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预防信用证的法律欺诈
1
作者 王维芳 《山东经济》 2006年第3期70-71,81,共3页
我国参与国际民商事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贸易纠纷是难以避免的。在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信用证的结算方式是最主要的方式之一,由此产生的纠纷也常有发生。如何预防信用证的法律欺诈,遇到此类问题怎样解决,是摆在进出口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WTO 信用证 法律欺诈 买卖合同
下载PDF
澳门国际私法中的法律欺诈 被引量:19
2
作者 黄进 郭华成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澳门国际私法中的法律欺诈黄进郭华成在澳门国际私法中,法律欺诈是葡文“farudeàlei”的直译,实际上就是国际私法中通常所说的法律规避(evasionoflaw)。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是从1878年法国最高法... 澳门国际私法中的法律欺诈黄进郭华成在澳门国际私法中,法律欺诈是葡文“farudeàlei”的直译,实际上就是国际私法中通常所说的法律规避(evasionoflaw)。国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是从1878年法国最高法院对鲍富莱蒙王妃离婚案(Baufr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欺诈 澳门国际私法 当事人 欺诈行为 规避外国法 法律规避 冲突规范 国际公共秩序 连结点 适用的法律
原文传递
我国欺诈性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撤销程序探析
3
作者 蒋晓亮 《司法改革论评》 2016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是法院作出的各种非讼争性法律文书和法院以外特定机构作出的各种非诉讼法律文书的集合。我国现行立法及相关解释虽然对撤销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有所规定,但却往往将案外人排除在申请主体以外,其撤销程序也缺乏充分对抗和... 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是法院作出的各种非讼争性法律文书和法院以外特定机构作出的各种非诉讼法律文书的集合。我国现行立法及相关解释虽然对撤销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有所规定,但却往往将案外人排除在申请主体以外,其撤销程序也缺乏充分对抗和再行救济途径。为给予受诈害案外人以充分救济,我国应从诉讼案件的非讼化角度出发,在区分一般非讼案件和真正诉讼案件的基础上,建立裁判变更与第三人撤销之诉相结合的欺诈性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撤销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诈性非讼生效法律文书 撤销 裁判变更 第三人撤销之诉
原文传递
刍议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茜 王丁玎 《才智》 2009年第24期10-10,共1页
规范有序的证券市场将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新《证券法》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尤以对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规范不够全面为突出,这将不利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本文从证券欺诈的含义入手,结合我过的立法现状... 规范有序的证券市场将会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新《证券法》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尤以对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规范不够全面为突出,这将不利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本文从证券欺诈的含义入手,结合我过的立法现状,提出几点完善证券欺诈法律责任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欺诈 证券欺诈法律责任 立法现状 立法完善
原文传递
避税概念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翁武耀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85-808,共24页
避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税法问题,涉及税法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对避税的正确认识关系到对税法的正确认识,一国对避税问题的处理将反映一国税收法治的水平。为正确认识避税,以对避税进行统一的定义,一方面需要对避税与税的节省、税收筹划、合... 避税作为一个重要的税法问题,涉及税法多方面的基础理论。对避税的正确认识关系到对税法的正确认识,一国对避税问题的处理将反映一国税收法治的水平。为正确认识避税,以对避税进行统一的定义,一方面需要对避税与税的节省、税收筹划、合法节税、逃税、税收欺诈等相关概念的异同和关系进行法理上的辨析,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法律欺诈和权利滥用理论对避税性质作进一步的剖析。这对于区别避税和合法节税以及一国探寻构建反避税措施的理论非常必要。对我国而言,在认可纳税人拥有以最小化税收负担的方式来安排自身经营活动权利的同时,在制定和实施一般反避税规则时,需要在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欺诈、权利滥用理论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商业目的理论、实质重于形式等理论之间进行审慎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税 合法节税 逃税 法律欺诈 权利滥用
原文传递
欺诈的界分 被引量:29
6
作者 徐志军 张传伟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99,共9页
就欺诈的研究视角,大多限于合同欺诈的角度,着眼于欺诈的构成及其法律后果,或者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分。但此种进路忽略了欺诈行为本身以及侵权法上的欺诈,忽视了侵权法在对欺诈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甚至将侵权法对欺诈行为的控制... 就欺诈的研究视角,大多限于合同欺诈的角度,着眼于欺诈的构成及其法律后果,或者民事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界分。但此种进路忽略了欺诈行为本身以及侵权法上的欺诈,忽视了侵权法在对欺诈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甚至将侵权法对欺诈行为的控制化为乌有。若从法律行为的效力控制、合同责任、侵权责任承担以及合同诈骗罪的判处等不同的法律调控方式及其作用空间角度考察,可以更加明确对不同层面的欺诈的法律调控,也可更有效保护表意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诈行为 单方虚伪表示 欺诈法律行为 合同诈骗 法律调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