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浪潮的母体:试论迷影作为一种创造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蔡文晟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法国新浪潮纵使誉满天下,但其成因向来众口难调,迄今仍乏共识。倾向从外缘条件予以分析的论者,往往侧重由“二战”后在影坛出现的技术、经济、发行变革来阐释这个姑且可用“运动”称之的现象何以发轫。然而,根据新近在华语世界出版的《... 法国新浪潮纵使誉满天下,但其成因向来众口难调,迄今仍乏共识。倾向从外缘条件予以分析的论者,往往侧重由“二战”后在影坛出现的技术、经济、发行变革来阐释这个姑且可用“运动”称之的现象何以发轫。然而,根据新近在华语世界出版的《迷影:创发一种观看的方法,书写一段文化的历史(1944—1968)》一书作者安托万·德巴克的看法,倘若缺乏以《电影手册》为论战核心的那几个青年土耳其人以及一种以爱之名的迷影文化,这场运动势将不可能。于此,我们不禁想问,何以这位档案学功底深厚的历史学家以及这本论述对象极为明确的断代史研究所揭橥的,竟是一种相对具备普世性的精神特质?又,倘若这种精神确实拥有穿越时空囿限的潜能,为什么在新媒体时代会兴起一股呼吁“新迷影”或“迷影2.0”到来的声音?另外,与迷影近乎一体两面的作者策略,其本质当真是一种美学化的天才崇拜?抑或,此见解实乃该策略在语境转化过程中被误用的结果?是否这种精神,与苏珊·桑塔格在《电影的衰退》末尾所强调的新迷影精神早已声气相通?本文拟以这些深度串连的问题为运思支点,运用大量史料及新近译介的文献,详人所略,略人所详,期许能为新浪潮这桩公案提出一个相对踏实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新浪潮 迷影 作者 安托万·德巴克 亨利·朗格卢瓦 法国电影资料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