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落中的法律动员:农村普法的现代性语境和困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学坤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83-86,共4页
农村普法是农村的现代性叙事的新剧情,充满了法治视野中的农村想象。它是社会转型期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是一种整合和协调农村社会关系的新理想,是实现由村民到公民转变的重要渠道。农村普法作为法制观教育,还是一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 农村普法是农村的现代性叙事的新剧情,充满了法治视野中的农村想象。它是社会转型期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是一种整合和协调农村社会关系的新理想,是实现由村民到公民转变的重要渠道。农村普法作为法制观教育,还是一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和价值观教育形式,是乡土道德理性的现代性重建。村落中法律动员正面临着困境,农村价值系统和农民文化的阻抗,稚嫩的农民理性和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向使其面临成败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普法 法律下乡 法律动员 社会转型 现代性
下载PDF
从情感崩溃到法律动员——西方法律与社会运动理论谱系与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奕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9-196,共8页
法律与社会运动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植根于社会运动的理论谱系,聚焦于法律过程的相关主题,彰显了法律理论与社会运动理论的交融。从古典的情感崩溃理论到时兴的法律动员框架,法律与社会运动研究呈现出"典范迁移"的... 法律与社会运动研究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植根于社会运动的理论谱系,聚焦于法律过程的相关主题,彰显了法律理论与社会运动理论的交融。从古典的情感崩溃理论到时兴的法律动员框架,法律与社会运动研究呈现出"典范迁移"的时代性征。深入研究法律与社会运动理论,对于当前中国社会治理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法律 情感崩溃 政治过程 法律动员
原文传递
运动员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近年来,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教育权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员受教育权遭受不法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文章从法律的视角论述了运动员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一,理念... 近年来,运动员的受教育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教育权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运动员受教育权遭受不法侵害的现象屡见不鲜。文章从法律的视角论述了运动员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一,理念认识不足;第二,立法层面非义务教育的主体范围狭窄、法律保障的内容体系不健全、责任机制不完善;第三,司法层面法律的可操作性差、缺乏法律救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应从运动员群体的特殊性出发,加深运动员受教育权理念认识,完善立法、健全司法,切实保障运动员的受教育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员 动员受教育权 动员受教育权法律保障 动员受教育权法律救济 侵犯运动员受教育权
下载PDF
论完善我国动员法律制度 被引量:3
4
作者 莫纪宏 《法学杂志》 2001年第2期52-55,共4页
本文着重论述完善我国动员法律制度问题。作者首先阐明国家动员法的含义、类型、内容、法理特征及立法形式 ,进而论及我国国家动员法的立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动员法法典制定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动员 国家动员法律制度 国家动员法典 立法完善
原文传递
军民融合式国防动员法律体系的改革与重构
5
作者 李芳梅 张昱明 《军事经济研究》 2014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前,我国国防动员法律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推进军民融合式国防动员法律体系建设,应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军融于民(国防动员的准备阶段)、军取于民(国防动员的实施阶段),军还于民(国防动员的复原阶段)三个不... 目前,我国国防动员法律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推进军民融合式国防动员法律体系建设,应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军融于民(国防动员的准备阶段)、军取于民(国防动员的实施阶段),军还于民(国防动员的复原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动员特点,按照法学的逻辑规律,改革与重构国防动员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国防动员法律体系 改革与重构
原文传递
法律意识的两个维度:以业主诉讼维权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刘子曦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3-147,8,共15页
通过分析行动者的诉讼经验,笔者试图阐释"法律意识"这个法律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主要有三点发现。首先,法律意识并非行动者对法律条文的了解程度,也非以高低而论的均质性的群体意识,而是行动者自身对法律的理解,它包含... 通过分析行动者的诉讼经验,笔者试图阐释"法律意识"这个法律社会学中的重要概念。本文主要有三点发现。首先,法律意识并非行动者对法律条文的了解程度,也非以高低而论的均质性的群体意识,而是行动者自身对法律的理解,它包含两个维度:其一为行动者对法律(作为概化的规章系统)的理解;其二为行动者对司法体系(作为具体化的组织机构)内部运行逻辑的理解。法律意识以这两个维度为基点,影响着行动者动员法律资源的策略。第二,形塑法律意识的因素有三:有关法律的霸权性话语;行动者个人的生活经历;行动者的法庭体验。第三,现有的制度设计配合法律意识中固有的张力,限制了行动者产生批判性的法律意识,间接维护了现行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与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意识 业主维权 法律动员 批判性法律意识
原文传递
Optimal Filtering Correction forMarine Dynamical Positioning Control System
7
作者 Evgeny Veremey Margarita Sotnikova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16年第4期452-462,共11页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control law optimization for marine vessels working in a dynamical positioning (DP) regime. The approach proposed here is based on the use of a special unified multipurpose contr...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 of control law optimization for marine vessels working in a dynamical positioning (DP) regime. The approach proposed here is based on the use of a special unified multipurpose control law structu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nonlinear asymptotic observers, that allows the decoupling of a synthesis into simpler particular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the observers is to restore deficient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unmeasured velocities of the vessel. Using a number of separate items in addition to the observers,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desirable dynamical features of the closed loop conne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is the so-called dynamical corrector, and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devoted to solving its optimal synthesis in marine vessels controlled by DP systems under the action of sea wave disturbances. The problem involves the need for minimal intensity of the control action determined by high frequency sea wave components. A specialized approach for designing the dynamical corrector is proposed and the appl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are illustrated using a practical example of underwater DP system 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al positioning control law OBSERVER stability filter external disturbances sea waves CORRECTOR integral action
下载PDF
如何解码台湾法律、社会与文化的纠结
8
作者 王晓丹 《私法》 2011年第2期157-181,共25页
法社会学的研究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张法社会学的研究必须面对台湾法律与社会之现实困境,深切反省'法条主义'法律观的社会意涵,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研究的框架。本文提倡发展有助于台湾法律与社会结合的法社会学研究,因而... 法社会学的研究在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张法社会学的研究必须面对台湾法律与社会之现实困境,深切反省'法条主义'法律观的社会意涵,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研究的框架。本文提倡发展有助于台湾法律与社会结合的法社会学研究,因而具体指出三个主要议题,展演将法律与社会重新结合的观察与研究取向。这三个议题分别为'法律的社会动员'、'法律的文化解释'以及'法律与政府组织行为'。本文希望透过这些法社会性的观察与分析,解码台湾法律、社会与文化之间的纠结,而这些解码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看见法律运作过程中'人'的处境,并进而有能力挑战法律、创造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社会学 法条主义 法律中心主义 法律与社会 法律的社会动员 纠纷 法律文化
原文传递
社会阶层与民事纠纷的解决——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化与法治发展 被引量:55
9
作者 程金华 吴晓刚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179,共29页
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描述并分析中国人是否卷入民事纠纷并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的决定因素。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社会阶层属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对民事纠纷如何反应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描述并分析中国人是否卷入民事纠纷并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的决定因素。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社会阶层属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对民事纠纷如何反应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统治精英相对来说更少依赖政府渠道而更多诉诸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中下层社会阶层成员更多地信赖政府渠道,把日常纠纷诉诸政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中产阶级"更多地利用法律解决民事纠纷。此外,教育也是决定人们如何对民事纠纷采取行动的重要因素: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少把问题诉诸政府渠道而更多地把纠纷诉诸法律途径。基于这些经验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化的法律涵义,并认为对"中产阶级"兴起的法治意义应当抱谨慎的乐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社会分化 民事纠纷接近正义 法治 法律动员
原文传递
不信任背景下的权利意识生长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启梁 《中国法律评论》 2016年第2期88-102,共15页
民众对地方政府不信任,因风险产生焦虑是反对石化项目的最初动因,借助法律和新媒体展开法律动员则推动了反对行动的开启、议题升级。此一过程中,权利意识是民众能动性的重要基础,知情、环境、表达、参与四种核心的权利意识获得了传播、... 民众对地方政府不信任,因风险产生焦虑是反对石化项目的最初动因,借助法律和新媒体展开法律动员则推动了反对行动的开启、议题升级。此一过程中,权利意识是民众能动性的重要基础,知情、环境、表达、参与四种核心的权利意识获得了传播、生长和重构。地方政府实施的不当社会控制则挫伤了民众的权利感,继而导致对地方政府的信任发生流失。该事件表明法律作为一种"结构"制约着人们的行动,同时又作为一种"资源"被行动者所借助。也因此,法律作为建构社会的要素具有开放性,其实践后果有多种可能。而地方政府的信任流失与法律的不完备、政府责任缺位有关,政府的合法性和信任需要在不断完成其对公民的责任、兑现其承诺中才能持续实现再生产。政府合法性和信任基础的再生产必须依靠可以信赖的法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法律动员 权利意识 风险社会 结构
原文传递
The Changing Mode of Legal Regul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 被引量:1
11
作者 Xie Zengy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年第4期96-113,共18页
At present, Chinese labor relations operate under a unitary model of legal regulation in which labor law is applied to workers "as a whole, with everyone treated equally." This causes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realit... At present, Chinese labor relations operate under a unitary model of legal regulation in which labor law is applied to workers "as a whole, with everyone treated equally." This causes a number of problems. In reality, due to constantly changing modes of employment and the flexibility of workers' "affiliation," forms of employment are highly diverse. In addition to regular employees, there are also "quasi-employees" (employee-like persons) whose affiliation is quite weak, and other special employees. This necessitates the updating of the legislative thinking behind labor laws, While holding fast to the assumption that workers are a vulnerable group, we should review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employee and draw up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s on the basis of specific situations. Where legislative technique is concerned, we should do away with the traditional one-size- fits-all legislative model in favor of a dedicated model that targets particular types of subject and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We should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old-fashioned model in which "all labor law provisions apply" or "no labor law provisions apply" and categorize employees in such a way as to provide special rules for quasi-employees, special employees and employees of special employers.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labor relations should be based on categorization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or relations workers legal regulation quasi-employees (employee-like persons) special employe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