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丹乌里克犹太-波斯文信件考释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大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10,共9页
1900至1901年,斯坦因(A.Stein)在于阗丹丹乌里克遗址中发现了一封以"犹太-波斯文"(Judeo-Persian)书写的信件。此封信件是丹丹乌里克犹太商人写给塔巴里斯坦的雇主,也是迄今所知犹太人入华贸易的最早历史记载。
关键词 丹丹乌里克 犹太-波斯文 塔巴里斯坦 犹太人人华
下载PDF
中文和阿拉伯—波斯文古籍中的“一带一路”
2
作者 华涛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6年第11期9-14,共6页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连接着东方的中国与中国以西的国家和地区。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阿拉伯—波斯人,以及在穆斯林政权统治下的各地人民,在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阿拉伯—波斯文古籍和中文古籍对于研究丝绸之路的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国古籍 阿拉伯—波斯文古籍
下载PDF
固原粟特墓所出中古波斯文印章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梅村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0-54,共5页
1981年宁夏固原发现一处隋唐墓地,经发掘得知这是一处中亚粟特侨民墓地。固原于唐代属原州,一度改称平凉郡。中国史籍将中亚不同城邦来华定居的粟特侨民分别冠以汉姓,如撒马尔干来华为“康”姓,布哈拉来的为“安”姓等,凡九城九姓,统称... 1981年宁夏固原发现一处隋唐墓地,经发掘得知这是一处中亚粟特侨民墓地。固原于唐代属原州,一度改称平凉郡。中国史籍将中亚不同城邦来华定居的粟特侨民分别冠以汉姓,如撒马尔干来华为“康”姓,布哈拉来的为“安”姓等,凡九城九姓,统称“昭武九姓”。尽管文献屡次提到原州有九姓胡为隋朝和唐廷牧马;但在固原发现昭武九姓墓地这还是第一次。固原粟特墓地发掘报告最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本文讨论的中古波斯文宝石印章即在这个墓地出上的。 据发掘报告,这枚印章出自唐咸亨元年(670年)十一月粟特胡史诃耽与其汉族妻子张氏合葬墓。尽管此墓早年被盗,但墓中仍发掘出1件黄金饰物、1枚东罗马金币、7件鎏金铜器、4面铜镜和若干玻璃器等以及一枚带有胡书文字的宝石印章。报告介绍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文 火袄教 萨珊波斯 粟特语 印章 生命树 波斯 昭武九姓 阿维斯塔语 发掘报告
下载PDF
阿拉伯文与波斯文形貌之比较
4
作者 袁义芬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3期72-74,共3页
文化是社会人群相互交融和相互碰撞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现象之一种,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交融与碰撞的过程中,语言是人类为实现沟通、了解、协调起来发展生产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则是语言的一种载体,其形貌... 文化是社会人群相互交融和相互碰撞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现象之一种,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交融与碰撞的过程中,语言是人类为实现沟通、了解、协调起来发展生产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则是语言的一种载体,其形貌是各种特定的符号或者是一些符号按特有的规则形成的组合.语言学家们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及其亲属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文字 波斯文 形貌 公元前 语言 伊斯兰 宗教生活 巴比伦 埃兰人 印欧语系
下载PDF
首届阿拉伯文、波斯文书法作品收藏展在宁夏大学隆重展出
5
作者 王根明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7年第4期28-28,共1页
首届阿拉伯文、波斯文书法作品收藏展9月10~11日在宁夏大学隆重展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副主任文力、秘书长王一宁、政协副主席冯炯华,宁夏大学校长张奎、副书记李树江,社科院院长余振贵等为开幕式剪彩,宁夏区民委、宗教局、
关键词 宁夏大学 书法作品 波斯文 阿拉伯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区 书法艺术 文化交流 优秀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
下载PDF
三部波斯文经书源流考述
6
作者 王伟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199-212,共14页
《欧姆代》(‘Umdah)、《穆信玛特》(Muhimmāt)和《彻哈勒法速里》(Chahār fasl)是三部波斯文宗教启蒙经书,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通过对这三部经书的内容、特点、编排体例和参考书目的分析,我们推测三经的成书时间约在元末明初。最... 《欧姆代》(‘Umdah)、《穆信玛特》(Muhimmāt)和《彻哈勒法速里》(Chahār fasl)是三部波斯文宗教启蒙经书,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通过对这三部经书的内容、特点、编排体例和参考书目的分析,我们推测三经的成书时间约在元末明初。最后,按照历史脉络梳理这三部经书的流传、翻译、改编,考察三经在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上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姆代》 《穆信玛特》 《彻哈勒法速里》 波斯文 影响
下载PDF
刘智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纳德.丹尼尔.莱斯利 穆罕默德.瓦塞尔 +1 位作者 王东平 邵红英 《回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29,共19页
导言①刘智(刘介廉,刘一斋),18世纪早期中国穆斯林代表性著作家,在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探讨穆斯林哲学的《天方性理》(1704年)和论述穆斯林法规、习俗的《天方典礼》(1710年)中,提供了两份他在撰述时所使用的阿... 导言①刘智(刘介廉,刘一斋),18世纪早期中国穆斯林代表性著作家,在他的两部重要著作———探讨穆斯林哲学的《天方性理》(1704年)和论述穆斯林法规、习俗的《天方典礼》(1710年)中,提供了两份他在撰述时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目录。伯希和(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文 阿拉伯文 布洛克 汉文 苏非主义 刘智 书目 阿拉伯字母 清真寺 《古兰经》
原文传递
论中国东南沿海古代阿拉伯、波斯文碑铭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达生 《回族研究》 CSSCI 1991年第1期60-67,59,共9页
前言(早期研究的回顾) 运用遗存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世界史学界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发现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的早期研究是由西方学者开始的。大约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前来考察或借助当时... 前言(早期研究的回顾) 运用遗存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研究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世界史学界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对中国发现的阿拉伯、波斯文碑铭的早期研究是由西方学者开始的。大约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前来考察或借助当时来华的传教土的帮助,搜集了部分尚存地面上的阿拉伯、波斯及突厥文的碑铭,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和照片。 对广州怀圣寺伊斯兰历751年(1350)阿拉伯文碑铭研究,始于1859年的迪持里奇。而后,希姆雷于1887年撰文详细分析该碑铭的阿拉伯文和汉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铭 波斯文 泉州伊斯兰教 阿拉伯文 墓碑 碑刻 清真寺 穆斯林 中国东南沿海 扬州
原文传递
波斯文蒙古史文献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长利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85-94,共10页
就蒙古帝国的史料而言,波斯文文献具有与汉文文献同等的史料价值;而关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的史料主要就是波斯文文献。因此波斯文文献对于研究13至14世纪蒙古史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35部有关蒙古史的... 就蒙古帝国的史料而言,波斯文文献具有与汉文文献同等的史料价值;而关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的史料主要就是波斯文文献。因此波斯文文献对于研究13至14世纪蒙古史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35部有关蒙古史的波斯文文献以及这些文献的写本、刊本和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文 蒙古史 文献
原文传递
《中国的伊斯兰教》波斯文版出版
10
作者 广麟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4,共1页
我国当代著名回族学者冯今源著《中国的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近期已被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翻译为波斯文正式出版发行,译者是伊朗当代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穆罕默德·杰瓦达米德·瓦尔尼亚(Muhammaid Jiew... 我国当代著名回族学者冯今源著《中国的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 近期已被伊朗伊斯兰文化联络组织翻译为波斯文正式出版发行,译者是伊朗当代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穆罕默德·杰瓦达米德·瓦尔尼亚(Muhammaid Jiewadamid Warniya)。译者根据自己对原著内容的理解,将书名改作“伊斯兰与伊朗文化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的伊斯兰教 出版社 翻译 文化机构 波斯文 出版发行
原文传递
《五卷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波斯文手稿
11
作者 Anna Contadini 白杨 《美成在久》 2017年第1期46-53,共8页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收藏的《五卷书》(Anvar-i Suhayli,或称Lights of Canopus)手稿[图一~九],是莫卧儿早期的《五卷书》艺术杰作。它可追溯至一五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是阿克巴大帝(Akbar,公元一五五六~一六○五年在位)宫廷画室制...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收藏的《五卷书》(Anvar-i Suhayli,或称Lights of Canopus)手稿[图一~九],是莫卧儿早期的《五卷书》艺术杰作。它可追溯至一五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是阿克巴大帝(Akbar,公元一五五六~一六○五年在位)宫廷画室制作的首批手稿之一,也是《五卷书》最早的插图版莫卧儿抄本。亚非学院藏手稿共有三百四十九张开页,包括二十七幅细密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卷书》 伦敦大学 细密画 《卡里来和笛木乃》 莫卧儿 波斯文
原文传递
波斯语在东亚的黄金时代的开启及终结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迎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0-79,1,共11页
中古时代欧亚大陆自东向西并存着几个大文化圈,即:汉、伊斯兰、印度与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东部主要学术语言是波斯语。成吉思汗西征后,大批西域人随蒙古军入华,使波斯语在汉地落脚生根,并借助中国在汉文化圈和东亚的重要地位,将... 中古时代欧亚大陆自东向西并存着几个大文化圈,即:汉、伊斯兰、印度与基督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东部主要学术语言是波斯语。成吉思汗西征后,大批西域人随蒙古军入华,使波斯语在汉地落脚生根,并借助中国在汉文化圈和东亚的重要地位,将其影响力扩及东亚和东南亚。波斯语在13—15世纪的中国扮演着四种角色:元代最重要的官方行用文字之一;入华回回人的族内共同语;元代和明初主要的外交语言之一及当时中国汲取域外科学知识的最重要的学术语言。波斯语在东亚的黄金时代,随着其掌握者——入华回回人的逐渐本土化,在明中期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斯文 中外关系 伊斯兰文化
下载PDF
《史集》所载波斯语词汇‘alam翻译商榷
13
作者 艾萌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9期77-77,165,共2页
《史集》为重要的波斯文史料,关于此书的翻译关系到对史实的理解及史料的解读。汉译本《史集》将波斯语词汇‘alam翻译为"徽章",本文通过词义比较以及战争史考查,认为将‘alam译为"徽章"确有不妥,而将其理解为作战... 《史集》为重要的波斯文史料,关于此书的翻译关系到对史实的理解及史料的解读。汉译本《史集》将波斯语词汇‘alam翻译为"徽章",本文通过词义比较以及战争史考查,认为将‘alam译为"徽章"确有不妥,而将其理解为作战用的"军旗"则更符合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集 波斯文 翻译
下载PDF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中妇儿脉学内容考述
14
作者 罗媛丹 张雪丹 《中医药文化》 2023年第3期273-281,共9页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由元代时期伊利汗国合赞汗统治期的宰相拉施特组织编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部系统介绍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的波斯文著作。此书现存残抄本一部,主要为宋元时期与中国脉学相关的文献。以此书中妇儿脉学内容...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由元代时期伊利汗国合赞汗统治期的宰相拉施特组织编撰,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一部系统介绍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的波斯文著作。此书现存残抄本一部,主要为宋元时期与中国脉学相关的文献。以此书中妇儿脉学内容为例,通过梳理相关文本,从目录篇章、异文阙文及引文情况等方面,与《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洁古老人注王叔和脉诀》《脉诀刊误》三部宋元时期脉学著作进行比较研究。探讨此书编撰者拉施特对中医脉学的理解与认识,以及此书在中外医学交流中的重要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汗中国科技珍宝书》 《王叔和脉诀》 宋元时期 脉学 波斯文
下载PDF
中国“回回文”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士仁 马斌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回回文",是我国回族及其先民在历史发展中曾经使用过的文字,伴随着回回人语言和身份的转变,它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回文"从唐宋时期的阿拉伯文字到蒙元时期的波斯文,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混合语到最后的"小经&... "回回文",是我国回族及其先民在历史发展中曾经使用过的文字,伴随着回回人语言和身份的转变,它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回文"从唐宋时期的阿拉伯文字到蒙元时期的波斯文,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混合语到最后的"小经",见证了回回从"蕃客"到臣民,再到本土少数民族的变迁。随着回族的本土化,"回回文"也以"小经"的形式最终确定了它的形态。"小经"是我国回族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字母的基础上创造出来拼写汉语的一种独立而完整的文字体系,它属于汉语的范畴,是我国回族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语言和文字转化过程中文化创新的结晶。尽管它的使用范围不断萎缩,但它迄今仍是一个活的语言,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汉语言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应该得到保护和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回文 小经 阿拉伯文 波斯文 混合语言
下载PDF
回族经堂语词汇的源流与构成刍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千里 王岩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5期6-7,共2页
本文从语源学角度出发,探求回族经堂语词汇系统的构成,对构成回族经堂语的词的概念义和色彩义范畴进行了分析,就经堂语词汇在汉语史和汉语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也进行了扼要阐述。
关键词 回族经堂语 分类 阿拉伯文 波斯文 词义
下载PDF
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读《丝绸之路》的观感 被引量:12
17
作者 季羡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0,共19页
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读《丝绸之路》的观感季羡林稍微了解情况的人大概都会认为,这样一个题目太空泛,太陈旧,简直有点老掉了牙的味道了。如果摆在小报上或通俗刊物中,还可以勉强过得去。但当做学术论文,则没有再写之必要。我们... 丝绸之路与中国文化──读《丝绸之路》的观感季羡林稍微了解情况的人大概都会认为,这样一个题目太空泛,太陈旧,简直有点老掉了牙的味道了。如果摆在小报上或通俗刊物中,还可以勉强过得去。但当做学术论文,则没有再写之必要。我们对于丝路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知道得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 伊斯兰教 阿拉伯文 马可波罗 波斯文 威尼斯人 文化交流 巴比伦 波斯
下载PDF
扬州伊斯兰教碑文新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努尔 《海交史研究》 198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扬州自唐代以来,为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各国商贾云集,其中尤以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人数为众。在他们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必然遗留下丰富的伊斯兰古迹,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城市变迁,有关唐代伊斯兰教的遗物罕见。1980年,在扬州今城... 扬州自唐代以来,为我国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各国商贾云集,其中尤以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人数为众。在他们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必然遗留下丰富的伊斯兰古迹,可惜由于年代久远,城市变迁,有关唐代伊斯兰教的遗物罕见。1980年,在扬州今城北郊蜀岗地带,即唐代牙城遗址以东不远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文 慈恩 石刻文 真主 安拉 阿拉伯文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回教 阴刻 波斯文 普哈丁墓园 伊斯兰历 扬州 江苏
下载PDF
元代官方使用的语言文字 被引量:2
19
作者 鄞江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37-37,共1页
元朝疆域辽阔,《元史》地理志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民族众多,有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汉人、南人等等几十种,各操语言不同。当时全国规定使用三种语言文字,即蒙古文、汉文、波斯文。 蒙古语是“国语”,朝廷... 元朝疆域辽阔,《元史》地理志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民族众多,有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汉人、南人等等几十种,各操语言不同。当时全国规定使用三种语言文字,即蒙古文、汉文、波斯文。 蒙古语是“国语”,朝廷用蒙语议事,公文使用二种文字,即蒙古文和公牍文。所谓公牍文是从蒙语原文机械地翻译过来的硬体译文,即用蒙古语词法和句法用汉字作记录的文字,词语奇特,句法乖戾,用汉语常规不能读通。元代决策性的文件如宫廷议事记录、圣旨、令旨碑文、各省文件多半採用这种文体。汉地一般不使用此种文体。 除蒙文、汉文外,全国还通用波斯文○一二○六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骑兵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方 语言文字 波斯文 蒙古文 蒙语 汉文 色目 句法 蒙文 蒙古语词
下载PDF
维吾尔文的发展与明清时期的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瑛国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37,共8页
维吾尔文的发展与明清时期的运用语言研究院李瑛国(一)维吾尔文自元代以"察哈台文"问世以后,迅速发展。但是,一种新生事物的成长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的,直至明代,维吾尔文尚未普及,因此,在文字使用方面,出现了两种情况。一... 维吾尔文的发展与明清时期的运用语言研究院李瑛国(一)维吾尔文自元代以"察哈台文"问世以后,迅速发展。但是,一种新生事物的成长是需要时间、需要过程的,直至明代,维吾尔文尚未普及,因此,在文字使用方面,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借用阿拉伯文、波斯文,甚至一些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文 维吾尔族 明清时期 波斯文 叶尔羌 《编年史》 中亚 伊莱亚斯 英译本 民族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