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中国乡村法治化进程的因素和阻力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晓腾 舒小爱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9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法治化进程 中国乡村 乡村社会 行政自由裁量权 乡镇政府 法治状态 村民自治 农民 交易成本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论依法治国的基本价值目标
2
作者 黄霞 张仲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法治 价值目标 基本价值 价值追求 法治状态 法治社会 分配的正义 马克思主义 法价值 法律规则
下载PDF
人治与法治的比较研究——论以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下)
3
作者 乔伟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6期26-28,共3页
七、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经常提到“法治”和“法制”这两个名词,但它们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呢? “法治”与“法制”这两个名词,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都出现过,但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特别是古代所讲的“法治”与“法制”... 七、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我们在上面的讨论中,经常提到“法治”和“法制”这两个名词,但它们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呢? “法治”与“法制”这两个名词,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都出现过,但它们各有自己的含义。特别是古代所讲的“法治”与“法制”与我们现代所讲的“法治”与“法制”,其所包含的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状态 法治 法制 法治 治理国家 意志 遵守法律 人治 法律制度 统治阶级
下载PDF
论中国法治化的现状及途径
4
作者 王宗礼 《人大研究》 1997年第9期21-26,共6页
论中国法治化的现状及途径□王宗礼一、法治化:标准与价值法治化是由人治导向法治的过程。因此应当从人治与法治的对比中获得对法治基本含义的阐释。法治与人治都是人类治理国家的方式和体制,但两者在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治理国家... 论中国法治化的现状及途径□王宗礼一、法治化:标准与价值法治化是由人治导向法治的过程。因此应当从人治与法治的对比中获得对法治基本含义的阐释。法治与人治都是人类治理国家的方式和体制,但两者在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治理国家的理念和方式以及治理国家的后果等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及途径 法治化进程 中国法治 法治国家 司法独立 法治精神 法治状态 政府权力 社会契约论 个人意志
下载PDF
论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
5
作者 黄春根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7-71,共5页
依法治国,首先是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其次是由一系列的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构成。其本质要求法律优良、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办事、权力制约、司法独立等,而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于最终使国家和社会达到一种法治状态,这就意味着实现民... 依法治国,首先是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其次是由一系列的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构成。其本质要求法律优良、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办事、权力制约、司法独立等,而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于最终使国家和社会达到一种法治状态,这就意味着实现民主、自由、人权、秩序、效益和法律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价值目标 法治状态
下载PDF
紧急状态的概念流变与运作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梅扬 《法制与社会发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91,共16页
“紧急状态”概念经历了一个从例外状态到法律状态再到法治状态的演进过程,从中折射出人们对其和法律之关系认知的不断深化。为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紧急状态制度的效能,近代以来,“紧急状态”概念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出现分野。不同... “紧急状态”概念经历了一个从例外状态到法律状态再到法治状态的演进过程,从中折射出人们对其和法律之关系认知的不断深化。为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紧急状态制度的效能,近代以来,“紧急状态”概念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出现分野。不同的紧急状态类型,其应对策略和措施均有所差异。现代意义上的“紧急状态”概念已经形成特定的规范意旨,其紧急形势位于战争状态和应急状态之间,并可由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多种紧急事项所触发。在此框架下,紧急状态呈现出其特有的运作机理,一般涉及一国的宪法秩序,既需要在权力行使的主体、范围、程序等规则上进行“改造升级”,也必须恪守权力限制、人权保障、正当程序等基本法治精神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状态 特殊法治状态 宪法秩序 人权保障 正当程序
原文传递
政治法学范畴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7
作者 李文亮 《传承》 2014年第4期70-71,共2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其得以确立自有其自身的历史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如何增强当代中国社会对这一政治制度的制度自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其得以确立自有其自身的历史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如何增强当代中国社会对这一政治制度的制度自信、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协商 政治法学 非常状态 法治状态
下载PDF
依法执政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8
作者 陈小川 《劳动保障世界》 2016年第12X期76-77,共2页
依法执政是法治状态下的执政方式,是治国理政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之年,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 依法执政是法治状态下的执政方式,是治国理政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之年,要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依法执政是法治状态下的执政方式,是治国理政法治化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执政 法治状态 执政党 法治中国 理论与实践
下载PDF
论依法执政的思想蕴涵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1
9
作者 袁芳 钟小惠 《党史文苑》 2004年第4期90-91,共2页
依法执政是法治状态下的执政方式,是治国理政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试从依法执政的思想蕴涵以及实现依法执政的基本途径二方面对依法执政进行阐述。
关键词 依法执政 法治状态 执政方式
下载PDF
新视点
10
《公民导刊》 2000年第5期52-53,共2页
据《中国律师》杂志报道,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周叶中教授日前指出,宪法至上,是法律至上的核心和标志,应该成为中国法治之路的灵魂。法治与宪法紧密相联,宪政作为静态宪法规范与动态政治实践的统一,在法治状态中的最高表现就是宪法至上。
关键词 宪法至上 经济学家 通货紧缩 经济增长 制度建设 中国宪法 法律至上 中国法治 宪法规范 法治状态
下载PDF
论邓小平同志的法治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家麟 《福建法学》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1986年9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客人竹入义胜时谈到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小平同志还强调:'要通过改革... 1986年9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客人竹入义胜时谈到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他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总的来讲是要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和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小平同志还强调:'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对于应如何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这一问题,在这次谈话中则未见提及。本文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状态 法治思想 邓小平文选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法制 邓小平同志 人治 法律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原文传递
从法制到法治
12
作者 赵炳贵 《党政干部学刊》 1999年第1期18-19,共2页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自从产生阶级以后,便有了法律.有了主要由法律形成的国家各项基本制度 因此.法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和工具.虽然,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无法无天的时期,但那都是短暂和不正常的,而且人类...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自从产生阶级以后,便有了法律.有了主要由法律形成的国家各项基本制度 因此.法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和工具.虽然,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无法无天的时期,但那都是短暂和不正常的,而且人类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以,人类社会就其整体而言,是与法制相伴而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 法治社会 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治国方略 马克思主义 人类社会 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法治状态 本源意义
原文传递
法治模式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春福 郭立新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82,共4页
法治模式论杨春福郭立新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明确载入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 法治模式论杨春福郭立新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明确载入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摆在我们法律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模式 法治状态 法律至上 社会主体 法律适用 社会文化 法治国家 程序模式 权利本位 行政权力
原文传递
宪法至上与依法治国
14
作者 赵东海 涂丽娜 《楚天主人》 1999年第7期11-12,共2页
法治是指与人治相对应的,以法制为基础,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新型文化相联系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设置。它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颁布宪法并实行依宪治国,已成为现代一切实行民主法治的国家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志。... 法治是指与人治相对应的,以法制为基础,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新型文化相联系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设置。它是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颁布宪法并实行依宪治国,已成为现代一切实行民主法治的国家的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标志。一、宪法至上是宪政在法治状态中的最高体现法治在价值上意味着正义追求和个人平等自由的权利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至上 法治 民主法治 民主政治建设 依宪治国 宪政 权利 法治状态 治国方略 法律
原文传递
康德法哲学:框架、特征及其精神
15
作者 吴彦 《人大法律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132-147,共16页
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法权学说》构思、遗忘和重新提及的历史以及在此书中表达的基本框架和精神来阐述康德法哲学的基本要义。在传统的康德解释中,人们往往把自由看作康德法哲学唯一的核心精神,从而把原子式个体的观念强加给康德。然而,... 本文试图通过追溯《法权学说》构思、遗忘和重新提及的历史以及在此书中表达的基本框架和精神来阐述康德法哲学的基本要义。在传统的康德解释中,人们往往把自由看作康德法哲学唯一的核心精神,从而把原子式个体的观念强加给康德。然而,康德在《法权学说》中所强调的法则以及交互影响的观念,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种仅只依凭自由来阐释康德法哲学的努力是有偏差的。我们必须从法则之下的自由或自由的法则,以及从中所体现出来的交互关系的观念来解释康德的法哲学。这种在保持个体独立性的同时又强调对于他者的开放性的观念才是康德法哲学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权 自由 法则 法治状态
原文传递
拉德布鲁赫《法智警言》(Ⅱ):法、法观念、正义观 被引量:2
16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2-112,共1页
拉德布鲁赫《法智警言》(Ⅱ):法、法观念、正义观12.法在极端对立的紧张之中造成平衡,这种平衡是变易,总是受到威胁而总是被重新创造。(1932年)13.正当法的概念应是实证的,同样地,实证法的使命在内容上应是正当的。... 拉德布鲁赫《法智警言》(Ⅱ):法、法观念、正义观12.法在极端对立的紧张之中造成平衡,这种平衡是变易,总是受到威胁而总是被重新创造。(1932年)13.正当法的概念应是实证的,同样地,实证法的使命在内容上应是正当的。(1914年)14.法意图实现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观念 法律有效性 国家目的 实证法 平等对待 法治 公权利 个人主义 某项规则 法治状态
原文传递
难以超越的历史——从康德到当代的民主和平论者
17
作者 吴强 梅文革 《欧洲研究》 CSSCI 1998年第5期13-19,共7页
难以超越的历史———从康德到当代的民主和平论者吴强梅文革内容提要:以弗朗西斯·福山为代表,师法康德的民主和年论者,企图以“民主制国家”是通向历史终结之路的“好国家”这一暗含命题来建立和平世界的理论。康德从自然法思... 难以超越的历史———从康德到当代的民主和平论者吴强梅文革内容提要:以弗朗西斯·福山为代表,师法康德的民主和年论者,企图以“民主制国家”是通向历史终结之路的“好国家”这一暗含命题来建立和平世界的理论。康德从自然法思想出发提出的“永久和平”的历史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和平论 康德 永久和平论 民主国家 自然状态 前引书 战争 法治状态 共和制 国际无政府状态
原文传递
依法执政的艰巨性
18
作者 卓泽渊 《检察风云》 2005年第2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司法 法治状态 政治体制 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从禁区到热点:法制新闻的变迁
19
作者 冯波 《检察风云》 2008年第17期4-7,共4页
8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大洲25家外国媒体的联合采访,在回答日本富士电视台记者关于奥运之后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条件的提问时,胡锦涛说,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无论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还是之后,我们... 8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来自世界各大洲25家外国媒体的联合采访,在回答日本富士电视台记者关于奥运之后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条件的提问时,胡锦涛说,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无论在北京奥运会之前还是之后,我们都一如既往地欢迎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一如既往地为外国记者在华工作提供方便。我们也希望外国记者遵守中国法律,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增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新闻 知情权 受众 新闻观 改革开放 舆论监督功能 法治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