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继承编》的创新与继承法之整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平华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0年第6期1-14,共14页
《民法典·继承编》存在继承法向财产法回归、维持人身关系的特质两方面的创新。前者表现为概括规定遗产范围、完善遗嘱及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后者则有克服法定继承人范围不足,完善继承权丧失、遗产管理人、遗产债务清偿制度等。从正... 《民法典·继承编》存在继承法向财产法回归、维持人身关系的特质两方面的创新。前者表现为概括规定遗产范围、完善遗嘱及遗赠扶养协议制度;后者则有克服法定继承人范围不足,完善继承权丧失、遗产管理人、遗产债务清偿制度等。从正式法律渊源、非正式法律渊源两方面全面梳理既有继承法,是当前的紧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继承编》 创新 法律整理
下载PDF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新政”之法治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权典 《法治研究》 2011年第5期85-92,共8页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作为一项全新工作,并无现成路径或既定模式可循,但可能导致土地产权性质、归属及客体(地块)的调整,进而带来诸多利益关系的冲突与协调。作为一项土地新政,...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破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作为一项全新工作,并无现成路径或既定模式可循,但可能导致土地产权性质、归属及客体(地块)的调整,进而带来诸多利益关系的冲突与协调。作为一项土地新政,其政策灵活性容易被曲解及违规滥用演变成"掠夺"农民土地权益的"村庄撤并圈地"运动。在相关立法政策调整不到位特别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法律机制欠完善的情况下,应充分认识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种种掣肘因素、法律风险及政策障碍。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不能依赖行政强制,而要在法治理念下依靠法律制度完善和政策机制创新,予以积极引导、正确调整及有效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法治理念法律规制
下载PDF
西汉法律文献的整理及其校雠学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傅荣贤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2-145,共4页
汉初“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都与法律文献的整理有关,并已能够娴熟地运用“合众篇为一书”、通过“条其篇目”的特定篇次显示特定的文本内涵、以“事类”即事物本质属性为依据分类结集单篇文献等条例,成为... 汉初“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都与法律文献的整理有关,并已能够娴熟地运用“合众篇为一书”、通过“条其篇目”的特定篇次显示特定的文本内涵、以“事类”即事物本质属性为依据分类结集单篇文献等条例,成为刘向校雠学思想的先导。可以认为,我国校雠学就是在对法律文献的整理中奠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献整理 校雠学 刘向
原文传递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考察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始发 包若然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1,共6页
迄今尚没有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的系统和专门整理,大多散见于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有关的文献资料中,有必要加强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整理出版。学术界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通史类或专史类... 迄今尚没有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律文献的系统和专门整理,大多散见于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有关的文献资料中,有必要加强抢救性发掘和系统整理出版。学术界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通史类或专史类论著中对于法制建设的介绍或简要评述;二是对于经济法、土地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集中研究。需要拓宽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从中共革命法制史的高度加强对湘鄂赣根据地法制建设的宏观研究;深化法理研究,加强对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法制宣传教育研究;借鉴运用法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创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法律文献整理 法制建设
原文传递
法律典籍整理研究常见问题探讨——以《〈唐律疏议〉笺解》为分析样本
5
作者 孔潮丽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2年第2期239-247,共9页
刘俊文教授《〈唐律疏议〉笺解》致力于法律典籍整理与法制史相关内容的整合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必读书。由于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法律典籍整理研究工作,要特别注意制度变迁、历史文化知识背景、版本... 刘俊文教授《〈唐律疏议〉笺解》致力于法律典籍整理与法制史相关内容的整合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必读书。由于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误。法律典籍整理研究工作,要特别注意制度变迁、历史文化知识背景、版本选择和编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典籍整理研究 《〈唐律疏议〉笺解》 法制史研究
原文传递
法治救国论与中国近代法律史学嬗变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雷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89,共4页
清末民初之际,甲午海战失败、列强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期许及国外成功案例的促动,激发了法治救国论的高涨。尽管论者在如何变法的途径中存在歧义,但他们均谨守斟酌古今与中外通行的修律原则,决定了当时人们在法律观念上保有浓厚的历史主义... 清末民初之际,甲午海战失败、列强废除领事裁判权的期许及国外成功案例的促动,激发了法治救国论的高涨。尽管论者在如何变法的途径中存在歧义,但他们均谨守斟酌古今与中外通行的修律原则,决定了当时人们在法律观念上保有浓厚的历史主义,这毫无疑问提升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法律史学科的促生。鉴于研究者阶级立场、个人识见、价值尺度之不同以及对取法西学的视点迥异,中国近代法律史学在初生之时,即产生考据派与史观派的分野,对中国法律史学研究范式产生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救国论 更法言变 法律史学 法律古籍整理 史观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