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籍翻译中的国家法律形象建构研究——以《管子·禁藏》篇为例
1
作者 戴拥军 黄李坤 赵燕宁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1,共6页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传播的产物,是被建构出来的,带有强烈的“他构”意味。《管子》等文化典籍中的法律话语的翻译过程,本质上也是构建中国国家法律形象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管子·禁藏》篇两个英译...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传播的产物,是被建构出来的,带有强烈的“他构”意味。《管子》等文化典籍中的法律话语的翻译过程,本质上也是构建中国国家法律形象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管子·禁藏》篇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阐明相关语段的翻译在语气和信息量、语用身份构建、形象塑造焦点等方面的区别,从而说明两个译本对国家法律形象构建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在中国文化典籍翻译中如何加强国家法律形象建构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禁藏》英译 国家法律形象 信息量 语用身份构建 形象塑造焦点
下载PDF
19世纪前中西法律形象的相互认知及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栋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4-72,共9页
19世纪前中西法律形象存在着相互认知,虽各自认识的态度有所不同,但都呈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现象。大体来说,西方人始终是以一种积极、主动和开放的态度来认识中国的;与之相反的是,中国人对西方法律形象几乎漠不关心,更遑谈了解,其态度... 19世纪前中西法律形象存在着相互认知,虽各自认识的态度有所不同,但都呈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现象。大体来说,西方人始终是以一种积极、主动和开放的态度来认识中国的;与之相反的是,中国人对西方法律形象几乎漠不关心,更遑谈了解,其态度基本是被动、排斥甚至扭曲的。西方的自我中心主义是时间上的他者和空间上的他者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由于存在空间维度上的他者,这使得西方的"自我中心主义"始终能在一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念秩序中,在开放性的比对中,完成西方文化的自我超越和自我认同。与之相对,空间维度上他者的缺失,使得中国古代只能在时间维度上进行自我调适,这种调适虽然在整合巩固方面效果良好,但在自我更新、超越方面却始终差强人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形象 西方法律形象 自我中心主义 他者
下载PDF
从契约到名分:明清雇工人法律形象的衍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永明 常冰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0-85,共6页
虽然明清律典已经确立了雇工人在雇主宗法家长体系内的形象,但对其法律概念的定义却模糊不清。在其出现之初,以契约确立雇工人的身份,但随着律例的不断完善,主仆名分成为最终的判定标准。从"自由人"向"平日起居不敢与共... 虽然明清律典已经确立了雇工人在雇主宗法家长体系内的形象,但对其法律概念的定义却模糊不清。在其出现之初,以契约确立雇工人的身份,但随着律例的不断完善,主仆名分成为最终的判定标准。从"自由人"向"平日起居不敢与共,饮食不敢与同,并不敢尔我相称,素有主仆名分"之家人的转变,不仅使雇工人与律文编织的法律形象严丝合缝,而且还彻底丧失了同雇主平等的社会及法律地位,进而完全失去了人身支配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律典 契约 名分 雇工人 法律形象
下载PDF
从他塑到自塑——“东方主义”视角下中国法律形象的域外传播 被引量:7
4
作者 胡波 董晓波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0年第6期91-106,共16页
“法律东方主义”是“东方主义”在法律领域的应用,直接指涉国家法律形象。法律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国家法律形象话语系统,有其形成的历史和根源。19世纪前,被西方世界“他塑”的中国法律形象带有乌托邦式的完美想象。19世纪里,中国法律形... “法律东方主义”是“东方主义”在法律领域的应用,直接指涉国家法律形象。法律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国家法律形象话语系统,有其形成的历史和根源。19世纪前,被西方世界“他塑”的中国法律形象带有乌托邦式的完美想象。19世纪里,中国法律形象在西方世界的传播逐渐被标签化,成为“野蛮”与“落后”的典型代表。这种被“他塑”的国家法律形象传播的基本途径包括:法典翻译、报刊评介、回忆见闻、铜版画和学术研究等。以“东方主义”视角观之,19世纪中国法律形象的“他塑”背后的实质是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即谋求治外法权、以西方“文明”标准衡量中国法律,维护在华商业利益和霸权地位。“东方法律主义”作为对“法律东方主义”的超越,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如何建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问题上。新时代中国法律形象的“自塑”需要宏大叙事,以大格局、大视野确立大翻译、大传播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主义 法律东方主义 19世纪 中国法律形象 东方法律主义 法治话语体系
下载PDF
19世纪西人笔下“中国法律形象”的建构——以溺婴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8,共8页
在19世纪,溺婴成为西人观照中国的一个重要层面,在此过程中,西人建构出一个负面的中国法律形象。溺婴的隐匿性,让这种建构性鲜明地表现出来。从全球史的视角观之,当时英美国内也存在严重的杀婴问题,这在道德、法律等层面引起西人的焦虑... 在19世纪,溺婴成为西人观照中国的一个重要层面,在此过程中,西人建构出一个负面的中国法律形象。溺婴的隐匿性,让这种建构性鲜明地表现出来。从全球史的视角观之,当时英美国内也存在严重的杀婴问题,这在道德、法律等层面引起西人的焦虑,西人就中国溺婴的发生情况、行为定性和法律规制等方面的建构,都与此有关。由此可见,西人建构负面中国法律形象的动机和原因是复杂而多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婴 法律形象 19世纪 建构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律形象的确立路径
6
作者 张璐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12,共4页
中国传统法律作为一个形象整体,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并非一成不变,对其评价的优劣伴随着中西关系和西方自身利益的变化而变化。以西方文本和表述为资料,以他者视角为观察点,在动态中研究和分析中国传统法律形象的确立及发展路径,能够从另... 中国传统法律作为一个形象整体,在西方话语体系中并非一成不变,对其评价的优劣伴随着中西关系和西方自身利益的变化而变化。以西方文本和表述为资料,以他者视角为观察点,在动态中研究和分析中国传统法律形象的确立及发展路径,能够从另一个侧面加深对中国传统法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形象 西方 确立路径
下载PDF
中国犯罪文学作品中的法律形象
7
作者 伊莎贝尔·莫莱斯 何然(翻译) 《法学家茶座》 2004年第8期154-158,共5页
尽管全面探讨中国法律的历史超出了本文研究的范围,但是把那些关于中国法律传统之西方观点作为本文专门研究之对象的邱晓龙和何家弘的犯罪小说的背景还是有益的。在过去数百年间,伴随着西方与中国的商贸往来的增长,以葡萄牙语、英语... 尽管全面探讨中国法律的历史超出了本文研究的范围,但是把那些关于中国法律传统之西方观点作为本文专门研究之对象的邱晓龙和何家弘的犯罪小说的背景还是有益的。在过去数百年间,伴随着西方与中国的商贸往来的增长,以葡萄牙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法律概念与司法制度的著作相继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犯罪文学作品 法律形象 小说 文学评论
下载PDF
从赛、沙《水浒传》英译透视翻译文学中法律形象的生成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军峰 龙新元 《外国语》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5,共10页
《水浒传》系民族经典,世界文学化伴生互文语境,赛珍珠享首译之名,沙博理有正名之实,然译评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形象切入,探研翻译文学中法律形象何以生成。研究发现,梁山对封建正统律令的侵越启示译者征引骑士精神、基督教义相比附,... 《水浒传》系民族经典,世界文学化伴生互文语境,赛珍珠享首译之名,沙博理有正名之实,然译评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从形象切入,探研翻译文学中法律形象何以生成。研究发现,梁山对封建正统律令的侵越启示译者征引骑士精神、基督教义相比附,体现形象建构的同质化联想;相较赛氏偏重语言文化的复刻,沙氏深描传统法律体系,彰显形象建构的异质化坚持。无法与无不法的形象生成关联翻译的小文化背景,亦串联大文化背景,是语境化的自我与他者互文互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英译 翻译文学 法律形象 法律文学
原文传递
“真理”与法兰西近代国家--以路易九世法律形象建构为中心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坚 董子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6-207,共12页
中世纪法国圣徒国王路易九世的法律形象以追求"真理"为主,其实质是将基督教理想移植到世俗王国的统治并用以规范法律实践。圣路易超越法条主义的法官形象背后,蕴含着中世纪神学家和法学家对司法中如何认识真相的思索。国王统... 中世纪法国圣徒国王路易九世的法律形象以追求"真理"为主,其实质是将基督教理想移植到世俗王国的统治并用以规范法律实践。圣路易超越法条主义的法官形象背后,蕴含着中世纪神学家和法学家对司法中如何认识真相的思索。国王统治所需履行的宗教义务让世俗政权得以借用教会的"真理意识形态",吸收罗马-教会法的资源,以调查和习惯法改造等手段改革法律秩序。圣路易时代的法国,法律制度迅猛发展,而他在其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这标志着"真理"与王国治理的结合,奠定了法兰西近代国家的精神和制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法国 近代国家 圣路易 “真理” 司法伦理 法律形象
原文传递
浅谈中美法官制度对比
10
作者 李方舟 《青年与社会(下)》 2014年第6期120-120,共1页
法官作为法律的实行者,同时也是法律公平正义的代言者,这个职业总给人们一种神圣庄严的感觉,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法官也逐渐开始堕落,正义的天平也开始倾斜,法官的形象也受到了损害。法律的正义性也在人们心中产生动摇。
关键词 法官 公平 正义 法律形象
下载PDF
话剧电影叙事中的社会思考分析——以《十二公民》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明娟 《声屏世界》 2020年第3期53-54,共2页
《十二公民》是话剧导演徐昂的电影处女作,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话剧是指以对话为主的舞台表演形式,在现代艺术领域,话剧与电影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带有话剧特色的电影也成了当代电影制作的风格之一。"电影... 《十二公民》是话剧导演徐昂的电影处女作,改编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十二怒汉》。"话剧是指以对话为主的舞台表演形式,在现代艺术领域,话剧与电影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带有话剧特色的电影也成了当代电影制作的风格之一。"电影《十二公民》正是这种风格,电影将西方的陪审团制度进行本土化的移植,是带有文化内涵和社会思考在里面的。电影不只是为了叙事,也不仅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有需要承载的文化导向功能,需要折射出一定的社会意义。针对《十二公民》中的时代思考,可以从电影拍摄背景以及电影叙事手法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电影 社会思考 法律人物形象
下载PDF
论近年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形象的建构策略
12
作者 邵将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7-101,共5页
本文分三节内容,来分别论述新时代法治题材剧中"法律人"的群像组合、人物关系及戏剧冲突营构特色,范围由小到大,层层递进,力求全面、立体、明晰地剖析该类型创作中"法律人"形象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 法治题材剧 法律人”形象 对比共构 双线并行 戏剧冲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