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探索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碧 《科技信息》 2009年第8期304-304,共1页
面对法学专业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开设法学专业的独立学院在招生和就业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让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增强自身的优势,在与名牌大学教育竞争的过程中具备自己的特色,这就必须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结合... 面对法学专业越发严峻的就业形势,开设法学专业的独立学院在招生和就业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让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增强自身的优势,在与名牌大学教育竞争的过程中具备自己的特色,这就必须开拓新的发展思路,寻求新的发展方向。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培养现状,改革现今的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等势在必行。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实务型法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法学教育 独立学院法学教育发展趋势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思考 被引量:8
2
作者 霍宪丹 《岳麓法学评论》 2001年第1期63-82+8,共20页
法学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中担负着双重使命,如何加快改革、发展,满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律人材的需要,是法学教育面临的时代任务。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概括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 法学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中担负着双重使命,如何加快改革、发展,满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法律人材的需要,是法学教育面临的时代任务。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概括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比较分析发世界各国主要的法律人材培养模式和法律人材的成功经验;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面向21世纪的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律人材 法学教育发展
原文传递
物证技术学的现实特征新探——以新《刑事诉讼法》为基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凌燕 徐心磊 《天津法学》 2013年第4期13-18,共6页
新刑事诉讼法进一步明确"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基本制度",以物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物证技术学所发挥的作用势必会越来越大。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重新审视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和目的,建构以物证技术学为起点... 新刑事诉讼法进一步明确"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基本制度",以物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物证技术学所发挥的作用势必会越来越大。因此,高等院校必须重新审视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和目的,建构以物证技术学为起点的自然科学与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大法学"学科体系,以拓展法律人才的知识结构,促进法学教育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刑事诉讼法 物证技术 法学教育发展 现代教育理念
下载PDF
我校举办“法学名家谈法学教育及法大发展”论坛
4
作者 肖路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法学名家谈法学教育及法大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教育 学术交流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职业变革与法学教育走向 被引量:6
5
作者 尹超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9年第1期93-111,共19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和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证明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并会对社会各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在法律职业领域,人工智能不仅给给司法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也会对以律师职业为代表的法律服务业带来冲击,从而引发法律职... 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和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证明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并会对社会各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在法律职业领域,人工智能不仅给给司法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也会对以律师职业为代表的法律服务业带来冲击,从而引发法律职业的变革,甚至催生新的法律职业。同时,人工智能及其所导致的法律职业变革,都会对法学教育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在人工智能时代,法学教育不仅要适应法律职业的社会需求,也要凸显人文素养和完善人格的教育,建立'人工智能+法学'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把法律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有机融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职业变革 法学教育发展
原文传递
Mentoring as an Interaction System, Providing Teachers'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6
作者 Svetlana Jermakovica 《Sociology Study》 2014年第8期691-699,共9页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can be promoted by providing the educational sustainability. The education of prospective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ecological approach, which ensures the ecological p...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can be promoted by providing the educational sustainability. The education of prospective teachers should be based on ecological approach, which ensures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and an opportunity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e main aim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is to substantiate mentoring as an interaction system for the facilitation of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offers the results of her theoretical research: substantiation of mentoring's importance in teachers' education, substantiation of mentors' roles and functions, and substantiation of ecological approach in teachers' education. Ecological approach in teachers' education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friendly attitude toward a school as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Mentoring provides the prospective teachers' readiness to the professional activity and ability to successful integration in various types of school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ir specificity. The author applied the following research methods: experience reflection, studying, analysing, and evaluating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approach MENTORING readines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chool environ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