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律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文显 谷昭民 《国际展望》 2013年第2期1-20,149,共20页
随着法律日益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法律外交变得愈益必要。法律外交是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军事外交等并行的概念,指以法律为内容、机制和媒介的外交活动,即把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贯穿在外交活动之中,善于将... 随着法律日益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领域,法律外交变得愈益必要。法律外交是与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军事外交等并行的概念,指以法律为内容、机制和媒介的外交活动,即把法律观念和法治理念贯穿在外交活动之中,善于将某些外交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以合法的程序和行为处理外交事务,依法化解外交纠纷,转变外交方式方法,开辟外交工作新局面。法律外交不仅是国际环境发展变化的产物,更是中国国内发展的产物。新世纪以来,以中国—东盟法律论坛、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外交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法律外交战略布局,发展出丰富的法律外交实践,并已为法律外交的理论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展望未来,中国的法律外交应进一步强化机制体制建设,完善理论建构,加大实践力度,为促进国家总体外交、推动和谐世界的建构作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外交 理论探索 实践成就 未来发展
下载PDF
中国开展法律外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谷昭民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3-180,共8页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法治化向纵深发展,开展法律外交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不断取得新成绩。在法律外交领域,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和区域组织,制定多边...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法治化向纵深发展,开展法律外交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硬实力、软实力和巧实力。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不断取得新成绩。在法律外交领域,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和区域组织,制定多边和双边条约,将部分外交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有效化解外交纠纷。在民间外交中,中国法学会充分发挥学术外交、法律外交和民间外交的优势,成为我国开展法律外交的先锋践行者。展望未来,我国将以法律外交的方式更进一步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开展法律外交的综合实力,巩固法律外交的机制建设,推进法律外交的民间进路,为促进国家总体外交、推动和谐世界的建构做出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外交 时代背景 历史进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一带一路”法律外交视角下高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群 武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9-154,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法律外交的发展,对涉外法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已无法适应我国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需要以地域和自身优势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以协同育人理念推...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法律外交的发展,对涉外法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已无法适应我国战略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需要以地域和自身优势为导向定位培养目标,以协同育人理念推动培养模式创新,优化课程体系,加快优质教材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一带一路"法律外交储备和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为与沿线各国的合作共赢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法律外交 涉外法律人才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海洋法律外交实践与能力提升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琪悦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22,共9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海洋法律外交,在深度参与全球与区域海洋治理、推动海洋规则构建与完善、促进涉海国际组织运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效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为国内海洋事业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海洋法律外交,在深度参与全球与区域海洋治理、推动海洋规则构建与完善、促进涉海国际组织运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有效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为国内海洋事业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国在实践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法律外交,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与发展'蓝色伙伴关系',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尽管我国海洋法律外交已取得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重大进步,但仍因历史和现实因素存在不足。我国海洋法律外交能力的提升需要全方位、系统化、综合性的努力,以外交部门为主导,充分发挥海军外交、海洋合作外交、涉海民间外交的辅助作用,实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目标,促进世界海洋秩序和平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海洋法律外交 实践
下载PDF
法律外交与反腐败国际合作:以金砖国家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勇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
法律外交即将依法治国理念贯彻于外交关系当中,将反腐败国际合作等外交问题作为法律问题,依法处理外交事务,解决涉外纠纷。法律外交可分为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两种模式,前者是国家外交活动的主渠道,后者以社会组织和公民为主,是前者的有... 法律外交即将依法治国理念贯彻于外交关系当中,将反腐败国际合作等外交问题作为法律问题,依法处理外交事务,解决涉外纠纷。法律外交可分为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两种模式,前者是国家外交活动的主渠道,后者以社会组织和公民为主,是前者的有益补充。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在反腐败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但由于实际国情与法律制度的差异,反腐败国际合作面临诸多难题。通过实施法律外交战略,从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层面,建立金砖国家反腐败国际合作的法治路径与制度模式,促进实现全球反腐治理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金砖国家 法律外交 政府外交 公共外交
下载PDF
论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的关系
6
作者 丛立先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56,80-81,共5页
在大外交之下的诸多外交概念中,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具有很强的共生互补关系。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都是有别于职业外交的次级外交概念,二者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又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二者的有机融合会对总体外交带来极大的促进。首脑外交与... 在大外交之下的诸多外交概念中,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具有很强的共生互补关系。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都是有别于职业外交的次级外交概念,二者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又有着显著的区别,但二者的有机融合会对总体外交带来极大的促进。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的结合应该坚持首脑外交法律化、法律外交首脑化的原则,实现首脑外交与法律外交的创新发展,这对于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的实现意义重大,对于提升我国外交水平,实现中国梦、世界梦、和谐世界的目标举足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实践 首脑外交 法律外交
下载PDF
中非民间法律外交20年: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吴卡 陈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17,共9页
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民间法律外交稳步前进,经历了被动引导期、主动发展期与协同成型期三个重要时期。二十载通力合作,中非民间法律外交成果有目共睹,但数量短板、质量软肋、对象局限、互动困境等不足也日益显现。中... 自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非民间法律外交稳步前进,经历了被动引导期、主动发展期与协同成型期三个重要时期。二十载通力合作,中非民间法律外交成果有目共睹,但数量短板、质量软肋、对象局限、互动困境等不足也日益显现。中非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法律文化差别与彼此认知偏差以及西方负面舆论影响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民间法律外交的深入开展。发挥双方法学团体的平台优势、强化双方法学院校的交流合作、建立中非法治人才的联合培训机制、协同开展中非法律研究以及完善涉非法律服务机制等,将为中非民间法律外交的持续推进提供动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合作论坛 中非关系 民间外交 法律外交
下载PDF
中非法律外交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卡 黄婕 《非洲研究》 2019年第2期-,共25页
中非法律外交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与重大的现实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法律外交经历了起步、中断、发展与提速四个历史时期。自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设立以来,特别是《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和《约翰内斯... 中非法律外交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与重大的现实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法律外交经历了起步、中断、发展与提速四个历史时期。自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法律论坛"设立以来,特别是《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和《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实施六年多来,中非法律外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也暴露了一些不足。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与共推产能合作的新时代背景下,中非法律外交需要在理论构建、数质提升、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有新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法律外交 中非关系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北极事务合作可行性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章成 杨嘉琪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7期29-37,共9页
中、日、韩、俄四国同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且同属“北极利益攸关国”以及北极理事会观察成员国。俄罗斯虽为北极国家,但自乌克兰危机的“外溢”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战略互信度大幅降低后,... 中、日、韩、俄四国同为《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且同属“北极利益攸关国”以及北极理事会观察成员国。俄罗斯虽为北极国家,但自乌克兰危机的“外溢”使得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战略互信度大幅降低后,俄罗斯的北极开发迫切需要合作伙伴。中、日、韩、俄四国在北极航道开通、资源开采、科研探索、环境保护上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与共同利益。但受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中美竞争持续的升温,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受到限制和挤压。基于此,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在北极事务上的合作路径应予优化:一是以低政治领域为首要合作方向。以环境保护、科学考察等低政治领域为抓手,推动四国迅速打破双边合作壁垒,从双边合作向多边合作转型。二是以“冰上丝绸之路”为主要合作载体。“冰上丝绸之路”中北极航道以及北极资源勘探开发等内容与日韩两国北极政策相契合,属于四国共同国家利益交汇处。三是以优势互补化解同质化竞争。中、日、韩要发挥各自在资金、技术、制造、运输等方面的优势,以预防船舶碰撞以及油污泄漏为三国总体合作目标,携手通过“冰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国与东北亚国家北极能源与运输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事务 东北亚国家 能源开发 气候治理 “冰上丝绸之路” 北极航道 法律外交
下载PDF
中国与东盟国家刑事执法合作机制若干问题探析——兼论湄公河流域国家刑事执法合作之立法构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啸晨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393-394,共2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中国边境地区跨国犯罪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糯康案"的发生加快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刑事执法合作的进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中国边境地区跨国犯罪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糯康案"的发生加快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刑事执法合作的进程。本文以中国与东盟国家执法合作的必要性为出发点,从国际公约、区位特征以及各国司法现状等方面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刑事执法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刑事执法合作作出初步探索,在行文中也兼顾探讨湄公河流域国家刑事执法合作的立法构想,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刑事执法合作完善制度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执法合作 司法主权让渡 法律外交
下载PDF
新时代涉台外交中的法律运用研究——以应对外部法律对两岸事务的干涉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小庆 《现代台湾研究》 2019年第5期14-19,共6页
长期以来,外部势力一直通过法律手段干涉两岸事务,对维护和塑造有利于统一的国际环境带来严峻挑战。要有效应对此类活动,必须实事求是,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多措并举,改革涉台法律外交工作机制;加强投入,全面动员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建... 长期以来,外部势力一直通过法律手段干涉两岸事务,对维护和塑造有利于统一的国际环境带来严峻挑战。要有效应对此类活动,必须实事求是,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多措并举,改革涉台法律外交工作机制;加强投入,全面动员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建立健全的涉台法律外交工作机制,杜绝外部势力干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涉台外交 法律干涉 法律外交
原文传递
美国“涉藏立法”的动因、效能与应对——基于法律与外交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舒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7-205,220,共10页
基于法律与外交的视角梳理和审视美国“涉藏立法”,发现不管是早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煽动支持“西藏独立”,还是中美建交后美国国会通过“涉藏立法”继续操弄涉藏问题,都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一体两面。基于这一动因,美国追求“涉藏立法”... 基于法律与外交的视角梳理和审视美国“涉藏立法”,发现不管是早期美国中央情报局煽动支持“西藏独立”,还是中美建交后美国国会通过“涉藏立法”继续操弄涉藏问题,都是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一体两面。基于这一动因,美国追求“涉藏立法”的法律效力与外交效果最大化,企图“以藏遏华”。而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在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地区取得全方位发展,也极大地打击了美西方支持下的涉藏分裂主义气焰。当前,中美关系持续恶化,美国必将继续以涉藏问题作为遏制我国发展的关键战略支点。基于此,我国应利用法律与外交内在互补特质,增加反制美国“涉藏立法”的法律与外交手段。量体裁衣地采用法律与外交相结合的模式,揭示美国“涉藏立法”行为及内容的非法性,解构其处心积虑并建构、操持的所谓涉藏问题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涉藏立法” 法律外交 反制裁
原文传递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The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to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13
作者 Leonida Tedoldi 《History Research》 2014年第1期21-30,共10页
The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was formed in 1889, gathering, initially, 38 British and French parliamentarians. The IPU (guided, from 1901 up to 1908, by Fredreric Passy and William Randall Cremer), was to support a... The Inter-Parliamentary Union was formed in 1889, gathering, initially, 38 British and French parliamentarians. The IPU (guided, from 1901 up to 1908, by Fredreric Passy and William Randall Cremer), was to support and reinforce the objective of extending arbitration as a 'peaceful tool' for resolving the dispute between states. The aftermath of the First World War marked a decisive step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ong liberal internationalist milieux which promoted a peaceful order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issues of ongoing research and it focuses on two key topics: the rise of parliamentary control of foreign policy and the making of 'parliamentary diplomacy'. Besides, it tried to elucidate,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e political building of 'transnational and peaceful politics' aimed at the growth of peaceful and 'progressive' social relations among States and how the 'peaceful politics' are subjects that engage the complexity and the deep-rooted issues of State facing to the 'first globalization' and the 'end of century cri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s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Parliamentary Control of Foreign Policy
下载PDF
Space Law Center of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Established
14
作者 LI Shouping 《Aerospace China》 2017年第4期52-53,共2页
On December 23,2017,the Space Law Center of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hereafter SLC)wa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uring the 2017Space Law Seminar.Over 100 leaders and experts from t... On December 23,2017,the Space Law Center of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hereafter SLC)was established i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uring the 2017Space Law Seminar.Over 100 leaders and experts from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tat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 Space Law Center of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Established
下载PDF
论国际法理论与外交实践的融合之道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惠康 《国际法学刊》 2019年第1期1-21,165,共22页
外交是君子之交,与法律融合是君子之道。有外交就有国际法。法律外交是现代外交的高级形态,也是学人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调研是外交的生命线,应成为国际法学者的"看家本领"。我国需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以更高水平运用国际... 外交是君子之交,与法律融合是君子之道。有外交就有国际法。法律外交是现代外交的高级形态,也是学人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调研是外交的生命线,应成为国际法学者的"看家本领"。我国需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以更高水平运用国际法,善打"法律牌"。既要从战略层面提出用好国际法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思路、建议,也要从微观层面就国际法的前沿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法律与外交融合,应努力把握科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外交 法律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原文传递
“21世纪初的中国与国际法”上海研讨会综述
16
作者 屈广清 《当代法学》 2002年第7期2-7,共6页
2002年4月18日至20日,中国国际法年会“21世纪初的中国与国际法”上海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和海内外的学者160多人。研讨会围绕“21世纪初的中国与国际法”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共收到论... 2002年4月18日至20日,中国国际法年会“21世纪初的中国与国际法”上海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和海内外的学者160多人。研讨会围绕“21世纪初的中国与国际法”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共收到论文90余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际法 国际形势 外交法律 法律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