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称钱衡、法钱和古代的货币管理
1
作者 汪锡鹏 《中国城市金融》 2008年第10期64-65,共2页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了一件称钱衡及1枚环形专用砝码和101枚四铢钱(法钱)。由此使我们对于西汉时期的货币管理制度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称钱衡和法钱是什么东西,它们在当时的货币管理体系中扮演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下面略...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了一件称钱衡及1枚环形专用砝码和101枚四铢钱(法钱)。由此使我们对于西汉时期的货币管理制度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称钱衡和法钱是什么东西,它们在当时的货币管理体系中扮演了一个怎么样的角色?下面略作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管理制度 古代 西汉时期 管理体系 四铢 西汉墓 凤凰山 法钱
原文传递
秦汉“行钱”考
2
作者 郭玲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84-89,共6页
秦汉史籍及出土简牍中均有“行钱”称谓。就文献本身而言,“行钱”是专有名词,指合法流通的钱币。“行钱”因铸币技术及使用磨损质量良莠不齐,但劣币必须满足符合法律规定、达到流通标准这一前提。“行钱”使用受法律保护,具有强制性。... 秦汉史籍及出土简牍中均有“行钱”称谓。就文献本身而言,“行钱”是专有名词,指合法流通的钱币。“行钱”因铸币技术及使用磨损质量良莠不齐,但劣币必须满足符合法律规定、达到流通标准这一前提。“行钱”使用受法律保护,具有强制性。此外,“行钱”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意思是用钱财行贿。作为专有名词的“行钱”是民间流通货币的统称,秦半两、荚钱、八铢钱、四铢钱、半两钱、五铢钱等均属于“行钱”。“行钱”无法等同于“法钱”,且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法钱
下载PDF
大清相国“督理京省铸钱”的实践与启示
3
作者 陈晶 《当代经济》 2015年第5期82-83,共2页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他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充满了济世救民的理想主义情怀。本文通过分析陈廷敬担任"钱法侍郎"之职"督理京省铸钱之事"时,采取铸造轻铜钱、推行盘库...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他揭时弊、倡清廉、恤百姓,充满了济世救民的理想主义情怀。本文通过分析陈廷敬担任"钱法侍郎"之职"督理京省铸钱之事"时,采取铸造轻铜钱、推行盘库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等多项举措理顺钱法,提出优化当今货币发行工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清相国 理顺 壅塞
下载PDF
光绪中期清廷整顿钱法的努力与困境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雁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8,共12页
光绪前中期,国家由战时回归常态,进入相对承平的稳定发展期,清廷着力恢复和重建因战争而紊乱的政治经济体制。光绪十二年(1886),慈禧命户部等部门整顿钱法,规复旧制,恢复京局及各省鼓铸制钱,在京城废弃大钱,重新行用制钱。整顿行动一度... 光绪前中期,国家由战时回归常态,进入相对承平的稳定发展期,清廷着力恢复和重建因战争而紊乱的政治经济体制。光绪十二年(1886),慈禧命户部等部门整顿钱法,规复旧制,恢复京局及各省鼓铸制钱,在京城废弃大钱,重新行用制钱。整顿行动一度雷厉风行,但终偃旗息鼓。这既与洋铜剧烈涨价、鼓铸成本过高有关,又与最高层视线转移密不可分,更与意外支出增多、清廷财政状况急剧恶化直接相关,突显光绪中期财政治理的复杂与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顿 规复旧制 财政治理
原文传递
经济管理类院校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5
作者 李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2-84,共3页
由于专业设置和未来就业领域与钱、权、法的密切联系,使得经济管理类院校廉洁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当下经济管理类院校的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要充分利用经济管理类院校的一系列特点与优势,引领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由于专业设置和未来就业领域与钱、权、法的密切联系,使得经济管理类院校廉洁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当下经济管理类院校的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既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要充分利用经济管理类院校的一系列特点与优势,引领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新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类院校 、权、 廉洁文化建设
下载PDF
汉代“千钱一贯”问题探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刚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163,共11页
海昏侯墓葬所出土的五铢钱,证明了"千钱一贯"的最迟起源在西汉中期之前,它反映了汉代武帝之后储积钱币的制度,但它并没有像后世那样确立为定制,其多样性,正说明了它还处在初期和过渡阶段。就货币的校量而言,汉代以十进制为根... 海昏侯墓葬所出土的五铢钱,证明了"千钱一贯"的最迟起源在西汉中期之前,它反映了汉代武帝之后储积钱币的制度,但它并没有像后世那样确立为定制,其多样性,正说明了它还处在初期和过渡阶段。就货币的校量而言,汉代以十进制为根据,由百、千、万而上,直至万万钱,形成了各种校量单位,此后日渐集中于"千钱一贯"。"千钱"能成为一个受到重视的独立单位,是由汉代货币体系所决定,它既体现于,作为"市用钱"范畴内的高端,成为财富分界的一大指标,也对应着"金布"之"布",在保障汉代铜钱流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在这一进程中,随着"法钱"的确立,"行钱"渐被淘汰,秦代的"千钱一畚",终于在武帝时代发展为了"千钱一贯"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 汉代 校量 市用 法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