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理学的现实基础与法律的价值选择
1
作者 刘英团 《江淮法治》 2020年第5期61-61,共1页
在《法律是什么》中,作者刘星不仅介绍了20世纪英美法理学最前沿的各种理论学说,并从根由层面上对各理论学说进行追寻与辩驳,通过深层次的“交往与对话”,使不同的学理根据呈现、交流,并“知其所以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存在将法... 在《法律是什么》中,作者刘星不仅介绍了20世纪英美法理学最前沿的各种理论学说,并从根由层面上对各理论学说进行追寻与辩驳,通过深层次的“交往与对话”,使不同的学理根据呈现、交流,并“知其所以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存在将法理学隔离于裁判或法律实践的任何其他方面的明确界线”,“所有的法律适用者和法律科学家都拥有某种法律(学)方法和法律(学)理论,他们依此阐释和使用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学理根据 理论学说 司法实践 法律的价值 知其所以然 交往与对话
下载PDF
论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法律价值
2
作者 陈玉成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0-84,共5页
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作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它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尽管实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势在必行,但也存在诸多阻力致使公务员财产公开在我国迟迟不能推行。对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法律... 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作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它的出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尽管实行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势在必行,但也存在诸多阻力致使公务员财产公开在我国迟迟不能推行。对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的法律价值分析尤为重要,特别是结合公务员团体的自由的财产性和公共利益优先性以及人的理性惧怕不确定性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是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中的自由与安全价值的冲突时,价值抉择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财产申报和公开 法律的价值 公共利益 利益平衡
下载PDF
何谓法律的目的 被引量:4
3
作者 程乃胜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我国法学界长期将法律的目的与法律的价值等同,实际上法律的目的是对法律价值的追求和指向,它既受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同时还受法律、道德等既有规范的影响。法律的目的产生于法律实践并通过法律价值对法律实践进行评判。
关键词 法律的目的 法律的价值 法律实践
下载PDF
法律的视界与法律理论的综合
4
作者 关明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2-37,共6页
 法律的视界是法律价值视界,法律规则视界,法律现实视界的统一体,而当今的法律理论大多是对法律的某一视界的特定研究,由此形成的法律理论不免带有片面性,而一种全面的法律理论是对法律的价值视界,法律规则视界、法律现实视界的综合研...  法律的视界是法律价值视界,法律规则视界,法律现实视界的统一体,而当今的法律理论大多是对法律的某一视界的特定研究,由此形成的法律理论不免带有片面性,而一种全面的法律理论是对法律的价值视界,法律规则视界、法律现实视界的综合研究,由此笔者倡导在我国建立一种综合的法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的价值视界 法律的规则视界 法律的现实视界 法律的理论综合
下载PDF
多重视野下的环境法价值
5
作者 刘超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1-84,共4页
对环境法的价值的理解和研究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多重视角,首先要深入剖析"价值"的内涵,再分别从法律的目的价值、评价标准价值和法律的形式价值这几个层面出发,分别对环境法的价值进行定位和全方位考察。环境法具有多方面和多... 对环境法的价值的理解和研究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多重视角,首先要深入剖析"价值"的内涵,再分别从法律的目的价值、评价标准价值和法律的形式价值这几个层面出发,分别对环境法的价值进行定位和全方位考察。环境法具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价值,并且这些不同层面的价值在具体的环境法律原则和制度中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 环境法律的价值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下载PDF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王方 《知识经济》 2007年第8期168-169,共2页
法人人格制度的确立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商事主体的扩大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了是它本身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用另一种制度去完善它,约束它,使之更好了发挥作用,本文旨在从法律制度的价值的角度... 法人人格制度的确立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商事主体的扩大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了是它本身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需要用另一种制度去完善它,约束它,使之更好了发挥作用,本文旨在从法律制度的价值的角度(主要是正义的角度)提出并分析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为完善法人人格制度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制度的价值 法人人格否认 正义 公平
下载PDF
法的价值冲突及其相对性
7
作者 袁鸿鹏 《法商论坛》 2011年第1期97-98,共2页
法的价值冲突源于法的价值矛盾,法的价值矛盾的对立性决定着法的多元化价值冲突:法的价值矛盾统一性决定着法的价值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相对性。由法的价值相埘性制约或决定法的价值冲突的缓和的必然,它是通过确立法律评... 法的价值冲突源于法的价值矛盾,法的价值矛盾的对立性决定着法的多元化价值冲突:法的价值矛盾统一性决定着法的价值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相对性。由法的价值相埘性制约或决定法的价值冲突的缓和的必然,它是通过确立法律评价标准的方式缓和法的价值冲突,使法的价值利益得到有效配置。从更深层次角度讲,法的价值相对性确立需要以社会存在正当性、法律目的正确性、法律的有效性为基础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价值:法的价值矛盾:法律评价标准
下载PDF
司法的本真 被引量:1
8
作者 左春和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4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司法的意义源于法律的价值,法律是基于人性中自由、安全与平等的价值追求,应然意义上的司法必然是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在现代意义上,本真的法律与司法不仅是社会秩序的调整,还是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以此才能保证人的尊严和目的不会发生... 司法的意义源于法律的价值,法律是基于人性中自由、安全与平等的价值追求,应然意义上的司法必然是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在现代意义上,本真的法律与司法不仅是社会秩序的调整,还是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以此才能保证人的尊严和目的不会发生严重偏离。在现代政治文明中,政治与司法有着明显的价值分野,政治权力必须保证司法的本真状态,而不是介入司法的内在活动。本真的司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也是法律实施的应然追求。鉴于司法在现代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人们追求法治、自由、民主、平等和社会正义的今天,有必要首先让司法回归它的本真面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的本真 法律的价值 平等 正义 自由
下载PDF
国际私法上公共秩序含义的模糊问题
9
作者 孙建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11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作为一种法院排除本应适用的、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外国法的法律制度,在维护法院地国国家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公共秩序的含义过于模糊,导致了法... 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作为一种法院排除本应适用的、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外国法的法律制度,在维护法院地国国家利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公共秩序的含义过于模糊,导致了法官在适用法律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随意适用该制度排除对外国法的适用,从而有悖于国际私法所追求的公平、平等地适用内外国法律的价值目标.为了有效地维护法院地国的国家利益与尽量避免法官随意排除适用外国法,本文认为公共秩序涵义模糊具有必然性,公共秩序涵义过于模糊存在负面效应,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要求提高公共秩序涵义的清晰度,对国际私法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等因素分层细化有益于提高公共秩序含义的清晰度,我国应在理论和立法上合理地确定我国公共秩序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当代国际关系 外国法 公共秩序 排除适用 法律的价值 法院地国 模糊问题
下载PDF
刑事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实践困境与增效路径
10
作者 付倩 《重庆行政》 2022年第4期62-65,共4页
案例指导制度自创立之初便被寄予了极高的期待,但相较于最高人民法院的积极推进和理论研究的蓬勃热情,其在司法实践中却遭受了冷遇,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制度实效。法律的价值在于实施,案例的生命在于参照,若刑事指导性案例长期得不到有... 案例指导制度自创立之初便被寄予了极高的期待,但相较于最高人民法院的积极推进和理论研究的蓬勃热情,其在司法实践中却遭受了冷遇,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制度实效。法律的价值在于实施,案例的生命在于参照,若刑事指导性案例长期得不到有效适用便会丧失其生命力,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导致案例指导制度表面繁荣之后归于沉寂。因此,本文以刑事指导性案例的司法适用现状为分析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刑事指导性案例 适用现状 司法适用 法律的价值 最高人民法院 制度实效 司法实践
下载PDF
有价化视角下法律价值分析——读《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有感
11
作者 李媛媛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0年第9期41-43,共3页
以经济学的角度观察与讨论生活中法律的"价值",将法律的无形价值"有价化",以经济学逻辑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社会学、政治、法学等各个方面司空见惯的事物,揭开社会现象的神秘面纱。当前法理学存在一个分支学科,名叫法... 以经济学的角度观察与讨论生活中法律的"价值",将法律的无形价值"有价化",以经济学逻辑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社会学、政治、法学等各个方面司空见惯的事物,揭开社会现象的神秘面纱。当前法理学存在一个分支学科,名叫法律经济学,以经济学视角解析法学。熊秉元先生在所著的《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回顾了一百多年前的晚清光景、近代坎坷时代以及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峥嵘岁月,思考着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应该如何从过去中走出,如何在当今自洽,又如何去应对未来。书中的论述让笔者如醍醐灌顶,衡量法律的价值不仅仅只与严明和公平挂钩,它的价值也并非遥不可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逻辑 无形价值 法律的价值 法律经济学 法理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 视角解析 分支学科
原文传递
算法、权力与法律:时代挑战及回应
12
作者 钭晓东 欧阳恩饯 《新华文摘》 2023年第1期160-160,共1页
钭晓东、欧阳恩饯在《政法论丛》2022年第4期撰文认为,算法是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权力。将算法等同于权力忽视了前者是事实的范畴,而后者是规范的范畴。算法给人实在的“权力感”,在于它是一种权力行使的新方式,对权力起着放... 钭晓东、欧阳恩饯在《政法论丛》2022年第4期撰文认为,算法是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权力。将算法等同于权力忽视了前者是事实的范畴,而后者是规范的范畴。算法给人实在的“权力感”,在于它是一种权力行使的新方式,对权力起着放大的作用并改变了权力的性质,使得权力呈现出事实权力的特征。事实权力强调合目的性、追求实效,增强了权力的效果,提高了权力的效率,但也对法律的价值、权利义务基本范畴以及主体制度构成了深层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挑战 计算机程序 法律的价值 主体制度 合目的性 权利义务 基本范畴
原文传递
科殷:《法哲学》
13
作者 陆静 《哲学门》 2004年第2期229-231,共3页
法哲学旨在认识法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评判法律的价值,寻求法律的方法论。科殷在其《法哲学》(Grundzüge der Rechtsphilosopfiie,全译应为"法哲学的基本特征")认为,法哲学是把法的文化现象所提供的一些特殊难题和哲学... 法哲学旨在认识法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评判法律的价值,寻求法律的方法论。科殷在其《法哲学》(Grundzüge der Rechtsphilosopfiie,全译应为"法哲学的基本特征")认为,法哲学是把法的文化现象所提供的一些特殊难题和哲学的普遍或原则的问题结合起来的一门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的价值 法律的客观性 方法论 必然性 《法哲学》 基本特征 哲学
原文传递
《法官眼中的民法典》系列报道之四:合同编之“度”:在司法平衡中扶危济困
14
作者 严波 陈彬 王茂 《民主与法制》 2020年第24期23-25,共3页
法律的价值,不在于浩繁的法条和高深的理论,而在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和企业商户的买卖营生;也在于对人民利益的始终关注和深切关怀;更在于对时代前进的奋力推动和民生福祉的殷殷守护。
关键词 民法典 司法平衡 人民 法律的价值 民生福祉 扶危济困 衣食住行 法条
原文传递
《法官眼中的民法典》系列报道之一:民法典之“核”:在司法审判中释法说理
15
作者 孙养统 《民主与法制》 2020年第24期12-15,共4页
2020年5月28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的颁布是我国在迈向全面依法治国道路上的一件大事,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法律的价值不在于浩繁的法条... 2020年5月28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的颁布是我国在迈向全面依法治国道路上的一件大事,对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法律的价值不在于浩繁的法条、高深的理论,而在于它对于人民利益的始终关注和深切关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我们的民法典正是一部保障人民权益的法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审判 全面依法治国 民法典 释法说理 法律的价值 人民 法条 新中国成立以来
原文传递
思想实验:以虚拟穷尽现实
16
作者 朱伟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 2024年第9期64-64,共1页
“真正有意义的工作就集中到了那些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特别是只有‘你'才能完成的工作。”《洞穴公案》以一个虚构的案例,直击中国法律的价值命门——14份各执一词的判决意见,复活了历史另类的百家争鸣,呈现出一部中国法... “真正有意义的工作就集中到了那些只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特别是只有‘你'才能完成的工作。”《洞穴公案》以一个虚构的案例,直击中国法律的价值命门——14份各执一词的判决意见,复活了历史另类的百家争鸣,呈现出一部中国法律思想史。“杀人者,死。”这是一条最为古老的法律。可若是加人“人伦”这一要素,那将使得明晰的律法陷入复杂而多变的境地。“杀人救父,义无反顾,触法而死,死而无憾。”大饥荒逃难又遇大雪封道,由此引发的离奇案件引发了全国性的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律思想史 杀人者 法律的价值 大饥荒 百家争鸣 判决意见 触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