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治理论体系建构刍议——以基本内容为视域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若山 吕世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5,共8页
借助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以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视域,可以建构一个相对合理、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就动力因而言,"人治"到"法治"的转化是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直接动因在于防止统治者的恣意。就质料因... 借助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以法治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视域,可以建构一个相对合理、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就动力因而言,"人治"到"法治"的转化是基于对人性的不信任,直接动因在于防止统治者的恣意。就质料因而言,"恶法"的性质争论远未结束,但追求"良法"是共同愿望,不存在追随"恶法"去作恶的义务。就形式因而言,"形式法治"侧重规范逻辑,"实质法治"侧重道德价值,前者离开后者会变成空洞的形骸,后者离开前者会变成失体的幽灵。就目的因而言,法治既是"治民"又是"治吏",在"法律—官吏—公民"的现代法治结构中,由于官吏身份的特殊性,"治吏"更是法治的核心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理论体系 人治与法治 恶法与良法 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 治民与治吏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创立的实践证成 被引量:3
2
作者 冯玉军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94-97,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法治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丰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完善不断得到检验。新时代需要深刻总结国内外国家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中国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随着法治实践的发展不断得以丰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完善不断得到检验。新时代需要深刻总结国内外国家和法律制度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新时代 全面依法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范式形成
3
作者 余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9-179,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中共中央总结党领导人民实施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观点。尤其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刻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中共中央总结党领导人民实施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观点。尤其是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过程中法治理论的系列重大问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特征、核心内容、发展方向等理论难题,明确了党的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法治理论体系的作用进行了高标定位,这标志着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时代特征和重大现实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范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治理论体系 范式形成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之中国 被引量:8
4
作者 陈金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5-17,共13页
从命题的角度看,"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词组,包括三部分需要"开题":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词组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意蕴究竟是什么?对这一命题中的&qu... 从命题的角度看,"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词组,包括三部分需要"开题":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词组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意蕴究竟是什么?对这一命题中的"中国"并不能随便定义,否则就会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从以往的政治角度看,人们对"中国"谈论最多的是特色、国情。从命题的整体性来看,讲特色、国情具有正当性,但由于特色、国情过于复杂,如果没有系统性研究就随意使用的话,言谈之中就会有太多随机性,要么致使法律、法治的一般性丢失,要么特色、国情就是随机的言辞。与"法治"相对应的"中国"应该是有所指的,不能使其变成可以任意使用、随意毁坏法治的修辞。在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中国"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概念。我们既需要认识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也需要研究现实问题引导以及法治目标实现的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维 法治中国 法治之理 法治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法治
原文传递
新时代生态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莉 《人大法律评论》 2019年第2期119-133,共15页
新时代生态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生态法治理论体系,要厘清理论的基石、理论的关键内核、理论的体系外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指导,"和谐共生论"... 新时代生态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对于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生态法治理论体系,要厘清理论的基石、理论的关键内核、理论的体系外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指导,"和谐共生论"是生态法治理论的基石,"两山论"是生态法治理论的关键内核,"生态环境制度论""生态红线论""生态系统论""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则构成了生态法治理论的体系外延。三个方面内容的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生态法治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法治 生态法治理论体系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
原文传递
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
6
作者 黄静 高翔莲 《学习月刊》 2024年第1期17-18,共2页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规律的认识,结合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指导性的法治新命题新理念...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规律的认识,结合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指导性的法治新命题新理念新思想,形成了视野宏阔、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面依法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法治建设 法治理论体系 深刻把握 基本方略
下载PDF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法治学体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宗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9,共17页
近两年,法学界致力于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形成了"三新"范式、"六论"范式、"三基本"范式和"概论"范式等学理阐释范式。如果从学科体系创新角度进行体系化... 近两年,法学界致力于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形成了"三新"范式、"六论"范式、"三基本"范式和"概论"范式等学理阐释范式。如果从学科体系创新角度进行体系化构建,我们会发现,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关于法治的一般原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理论、关于法治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关于部门法治的理论,形成了科学的法治理论体系,开辟了法治思想研究新领域,推动了法治学学科体系的形成,指导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的历史性变革,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法治 法治理论体系 法治学学科体系 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原文传递
习近平法治价值论思想的内在蕴涵 被引量:26
8
作者 公丕祥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1,共9页
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中国具体法治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在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与中国具体法治实际相结合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法治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一个系统科学、逻辑严密、内涵丰富、论述深刻的法治理论体系,法治价值论是这一科学的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入研究习近平法治价值论思想,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蕴涵与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 法治现代化 根本遵循 具体法治 法治理论体系 价值论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在留置案件审理中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9
作者 李春鹏 《党员生活(湖北)》 2021年第27期64-64,共1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基于中国法治建设实践产生的理论创造,深刻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是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留置案件审理作为纪委监委重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是基于中国法治建设实践产生的理论创造,深刻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是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法治理论体系。留置案件审理作为纪委监委重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学习领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 案件审理 法治理论体系 中国法治建设 学习领会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留置
原文传递
经验研究可能提炼法理吗?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子潇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7-224,共18页
经验研究往往被认为无法跨越“事实/价值”的鸿沟,因而难以在法理范畴内作出贡献。但实际上,经验本身就是事实与价值的缠结。研究者能够以充分认识经验现象为前提,以主客要素互动中的“关联结点”为抓手,在梳理分析因果链条的基础上,通... 经验研究往往被认为无法跨越“事实/价值”的鸿沟,因而难以在法理范畴内作出贡献。但实际上,经验本身就是事实与价值的缠结。研究者能够以充分认识经验现象为前提,以主客要素互动中的“关联结点”为抓手,在梳理分析因果链条的基础上,通过“因果机制—事理—法理”的层层提炼,阐释经验内涵的价值,从“经验”中推出“理论”。只要通过新实践的重复检验,与既有理论进行争鸣并融入理论体系,新理论就能获得更大范围的解释力、规范性和正当性。此外,经验研究弥补了规范研究对中国经验把握不足的缺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比较优势,因此成为法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谟问题 二元缠结 关联 一般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