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治社会与中国法文化传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韩雪风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78-82,共5页
现代法治是社会走出传统的努力 ,这是人类社会对其发展形态的理性预期。法律移植曾是中国走出传统社会的现实选择 ,有值得肯定之处。法治本土化是最为理想的法治途径 ,而在现实条件下它只是对法治推进的一种低度追求。法治并不否认权力... 现代法治是社会走出传统的努力 ,这是人类社会对其发展形态的理性预期。法律移植曾是中国走出传统社会的现实选择 ,有值得肯定之处。法治本土化是最为理想的法治途径 ,而在现实条件下它只是对法治推进的一种低度追求。法治并不否认权力的存在 ,只是给予权力合适的存在方式 ,法对权力的制约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传统法意识的转换需要培植社会对法治的信心 ,突破法文化传统是法治推进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本土化 律移植 治社会 治进程 中国文化 法文化传统 制现代化 意识 传统社会 走出传统
下载PDF
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研究
2
作者 马敬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5-48,66,共5页
回族社区法文化作为千百年来回族群众智慧的结晶,影响和规范着每一位回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是回族群体共同意志的体现。从历史上回族社区的形成及其文化变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的渊源,可以看出回族社区法文化的独特表... 回族社区法文化作为千百年来回族群众智慧的结晶,影响和规范着每一位回族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是回族群体共同意志的体现。从历史上回族社区的形成及其文化变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回族社区法文化传统的渊源,可以看出回族社区法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斯兰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回族社区文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中的共同体智慧探赜
3
作者 杨晋 郑鑫颖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以精要的思想,构筑了“其视天下犹一家”以家国一体为理念的共同体文明,凝聚了丰富且厚重的共同体智慧。其中,家族法、国家法、天下法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中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德...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以精要的思想,构筑了“其视天下犹一家”以家国一体为理念的共同体文明,凝聚了丰富且厚重的共同体智慧。其中,家族法、国家法、天下法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中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体现;“德礼为本,政刑为用”是对中国古代共同体维系准则的精炼总结;“伦理亲情,德法共治”是中国古代共同体智慧的现代镜鉴价值的高度凝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智慧 德礼 政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法文化对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启示研究
4
作者 韩伟 文卓 《法治与社会》 2024年第7期60-62,共3页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理念、经济、科技等多种方式并用,法律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如何通过立法和司法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对于传统法文化中的本土资源进行回顾与整理。
关键词 本土资源 传统文化 环境治建设 天人合一 律的作用 启示研究 和司 保护生态环境
下载PDF
论中华传统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
作者 杨静 《法治与社会》 2024年第5期54-56,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是中华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 创新性发展 国家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 治文明 治现代化 传承与创新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法文化融入法治社会的逻辑与路径探析
6
作者 邓小兵 周若梅 《大连干部学刊》 2023年第9期45-51,共7页
法治社会建成需要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对法治的利益、价值和路径选择形成普遍的认同。我国由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法文化蕴含的优秀因子,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法律文化心理,成为维系民族延续性和时代性的纽... 法治社会建成需要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对法治的利益、价值和路径选择形成普遍的认同。我国由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法文化蕴含的优秀因子,承载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法律文化心理,成为维系民族延续性和时代性的纽带。优秀传统法文化浸润法治社会建设是立足现实需要和二者自身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法治社会建设从传统法文化中汲取营养、择善而用,将传统立法、吏治、司法和德治文化中的优秀因子融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运行机制中;传统法文化在适应时代要求、进行创新与转化的过程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力。二者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解决法治社会建设治理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治社会 心理认同
下载PDF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和谐理念的现代化问题研究
7
作者 王艺润 《争议解决》 2024年第9期86-92,共7页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理想状态,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传统法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具体包含:天人合一的天道和谐观、家和亲邻的社会和谐观、礼法合治的政治和谐观、无讼调息的司法和谐观。传统法文... “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追求和理想状态,一直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传统法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具体包含:天人合一的天道和谐观、家和亲邻的社会和谐观、礼法合治的政治和谐观、无讼调息的司法和谐观。传统法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对我国法治现代化产生了积极和消极影响。面对传统和谐理念中的积极因素时,应采取内源型法治现代化的途径来激发积极因素的潜能,完成积极因素的现代化转型;面对传统和谐理念中的消极因素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的现代化潜能,而是需要针对国家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批判,通过移植先进的理念或制度来完成它的现代化转型。As a value pursuit and ideal stat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harmony” has been pro- foundly influencing people’s behavior and thoughts. The concept of harmony in traditional legal culture includes the harmony concept of heaven and man, the social harmony concept of family and neighbors, the political harmony concept of combined rule of etiquette and law, and the judicial harmony concept of non-litigation medi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In the face of the positive factors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armony, we should take the internal moderniz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to stimul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positive factors and complete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ositive factors. In the face of the negative factors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armony, we can not completely deny its modernization potential, but need to criticize i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complete its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by adopting the transplantation of advanced ideas o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传统文化 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嬗变及其近代转型——媒介变迁视角考证分析
8
作者 王浩臣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101,共11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嬗变及近代转型均离不开媒介的变迁。口语文化、文字文化以及印刷媒介的变迁史,引导了中国古代法律文本载体的发展史,促进了法律的规制效率及法文化的空间传播。在媒介变迁视角下分析法文化的嬗变,其分期可以概括为:口...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嬗变及近代转型均离不开媒介的变迁。口语文化、文字文化以及印刷媒介的变迁史,引导了中国古代法律文本载体的发展史,促进了法律的规制效率及法文化的空间传播。在媒介变迁视角下分析法文化的嬗变,其分期可以概括为:口语文化引导下的“礼乐政刑”发轫时期、文字文化引导下的周秦转型时期、口语和文字文化相结合的法文化渐进时期、手抄法律文本转为印刷法律文本的法文化传播发展时期、媒介技术变革影响下的近代法律转型时期。正是透过文字载体形式以及媒介技术的变迁,促进了口语文化秩序向文字文化秩序的转变以及法律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深刻地影响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秩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媒介变迁 律文本 律传播 近代转型
下载PDF
也论中国法文化传统与现代法治——与齐延平教授等商榷 被引量:2
9
作者 冯春萍 张红昌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9-127,共9页
受封建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中国古代民众不可能具有现代法治意识并享有现代法治意义上的自由和权利。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固然不乏值得称道的部分内容,但是封建司法制度的使命在于维护封建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权,不可能实行... 受封建生产关系、生产力水平等因素的限制,中国古代民众不可能具有现代法治意识并享有现代法治意义上的自由和权利。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固然不乏值得称道的部分内容,但是封建司法制度的使命在于维护封建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权,不可能实行现代法治技术。封建君主专制所孕育的中国法文化传统与现代法治精神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在整体上应该被改造、被置换,但是其中与现代法治相适应的部分优秀法律文化应该被继承和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文化传统 封建专制
原文传递
传承与维系:现代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志成 吴大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164,共3页
现代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的现代化,应以特定民族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少数民族群体的自我选择,注重法律观念和法律心理的发展。其现代化的路径,一是坚持主体性发展道路,二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指导性变迁。
关键词 现代化 传统文化 主体性发展 指导变迁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对我国当代诉讼制度的价值反思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丽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27,共6页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 中国传统法文化内容庞杂,但和谐理念贯穿始终,并形成其特有的“无讼”价值选择。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厘清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价值性,对当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进程中,有必要对当代诉讼制度进行价值反思,从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及价值选择的“否定之否定”中,寻求可资借鉴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和谐 价值 无讼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和谐理念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晓 钱泳宏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9-82,共4页
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其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礼入法、礼法合治及无讼是求、调处息争等方面。中国传统法文化之和谐理念的当代价值在于,它启示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 追求和谐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基本价值理念,其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礼入法、礼法合治及无讼是求、调处息争等方面。中国传统法文化之和谐理念的当代价值在于,它启示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法德并重、构建和谐,注重调解、追求和谐。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中国传统法文化的和谐理念,着力于其现代转化,有助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法文化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和谐理念
下载PDF
仫佬族传统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覃晚萍 魏文松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仫佬族传统法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的一支,其在民族地方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当前仫佬族传统法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制度保障不足、社会治理功能被弱化、与现代法治文化衔接不畅等困境。建议加强对仫佬族优秀传统法文化的制度保障... 仫佬族传统法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法文化的一支,其在民族地方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当前仫佬族传统法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制度保障不足、社会治理功能被弱化、与现代法治文化衔接不畅等困境。建议加强对仫佬族优秀传统法文化的制度保障,发掘仫佬族传统法文化的现代社会治理功能,促成仫佬族传统法文化与现代法治文化的有机结合,使其更好地完成现代化的转型,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仫佬族 传统文化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儒家中庸思想与我国传统法文化的和合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荣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思想,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伦理道德标准,不仅指导人们为人处世不偏激,不保守、持中而立、中道而行,坚持"中"的价值取向,而且它还成为我国传统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一种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它为我国传... 儒家所倡导的中庸思想,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伦理道德标准,不仅指导人们为人处世不偏激,不保守、持中而立、中道而行,坚持"中"的价值取向,而且它还成为我国传统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一种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它为我国传统法文化中的无讼思想、礼法结合、刑罚用中、抑强扶弱、追求和谐的精神贯注了新的活力和方法论视阈,使传统法文化充满了浓厚的伦理色彩与和谐精神,在古代的立法、司法中形成了仁道与中道的和合,促进了儒家法思想与我国传统法文化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中庸思想 传统文化 和合
下载PDF
我国法治实现的传统法文化阻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小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0-52,共3页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儒家学说的内核与法治的精神相冲突,中国传统法文化体系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限权思想,中困传统法文化中法律与政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混同,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阻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儒家学说的内核与法治的精神相冲突,中国传统法文化体系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限权思想,中困传统法文化中法律与政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混同,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华传统法文化精髓及当代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旭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中华传统法文化精髓是中华法律实践和理论的历史沉淀的优秀成果,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近现代以来,中华传统法文化受到来自西方法治文明理念的强烈冲击,在制度层面上已逐渐消融瓦解,但制度背后的精神文化理念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 中华传统法文化精髓是中华法律实践和理论的历史沉淀的优秀成果,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近现代以来,中华传统法文化受到来自西方法治文明理念的强烈冲击,在制度层面上已逐渐消融瓦解,但制度背后的精神文化理念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一国的法治建设必须建立在本民族的习惯之上,与民众普遍的法文化相适应。因此,我们在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法文化的优秀资源。文章在剖析当前法治建设对中华传统法文化的现实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论述了中华传统法文化中"和合思想""仁文化"和"礼文化""义利诚信"等思想精髓及其当代价值体现,并探讨了中华传统法文化价值转化的方式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和合 义利诚信
下载PDF
法的合法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法文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丽萍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168,共7页
法律必须被信仰,而对法律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已有的法律合法性确认之上的。当前我国存在的法的合法性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现代法治观念与传统法文化的关系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法治要唤起并维持人们对它的“合法性”信仰就必须重视传统法... 法律必须被信仰,而对法律的信仰是建立在对已有的法律合法性确认之上的。当前我国存在的法的合法性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现代法治观念与传统法文化的关系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法治要唤起并维持人们对它的“合法性”信仰就必须重视传统法文化的作用。如何从法的合法性视野中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法文化,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造出一套融合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文化,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合 中国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传统法文化对行政主体内部调节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一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68,共5页
我国传统的"吏治"带有鲜明的道德特征,现代行政文化中对我国传统儒家"道德自律"、"道德自觉"思想和道家"性善"论思想的传承与融合决定了现代行政的学理讨论也不应脱离道德因素。这种传统法文... 我国传统的"吏治"带有鲜明的道德特征,现代行政文化中对我国传统儒家"道德自律"、"道德自觉"思想和道家"性善"论思想的传承与融合决定了现代行政的学理讨论也不应脱离道德因素。这种传统法文化中的道德与人性的双重影响,成为现代行政主体内部调节制度产生影响的具体要素。因此,现代行政应从行政主体内部寻找官纪的内部调节、道德的自律约束、行政评价、自制约束等区别于控权论的外部制约的调节手段,使得行政主体从内心接受这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价值取向的内部调节,从而提高其廉政意识、服务意识和民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道德 自我约束 内部调节
下载PDF
中国传统法文化对宪政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侯菊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3-46,共4页
宪政观念根植于西方法文化土壤,而非我国传统法文化所固有,中国传统法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法文化。宪政建设的成败与一国传统法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法文化对宪政建设具有全面的影响,两者既有相互抵触的方面,也有相互关联的方面。要建设... 宪政观念根植于西方法文化土壤,而非我国传统法文化所固有,中国传统法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法文化。宪政建设的成败与一国传统法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法文化对宪政建设具有全面的影响,两者既有相互抵触的方面,也有相互关联的方面。要建设一个宪政中国,就必须对传统法文化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伦理型文化 宪政建设
下载PDF
古代法文化中的中国智慧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晋藩 《方圆》 2023年第15期72-75,共4页
《尚书·吕刑》曰:“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这要求司法官折狱必须听取双方之词,方可斟酌定案。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法制文化史中充满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整理,以便与新时代的法律文... 《尚书·吕刑》曰:“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这要求司法官折狱必须听取双方之词,方可斟酌定案。在五千多年的中国法制文化史中充满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整理,以便与新时代的法律文化相对接,推动传统法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梳理中国法律起源中的先进观点法律的起源是学习中国法制史开宗明义的第一章,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第一讲。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以天意为立法的动力,所谓“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也有以战争所需要的军律作为法律的原型。但是,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是“蚩尤作刑,皋陶造律”。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律起源于阶级分化与阶级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制史 律起源 律智慧 两造具备 传统文化 五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