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上的利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新标准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亚利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第12期67-70,共4页
中国现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存在利益保护范围狭窄、理论内涵阙如的问题。考察域外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的变迁,结合本土法制状况,应确立"法律上的利益"标准。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扩大的基点落实于利益之上,同时积极发展公... 中国现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存在利益保护范围狭窄、理论内涵阙如的问题。考察域外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的变迁,结合本土法制状况,应确立"法律上的利益"标准。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扩大的基点落实于利益之上,同时积极发展公权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上的利益 行政诉讼 原告资格标准 公权利
下载PDF
日本撤销诉讼原告资格解释方法之变迁——以“法律上的利益”解释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江利红 《法律方法》 CSSCI 2018年第2期86-100,共15页
日本撤销诉讼以对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益'作为判断原告资格的标准。围绕着'法律上的利益'之解释,法官在早期的诉讼实践中采用文义解释方法,将其限定于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所规定的利益,由此造成了解释僵化、... 日本撤销诉讼以对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益'作为判断原告资格的标准。围绕着'法律上的利益'之解释,法官在早期的诉讼实践中采用文义解释方法,将其限定于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所规定的利益,由此造成了解释僵化、原告资格范围过窄等问题。对此,法官逐渐采用目的解释、体系解释等方法,根据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及相关法律宗旨或目的以及利益的性质、内容等进行判断,由此扩大了撤销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2004年6月日本在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对于上述法律解释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法定化。据此,法官在判断原告资格时,除了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上的明文规定进行文义解释外,还应当考虑该法律的宗旨、目的(目的解释)以及与该法律具有共同目的的相关法律的宗旨及目的(体系解释),参考在作出该行政行为时应当被考虑的利益和被侵害利益的内容、性质以及被侵害的形态、程度等(利益衡量方法)。实践中,法官通过上述解释方法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扩大了撤销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告资格 法律上的利益 文义解释 目的解释 体系解释
原文传递
浅谈我国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原则——质疑《保险法》第十二条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红林 白晓东 《西部法学评论》 2006年第2期17-18,共2页
通过对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财产保险中保险利益原则的相关规定之分析,关于保险利益的范围界定,保险利益的主体要求及存在时间都是存有疑问的。
关键词 保险利益 经济利益原则 法律上的利益
下载PDF
日本行政诉讼中的保护规范理论之适用——“小田急案”判决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明喆(译)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23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在日本法上,撤销诉讼只能由对请求该处分的撤销具有法律上的利益者提起,至于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利益,需要借助保护规范理论进行判断。2004年修改之后的《行政事件诉讼法》增设了第9条第2款,规定法院在判断第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时应当考... 在日本法上,撤销诉讼只能由对请求该处分的撤销具有法律上的利益者提起,至于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利益,需要借助保护规范理论进行判断。2004年修改之后的《行政事件诉讼法》增设了第9条第2款,规定法院在判断第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时应当考虑根据法令的宗旨、目的以及该处分中行政机关应当考虑的利益的内容和性质。“小田急案”判决作为日本最高法院首次适用第9条第2款作出判决的案件,全面展示了保护规范理论的适用方式:首先,根据法令及相关法令的宗旨、目的判断被侵害的利益是不是处于该法令的保护范围之内;其次,根据被侵害利益的内容和性质来判断法令对这种利益的保护是不是个别保护;最后,借助距离标准等来确定损害的盖然性和程度大小,具体划定需要保护的原告范围。该案判决确立了撤销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告资格 保护规范理论 主观公权利 法律上的利益
下载PDF
论行政诉讼原告与被告资格制度的完善——兼谈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被引量:2
5
作者 卢小川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31-36,共6页
我国目前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合法权益"和"主观主义"的标准,对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责任主体"三合一的标准,这些标准在行政诉讼... 我国目前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合法权益"和"主观主义"的标准,对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认定采用的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责任主体"三合一的标准,这些标准在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初期对当事人的认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已经越来越不适用行政诉讼发展的要求,成为行政诉讼起诉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必要拓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将"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标准"转变为"法律上的利益标准",把公益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纳入行政诉讼,规定"谁行为,谁被告"的原则,实行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是被告的原则,对我国的行政诉讼原告与被告资格制度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原告与被告资格认定 法律上的利益
下载PDF
行政公益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汇 张淼堂 《人民司法》 2020年第16期103-107,共5页
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将行政公益诉讼纳人行政诉讼范畴。这标志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走进现实。然而,行政公益诉讼与传统的行政诉讼有着诸多不同,厘清其特点和运行机... 2017年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将行政公益诉讼纳人行政诉讼范畴。这标志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从理论走进现实。然而,行政公益诉讼与传统的行政诉讼有着诸多不同,厘清其特点和运行机制,对践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重要意义。一、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属性和特点(一)行政公蕴诉讼是行政诉讼的特别规定依照传统诉讼利益理论,提起诉讼需限于原告权利或与法律上的利益有利害关系的事项,而就无关自己权利及法律上利益的事项提起行政诉讼,属于特别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法 利害关系 提起诉讼 诉讼利益 法律属性 法律上的利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