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的故事——以拉班德的国法学为焦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来梵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87-93,共7页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 1 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 ,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 ,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 ,他在前... 当代中国有关法的许多观念和制度最终可通过两个不同的源流追溯到 1 9世纪德国“国法学”的学说史中去 ,为此思考或解决我国现代宪法中的一些课题 ,其实也可通过解读这段历史而寻得一些机要。拉班德就是这段历史中的象征性存在 ,他在前人思想的铺垫之下出现 ,把他人从私法领域中引入公法学的法律实证主义方法发展为有效回避、消解或暂定解决政治问题的法律技术 ,从而以矛盾的学术性格微妙地回应了矛盾的时代课题 ,即在政治效果上一方面默认和容忍了当时德国君权主义宪法体制的政治现实 ,另一方面也表述和维护了近代德国的法治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班德 国法学 法律实证主义方法 宪法 法治主义 德国 中国 公法学
下载PDF
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卫平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6,共14页
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在方法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运行的特点,摆脱实体法学方法的影响,探究民事诉讼法学应有的思维和方法,应树立多维时空思维、多重价值衡平思维、多重主体思维。规范分析方法是... 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在方法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运行的特点,摆脱实体法学方法的影响,探究民事诉讼法学应有的思维和方法,应树立多维时空思维、多重价值衡平思维、多重主体思维。规范分析方法是民事诉讼法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民事诉讼法适用方面不可能因为社会科学方法的应用而走向黄昏和衰落。社会科学方法和法律实证方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方法更侧重于为民事诉讼法基本规范的建构和修正发挥作用。作为接受过规范分析方法训练的法律人应当对社会科学方法和法律实证方法持有足够的敬畏和尊重,讲究运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学 法学方法 规范分析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 法律实证方法
原文传递
舆论与刑法的偏差式互动: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的中国叙事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笑延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83,193,共17页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舆论诉求与刑法回应已然发展成为一对既密切关联、又有所区别,甚至存在矛盾冲突的新力量,深度嵌入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治理的复杂格局之中。引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14058条新浪微博相关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类,分别统...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舆论诉求与刑法回应已然发展成为一对既密切关联、又有所区别,甚至存在矛盾冲突的新力量,深度嵌入未成年人罪错行为治理的复杂格局之中。引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14058条新浪微博相关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类,分别统计正向、中性、负向情感的高频词,可以数据化呈现社会舆论的具体诉求与刑法回应的实际效果。面对社会舆论对刑法功能的过度期许、对保护理念的极度排斥、对规范设置的明确否定,刑法采用了分散式功能叙说、不能“一放了之”的话语体系置换、年龄整体下调与多重限制并行的回应策略。然而,这一回应策略导致社会舆论对刑法的功能期许不降反升、保护与惩戒的理念认可度更加失衡、限制性规范存在异化风险。刑法应在理解、尊重社会舆论的演化逻辑与核心诉求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功能诉求与治理供给的偏差,以惩戒理念的强调带动保护理念的培植,寻找支持个别下调的正当性基础,探索“舆论诉求—刑法引导—社会互动”的“杜鹃—鸳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年龄 社会舆论 刑法修正案(十一) 杜鹃—鸳鸯模式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