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高校“财会法律型”教学模块设置的必要性及路径
1
作者 王雪梅 辛宇鹤 《时代金融》 2016年第33期272-,共1页
高素质的"财会+法律"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培养是社会之必然产物,为更好地进行"财会+法律"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培养,应对"财会法律型"教学模块进行研究,从内涵、实践基础、理论支撑和实施途径等多方位加以分析。
关键词 财会法律型 教学模块 复合人才
下载PDF
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股权法律问题研究
2
作者 王宇 《环球市场》 2016年第35期94-94,共1页
隐名股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公司的章程或者股东名册中无记载,公司相对人无法知晓该出资人是否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股东。隐名股东的概念是相对于显名股东来说的。我国现行法律已对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及相关的法律问题有所规定,但对隐... 隐名股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公司的章程或者股东名册中无记载,公司相对人无法知晓该出资人是否为公司股东的一种股东。隐名股东的概念是相对于显名股东来说的。我国现行法律已对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及相关的法律问题有所规定,但对隐名股东的含义并没有专门规定。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法律型隐名股东股权法律问题的规避,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型 隐名股东 股权法律
下载PDF
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型立法研究——以陕西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立法为例
3
作者 于君刚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加快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型立法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不断推进生态文明法律体制完善的重要举措。结合促进型法律具有内涵的特殊性和行为的鼓励、引导、激励性,手段的非强制性和... 加快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型立法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不断推进生态文明法律体制完善的重要举措。结合促进型法律具有内涵的特殊性和行为的鼓励、引导、激励性,手段的非强制性和责任规定不过于严厉等特点,地方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型立法应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强调政府责任和多元主体协调治理,注重制定引导激励措施,突出政府责任和社会资源整合的设定。在法律内容上主要包括总则性规定、政府责任、生态安全治理、激励与保障措施和法律责任五个方面。加快陕西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将会给陕西省的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法治环境等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和显著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地方生态文明立法 促进法律 陕西省
下载PDF
高校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兼论诊所法律教育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彩虹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244,共3页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对法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要掌握相应的法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多元化的技能,这种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应...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对法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除要掌握相应的法学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多元化的技能,这种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培养实务型法律人才应是当今高校法律类学科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务法律人才 培养模式 诊所法律教育
下载PDF
利用高校模拟法庭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殿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很难与司法实践实现有机结合。而法学科学的实践性及法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模拟法庭是实践性法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文章从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出发,论述了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特点、方法... 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很难与司法实践实现有机结合。而法学科学的实践性及法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模拟法庭是实践性法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文章从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出发,论述了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特点、方法、作用,探讨了现存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模拟法庭 实用法律人才 法学教育 实践教掣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我国隐型法律文化与显型法律文化之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占臣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102,共4页
法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当代隐型法律文化相对于显型法律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产生这种矛盾和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以马... 法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当代隐型法律文化相对于显型法律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产生这种矛盾和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强化学校教育在法律文化教育和培养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 矛盾 化解 法律心理 法律意识
下载PDF
在多元与共识之间:论司法中的融合型法律思维 被引量:2
7
作者 孙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3,共8页
受多元法律职业之间的固有差异、法律职业制度的缺陷、现行司法体制存在的弊病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方法论的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律人之间在思维层面呈现出高度离散化的样态,导致难以形成司法共识,阻碍了社会层面的司法共识的形成。... 受多元法律职业之间的固有差异、法律职业制度的缺陷、现行司法体制存在的弊病以及法律职业共同体方法论的缺位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法律人之间在思维层面呈现出高度离散化的样态,导致难以形成司法共识,阻碍了社会层面的司法共识的形成。为了消解司法共识的中国式困境,应当从合法性、合理性以及可接受性三个向度出发倡导一种由基础型法律思维、类型化法律思维和互补型法律思维构成的融合型法律思维体系。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以多元与共识平衡作为其基本理念、以完善"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机制为制度性根基,并综合运用法律方法实现相关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共识 法律思维多元化 融合法律思维 司法程序 法律方法
下载PDF
“准X”型法律概念的理据与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风景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92,共12页
在法学领域,“准X”型法律概念是由“准”字与“所有权”“自然人”“破产”“故意”“杀人”等典型法律概念相连接而构成的一类词语。“准X”型法律概念的思维特征是,类比推理的具体形式,世界图景的归真摹绘,法律难题的智慧悬置,概念... 在法学领域,“准X”型法律概念是由“准”字与“所有权”“自然人”“破产”“故意”“杀人”等典型法律概念相连接而构成的一类词语。“准X”型法律概念的思维特征是,类比推理的具体形式,世界图景的归真摹绘,法律难题的智慧悬置,概念匮乏的因应策略。“准X”型法律概念应然的作用方向是,直面社会矛盾,实现公平正义,保障公民权利,助推法律发展。立法者应基于“准X”型法律概念的基本特征与作用方向,设置相应的构造规则,并在立法各环节严格把关、正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X”法律概念 法律思维 类比推理 立法
下载PDF
论促进型法律之法律责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强 《社科纵横》 2010年第10期58-60,共3页
促进型法律是一种新兴的法律现象,其特点是较少甚至没有设置法律责任。它的理论背景包括立法妥协、理想追求和公共治理模式下的"软法"理论。促进型法律文本中的责任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责任、其他主体责任以及援引其他法律等形... 促进型法律是一种新兴的法律现象,其特点是较少甚至没有设置法律责任。它的理论背景包括立法妥协、理想追求和公共治理模式下的"软法"理论。促进型法律文本中的责任主要包括行政主体责任、其他主体责任以及援引其他法律等形式。过错责任原则是促进型法律的主要归责原则。政府责任包括法律责任以及道义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法律 责任理论 责任形式 归责原则
下载PDF
促进型法律的功能模式和维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志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现象,促进型法律的功能发挥和机制运行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在法律功能涵义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律促进发展机制的原理和动力模式,阐述促进型法律具有的宣示指引、利益调控、行为激励、整体发...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现象,促进型法律的功能发挥和机制运行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在法律功能涵义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法律促进发展机制的原理和动力模式,阐述促进型法律具有的宣示指引、利益调控、行为激励、整体发展和强制保障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法律 法律功能 模式 维度
下载PDF
回应型税收法律制度:现代税收治理的运行范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景华 吕铖钢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5,共8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语境,促使法律领域发生了深刻的转型。目前亟需将税收治理理念和回应型机制融入税收法律制度。回应型制度架设了公权进入私域的规范路径,勘定了私权进入公域的合理维度,是公权与私权互动的前提,也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语境,促使法律领域发生了深刻的转型。目前亟需将税收治理理念和回应型机制融入税收法律制度。回应型制度架设了公权进入私域的规范路径,勘定了私权进入公域的合理维度,是公权与私权互动的前提,也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关键。回应型税收法律制度立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国语境,遵循法律关系再梳理、税权关系再平衡的理论线索,以同意权、开放性、参与性为构成要素,通过征税主体与纳税主体的双向回应达成共识,形成现代税收治理的运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应税收法律 参与式税收制度 税收治理 税收议价机制
下载PDF
地方高校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2
作者 于游 谢非非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7期88-89,共2页
当前,中国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育理念滞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法治国家建设、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对实务型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于此,地方高校应探索一条"高校与司法实... 当前,中国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育理念滞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部分教师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法治国家建设、全球化、区域经济发展对实务型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于此,地方高校应探索一条"高校与司法实务部门联合培养"的新模式,深化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为区域社会发展培养出高水平的实务型法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实务法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惩罚型法律调控作用的数理表达与检验
13
作者 郝士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4-19,共6页
文章基于广义期望效用理论推导出的数学定理表明,惩罚型法律调控能够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和提高处罚力度的方式,有效降低理性行为人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提高合法行为收益与降低违法行为收益会对理性主体效用产生同样的影响。探讨了合法行... 文章基于广义期望效用理论推导出的数学定理表明,惩罚型法律调控能够通过增加违法成本和提高处罚力度的方式,有效降低理性行为人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提高合法行为收益与降低违法行为收益会对理性主体效用产生同样的影响。探讨了合法行为收益差距对理性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收益差距的扩大会提高理性主体选择违法行为的概率,且这种效应对低收入群体最为明显,通过立法司法方式降低收入差距能有效地控制违法犯罪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罚法律调控作用 期望效用理论 收入差距 实证检验
下载PDF
契约型法律体系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振元 《福州党校学报》 2005年第5期42-46,共5页
当前,世界上应该存在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一种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基础上的权力型法律体系,另一种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契约型法律体系,这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法律体系。这两种法律体系的主要区别是两者的形... 当前,世界上应该存在两种不同的法律体系,一种是建立在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基础上的权力型法律体系,另一种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契约型法律体系,这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法律体系。这两种法律体系的主要区别是两者的形成不同,两者的目的不同,两者的社会公平性不同,以及两者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不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我们,应该逐步从以权力型法律为主体的法律体系,过渡到以契约型法律为主体的法律体系上来。应该把建立与完善契约型的法律体系,作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建立与完善契约型法律体系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这一过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要认识到建立与完善契约型法律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必须有稳定的社会保证;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建立契约型法律体系的紧迫性,要从现在做起,努力铲除产生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组织与特殊人物的社会根源,强化对公权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法律 契约法律 社会化大生产 法律体系 契约 民主法治建设 社会化 等级制度 生产基础 必然趋势 社会发展 社会道德
下载PDF
论我国隐型法律文化的滞后性及其解决机制
15
作者 赵占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11期91-93,共3页
法律文化可以分为隐型法律文化和显型法律文化两大结构。我国当代隐型法律文化相对于显型法律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造成这种滞后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滞后性表现在隐型法律文化的各个组成要素和显型法律文化之间。提高学校教育... 法律文化可以分为隐型法律文化和显型法律文化两大结构。我国当代隐型法律文化相对于显型法律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造成这种滞后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滞后性表现在隐型法律文化的各个组成要素和显型法律文化之间。提高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是解决隐型法律文化滞后性的基本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滞后性 原因 表现 解决机制
下载PDF
论高职法律教育的类型观及培养目标定位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建新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75-76,共2页
受层次观的支配,高职法律教育的基本定位一直是低层次的法律教育,目标是培养基层法律人才。在本科法律教育面临巨大就业压力限制招生规模的形势下,低层次高职法律教育存在的价值必然受到怀疑。随着法律职业岗位的分化,辅助型法律人才的... 受层次观的支配,高职法律教育的基本定位一直是低层次的法律教育,目标是培养基层法律人才。在本科法律教育面临巨大就业压力限制招生规模的形势下,低层次高职法律教育存在的价值必然受到怀疑。随着法律职业岗位的分化,辅助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高职法律教育要继续发展,应当确立自己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地位,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辅助型法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法律教育 辅助法律人才
下载PDF
目的型法律推理的成因及其弊端分析
17
作者 张玉恒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型法律推理指的大致是这样一种法律现象,法官在判决案件的过程中,从法律规则背后隐含的目的出发或者更多地考虑价值、原则等法外因素来作为判决的依据的一种法律推理方式,它是一种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适用方法。其既表达了人们对法... 目的型法律推理指的大致是这样一种法律现象,法官在判决案件的过程中,从法律规则背后隐含的目的出发或者更多地考虑价值、原则等法外因素来作为判决的依据的一种法律推理方式,它是一种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适用方法。其既表达了人们对法律的某种反思,即科学主义向实践理性的复归;又是法律自身不断调整以适应社会的结果。目的型法律推理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有效解决现代社会中的问题,但它自身也具有适用范围的局限性、腐蚀法律的稳定性及加速法律衰亡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法律推理 实践理性 形式正义
下载PDF
法治教育专业化发展背景下师资型法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18
作者 陈文琼 韦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政策性文件确立了法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师资型法律人才培养成为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索法学专业教育与师范专业教育在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的有效衔接,通...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政策性文件确立了法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师资型法律人才培养成为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索法学专业教育与师范专业教育在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的有效衔接,通过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合作,打破高等法学教育与普法教育、高校与社会的条块分割,实现人才培养内涵塑造与外延协同合作育人的双向路径发展模式,探索法治教育专业化发展背景下师资型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定位、内在培养机制与外在合作衔接的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师资法律人才 培养路径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协同化”转型
19
作者 曹春梅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4-67,共4页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是对民事诉讼构造的具体化。随着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构建,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当事人之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也在传承原有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迈向协同型诉讼法律关系,以此有效贯彻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分...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是对民事诉讼构造的具体化。随着协同主义诉讼构造的构建,法院和当事人以及当事人之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也在传承原有法律关系的基础上迈向协同型诉讼法律关系,以此有效贯彻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分工协作,实现对诉讼公平和效率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诉讼构造 协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基本问题定位:社会法范畴与促进型模式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奎臣 谭业庭 李凤兰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9-171,共3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需要立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保障机制,探讨立法中的基本问题十分必要,从立法目的出发,公共文化服务法律应属于社会法范畴,并遵循契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反映社会法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适应现实需要宜采取&...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需要立法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保障机制,探讨立法中的基本问题十分必要,从立法目的出发,公共文化服务法律应属于社会法范畴,并遵循契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反映社会法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适应现实需要宜采取"促进型"立法模式,在该模式下应用立法技术,建构主要法律制度,构造公共文化服务法律体系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立法 社会法 促进法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