、科技史等其他领域延伸,并保留了法国学者特殊的研究关怀,从而将法国的冷战史研究... 自冷战结束以来,法国学界对冷战史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在传承国际关系史在政治、外交、经济等传统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思想的基础上,向文化史、社会史、科技史等其他领域延伸,并保留了法国学者特殊的研究关怀,从而将法国的冷战史研究拓展为研究内容多维、研究视角全面、研究方法推陈出新的交叉学科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法国学界 全球合作
下载PDF
探析法国学界对中国女人的研究
2
作者 苑莉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67-74,共8页
法国学界对中国女人的研究在法国女学研究界中的地位和主要研究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殖民时代的初识(1860—1932年),通过大量法国等欧洲旅行者的见闻来关注和研究中国女人问题,聚焦在婚姻、家庭制度里思考中西方的差异及根源... 法国学界对中国女人的研究在法国女学研究界中的地位和主要研究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殖民时代的初识(1860—1932年),通过大量法国等欧洲旅行者的见闻来关注和研究中国女人问题,聚焦在婚姻、家庭制度里思考中西方的差异及根源;第二个阶段是赛珍珠时代的想象(1932—1973年),借助赛珍珠的文学作品来理解那个时代中国女人的悲哀、无助、挣扎和觉醒;第三个阶段是多学科透视中的认识深化(1973年至今)。在女权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法国新生代女学研究者结合他们深厚的法兰西治学风格解读、研究全球女人问题。贯穿在这一百多年间的研究主旨始终未变:探析女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为改善女人的命运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学界 中国女人形象 母亲 婚姻 性别
下载PDF
法国学界对于中国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8-2018年中国研究数据
3
作者 游楠 《法国研究》 2019年第4期14-26,共13页
当前,国内研究法国学界对于中国的研究结论两极化趋势十分明显,要么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十分正面;要么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十分负面,这非常不利于中国深化与法国的双边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国学界在2008年之后对于中国的研究的观... 当前,国内研究法国学界对于中国的研究结论两极化趋势十分明显,要么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十分正面;要么认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十分负面,这非常不利于中国深化与法国的双边关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国学界在2008年之后对于中国的研究的观点和看法,笔者采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对法国学界有关中国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本文依托数据文献统计研究法,对"科学网"(Web of Science,WOS)所收录的相关文献数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可视化软件,绘制相关的科研成果图谱。本研究初步厘清了当今法国学界对中国研究的关键词、研究热点和研究状况,为将来中国学界进一步加强与法国学界的交流及合作提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学界 中国的研究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法国汉学界对中西文化首次撞击的研究(上) 被引量:4
4
作者 耿昇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173-182,共10页
明末清初的 16— 18世纪 ,是中西两种文化首次撞击的时代。这次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媒介 ,是以入华耶稣会士为主体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他们无论是在中学西渐方面 ,还是在西学东渐领域中 ,都做了许多有益的、他人无法取代的工作。他们... 明末清初的 16— 18世纪 ,是中西两种文化首次撞击的时代。这次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媒介 ,是以入华耶稣会士为主体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他们无论是在中学西渐方面 ,还是在西学东渐领域中 ,都做了许多有益的、他人无法取代的工作。他们在华的传教事业基本上是失败的 ,或者说是收效甚微 ,但他们在中西文化 (哲学、史学、经济、伦理、政治、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 )交流方面成绩斐然。他们在中学西渐方面取得的成绩比在西学东渐方面更大。入华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 ,法国汉学界在该领域中始终居领先地位。本文对法国汉学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鸟瞰式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华耶稣会士 中西文化交流 法国学界 明末清初
下载PDF
法国汉学界对中西文化首次撞击的研究(下) 被引量:1
5
作者 耿昇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明末清初的16-18世纪,是中西两种文化首次撞击的时代。这次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媒介,是以入华耶稣会士为主体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他们无论是在中学西渐方面,还是在西学东渐领域中,都做了许多有益的、他人无法取代的工作。入华耶稣会... 明末清初的16-18世纪,是中西两种文化首次撞击的时代。这次中西文化的撞击与交流媒介,是以入华耶稣会士为主体的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他们无论是在中学西渐方面,还是在西学东渐领域中,都做了许多有益的、他人无法取代的工作。入华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法国汉学界在该领域中始终居领先地位。本文对法国汉学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鸟瞰式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华耶稣会士 中西文化交流 法国学界 明末清初
下载PDF
法国汉学界的丝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耿昇 Song Yan 《丝绸之路》 2014年第11期122-135,共14页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陆路丝绸之路东起中国长安,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人员、文化和思想交流的一条大动脉。陆路丝绸之路东起中国长安,穿越西域、古印度、阿拉伯-波斯社会,一直通向希腊-罗马世界。丝路输送的并不仅仅是丝绸,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综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量所占比例始终甚小。从狭义上讲,丝路上的文化交流实际与物产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陆路丝绸之路又衍生出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沙漠之路和骆驼队之路等不胜枚举的名称。虽然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称的科学性和历史真相,尚有商榷余地,但它们在中外关系史上的作用却不容小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学界 海上丝绸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西南丝绸之路 思想交流 文化交流 中外关系史 历史真相
下载PDF
中国文学在法国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泽乾 《法国研究》 1989年第2期14-22,13,共10页
中国和法国是两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两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优秀代表。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成果丰硕、源远流长,文学作为文化园地的一朵奇葩,在这种文化交融和渗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所述及的仅系中法文学领域交流活动... 中国和法国是两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两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优秀代表。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成果丰硕、源远流长,文学作为文化园地的一朵奇葩,在这种文化交融和渗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文所述及的仅系中法文学领域交流活动的一个侧面,是对中国文学在法国传播情况的简要回顾及其历史经验的粗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法国学界 十九世纪 中国现代文学 中法文化交流 汉学家 中国古典文学 短篇小说 中法文学 中国诗歌
下载PDF
法国地理学界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沈世伟 Lazzarotti Olivier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4-851,共8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国地理学界在旅游研究上孜孜以求,成果丰硕。回顾分析了法国地理学界旅游研究的起源、内容与演变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创建"以地理学为主视角的旅游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在旅游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国地理学界在旅游研究上孜孜以求,成果丰硕。回顾分析了法国地理学界旅游研究的起源、内容与演变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最新研究进展,尤其是创建"以地理学为主视角的旅游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在旅游地的评估与管理、以旅游者行为为中心的研究、旅游地及其概念的演变等方面尤有建树。这些新进展可能继而引发下一步的研究进展,例如关于旅游认知的真实性、旅游规范、旅游经济、遗产旅游等议题的探讨。可见,旅游大大拓展了地理学科的研究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研究 法国地理学界 研究阶段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法国汉学界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耿昇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73,共12页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法国学界 研究成果 代表作品 多米尼克·勒列夫尔 宗教 儒家文化
原文传递
莱布尼茨与中学西渐──评法国汉学界近年来有关莱布尼茨与中国的几部论著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昇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132-139,1,共9页
莱布尼茨(G·W·F·vonLeibniz,1646—1716年)是17—18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力学家、神学家和史学家。他是上承希腊哲学,下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莱布尼茨一生中从未到过中国,主要是... 莱布尼茨(G·W·F·vonLeibniz,1646—1716年)是17—18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力学家、神学家和史学家。他是上承希腊哲学,下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莱布尼茨一生中从未到过中国,主要是受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们的通讯和著述之影响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入华耶稣会士 中学西渐 法国学界 中国礼仪之争 自然神学 《易经》 《圣经》 “中国热” 中国思想
原文传递
施舟人与道教研究
11
作者 吴建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施舟人与道教研究吴建雍1993年,任法国高等学院(即索邦大学Sorbonne)教授的施舟人(KristoferMarinusSchipper),被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聘为中国史教授。一身而兼任两国著名汉学研究机构的教授... 施舟人与道教研究吴建雍1993年,任法国高等学院(即索邦大学Sorbonne)教授的施舟人(KristoferMarinusSchipper),被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聘为中国史教授。一身而兼任两国著名汉学研究机构的教授,殊为学者所注目。这固然是因为施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研究 道教仪式 高等学院 民间宗教信仰 斋醮科仪 法国学界 中国道教 法国汉学家 《道藏》 学术成就
下载PDF
当代法国汉学——古代文学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米·马修 卢梦雅 曹艳艳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2期72-78,共7页
雷米·马修(Rémi Mathieu),当代法国著名汉学家,1948年生于法国厄尔省,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东亚文化研究中心(CRCAO)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神话,古典诗学,古典文学,儒学和儒家思想等,共出版了近二十部译著,包括《... 雷米·马修(Rémi Mathieu),当代法国著名汉学家,1948年生于法国厄尔省,前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东亚文化研究中心(CRCAO)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神话,古典诗学,古典文学,儒学和儒家思想等,共出版了近二十部译著,包括《山海经》《楚辞》《淮南子》《搜神记》《孔子》等儒家、道家、神话传说研究方面的相关著作和翻译,发表近八十多篇论文,在法国汉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马修在中国学术界也备受推崇,曾多次受邀前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各大学和科研机构讲学。本文系2015年11月雷米·马修教授应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邀请,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子海》整理与研究"研讨会上的发言稿之一,原题为"La Sinologie fran?aise aujourd’hui"。全文将法国汉学成立以来的发展分为二战前、二战后以及当代三个阶段,呈现了几代法国汉学家在古代文学部分的研究概况,并详细介绍了当代专攻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献的汉学家及其著述和成果,对我们了解今天法国汉学的古代文献领域颇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法国学界 汉学家 当代 国家社科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神话 儒家思想
原文传递
法国汉学研究史概述(中) 被引量:12
13
作者 保罗·戴密微 秦时月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4年第1期129-136,4,共9页
二、十九世纪 十八世纪,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京,几乎只有法国的耶稣会传教团仍在活动,汉学研究才得以发展;虽然法国国内也有发展汉学研究的愿望,但是弗雷莱、富尔蒙式或是蒂尔戈大臣在这方面的努力都没有什么结果。十九世纪形势完全相反... 二、十九世纪 十八世纪,在中国,尤其是在北京,几乎只有法国的耶稣会传教团仍在活动,汉学研究才得以发展;虽然法国国内也有发展汉学研究的愿望,但是弗雷莱、富尔蒙式或是蒂尔戈大臣在这方面的努力都没有什么结果。十九世纪形势完全相反,上半叶,汉学在法国本土组织起来;由于这种转变的长处和不足,汉学变成了一种学院式的、书本式的学科。一方面,在当时的专业人员中,法国汉学学者的新成员在对中国的研究中运用已在其他人文学科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比耶稣会士更有准备;但另一方面,他们缺少与研究对象的直接接触,如同人类学家所说的,缺少“现场”实践,这就使他们的研究工作更加理论化,因而没有人文科学的生动性。他们那精确而严格的方法论补救了他们失去的真实的直感。仅仅在鸦片战争(1839—1842)和一系列法中条约(1844—1860)签订以后,对中国的研究才有可能在中国进行,这种研究或是由翻译人员和领事进行,或是由传教士,尤其是由恢复了十八世纪其前辈学术传统的耶稣会士进行,但不是在北京。(具体地说,是在上海的徐家汇和河北省的献县——译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学界 耶稣会士 研究史 十九世纪 汉学研究 十八世纪 传教士 汉语语法 教授职位 文艺复兴
原文传递
法译《水浒传》的问世与法国对中国小说的译介·研究——中国文学在法国之二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林森 《社会科学战线》 1986年第4期302-310,共9页
由若克·达尔斯(Jacques Dars)先生翻译的《水浒传》法文全译本于一九七八年在巴黎正式出版发行。这部译著的问世轰动了法国文学界、汉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译书一上市就吸引了巴黎外国文学爱好者,他们奔走相告,争相购买、阅读。... 由若克·达尔斯(Jacques Dars)先生翻译的《水浒传》法文全译本于一九七八年在巴黎正式出版发行。这部译著的问世轰动了法国文学界、汉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译书一上市就吸引了巴黎外国文学爱好者,他们奔走相告,争相购买、阅读。《水浒传》法文全译本出版至今已经有八个年头,但它仍然是法国读书界经常提及的一部作品,成了巴黎人最爱读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从一八五○年以来,西方曾相继出现过十多个不同的《水浒传》译本,可从没有一个译本能像法文全译本这样赢得广大读者的欢迎,产生这么强烈的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中国小说 中国文学 全译本 法国学界 法国文学 汉学家 中国古典小说 法文 翻译家
原文传递
唐宋散文在法国的翻译与研究
15
作者 车琳 《中国文学年鉴》 2017年第1期844-845,共2页
法国汉学界对中国散文的研究自然受到中国国内学术传统的影响,因此,对唐宋散文的翻译和研究仍然以八大家为重点。较早翻译唐宋八大家散文作品的是曾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图书馆馆长的俄罗斯裔法国汉学家马古礼。他在《中国古文选... 法国汉学界对中国散文的研究自然受到中国国内学术传统的影响,因此,对唐宋散文的翻译和研究仍然以八大家为重点。较早翻译唐宋八大家散文作品的是曾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图书馆馆长的俄罗斯裔法国汉学家马古礼。他在《中国古文选》(1925年)中收入了韩愈的《原道》《师说》《进学解》等16篇作品,大多选自《古文观止》,最引起他关注的是韩愈在唐宋时期古文运动中的作用:“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重要转折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学界 翻译与研究 唐宋散文 《古文观止》 散文作品 古文运动 图书馆馆长 唐宋八大家
原文传递
四海存知己 华文铸友谊——追忆法国著名汉学家龙巴尔教授
16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8年第6期17-20,共4页
四海存知己华文铸友谊——追忆法国著名汉学家龙巴尔教授耿戊寅岁首,噩耗传来,法国汉学界乃至整个东方学界的著名学者、法兰西远东学院院长和《法国汉学》丛刊的法方主编龙巴尔(DengLombard,1938—1998年)教... 四海存知己华文铸友谊——追忆法国著名汉学家龙巴尔教授耿戊寅岁首,噩耗传来,法国汉学界乃至整个东方学界的著名学者、法兰西远东学院院长和《法国汉学》丛刊的法方主编龙巴尔(DengLombard,1938—1998年)教授,于元月8日病逝于巴黎。这一天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学 汉学家 法国学界 社会科 中国学术界 东南亚 研究实验 南中国海 法兰西 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关于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问谢和耐教授 被引量:3
17
作者 谢和耐 钱林森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6-114,共9页
关键词 法兰西学院 先生 教授 正规教育 毕业 中西方文化 导师 法国学界 反法西斯战争 院士
原文传递
巴黎第七大学基础汉语教学的新发展
18
作者 何子铨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从1970年起就建有东亚语言文化系。系内有四个语种,即汉语、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其中汉语为最大语种,学生人数最多,师资力量也最强。现有学生697人(学基础汉语的一、二年级人数为469人),相当于其余三语种人数的总和...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从1970年起就建有东亚语言文化系。系内有四个语种,即汉语、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其中汉语为最大语种,学生人数最多,师资力量也最强。现有学生697人(学基础汉语的一、二年级人数为469人),相当于其余三语种人数的总和。固定教师17人,尚有些兼课教师(如英语、法语及部分选修课等)未计算在内。教师中法国人占10名,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等地的华裔人士占7人。法国汉学界的一些著名学者、教授曾在该系任教,如儒尔勒、埃尔乌埃特(前全法汉学会会长)、汪德迈、雷维等均曾任该系系主任。他们丰博的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知识和踏实的研究学风延续至今。因而在巴黎高校中赢得了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汉语教学 语言文化 巴黎 法国学界 二年级 大学 中国大陆 现代汉语 学生人数 兼课教师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Later Greek Philosophy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s
19
作者 王晓朝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2年第3期19-30,共12页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cholars have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later Greek philosophy. Using current European and American work as a reference poi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and gaps betwe...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scholars have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later Greek philosophy. Using current European and American work as a reference poin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ifferences and gaps between foreign and Chines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of research.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on the question of the boundaries of later Greek philosophy, Chinese scholars have, through long years of exploration, come up with independent opinions and solutions that differ from those of their European and Ameriean counterparts, and that they have a better grasp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later Greek philosophy. Their work, however, clearly falls short with regard to historical source material. As far as methodology is concerned, there is a clear tendency towards convergence between Chinese scholars and their foreign colleag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r Greek philosophy boundaries of later Greek philosophy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later Greek philosophy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later Greek philosophy Chinese academic world European and American academic world
原文传递
白尚德和她的中国人类学研究
20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128-134,147,共8页
白尚德和她的中国人类学研究钱林森法国汉学研究历史悠久而辉煌。如果从十七世纪法国汉学发韧期,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的汉学先驱白晋(LeP·Bouvet)、李明(Louislecomte)、宋君荣(LeP·Antoi... 白尚德和她的中国人类学研究钱林森法国汉学研究历史悠久而辉煌。如果从十七世纪法国汉学发韧期,以来华传教士为主体的汉学先驱白晋(LeP·Bouvet)、李明(Louislecomte)、宋君荣(LeP·AntoineGaubil)、孙璋(LeP·L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高山族 中国人类学 结构人类学 法国学界 汉学家 中国文化 列维—斯特劳斯 尚德 中国大陆 文化人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