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及对USP10-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岳珍珍 郭森 焦义明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24-529,共6页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PS10)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AH)中表达的意义及对USP10-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载组与沉默组分别经气管滴入USP10-lentivirus、NC-lentivirus,对照组... 目的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PS10)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AH)中表达的意义及对USP10-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载组与沉默组分别经气管滴入USP10-lentivirus、NC-lentivirus,对照组与模型组滴入等量生理盐水。3 d后除对照组外均建立低氧PAH模型。以PowerLab压力记录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计算肺血管管壁相对厚度指数(RTI)、右心肥大指数(RVHI),对比各组MPAP、RVSP、RTI、RVHI。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USP10、AM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mRNA,比较各组USP10、AMPK、PI3K、Akt、eNOS 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on blot)检测USP10、AMPK、PI3K、Akt、eNOS蛋白及AMPK、PI3K、Akt、eNOS蛋白磷酸化表达情况,对比USP10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MPK/AMPK、p-PI3K/PI3K、p-Akt/Akt、p-eNOS/eNOS蛋白比值。结果沉默组、模型组与空载组大鼠均出现精神状态变差,活动量减少,毛发暗淡,口唇、眼眶发紫,沉默组更为严重。肺动脉血管组织HE染色观察,沉默组、模型组与空载组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伴有平滑肌和弹力纤维层增厚,沉默组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的MPAP、RVSP、RTI、RVHI均增加(P<0.05),沉默组均大于模型组与空载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的USP10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AMPK/AMPK、p-PI3K/PI3K、p-Akt/Akt、p-eNOS/eNOS蛋白比值均下降(P<0.05),沉默组均低于模型组与空载组(P<0.05)。结论USP10在低氧性PAH大鼠肺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肺组织,且其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刺激了PAH的发展,推测可能与抑制AMPK/PI3K/Akt/eNO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10 肺动脉高压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泛素特异性肽酶10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2
作者 张帆 杨鹏 +2 位作者 郝振叶 巨宽心 李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4-18,共5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ILC)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HDAC7)、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98例NSCLC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DAC7、USP10,...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ILC)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7(HDAC7)、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的表达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98例NSCLC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HDAC7、USP10,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NSCLC癌组织中HDAC7与USP10表达的相关性,分析HDAC7、USP10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DAC7、USP10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多因素比例风险模型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织、癌旁组织中HDAC7阳性率分别为65.31%(64/98)、6.12%(6/98)(χ^(2)=74.756,P<0.05);NSCLC组织、癌旁组织中USP10阳性率分别为63.27%(62/98)、8.16%(8/98)(χ^(2)=64.800,P<0.05)。肿瘤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期NSCLC癌组织HDAC7,USP10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P均<0.05)。NSCLC组织中HDAC7、USP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4,P<0.05)。与表达阴性者比较,HDAC7、USP10表达阳性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低(χ^(2)=16.300、15.870,P均<0.05)。HDAC7表达阳性、USP10表达阳性、肿瘤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CLC癌组织中HDAC7、USP10高表达,HDAC7、USP10可能协同促进NSCLC的发生发展,HDAC7、USP10高表达NSCLC患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去乙酰化酶7 泛素异性肽酶10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的互作组分析及其与UPF1相互作用分析
3
作者 祁钰玲 冯振桓 +2 位作者 王旭 陈亚平 张小飞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38-1647,共10页
细胞内泛素化调控是一个由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协同调控的动态平衡可逆过程。去泛素酶(DUBs)是介导蛋白质去泛素化过程的蛋白质家族,它在许多复杂的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生物学特征尚未完全阐明。作为去泛素化酶的一种,USP10在许... 细胞内泛素化调控是一个由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协同调控的动态平衡可逆过程。去泛素酶(DUBs)是介导蛋白质去泛素化过程的蛋白质家族,它在许多复杂的细胞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生物学特征尚未完全阐明。作为去泛素化酶的一种,USP10在许多生物过程和癌症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索USP10在细胞中的功能,采用免疫沉淀与质谱联用(IP-MS)的方法鉴定USP10的相互作用蛋白质。通过Flag柱子的富集方式(Flag-USP10 IP-MS)共鉴定出165个与USP10相互作用蛋白质。通过USP10内源抗体的富集方式(USP10 antibody IP-MS)鉴定出192个USP10相互作用蛋白质。基因本体(GO)分析表明,USP10的互作蛋白质中存在一组与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MD)相关蛋白质,包括无NMD的核心因子UPF1(Up-frameshift 1)。进一步验证了USP10和UPF1在细胞质中共定位。此外,还确定了UPF1通过其HD结构域与全长的USP10相互作用。本研究提供了新的USP10相互作用蛋白质,为探索其在RNA调控和NMD通路中的重要性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相互作用组 泛素异性蛋白酶10 UPF1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25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世华 王睿鹏 +2 位作者 周渼娜 曹祎伟 曹师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4,共4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t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是一种去泛素化蛋白酶,可以水解靶蛋白上的泛素,调节靶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维持蛋白质稳态。USP25在炎症反应、病毒感染、癌症、神经系统疾病、肠道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t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是一种去泛素化蛋白酶,可以水解靶蛋白上的泛素,调节靶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维持蛋白质稳态。USP25在炎症反应、病毒感染、癌症、神经系统疾病、肠道系统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关于USP25的文献报道尚少,对USP25的深入研究仍有较大空间,本文将关于USP25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25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泛素异性蛋白酶25 肿瘤 神经退行性疾病 DNA损伤修复 感染 自噬
下载PDF
乳腺癌中泛素蛋白连接酶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荣欣欣 黄红梅 +6 位作者 李静佳 侯令密 刘家有 李金穗 谢少利 杨懿 邓世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石蜡标本中UBE3A与USP2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BE3A基因及蛋白的敲减水平,然后观察敲减UBE3A后USP25的表达水平。结果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与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BE3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Ki-67的表达(P<0.001)相关,USP25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46)、淋巴结转移(P=0.041)、Ki-67的表达(P=0.029)相关;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UBE3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且敲减UBE3A后USP25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UBE3A与USP25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UBE3A与USP25功能作用明显增强且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可能共同作用促进乳腺癌的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E3A) 泛素异性蛋白酶25(usp25) 增殖 转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刺激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姚敏 李玉佳 +4 位作者 叶海艳 廖鑫忠 赵航 李世林 陈利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了解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1)USP18和Pol质粒构建:采用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将人USP18编码序列及HBV多聚酶(Pol)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到pcDNA3.1-3tag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内。2... 目的了解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1)USP18和Pol质粒构建:采用常规基因克隆方法,将人USP18编码序列及HBV多聚酶(Pol)编码序列分别构建到pcDNA3.1-3tag真核细胞表达载体内。2)研究Pol对USP18的影响:高表达转染Pol质粒至Hep 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逆转录成c D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Pol对USP18的影响。3)研究USP18对HBV的影响:高表达转染USP18质粒至Hep AD38细胞内,抽提细胞内总RNA和总DNA,qRT-PCR检测USP18对HBV复制的影响。4)研究Pol与USP18之间的相互作用:将Pol质粒按一定比例转染到铺有293T细胞的10cm培养皿中,采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Pol与USP18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结果成功构建USP18和Pol表达质粒,并在HepAD38细胞中高表达;过表达Pol蛋白促进USP18表达;过表达USP18刺激HBV复制;Pol与USP18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初步证明USP18可能通过与Pol相互作用促进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18(usp18)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复制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免疫共沉淀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的生物学功能及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戴连枝 钟伟 +2 位作者 袁家会 宋刚 周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716-2720,共5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39,USP39)是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USP39不仅能够参与剪接体的形成,参与pre-mRNAs的剪接过程,在维持纺锤体的稳定、调节细胞周期方面也起着重要的...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9(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39,USP39)是泛素特异性蛋白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USP39不仅能够参与剪接体的形成,参与pre-mRNAs的剪接过程,在维持纺锤体的稳定、调节细胞周期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USP39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的增殖、迁移、细胞周期阻滞、增加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和放射的耐受性,导致肿瘤的恶性进展等。本文就USP39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基于USP39的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 usp39 肿瘤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4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随境 赖杰怡 +3 位作者 张丽红 李孜孜 张新科 陈杰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6-755,共10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4(USP4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SP44蛋白在161例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结果】在161例HCC患...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4(USP4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USP44蛋白在161例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结果】在161例HCC患者中,98例(60.9%)高表达USP44蛋白,Pearson's卡方检验结果显示USP44在HCC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χ^(2)=14.44,P<0.001)、肿瘤单灶及多灶性(χ2=8.04,P=0.005)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低表达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59.6个月,显著低于高表达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185.0个月(Log-rankχ^(2)=20.77,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揭示USP44是HCC患者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USP44蛋白高表达的HCC患者具有良好的生存期,检测其蛋白表达可作为筛选预后良好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usp44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外周血USF2、USP1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于欣 王永杰 +5 位作者 李震霄 宋海涛 董春丽 张靓靓 张海涛 王潇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233-1237,1242,共6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外周血上游转录因子2(USF2)、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5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KI将患者分为AKI组(107例)和非AKI(NAKI... 目的 探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外周血上游转录因子2(USF2)、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25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AKI将患者分为AKI组(107例)和非AKI(NAKI)组(152例)。收集临床一般资料,检测外周血中USF2、USP10的表达水平。Pearson分析USF2、USP10与肾功能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合并AKI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SF2、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合并AKI的价值。结果 AKI组血清USF2表达水平高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10表达水平低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USF2表达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P<0.05),USP10表达与BUN、Scr、CysC呈负相关(P<0.05)。高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脓毒症休克、高表达USF2是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高表达USP10是保护因素(P<0.05)。USF2、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95%CI:0.676~0.808)、0.781(95%CI:0.724~0.839),联合USF2和USP10诊断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AUC为0.907(95%CI:0.865~0.948),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USF2表达增加,USP10表达下降与合并AKI风险增加以及肾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上游转录因子2 泛素异性蛋白酶10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稳定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并促进DNA链间交联损伤修复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瑞 赵美美 王嘉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9-516,共8页
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XPF)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组成一种结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XPFERCC1)复合物,参与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CL... 着色性干皮病F蛋白(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F,XPF)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蛋白(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group 1,ERCC1)组成一种结构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XPFERCC1)复合物,参与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ICL)损伤修复。其中,XPF蛋白的去泛素化修饰对DNA损伤修复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工作主要研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 (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5,USP15)对XPF的稳定性及ICL修复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蛋白质质谱和Western印迹法分析发现,XPF蛋白与USP15存在相互作用,进而使XPF蛋白去泛素化修饰;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USP15基因敲除的He La细胞株(USP15 KO)并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敲除组XPF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01)。克隆形成试验显示,在ICL诱导剂顺铂(cisplatin,DDP)和丝裂霉素C (mitomycin,MMC)的作用下,USP15基因敲除的HeLa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 01)。本研究表明,去泛素化酶USP15是一种重要的DNA修复调节因子,该酶通过稳定XPF蛋白促进由XPF-ERCC1介导的ICL修复。本研究为改善ICL诱导剂类抗癌药物的耐药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usp15 核酸内切酶XPF-ERCC1 泛素化修饰 链间交联损伤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对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11
作者 卢跃峰 孙睿男 +1 位作者 王丽娜 范震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69-76,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SP4)抑制剂Vialinin A干预大鼠脂肪干细胞(ASCs)的生长分化,探究USP4对ASCs的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至第3代的ASCs细胞分为6组分别用含0、0.1、0.5、1、5、10μmol/L Vialinin A的培... 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USP4)抑制剂Vialinin A干预大鼠脂肪干细胞(ASCs)的生长分化,探究USP4对ASCs的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分离培养至第3代的ASCs细胞分为6组分别用含0、0.1、0.5、1、5、10μmol/L Vialinin A的培养基培养10 d,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将第3代细胞分为实验组、阳性以及阴性对照组,分别用含0.5μmol/L Vialinin A的成骨诱导液、不含Vialinin A的成骨诱导液及普通的α-MEM培养。检测各组第7天细胞内USP4、β-catenin、碱性磷酸酶(ALP)及骨桥蛋白(OPN)基因的表达。将3组细胞培养至第4、7、10、14天进行ALP染色,检测ALP的活性;培养至21 d时进行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差异,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0.5μmol/L Vialinin A处理的实验组细胞增殖趋势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浓度的Vialinin A对细胞增殖无影响,作为后续实验组浓度。ALP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染色效果均较其他组显著。RT-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细胞内USP4与β-catenin表达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ALP与OPN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0.5μmol/L的USP4抑制剂Vialinin A可以促进大鼠ASCs内ALP与OPN基因的表达。但USP4可能并非通过β-catenin途径调节其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泛素异性蛋白酶4(usp4) Vialinin A Β-CATENIN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海英 杨收平 +3 位作者 秦继宝 冯小娟 安仲武 吴兆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957-395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139例,健康对照者52例,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将CHD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炎性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CHD患者139例,健康对照者52例,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将CHD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7例,同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CHD患者分为1支病变组60例、2支病变组46例、≥3支病变组3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vasp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健康对照组,TNF-α、IL-6、IL-10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按临床类型分组:AMI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SAP组、UAP组,TNF-α、IL-6、IL-10高于SAP组、UAP组(P<0.05);UAP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SAP组,TNF-α、IL-10高于SAP组,(P<0.05)。将CHD患者按照血管病变的情况分组:≥3支病变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1支病变组和2支病变组,TNF-α、IL-6、IL-10、Gensini积分高于1支病变和2支病变组(P<0.05)。2支病变组vaspin、1,25(OH)_2D_3低于1支病变组,(TNF)-α、(IL)-10、Gensini积分高于1支病变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CHD组血清vaspin与BMI、1,25(OH)_2D_3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62、0.214,P<0.05),与TNF-α、IL-6、IL-10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38、-0.321,P<0.05)。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组:Gensini积分与vaspin、1,25(OH)_2D_3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38、-0.242,P<0.05),与TNF-α、IL-6、IL-1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5、0.265、0.341,P<0.05)。结论 CHD患者具有较低浓度的vaspin,vaspin含量与炎性因子相关,与CHD的血管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肪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1 25二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USP10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13
作者 梁登桓 刘家琦 +5 位作者 李东慧 张佳佳 郭超杰 曾妍 徐江 郑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研究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0,USP1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通过UALCAN网站分析HNSCC中USP10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 目的:研究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0,USP1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通过UALCAN网站分析HNSCC中USP10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HNSCC组织和30例正常组织中USP10蛋白的表达,分析HNSCC中USP10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HNSCC组织中USP10表达上调(P<0.05),且USP10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USP10高表达组生存时间短于低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转移和USP10高表达是HN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NSCC中USP10表达升高,USP10可作为HNSCC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泛素-异性蛋白酶10 预后
下载PDF
微小RNA-101通过USP22抑制人肝癌MHCC97H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功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鲍洁 张娟 王晶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R)-101对人肝细胞癌(肝癌)MHCC97H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HCC97H肝癌细胞株分别转染miR-101 mimics和negative control mimic,分别作为M101组、NCM组,并设立未转染对照(control)组,...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R)-101对人肝细胞癌(肝癌)MHCC97H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MHCC97H肝癌细胞株分别转染miR-101 mimics和negative control mimic,分别作为M101组、NCM组,并设立未转染对照(control)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101含量。Transwell实验检测3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3组细胞vimentin、α-catenin、E-cadherin和USP22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01与USP22的关系。结果 M101组miR-101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表达水平约为control组的761倍(P<0.05)。M101组迁移细胞数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的[(15.7±1.6)个比(94.1±1.8)个,P<0.05]。M101组侵袭细胞数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的[(9.1±0.4)个比(51.6±0.9)个,P<0.05]。M101组细胞vimentin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α-catenin及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USP2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检验结果显示USP22为miR-101的下游靶基因。结论 miR-101可能通过降低下游靶基因USP22水平影响EMT相关蛋白表达,抑制MHCC97H肝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小核糖核酸(miR)-101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转移 泛素异性蛋白酶22(usp22) 双荧光素酶实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下载PDF
USP1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曾智 任家材 +4 位作者 阎红琳 黄亚冰 叶柏新 古丽娟 袁静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66-572,共7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 c protease 10,USP10)蛋白及其m RNA在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 node hyperplasia,RLH)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 c protease 10,USP10)蛋白及其m RNA在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 node hyperplasia,RLH)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0例人DLBCL及70例RLH组织,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USP10的蛋白表达,分析其与DLBCL分子亚型及DLBCL预后相关分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GEO数据库分析USP10 m RNA表达水平。结果 USP10在DLBC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RLH组织的B淋巴细胞,在非生发中心亚型(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type,nonGCB)DLBCL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生发中心亚型(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type,GCB)DLBCL组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USP10与DLBCL预后相关分子中的CD5、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而与p53,c-Myc及Ki67蛋白表达无相关性;USP10 m RNA在DLBCL组织及RLH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论 USP10在DLBCL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尤其是在预后较差的non-GCB亚型或CD5阳性或无Bcl-2阳性的DLBCL中,表明该蛋白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生发中心型 预后分子
下载PDF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USP10与p14ARF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
16
作者 王娜 王丝雨 邢双双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1602-1605,1615,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与p14ARF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经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进行病理检查确诊的12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以及120例卵巢非癌组织标本。随后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与p14ARF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经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并进行病理检查确诊的120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标本以及120例卵巢非癌组织标本。随后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USP10、p14ARF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USP10、p14ARF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分析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USP10、p14ARF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非癌组织(35.00%vs 63.33%,P<0.05;33.33%vs 61.67%,P<0.05)。USP10、p14ARF蛋白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腹腔积液有关(P<0.05)。USP10阳性表达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55月vs 28月)(χ^(2)=20.364,P<0.001),p14ARF阳性表达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阴性表达患者(52月vs 29月)(χ^(2)=20.415,P<0.001)。预后单因素分析得出:有淋巴转移、FIGO分期Ⅲ~Ⅳ期、有腹腔积液、USP10阴性表达、p14ARF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更短(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FIGO分期Ⅲ~Ⅳ期、淋巴转移、腹腔积液、USP10阴性表达、p14ARF阴性表达均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USP10、p14ARF的阴性表达率高,且二者表达与患者FIGO分期、有无转移、有无腹腔积液有关,二者有望作为评估卵巢上皮性癌患者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10 P14ARF 卵巢上皮性癌 预后
下载PDF
USP10的分子功能及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偲 闫国贝 +2 位作者 杨潮 罗美玲 叶茂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53-357,共5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USP10)是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USP10参与了细胞中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炎症应答...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USP10)是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ng enzymes,DUBs)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USP10参与了细胞中多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炎症应答等。同时,USP10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其重要作用。现就USP10的分子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发现与USP10相关的某些关键的分子机制,为肿瘤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10(usp10) 肿瘤 分子功能
下载PDF
USP10与常见癌症的诊治及预后关系研究现况 被引量:2
18
作者 成迎迎 黄小英 龙喜带 《右江医学》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是去泛素化酶(DU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该酶主要通过泛素依赖的蛋白分解代谢、泛素周期等途径调控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修复,炎症反应等过程。另外,USP10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关注。现...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0(USP10)是去泛素化酶(DUB)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该酶主要通过泛素依赖的蛋白分解代谢、泛素周期等途径调控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修复,炎症反应等过程。另外,USP10在多种癌症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关注。现就USP10与常见癌症的诊治与预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发现与USP10相关的某些关键的分子机制,为癌症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10(usp10) 调控机制 宫颈癌 胃癌 结直肠癌
下载PDF
电针不同特定穴对慢性结肠炎大鼠的效应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坤鹏 吕嘉琪 +4 位作者 文坛 张春青 马梦娜 高婷 闫丽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 探讨电针慢性结肠炎大鼠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对结肠炎症的效应差异及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天枢组、大肠俞组、足三里组、上巨虚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免疫复合致敏法... 目的 探讨电针慢性结肠炎大鼠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对结肠炎症的效应差异及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天枢组、大肠俞组、足三里组、上巨虚组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免疫复合致敏法建立慢性结肠炎模型,各腧穴组于造模结束后行相应穴位电针干预,参数为2 Hz/50 Hz,电流强度2 mA,20 min/次,1次/d,连续干预10 d;正常组、模型组只在相同时间以相同方式进行固定。根据大鼠体重、大便情况、便血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根据结肠黏膜损伤情况计算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CMD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MMP-1、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肠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各腧穴组大鼠一般状况及结肠组织损伤明显改善,DAI评分、CMD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及结肠黏膜组织中MMP-1、MMP-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上巨虚组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天枢组、大肠俞组和足三里组(P均<0.05)。结论 电针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上巨虚均可改善慢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且电针上巨虚的干预效应可能存在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电针 腧穴异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1例USP7基因自发突变致Hao-Fountain综合征的病例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潘小姣 肖楠 孙中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9期72-74,共3页
回顾分析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1例因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基因自发突变所致Hao-Fountai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该女性患儿因语言及智力发育落后1年就诊,查体表情淡漠,眼神交流少,眼距宽,小下颌,眼球略凹陷,眼窝略深。基因检测USP7基因... 回顾分析德州市妇女儿童医院1例因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基因自发突变所致Hao-Fountai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该女性患儿因语言及智力发育落后1年就诊,查体表情淡漠,眼神交流少,眼距宽,小下颌,眼球略凹陷,眼窝略深。基因检测USP7基因有1个杂合突变,确诊为Hao-Fountain综合征。USP7基因突变属于杂合突变,导致USP7蛋白缺失,不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考虑该基因的突变与神经发育障碍有关。患儿后期随访尤为重要,应定期随访患儿生长发育水平,早期发现异常,及早进行科学干预,尽可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7基因 泛素异性蛋白酶7 Hao-Fountain综合征 无义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