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人的理性与法律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思逸 《教育文化论坛》 2014年第5期86-90,共5页
随着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切实推进,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相较从前得到了长足发展,法治状况以及人民对法律制度的满意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若要能够切实有效推进法治进程,国家仍旧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而与人才息息相关的莫过于法律教... 随着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切实推进,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相较从前得到了长足发展,法治状况以及人民对法律制度的满意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若要能够切实有效推进法治进程,国家仍旧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而与人才息息相关的莫过于法律教育。就当下而言,我国的法律教育更多是着眼于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职业理性的教育和培养,导致法律人在践行法律的过程中失掉了法律人应有的法律理性,缺失了身为法律人最为宝贵的精神。如何能使法律人的职业化发展取得更加全面的发展,通过反思后认为,除了理论教育的深入,同时也应树立法律人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建设 法律制度 法律教育 法律的理性
下载PDF
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伯特·阿列克西 舒国滢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证立理论 理性论辩理论 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 舒国滢 民主宪政 法哲学
下载PDF
中国清代法律制度的实体理性特征——以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为背景
3
作者 刘露 《大观周刊》 2012年第43期64-64,74,共2页
关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评价,最早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马克斯·韦伯强调形式的理性法律,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是一种与其相反的法律,即实质的非理性法律。那么中国的法律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本文试以中国清代法律制度为... 关于中国法律制度的评价,最早来源于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马克斯·韦伯强调形式的理性法律,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是一种与其相反的法律,即实质的非理性法律。那么中国的法律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本文试以中国清代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马克斯·韦伯的法律思想进行一定的论辩,从而进一步揭示和阐述中国清代法律制度具有的实体理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的理性法律 实质的非理性法律 卡地法 实体理性
下载PDF
司法实践法律思维的缺失及其推进
4
作者 胡灵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1-55,共5页
法律是通过法律人的语言向公众语言的转化,才成为我们的被称为"法治"的生活方式的规则。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而言,法律思维是伴随着法律职业化的进程出现的,同时也是一国法律职业成熟的标志。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培育和形成法... 法律是通过法律人的语言向公众语言的转化,才成为我们的被称为"法治"的生活方式的规则。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而言,法律思维是伴随着法律职业化的进程出现的,同时也是一国法律职业成熟的标志。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培育和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自身特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习惯,是真正实现"法治"理想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从对法律思维的界定入手,试图分析和解读法律思维的含义及其在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缺失的现状与危害,提出基于这种现状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司法职业化 法律的理性
下载PDF
远去的传统与理性的法律——“文明转型”的法哲学解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祥超 《民间法》 CSSCI 2014年第1期2-14,共13页
当代中国法律在理念和制度上都充满了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这源于农耕文明和商工文明两大文明形态之根本性差异。农耕文明法律需要有确定的情感依托来维系其稳定性,于是对传统的尊崇也就一度'繁华'。然而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日... 当代中国法律在理念和制度上都充满了所谓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这源于农耕文明和商工文明两大文明形态之根本性差异。农耕文明法律需要有确定的情感依托来维系其稳定性,于是对传统的尊崇也就一度'繁华'。然而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日渐加深,繁华落尽,人们需要从理性中获得这种确定性。于是,以理性设计为主要来源的国家实证法占据了法律体系的主要地位,而表达着'传统'的诸多习惯法的生存空间被剥蚀。尽管在情感上颇显无奈,但从长远来看,这却是文明转型的必然结果。那么,怎样正确认识'传统'和'民族复兴',也就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法律的理性 习惯 文明转型
原文传递
守成与创新的务实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格权编(草案)》评析 被引量:30
6
作者 石佳友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3,共12页
民法典设立人格权编是民法典体系的重大发展和创新。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格权编(草案)》,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的立法经验、司法实践以及学理研究的务实总结。草案整合了部分特别法、行政法规和... 民法典设立人格权编是民法典体系的重大发展和创新。201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格权编(草案)》,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的立法经验、司法实践以及学理研究的务实总结。草案整合了部分特别法、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条文;草案也参考比较法的经验进行了诸多的创新,涉及肖像权、信用权、个人信息、禁令救济、比例性原则、判决的刊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等;草案还存在着一些尚待完善的内容和环节,包括要厘清人格权侵权规则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草案现有部分条文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斟酌,草案还需要增补一些必要的原则和制度。在总体上,草案满足了概念的清晰性、可操作性以及法律的确定性等法律技术层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独立成编 法律渊源的理性 民法典体系 立法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国际私法学科体系:由“宏大叙事”向“微观论证”转变 被引量:1
7
作者 翁杰 《法学教育研究》 2015年第2期120-136,380,共18页
当前我国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上的分歧导致实践中法官对于冲突规范的认识仍然十分模糊。为摆脱目前的窘境,我国国际私法理论研究应从'宏大叙事'向'微观论证'转变,将研究重点置于法律选择的方法论中来。基于法... 当前我国国际私法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上的分歧导致实践中法官对于冲突规范的认识仍然十分模糊。为摆脱目前的窘境,我国国际私法理论研究应从'宏大叙事'向'微观论证'转变,将研究重点置于法律选择的方法论中来。基于法学方法论的视角,国际私法中'规则'与'方法'理论之争的实质,乃是方法论之争。当代法律选择方法论的理论建构应坚持规则与方法相统一的立场,我们应将传统法律选择方法纳入本体论的框架下进行理解,在保持传统法律选择基本框架的同时,要利用美国现代法律选择方法的合理因素对传统法律选择方法论进行系统的改造,以发挥美国现代法律选择方法对当代法律选择方法论的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选择方法的理性重构 规则与方法 法律选择 国际私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