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法治中国战略为目标的法学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金钊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42,共8页
构建法学话语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否则难以形成逻辑一致的法治意识形态。促成法治的实现是今后中国法学家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的法学话语体系所构造的思维方式,基本是由权力引领的,强调了整体、辩证思维的重要性,而不重视逻辑... 构建法学话语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否则难以形成逻辑一致的法治意识形态。促成法治的实现是今后中国法学家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的法学话语体系所构造的思维方式,基本是由权力引领的,强调了整体、辩证思维的重要性,而不重视逻辑思维规则的使用,因而使得法律难以发挥限权的功能,不能满足法治建设的需要。为改变这种话语结构和思维方式,需要以法治中国战略为目标,用法治定义中国、用契约精神塑造理性思维、运用逻辑思维规则建构法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中国 法治话语 法学话语 法治意识形态 法治逻辑
下载PDF
论法学话语的形式化
2
作者 李旭东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
法学话语具有明显的形式化特点,由于法学话语涉及现实世界,它与一般形式化系统有所不同,三段论在法学话语中的运用具有特殊性。形式化对于法律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法学话语 形式化 法律推理
下载PDF
以法治中国战略为目标的法学话语体系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毫 《知与行》 2020年第1期62-62,共1页
陈金钊在《求是学刊》2019年第5期撰文指出,构建法学话语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否则难以形成逻辑一致的法治意识形态。促成法治的实现是今后中国法学家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的法学话语体系所构造的思维方式,基本是由权力引领的,强... 陈金钊在《求是学刊》2019年第5期撰文指出,构建法学话语体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否则难以形成逻辑一致的法治意识形态。促成法治的实现是今后中国法学家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的法学话语体系所构造的思维方式,基本是由权力引领的,强调了整体、辩证思维的重要性,而不重视逻辑思维规则的使用,因而使得法律难以发挥限权的功能,不能满足法治建设的需要。为改变这种话语结构和思维方式,需要以法治中国战略为目标,用法治定义中国、用契约精神塑造理性思维、运用逻辑思维规则建构法学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精神 法治意识形态 法学话语 限权 话语结构 法治建设 话语体系建构 逻辑思维
下载PDF
论法学话语的构造
4
作者 李旭东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93-96,共4页
法治事业的进程要求法学话语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逻辑和学术品格,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文章认为,自由理念是建构法学话语的基础;法律上的人是法学话语的逻辑起点,概念方法、逻辑方法、原则方法是法学话语建构的基本方法;法学话... 法治事业的进程要求法学话语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逻辑和学术品格,为法治国家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文章认为,自由理念是建构法学话语的基础;法律上的人是法学话语的逻辑起点,概念方法、逻辑方法、原则方法是法学话语建构的基本方法;法学话语的形式化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话语 概念 逻辑 形式化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论纲
5
作者 周叶中 《新华文摘》 2024年第5期14-17,共4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中,相较于其他法学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更具有紧迫性。其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法律,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有别于其他国家法律体系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中,相较于其他法学学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更具有紧迫性。其原因主要表现在:首先,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法律,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有别于其他国家法律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应以宪法学话语体系为核心。其次,与其他法学部门不同,宪法学与政治制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法律体系 法学 法学学科 法学话语 话语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系的构建 紧迫性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研究反思*——以“党内法规”话语为例 被引量:29
6
作者 廖奕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共14页
就法律话语理论发展而言,严格意义上的法学话语研究极为必要。法学话语具有形式多元、去权力导向和情感主义等特征,对其体系化的研究应遵循历史实践逻辑。此种逻辑,在以"党内法规"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的流变中... 就法律话语理论发展而言,严格意义上的法学话语研究极为必要。法学话语具有形式多元、去权力导向和情感主义等特征,对其体系化的研究应遵循历史实践逻辑。此种逻辑,在以"党内法规"为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的流变中可得到实证。党内法规体系话语的勃兴,反映了当下中国法治意识形态和法律治理过程的全面深化。然而,大量的相关研究忽略了法学话语的历史语境和限制条件,在学科体制的规训下难以发挥真正的理论引导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应当在更广阔的历史条件论述中推进,形成新的分析框架,重视对理论策略问题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话语 党内法规 政法话语 法治意识形态 历史实践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 被引量:6
7
作者 喻中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5,共13页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间坐标,应当着眼于“后礼法”这样一个关节点。在“后礼法”时代,既要认真对待“礼法”时代之“礼”在“后礼法”时代的历史遗留物,更要积极应对“后礼法”时代本身对于中国法学提出的挑战。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间坐标,应当着眼于“后礼法”这样一个关节点。在“后礼法”时代,既要认真对待“礼法”时代之“礼”在“后礼法”时代的历史遗留物,更要积极应对“后礼法”时代本身对于中国法学提出的挑战。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空间坐标,应当从“中国与西方”这种传统的法学空间图式,转换到“中国与世界”这一新的法学图式中来。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西方法学来定义的,在“中国与世界”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世界法学来定义的。通过建构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有助于中国法学树立起自我意识与自主观念,承担起为世界法学做出“中国贡献”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的法学话语 中国法学 时空坐标 “后礼法”阶段 世界法学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多面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波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6,共4页
所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多面性,主要在于其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形成的日本因素与"根本解决"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基本因子,唯物史观与法社会学的话语表达,重点讨论自由主义法学与马克思主义法... 所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多面性,主要在于其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形成的日本因素与"根本解决"思想——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观的基本因子,唯物史观与法社会学的话语表达,重点讨论自由主义法学与马克思主义法学分野或合作的种种表象,从现代解释学的角度作一个初步的阐述。研究20世纪中国法学话语多面性的存在,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法理学形成发展的历史经过,从而深入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的历史命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法社会学 法学话语 思想资源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分裂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曙生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6-150,共5页
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是在世界法制现代化的背景下开始的。在世界现代性哲学话语充满困境的氛围中,中国的法学话语也处于分裂的境地。当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分裂,一方面对中国现代性的法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长此以往,也将阻遏... 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是在世界法制现代化的背景下开始的。在世界现代性哲学话语充满困境的氛围中,中国的法学话语也处于分裂的境地。当代中国法学话语的分裂,一方面对中国现代性的法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长此以往,也将阻遏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现代化 法学话语 话语分裂
原文传递
以规范法学话语重构中国法理学体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旭东 《岳麓法学评论》 2020年第1期202-217,共16页
中国法理学如今面临学科危机,主因是未确立规范法学传统的地位,导致学科研究体系缺乏明确对象与严密逻辑。加强规范法学研究并系统地建构一个规范法学话语体系,是法理学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当从整体上考虑规范法学话语的研究体系,为... 中国法理学如今面临学科危机,主因是未确立规范法学传统的地位,导致学科研究体系缺乏明确对象与严密逻辑。加强规范法学研究并系统地建构一个规范法学话语体系,是法理学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当从整体上考虑规范法学话语的研究体系,为学科重构奠定扎实的学理基础。西方法学家及其经典著作为此准备了较多学理成果,可以借鉴这些内容,结合中国法理学自身需要,形成一个规范法学话语的基本系统。它在整体上大约包括如下部分内容:法律本体、概念术语、制度要素、价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法学 法律实证主义 法学话语 逻辑体系
原文传递
试论法学主流话语体系建构的缘由与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放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4期84-88,共5页
本文旨在剖析当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内法学主流话语体系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形强实弱"的问题症结,直陈它存在法理逻辑的阐释局限、情理感召的价值漂移乃至功能结构的总体失衡等种种现实缺憾;并从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精神... 本文旨在剖析当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内法学主流话语体系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形强实弱"的问题症结,直陈它存在法理逻辑的阐释局限、情理感召的价值漂移乃至功能结构的总体失衡等种种现实缺憾;并从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精神、反映东方法治主义的发展路径、回应非均衡发展的复杂挑战等维度入手,强调有效理解贯彻这一法学新型话语体系建设目标定位的重要意义。最终基于妥善应对近年来中国法治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势的现实需要,探讨推动当代中国法学主流话语体系建构的可行路径问题,并对弘扬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立场、不断提升话语体系的逻辑自洽性、逐步实现功能结构的优化均衡等具体举措予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话语 法治 核心价值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特色司法学与法学学科体系及话语体系创新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全来 《法制与经济》 2018年第6期5-10,共6页
当代中国法治理性不断增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战略,通过司法实现法治逐渐成为共识。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司法问题进行基础性、系统性、规律性研究,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司法学。根据司法学具有深厚的比较法背景,文章认为,... 当代中国法治理性不断增长,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战略,通过司法实现法治逐渐成为共识。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司法问题进行基础性、系统性、规律性研究,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司法学。根据司法学具有深厚的比较法背景,文章认为,开展司法学的学科创建和学术研究,有助于在新形势下丰富和完善我国法学学科体系,推动法学话语体系创新,推动我国本土法学成熟化、民族化;有助于立足我国国情进行顶层设计,为司法改革问题提供系统化方案,为全面提升国家司法能力,加快法治国家建设进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学科建设 法学话语体系
下载PDF
校长彭凤莲应邀参加首届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成立大会
13
作者 朱培(文/摄影)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2023年11月11日,首届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成立大会在京举行。校长彭凤莲教授(右二)应邀参加大会并作主题发言。在“监察法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主题论坛上,彭凤莲作“中国特色监察法学话... 2023年11月11日,首届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高端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成立大会在京举行。校长彭凤莲教授(右二)应邀参加大会并作主题发言。在“监察法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主题论坛上,彭凤莲作“中国特色监察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主题发言,并与参会专家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体系 高端论坛 纪检监察 交流研讨 法学话语 主题论坛 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之法学联想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金钊 陈星伟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4期51-62,121,共13页
一般而言,新文科话语包含了对后现代、后法治等的反思,但在中国语境中推进新文科建构应立基于现代化目标。这不仅是因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还没有全面实现,还因为在辩思解释之下的思维方式,与后现代之解构思想具有相同的结构。辩思之... 一般而言,新文科话语包含了对后现代、后法治等的反思,但在中国语境中推进新文科建构应立基于现代化目标。这不仅是因为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还没有全面实现,还因为在辩思解释之下的思维方式,与后现代之解构思想具有相同的结构。辩思之中饱含有革命与改革的基因,是在意义流动中看待法律、法治。中国的法治建设需要现代化的新文科视野,以便在深度意义上完成对民主、法治、自由的启蒙。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法治化需要现代化的支持。因而,法律、法治思维方式需要由解释转向阐释,需要把辩思解释与据法阐释融贯起来。在逻辑思维规则的基础上塑造法治思维,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话语 法学话语 法律思维 法律阐释学 新文科
下载PDF
规范法学传统对法理学知识体系的重塑
15
作者 李旭东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年第1期41-48,共8页
中国法理学如今面临学科危机,主要原因是未确立规范法学传统的地位,导致学科研究体系缺乏明确对象与严密逻辑。加强规范法学研究并系统地建构一个规范法学话语体系,是法理学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当从整体上考虑规范法学话语的研究体系... 中国法理学如今面临学科危机,主要原因是未确立规范法学传统的地位,导致学科研究体系缺乏明确对象与严密逻辑。加强规范法学研究并系统地建构一个规范法学话语体系,是法理学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应当从整体上考虑规范法学话语的研究体系,为学科重构奠定扎实的学理基础。西方法学家及其经典著作为此准备了较多学理成果,可以借鉴这些内容,结合中国法理学自身需要,完成一个规范法学话语的基本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法学 中国法理学 法律实证主义 法学话语 逻辑体系
下载PDF
系统科学与话语科学——用系统科学考察话语科学的构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正传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86-91,共6页
本文提出了用系统科学考察话语科学的构想 ,论述了这种考察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了一个总体考察框架。系统科学是以各种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具有中介性、横断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故用它考察话语科学是合理的。话语科学... 本文提出了用系统科学考察话语科学的构想 ,论述了这种考察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提出了一个总体考察框架。系统科学是以各种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具有中介性、横断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故用它考察话语科学是合理的。话语科学是研究话语的学科 ,历史较短 ,对象复杂 ,综合性强 ;它在发展中已受到系统科学影响 ,且其体系结构与系统科学有同形性 ,故用系统科学考察它既必要又可行。作者认为这种考察可在亚哲学、基础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科学 系统科学 语语 系统 合理性 可行性 话语哲学 话语法学
下载PDF
“法律文化”概念在中国(1930-1985):一个知识考古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尤陈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通常认为中国法学界对"法律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受日本学者牧野英一的影响,"法律文化"一词便已经开始出现在中文文献当中。在50年代后期中国法学界围绕"法... 通常认为中国法学界对"法律文化"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民国时期,受日本学者牧野英一的影响,"法律文化"一词便已经开始出现在中文文献当中。在50年代后期中国法学界围绕"法的继承性问题"而生发的学术争鸣中,也可见到"法律文化"一词的身影。从1979年开始,几乎已销声匿迹二十多年的"法律文化"一词又重新回到了中国法学界,并基本延续了50年代后期那种将"法律文化"一词锁定在"法的继承性问题"之话语结构中加以使用的惯性。而到了80年代中叶,随着国外的一些比较法学研究作品(尤其是关于"法系"的研究)逐渐被介绍到中国,人们在使用"法律文化"一词时所依赖的话语结构和智识资源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开辟出另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空间。这种断裂、延续和分化,既昭示着中国法学界不同时期的法学话语结构与"知识/权力"结构,也隐藏着导致"法律文化"无法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分析性概念而只是一个描述性概念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法的继承性问题” 比较法学 法学话语结构 知识考古学
下载PDF
义务观念的跨语境实践:1949-2019——以法律义务概念为中心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荣余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30-37,共8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义务观念经历了从"义务即制裁"到"义务即不利"再到"义务即应当"的演进脉络,其侧重点分别在于:对必为性的强调、两种义务概念的杂糅、适应权利主张,以及对社会评价之基础的强调。这一演...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义务观念经历了从"义务即制裁"到"义务即不利"再到"义务即应当"的演进脉络,其侧重点分别在于:对必为性的强调、两种义务概念的杂糅、适应权利主张,以及对社会评价之基础的强调。这一演变内在地折射出法学研究"从法学之外到法学之内"逐步理性化、自主化的特征,并伴随着对个人权利基础的反思。然而,现有义务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进一步"认真对待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 权利 制裁 应当 法学话语
下载PDF
Use of metadiscourse markers in allocating SLA learners' attention
19
作者 JIANG Hui BIAN N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第11期1-5,共5页
Metadiscourse markers which are some linguistic devices deal with the explicitness of text-organization, writer-reader interaction, and subsequently to the clarity and coherence of a text, can guide readers' attentio... Metadiscourse markers which are some linguistic devices deal with the explicitness of text-organization, writer-reader interaction, and subsequently to the clarity and coherence of a text, can guide readers' atten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how the use of metadiscourse markers in a text can help learners allocate their limited attention on the important inform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a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discourse markers ATTENTION COMPREHENSION
下载PDF
The Grammars of Mystical Experience in Christian Theological Dialogue
20
作者 Marc Jean-Bernard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8年第4期151-168,共18页
The philosophical horizon of this essay is theoretically comparative and hermeneutically dialogic. Its main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tonality expresses, in first person and through three discursive moments, the d... The philosophical horizon of this essay is theoretically comparative and hermeneutically dialogic. Its main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tonality expresses, in first person and through three discursive moments, the differentiated fusion of horizons between phenomenological and grammatical descri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experience. After a philosophical overture-outlining the ethos of the dialogic problematic and situating it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diverse and dialogic dynamic of phenomenology-I will expose the consistent, possible modalities of convergence between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and Wittgensteinian grammar of the mystical shapes of experience. The tense, responsorial dialogue among Husserl, Heidegger, Levinas, and Wittgenstein's styles of thinking, far from being anymore limited to the debates between the analyt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will be considered from the crossed categorial spaces of Austrian philosophy and German culture in general. In a second section, I will show how the styles of phenomenology today are advancing into a cautious micro-logical grammar of comparative inquiry. This thematization will first consider some precise semantic clarifications: Experience, the mystical, extasis, evidence, and truth; in a second section, the theoretical levels of grammar and phenomenology of mystical experience are herald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ristian theological dialogue, where I emphasize the rebirth of French theological thinking and dialogic transcendence, beginning with Maritain and de Chardin to Marcel, de Lubac, Levinas, and Marion. Finally, I consider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s of mystical experience, both from the visual and musical dimensions. I will conclude this talk by highlighting theological perspectives drawn from my research in musico-philosophical problematics, through an awakening to the resonance of Being and the Divine in sonic and musical life. Through a theology of the musical λογοζ, the grammar of mystical experience reveals the sacramentality of music and the mystery of si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menology grammar MYSTICISM THEOLOGY ontology DIALOGUE music SILE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