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中国语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月满 聂海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5-31,共7页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我国侦查程序中非法侦查行为屡禁不止,权利救济机制处于空白状态,侦查程序不具诉讼形态;也使得公诉权缺乏应有的控制,公诉方式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庭前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落实,证据...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我国侦查程序中非法侦查行为屡禁不止,权利救济机制处于空白状态,侦查程序不具诉讼形态;也使得公诉权缺乏应有的控制,公诉方式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庭前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落实,证据展示程序难以运行以及庭审法官的预断不能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官制度 权力制约 人权保障 司法制度
下载PDF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中国语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月满 聂海波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2-27,共6页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我国侦查程序中非法侦查行为屡禁不止,权利救济机制处于空白状态,侦查程序不具诉讼形态,也使得公诉权缺乏应有的控制,公诉方式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庭前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落实,证据... 刑事审前法官制度的缺位,不仅导致我国侦查程序中非法侦查行为屡禁不止,权利救济机制处于空白状态,侦查程序不具诉讼形态,也使得公诉权缺乏应有的控制,公诉方式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造成庭前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能落实,证据展示程序难以运行,庭审法官的预断不能排除。加强权力制约与保障人权,必须建立司法审查制度、设立刑事审前法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官制度 权力制约 人权保障 司法制度
下载PDF
论主审法官制度的负效应及其防止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洪坤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42-45,共4页
主审法官制度作为一项司法改革措施 ,将要在全国法院系统内推行。本文认为主审法官制度在其设立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极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法官制度 负面效应 司法改革 人民法院 中国 判员
下载PDF
论主审法官制度的某些“负效应”及其防止
4
作者 冯淑红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3年第5期2-4,共3页
主审法官制度在其设立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极有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完善主审法官制度的根本措施在于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法官制度。
关键词 法官制度 制度改革 中国 法院管理制度
下载PDF
刑事证明责任概念的比较法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永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7-112,共6页
大陆法系以主观证明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构建证明责任概念,辅之以被告人的证明必要,而以客观证明责任为主;英美法系以说服责任和提出证据责任构建证明责任概念而以提出证据责任概念为主。两大法系证明责任概念之间存在深层的差异,而不是... 大陆法系以主观证明责任和客观证明责任构建证明责任概念,辅之以被告人的证明必要,而以客观证明责任为主;英美法系以说服责任和提出证据责任构建证明责任概念而以提出证据责任概念为主。两大法系证明责任概念之间存在深层的差异,而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陪审团制度和法官审制度以及犯罪构成方面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证明责任 比较法 大陆法系 主观证明责任 客观证明责任 被告人 英美法系 说服责任 提出证据责任 制度 职权主义 法官审制度 犯罪构成 职权主义
下载PDF
司法体制改革与法律的关系窥探--以主审法官制度改革为切入点
6
作者 高佳运 《检察风云(社会治理理论专刊)》 2015年第6期10-12,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制度和举措的革新急需要法律的吸收与支撑。《人民法院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已被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规划,《法官法》的修改也将逐步被纳入规划。但是当我们在改革中遇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许多制度和举措的革新急需要法律的吸收与支撑。《人民法院组织法》的修改工作已被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立法规划,《法官法》的修改也将逐步被纳入规划。但是当我们在改革中遇到诸如主审法官制度这般的引起诸多争议的改革举措时,如何面对改革合法性质疑,如何通过完善法律来推动改革,如何将司法体制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等,是值得研究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体制改革 法官制度 制度改革 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民法院组织法 立法规划 修改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