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义解释缘何是法律解释的核心方法
1
作者 王硕 《争议解决》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法律解释方法众多,但对于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解释方法却始终存在争论。出现这种争论有其理论与现实上的原因。给众解释方法之间划分一个位阶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解释方法自身的实践总结特性使其难以排出一个位阶。如果位阶存在,文... 法律解释方法众多,但对于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解释方法却始终存在争论。出现这种争论有其理论与现实上的原因。给众解释方法之间划分一个位阶似乎是不错的选择。但由于解释方法自身的实践总结特性使其难以排出一个位阶。如果位阶存在,文义解释作为解释方法核心适用方法的地位应当是确定的与不容动摇的。即便是在无法确定位阶的时候,文义解释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方法位阶 文义解释
下载PDF
文义解释:法律方法的优位选择 被引量:111
2
作者 陈金钊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4-150,共7页
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最基本方法。这一方法涵盖了字面、限缩、扩张、法意、合宪、体系、语法、比较等解释方法。在文义解释方法之外,还有价值衡量、社会学解释等方法,按照法治对法律人的基本要求,文义解释方法具有优先使用性。这里的... 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最基本方法。这一方法涵盖了字面、限缩、扩张、法意、合宪、体系、语法、比较等解释方法。在文义解释方法之外,还有价值衡量、社会学解释等方法,按照法治对法律人的基本要求,文义解释方法具有优先使用性。这里的优先不仅包含使用顺序的优位选择,而且还包括解释者应尽量减少使用文义外的其他解释方法。法治反对那种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不顾常义的添加或转义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律解释 文义解释
下载PDF
文义的边界与文义解释的限度——《民法典》语境下的方法论展开 被引量:1
3
作者 毕经纬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文字作为信息的传递途径和内容,是认知的起点。法律文本依附于文字,法律规范的意义同样以文字的意义(即文义)为基础。法律适用的过程,即法律解释的过程,始于文义,一定程度上也止于文义。文义有边界,超出文字意义的限度,即超出了法律解... 文字作为信息的传递途径和内容,是认知的起点。法律文本依附于文字,法律规范的意义同样以文字的意义(即文义)为基础。法律适用的过程,即法律解释的过程,始于文义,一定程度上也止于文义。文义有边界,超出文字意义的限度,即超出了法律解释的范围,进入法的续造领域,须借助类推等方式进行法律漏洞填补。文义解释是法律解释的起点,但不是全部,有其限度;即便是文义清晰时,亦应将自罗马法以来的“明白无误规则”仅认定为一项推定规则,仍需结合其他解释方法,尤其是目的解释,来探求规范的“目的”和“意义”。《民法典》解释适用语境下,以解释论为面向,应坚持文义解释的方法论价值,亦应在此基础上超越其“文本”价值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义解释 文义 《民法典》 法律解释 法的续造
下载PDF
反思法律方法中的体系解释 被引量:2
4
作者 姜福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7-34,共8页
从国内外学界既有的理论认知来看,法律方法中的体系解释主要关涉两个维度: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广义体系与狭义体系。它可能意指三个层面:可能意指因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定之间的逻辑与价值关联而产生的解释,或者不同法律部门的规定之间的... 从国内外学界既有的理论认知来看,法律方法中的体系解释主要关涉两个维度:内在体系与外在体系、广义体系与狭义体系。它可能意指三个层面:可能意指因同一法律内部的规定之间的逻辑与价值关联而产生的解释,或者不同法律部门的规定之间的逻辑与价值关联而产生的解释;可能意指因法律与法律之间的不同规定发生矛盾与冲突时所引发的解释;在宽泛意义上甚至还可能意指法律与宪法规定相互冲突时所引发的解释。作为一种文本主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体系解释具有强大的方法论功效,那些具有比较完善的体系特征的法律部门是其发挥最重要作用的领域。当然,体系解释必须面对法律体系自身的难题,诸如法律规范会出现相互矛盾和彼此冲突的情形等;体系解释与其他解释方法具有不可分割性。运用体系解释的方法,必须有意识地、能动地克服其不足之处,最大限度地发掘其方法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解释 法律体系 法律方法
下载PDF
《安全生产法》的“统一协调、管理”条款适用条件分析——以法律解释方法为视角
5
作者 张剑锋 《江苏应急管理》 2024年第9期40-42,共3页
一、前言2024年6月,南通通州区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对某服饰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对整体承租其厂房的某服装辅料公司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执法人员认为出租方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 一、前言2024年6月,南通通州区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对某服饰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对整体承租其厂房的某服装辅料公司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执法人员认为出租方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并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拟对出租方处以20700元的罚款处罚,笔者在法制审核中未通过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方法 《安全生产法》 出租方 服装辅料 统一协调 应急管理 法制审核 适用条件分析
下载PDF
中华法系立法文义解释方法与规则论析——从法律答问到唐律疏议的立法文义解释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魏治勋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32,共14页
中华法系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和精湛的法律解释技法,其中立法文义解释在官方法律解释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从对文义解释的不同运用方式看,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机制:对于重要法律用语一般是直接在疏... 中华法系历经二千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独特的法律文化和精湛的法律解释技法,其中立法文义解释在官方法律解释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从对文义解释的不同运用方式看,可以区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机制:对于重要法律用语一般是直接在疏议中给出权威确定的解释;通过串解的方式对具有关联关系的律文和重要概念一并作出解释;通过援引或假定具体案件案情的方式对文义解释作出示例;对重要语词含义作出训诂解释;通过援引令格式、儒家义理或社会公理等权威性依据释明概念或律文含义。在中华法系立法文义解释过程中,遵循“通常含义”“余条准此”“释不破律”等方面的解释规则,将法律解释置于法的目的之下。中华法系博大精深、富蕴宝藏,当下中国法治建设应在整理、选择、汲取、融通包括法律解释方法在内的中华法系和世界制度文明史上的一切优秀知识资源基础上,付诸实用,必将极大地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法治中国建设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法系 立法解释 文义解释 法律答问 唐律疏议 解释规则
下载PDF
论作为说理方式的法律解释
7
作者 宋旭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4-208,共15页
法律解释是给予和索取理由的规范实践。法律话语的意义是由其在法律实践中的推论角色决定的。因此,法律解释不应当仅仅被当作探求法律意义的启发式方法,更应当被看作为司法判决提供证成的说理方式。文义、历史、体系、客观目的、主观意... 法律解释是给予和索取理由的规范实践。法律话语的意义是由其在法律实践中的推论角色决定的。因此,法律解释不应当仅仅被当作探求法律意义的启发式方法,更应当被看作为司法判决提供证成的说理方式。文义、历史、体系、客观目的、主观意图等要素,与其将它们看作解释方法,不如看作支持或反对解释决定之正确性的解释理由。法律条文往往有多个意义选项,解释者需要选出其中的正确选项,将其作为适用于当前案件的个案规范。法律解释实质上是围绕解释决定的正确性,而对不同解释理由进行衡量的理性论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解释方法 解释理由 说理方式 释法说理
下载PDF
素朴的技巧:《法律答问》中的法律解释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锐 高袁 《政法论丛》 2011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我国,法律解释的历史非常悠久。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向我们展现了秦代的法律解释技巧。为了准确地适用法律,司法人员广泛地运用了语词定义、区别、分类、限制解释、类推解释、附带说明等解释技巧,并发明了问答... 在我国,法律解释的历史非常悠久。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向我们展现了秦代的法律解释技巧。为了准确地适用法律,司法人员广泛地运用了语词定义、区别、分类、限制解释、类推解释、附带说明等解释技巧,并发明了问答式的法律解释形式,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为法律解释学在我国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法律答问》中的法律解释除了阐明法律概念的义理外,还常以例释义,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形象生动。此外,在解释法律概念时,还带有追求客观性、严格性的倾向,因此,具有法家"严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答问》 法律解释 秦律 文义解释
下载PDF
体系思维的姿态及体系解释方法的运用 被引量:66
9
作者 陈金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81,共13页
体系思维的"封闭"或"开放"姿态对法治实现的程度有很大影响,要想搞好法治建设就需要处理好"封闭"与"开放"之间的关系。为了法治命题能够贯彻下去就需要法律以恰当的方式实现。这要求我们,首先... 体系思维的"封闭"或"开放"姿态对法治实现的程度有很大影响,要想搞好法治建设就需要处理好"封闭"与"开放"之间的关系。为了法治命题能够贯彻下去就需要法律以恰当的方式实现。这要求我们,首先,需要把思维体系要素与法律渊源形式连接在一起,把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当成体系思维的要素,然后在法源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体系思维,以便法治能够以"法律"的名义展开实施。其次,运用体系解释方法解决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的逻辑一致性,从而为合法性解释奠定法律基础。与合法性相关的法律方法主要是依法办事,然而,单纯的依法办事还不足以解决法律运用的恰当性问题。因而就需要在法律运用过程中再次认真处理好法律与社会、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的融贯性。在整体性思维支配下的融贯性,必须找到法律与社会、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之间的逻辑一致性。法律发展的进化规律告诉我们,没有体系性思维及其体系解释方法就不可能有法律的恰当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思维 体系解释 法律方法 开放体系 封闭体系
下载PDF
论法律解释方法中的社会学解释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雪丽 孙光宁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社会学解释是一种侧重于从预测社会效果的角度来阐释规范含义的方法。社会学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需要、限制自由裁量以及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学解释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社会... 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社会学解释是一种侧重于从预测社会效果的角度来阐释规范含义的方法。社会学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需要、限制自由裁量以及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学解释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社会效果,适用范围狭窄,牺牲个案正义以及危及法律规范含义的稳定性等。我们应对社会学解释的价值和局限有充分的认识,使之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最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解释 法律方法 文义解释 社会效果
下载PDF
反思法律解释方法的位阶问题——兼论法律方法论的实践走向 被引量:11
11
作者 孙光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5,共9页
法律解释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方法。但是,如何在司法过程中为各种具体解释方法排序,学者们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无论是部门法进路还是论题学进路(权衡模式)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形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方法论具有思维实践的特征,... 法律解释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方法。但是,如何在司法过程中为各种具体解释方法排序,学者们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无论是部门法进路还是论题学进路(权衡模式)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形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方法论具有思维实践的特征,它是帮助法官裁判的理念性指导,目前还难以提供精确的运作流程,不能代替法官的具体行动实践。当然,法律方法论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逐渐走向行为实践,这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 文义解释 论题学
下载PDF
法律解释体系的重新构建──论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及其完善途径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洁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67,共6页
完善的法律解释体系①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纵观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如若长期存在必将影响我国法律解释体系功效的发挥,进而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因此必须... 完善的法律解释体系①是我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纵观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体系,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如若长期存在必将影响我国法律解释体系功效的发挥,进而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因此必须对我国的法律解释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其关键是调整现行立法解释、重新定位现行司法解释,从而使整个法律解释体系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审判解释 检察解释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体系 中国 法治建设
下载PDF
刑法文义解释方法的位阶及其运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倪业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共6页
刑法文义解释在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具有严格的优先性。文义解释的规则包括普通含义解释规则、语法解释规则、语言解释规则、同一用语解释规则、普通含义与专业含义解释规则和制定时含义与适用时含义解释规则。文义解释在出现多个解释结... 刑法文义解释在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具有严格的优先性。文义解释的规则包括普通含义解释规则、语法解释规则、语言解释规则、同一用语解释规则、普通含义与专业含义解释规则和制定时含义与适用时含义解释规则。文义解释在出现多个解释结论或出现矛盾的解释结论时,其他解释方法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法律解释方法 文义解释 解释规则
下载PDF
论法律解释方法的特性、功能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礼果 尹春桃 张文龙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法律方法论是人们认知法律之根本,同时也是法律人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石。近年,随着哲学诠释学观念的影响,法律方法或法学方法的研究日渐兴隆,引起了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关切与重视。事实上,法治的成熟直接依赖于法律方法或法治方法,而法律方... 法律方法论是人们认知法律之根本,同时也是法律人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石。近年,随着哲学诠释学观念的影响,法律方法或法学方法的研究日渐兴隆,引起了法律界和法学界的关切与重视。事实上,法治的成熟直接依赖于法律方法或法治方法,而法律方法论或法学方法论的缺失一直是我国法治或法学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的主因之一,要改变现状必须加强法律(解释)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因此,从法律解释方法的概念、特性、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方法 特性 功能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论法律解释方法中的社会学解释 被引量:3
15
作者 崔雪丽 孙光宁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07-111,共5页
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社会学解释是一种侧重于从预测社会效果的角度来阐释规范含义的方法。社会学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需要、限制自由裁量以及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学解释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社... 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社会学解释是一种侧重于从预测社会效果的角度来阐释规范含义的方法。社会学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需要、限制自由裁量以及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学解释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社会效果,适用范围狭窄,牺牲个案正义以及危及法律规范含义的稳定性等。我们应对社会学解释的价值和局限有充分的认识,使之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最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解释 法律方法 文义解释 社会效果
下载PDF
超越解释——对疑难案件法律解释方法功能之反思 被引量:10
16
作者 梁迎修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法律解释方法能够为疑难案件的裁判提供思考方向,并为判决结论提供论证。但这些解释方法本身并不确定,方法之间也没有固定的效力位阶,这些局限使其难以保障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由于在疑难案件中法官需要进行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因此其裁... 法律解释方法能够为疑难案件的裁判提供思考方向,并为判决结论提供论证。但这些解释方法本身并不确定,方法之间也没有固定的效力位阶,这些局限使其难以保障法律解释的客观性。由于在疑难案件中法官需要进行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因此其裁判具有决策性质。为了增强裁判的科学性和妥当性,法官还应求助于其他社会科学。中国法学应在深化法律解释方法论研究的同时,推进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法学教育中也应考虑完善法科学生的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方法 疑难案件 法律解释方法的局限性 中国法学
下载PDF
论设区的市立法权限实践困境之破解——一个法律解释方法的视角 被引量:13
17
作者 邓佑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1-71,共11页
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有限的地方立法权,同时,其规定的该立法权限的模糊性导致了立法实践面临越权立法之隐忧、立法求稳不求实之尴尬以及立法需求被抑制之无奈等困境。欲破解上述困境,需对该立法权限条款进行正确解释,以... 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有限的地方立法权,同时,其规定的该立法权限的模糊性导致了立法实践面临越权立法之隐忧、立法求稳不求实之尴尬以及立法需求被抑制之无奈等困境。欲破解上述困境,需对该立法权限条款进行正确解释,以明确权限范围。以“赋权目的”解释方法为基础,设区的市立法权限条款之解释可遵循横向划定和纵向界分两条路径展开:横向划定应基于地方事权范围并满足地方治理需要,对三类列举事项和例示规定进行诠释,以明确设区的市立法事权;纵向界分应遵循上位法规定并填补地方治理规则空缺,对设区的市立法与上位法的关系以及设区的市人大法规与市政府规章制定权限予以辨明。如此,就能够既保障设区的市立法的自主性和地方性,又保障其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地方立法权 地方治理 法律解释方法
下载PDF
民主理论对法律解释方法的影响——基于美国制定法解释方法演变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翀 龚廷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4,共7页
法律解释方法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主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20世纪前对民主会带来多数专制的极度担忧,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平义论的形成,20世纪中期臻于鼎盛的乐观的多元主义民主观笃信民主过程可以生产妥当的... 法律解释方法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主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20世纪前对民主会带来多数专制的极度担忧,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平义论的形成,20世纪中期臻于鼎盛的乐观的多元主义民主观笃信民主过程可以生产妥当的公共政策,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意图论和目的论的形成,而之后的公共选择理论致力于揭示政治自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负面影响和民主过程的失灵,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新文本论"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制定法 法律解释方法 民主理论 新文本论
下载PDF
论法律解释方法抽象位阶的作用及其逻辑结构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夏昊 吴国邦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32,共11页
法学方法论之于法律解释方法位阶问题的主流观点内隐着矛盾性,即一方面认为各类法律解释方法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并列关系,另一方面又否认他们之间可以被固定的位阶谱系所表述。在不结合证成特定案件法律决定的具体情形下,法律解释方法之... 法学方法论之于法律解释方法位阶问题的主流观点内隐着矛盾性,即一方面认为各类法律解释方法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并列关系,另一方面又否认他们之间可以被固定的位阶谱系所表述。在不结合证成特定案件法律决定的具体情形下,法律解释方法之间存在着一种固定的位阶关系;而在结合证成具体案件法律决定的情形下,法律解释方法之间的位阶关系可能有所变化。原因在于,从规范性质上看,法律解释方法具有原则的性质。他们的适用方式是衡量,具有初始性的特征。既然他们具有原则的性质,就意味着在被适用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冲突,而这种冲突的性质是一种竞争关系。因此,法官或法律适用者必须根据衡量法则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解释方法之间抽象的优先性关系是无用的。抽象的优先性关系既可以限制法律解释方法适用者的武断性,也能够克服他们适用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法律解释活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方法 抽象位阶关系 具体位阶关系 衡量法则 融贯性
下载PDF
法律解释的难题:服从还是创造——法律方法视角的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武飞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8,共6页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应严格服从法律还是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法律,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对法官而言,服从法律是当然职责,同时也应融入创造精神,因为法官发挥其创造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体现对法律的服从,在这种宗旨之下,法官的... 在司法过程中,法官应严格服从法律还是可以创造性地解释法律,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们的问题。对法官而言,服从法律是当然职责,同时也应融入创造精神,因为法官发挥其创造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体现对法律的服从,在这种宗旨之下,法官的创造力就不会偏离法治的轨道。这些最终都需要通过法官对各种具体法律方法的运用才能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方法 创造性法律解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