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MS和主成分分析法的蛋卷风味物质研究
1
作者 张岩 朱荣安 +5 位作者 陈思云 杨祥敏 彭海明 杨柳青 金健 王储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203-214,共12页
本论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开展蛋卷风味物质检测,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蛋卷风味中关键化合物,希望能为蛋卷的加工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从蛋卷中检测出71种香气成分,其中醛类16种,醇类12种,酮类10种;借... 本论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开展蛋卷风味物质检测,进而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蛋卷风味中关键化合物,希望能为蛋卷的加工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从蛋卷中检测出71种香气成分,其中醛类16种,醇类12种,酮类10种;借助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风味化合物相对含量,得出蛋卷最佳烘烤工艺为200℃、300 s;进而确定出蛋卷中具有贡献作用的风味物质有14种,分别为2,5-二甲基吡嗪、乙酸乙酯、2-庚酮、2-壬酮、庚醛、己醛、苯乙醛、2-十一酮、2-十三酮、安息香醛、γ-辛内酯、δ-十二内酯、2-戊基呋喃、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卷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1-MCP处理对‘蓝丰’蓝莓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2
作者 袁富容 杨婷 +1 位作者 冉雅文 周雅涵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共11页
为了探究不同剂量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以‘蓝丰’蓝莓为试材,分别采用0、0.5、1.0、1.5、2.0μL/L的1-MCP处理24 h后,定期测定货架期(25℃)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 为了探究不同剂量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以‘蓝丰’蓝莓为试材,分别采用0、0.5、1.0、1.5、2.0μL/L的1-MCP处理24 h后,定期测定货架期(25℃)果实品质及生理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筛选出1-MCP的最适使用剂量。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有效降低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VC含量的下降,增加总酚、类黄酮及花青素含量,有效减缓丙二醛含量和脂氧合酶活性的升高,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1.0μL/L 1-MCP对货架期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最佳。以上研究结果可为1-MCP在蓝莓采后贮藏保鲜及销售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1-甲基环丙烯 成分分析 品质 生理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γ-氨基丁酸-壳聚糖涂膜对人参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梁金甜 曾丽萍 +3 位作者 赵文汇 潘艳南 熊雪淇 王晓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目的探究γ-氨基丁酸(GABA)–壳聚糖涂膜对人参果的保鲜效果。方法将人参果在12℃下贮藏28 d,研究10 mmol/L GABA-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人参果贮藏期间营养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GABA-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显著提高... 目的探究γ-氨基丁酸(GABA)–壳聚糖涂膜对人参果的保鲜效果。方法将人参果在12℃下贮藏28 d,研究10 mmol/L GABA-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人参果贮藏期间营养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采用GABA-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显著提高人参果的感官品质,抑制其呼吸作用,降低质量损失率,降低PPO和POD酶活性,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减缓MDA的积累,同时有效保持较高的Vc和总黄酮含量,从而延缓果实软化及品质劣变进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86%,较好地描述了人参果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此外,经PCA分析发现,贮藏28 d时处理组的果实品质与贮藏14~21 d时对照组的果实品质较为接近,进一步证实GABA-壳聚糖处理有助于人参果贮藏品质的稳定。结论采用GABA-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够延缓人参果采后软化、褐变及衰老进程,从而提高果实的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涂膜 人参果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浓香型白酒香气分类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新莹 吕志远 +2 位作者 张梦梦 刘玉涛 李丕武 《酿酒科技》 2024年第2期17-24,共8页
浓香型白酒分为三大流派,目前通过感官品评无法准确的对不同流派浓香型白酒进行分类,且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导致评价结果难以量化。为探索不同流派浓香型白酒可量化的分类方法,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3种流派的7种... 浓香型白酒分为三大流派,目前通过感官品评无法准确的对不同流派浓香型白酒进行分类,且受评价者的主观影响,导致评价结果难以量化。为探索不同流派浓香型白酒可量化的分类方法,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对3种流派的7种优质浓香型白酒样品进行香气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定的优质浓香型白酒香气成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从7种白酒样品中共检测出14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以酯类、芳香类、醇类、醛酮类化合物为主。通过主成分分析,鉴定出对优质浓香型白酒贡献度高的特征性风味组分有19种,包括己酸乙酯、正丁醇、丁酸乙酯、丁酸苯乙酯、乙缩醛等。通过构建的香气分类模型,可将七种浓香型白酒分成四簇,浓香多粮型白酒J1、J5归为一类,浓香单粮型白酒J2、J4归为一类,纯浓派鲁酒J6、J7归为一类,纯浓派苏酒J3单独归为一类,与对应白酒感官品评与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通过浓香型白酒香气分类模型的构建,对相关浓香型白酒香气的差异性形成理性分析及参考,同时为浓香型白酒的分类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火麻油中萜烯类、大麻素类成分分析
5
作者 张瑞婷 蔡尤西 +4 位作者 张浩 孙卉 孙晓东 滕亚君 李晓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火麻油中特色的萜烯、脂肪酸和大麻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数据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火麻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特征风味性萜烯类成分,如β-石竹烯、β-月桂烯、柠檬烯等;...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火麻油中特色的萜烯、脂肪酸和大麻素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数据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火麻油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特征风味性萜烯类成分,如β-石竹烯、β-月桂烯、柠檬烯等;火麻油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尤其亚麻酸和亚油酸接近黄金比例,营养价值高;在不同品种、不同工艺火麻油中均检测到微量、多种大麻素成分,脱壳工艺使火麻油中大麻素成分含量明显降低,冷榨工艺更适合火麻油加工。通过本研究对我国火麻油的食品安全性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最后对萜烯和大麻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其中的重要区分物质,对4种火麻油样本进行完美地区分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油 萜烯类成分 大麻素类成分 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植物油煎炸品质评价
6
作者 田瑞 王风艳 +5 位作者 孙尚德 王翔宇 酉琳娜 江鑫 魏安池 陈焱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28,33,共10页
旨在为植物油煎炸品质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对市场上常见的6种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棉籽油)进行煎炸实验,考察煎炸过程中植物油的总极性组分(TPC)含量、酸值(AV)、过氧化值(POV)、p-茴香胺值(p-AV)、脂肪... 旨在为植物油煎炸品质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对市场上常见的6种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棉籽油)进行煎炸实验,考察煎炸过程中植物油的总极性组分(TPC)含量、酸值(AV)、过氧化值(POV)、p-茴香胺值(p-AV)、脂肪酸和碘值等常规理化指标,(E,E)-2,4-癸二烯醛含量,黏度和色泽以及维生素E(VE)和植物甾醇含量的变化,分析各指标的两两相关性,并对11项检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6种植物油煎炸过程中11项指标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煎炸油的TPC含量、AV、POV、p-AV、红值和黏度不断增加,C18∶2与C16∶0比值、碘值、VE和植物甾醇含量不断降低,(E,E)-2,4-癸二烯醛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不同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PC、AV和黏度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C18∶2与C16∶0比值、碘值与VE含量两两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E,E)-2,4-癸二烯醛含量与p-AV呈极显著正相关;PCA得到的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6.225%,通过计算3个主成分的加权得分建立了煎炸油的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出6种植物油中棕榈油的煎炸稳定性最好。综上,所建立的煎炸油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对6种植物油煎炸品质进行评价,棕榈油的煎炸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炸油 成分分析 相关性 品质评价 (E E)-2 4-癸二烯醛
下载PDF
干鲜连钱草茎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矜烁 崔彤彤 +2 位作者 孙强 崔鸿飞 范传优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0,共8页
为探究干鲜连钱草不同部位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干鲜连钱草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法,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 为探究干鲜连钱草不同部位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干鲜连钱草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法,对提取的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分析其成分差异。由GC-MS数据分析可知,从连钱草干鲜茎叶提取的挥发性液体中共鉴定出125种成分,其中主要挥发性成分70种,包括醇类、羧酸类、酮类等。从鲜叶、鲜茎、干叶和干茎中分别鉴定出39、13、52、25种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占各组总挥发油的83.92%、97.21%、67.48%和98.29%,其中共有挥发性成分5种,各部位特有成分分别有13种、1种、16种和1种。分析结果表明,连钱草的鲜叶和干叶中挥发成分有显著差别,鲜茎和干茎中的挥发成分较为相似,但与鲜叶和干叶有较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钱草 气相色谱-质谱(GC-MS) 挥发性成分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GC-IMS指纹图谱分析云南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的挥发性成分
8
作者 李为兰 徐柠檬 +2 位作者 杨晶晶 资璐熙 郭磊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1-356,共16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特征及差异,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检测云南9个产地美味牛肝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建立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酯类、醇类、酸类、烃... 为探究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特征及差异,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检测云南9个产地美味牛肝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建立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共鉴定出9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酮类、酯类、醇类、酸类、烃类、醚类等,而不同产地的美味牛肝菌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表明,通海(TH)和易门(YM)、昆明(KM)和嵩明(SM)的风味物质在统计学分析中表现出的差异最小,可能是地理位置与海拔高度形成的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成因有待分析。指纹图谱分析表明,1-辛烯-3-酮、乙醛、正戊醛、柠檬烯、乳酸乙酯、丙醛是牛肝菌的特征风味物质。本研究结果为美味牛肝菌的风味识别、产地鉴别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气相-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风味物质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联产工艺的橙皮精油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的构建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蓉蓉 黄婞焱 莫家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188-194,共7页
目的构建果胶精油联产工艺获得的橙皮精油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20批次橙皮精油样品的总离子流图(total ions current,TIC),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寻找共有峰并建立对照指... 目的构建果胶精油联产工艺获得的橙皮精油的指纹图谱,并进行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20批次橙皮精油样品的总离子流图(total ions current,TIC),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寻找共有峰并建立对照指纹图谱,采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技术对共有峰进行成分鉴定,运用SPSS 29.0软件对共有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指纹图谱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所有样品TIC图相似度均大于0.998,提炼出9个共有峰,经过质谱鉴定,在共有峰中,D-柠檬烯相对含量最高,占82.77%,其次为月桂烯、烩烯、右旋α-蒎烯等,依次占比8.79%、3.62%、3.27%;经主成分分析,前两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7.4%,微量成分烩烯和3-蒈烯对主成分因子的贡献最大。结论对由果胶精油联产工艺获得的橙皮精油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探明其共性化合物成分及影响力,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精油联产工艺 橙皮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指纹图谱 保留指数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不同乳酸菌发酵桑叶化学成分的变化
10
作者 修慧迪 梁光月 程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6-244,共9页
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工艺对桑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优势菌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桑叶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和文献信息鉴定桑叶甲醇提取液的化学成分。利用SIMCA 14.1软件建立... 比较不同乳酸菌发酵工艺对桑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筛选优势菌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检测桑叶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分子质量、质谱裂解规律和文献信息鉴定桑叶甲醇提取液的化学成分。利用SIMCA 14.1软件建立桑叶各发酵品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获取PCA得分图、PLS-DA载荷图和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值,筛选桑叶发酵前后的差异物质。本实验鉴定出了41个化学成分,PCA结果提示经不同发酵工艺发酵后的桑叶组间差异性较大,PLS-DA筛选出VIP值>1的11个化学成分,可作为发酵前后差异性的化学标记物,分别为大波斯菊苷、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金丝桃苷、3,4-二咖啡酰奎宁酸、橙黄决明素、水杨酸、染料木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鸟苷、异麦角甾苷、毛蕊花糖苷;将其综合加权评分后发现鼠李糖乳杆菌发酵桑叶中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桑叶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发生显著变化,黄酮类成分是区分桑叶不同发酵品最重要的化合物类别,鼠李糖乳杆菌为桑叶的优势发酵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发酵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基于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不同部位连钱草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
11
作者 马矜烁 范传优 +3 位作者 张钦 崔彤彤 钟明渝 周梓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8-116,共9页
目前,对不同产地连钱草比较研究较为缺乏,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产地连钱草茎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由GC-MS数据... 目前,对不同产地连钱草比较研究较为缺乏,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产地连钱草茎叶中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由GC-MS数据可知,皖产叶、皖产茎、苏产叶、苏产茎、豫产叶和豫产茎中分别鉴定出63、46、65、38、64和27种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105种,特有成分分别有12、3、9、1、15和3种,所共有挥发性成分有15种。对不同产地连钱草的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进行比较,未发现一致突出的化合物;而对于不同产地连钱草的茎中以棕榈酸含量明显突出。聚类分析显示,苏产茎和豫产茎挥发性物质较为相似,而与皖产茎有一定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连钱草茎叶的挥发性成分和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既有共有成分,也存在特有成分,其中棕榈酸含量都尤为突出。本研究结果可为连钱草进一步药用、饲料工业开发和畜牧疾病的治疗以及更多药理活性的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钱草 挥发性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紫黑稻6号×糯稻89-1F_(2)主要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蒋菲 黄倩 +3 位作者 何珊 梁慧苑 宋子慧 赵正武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5,共8页
为揭示彩叶水稻与绿叶水稻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以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变异与相互关系,以彩叶水稻紫黑稻6号与绿叶水稻糯稻89-1杂交得到的F_(2)群体的160株单株为研究材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典型相关性分析... 为揭示彩叶水稻与绿叶水稻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品质性状以及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变异与相互关系,以彩叶水稻紫黑稻6号与绿叶水稻糯稻89-1杂交得到的F_(2)群体的160株单株为研究材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F_(2)群体的9个农艺性状与10个品质性状之间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结果显示,F_(2)群体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1.08%~70.43%,品质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3.49%~75.22%,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组内各自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或负向相关关系,千粒重、株高和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着粒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实率与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每穗空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糙米长、糙米宽极显著正相关,与垩白粒率极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糙米长极显著正相关。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组间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为0.157,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2组变量间相关性强度不高。以上结果表明,增加水稻的产量需在适当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以及增加水稻穗长基础上,再适当降低着粒密度;品种选育过程中,每穗实粒数与外观品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同时应综合考虑多个性状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紫黑稻6号 糯稻89-1 遗传变异 相关性分析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HS-SPME-GC-MS技术综合评价不同品种芒果品质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立标 袁艺洋 +4 位作者 陈琳 杨美艳 彭志愿 卢小停 高向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为表征台农、象牙和金煌三种芒果的品质特性,本文通过测定其主要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芒果主要品质综合评分模型,并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金煌的可溶性固形物、总... 为表征台农、象牙和金煌三种芒果的品质特性,本文通过测定其主要品质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建芒果主要品质综合评分模型,并采用HS-SPME-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综合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金煌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和糖酸比最高,分别为19%、24.18 mg/g和10.86;台农的V_(C)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达9.52 mg/100 g和1.03 mg/g;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台农的综合得分最高,其次为金煌,象牙的综合得分最低。HS-SPME-GC-MS技术从三种芒果中共检测出11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烯烃类、酚类和醛类等8类物质。台农和象牙的挥发性化合物以烯烃类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45.52%和58.12%,金煌中以酚类物质为主,相对含量为56.88%。通过ROAV分析法共确定了15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其中台农和象牙香气贡献最大的物质为(E,Z)-2,6-壬二烯醛,金煌香气贡献最大的是3-己烯醛。台农呈柑橘香、甜香等芳香气味,象牙具有黄瓜香特征风味,而金煌含有特殊的木香气味,该风味主要由2,4-二叔丁基苯酚所贡献。综合分析认为,台农和象牙适用于深加工,金煌则更适合于鲜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品质 风味 成分分析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不同发酵原料对草莓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涛 周颖 +4 位作者 张军 杨梅 冯翰杰 张顺屹 杜晴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61-268,共8页
以草莓为原料,研究不同发酵原料(去梗草莓和带梗草莓)对草莓酒基本理化指标、香气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草莓汁及草莓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种草莓酒的理化指标均符合国... 以草莓为原料,研究不同发酵原料(去梗草莓和带梗草莓)对草莓酒基本理化指标、香气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草莓汁及草莓酒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种草莓酒的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要求,其中带梗发酵草莓酒中总酸和总酚含量较高,与去梗发酵草莓酒相比差异显著。草莓酒样品中共检测出40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24种,去梗发酵草莓酒中酯类物质含量最高,为65.35%;带梗发酵草莓酒中醇类物质含量最高,为68.80%。主成分分析显示,2种不同原料酿造的草莓酒香气风格差异区分明显,辛酸乙酯、癸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和正己酸乙酯是去梗发酵草莓酒的主要香气成分,异戊醇和苯乙醇是带梗发酵草莓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去梗发酵草莓酒香气浓郁、果香细腻,具有较好的色泽和典型性,感官评分较高。去梗发酵草莓酒酯类物质含量较高,香气以草莓香和果香为主,酒体轻盈,口感清爽,适用于草莓酒的酿造,而带梗发酵草莓酒总酸和总酚含量较高,香气复杂,酒体略粗糙,有苦涩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酒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香气成分 成分分析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市售牛奶快速ATR-FTIR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语 张韫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841,共4页
牛奶主要成分的测定是评价牛奶品质的重要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较为详尽的规范以保证牛奶等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但传统的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耗力并导致环境污染,难以满足当代乳制品生产和消费的快速检测需要。将衰减全... 牛奶主要成分的测定是评价牛奶品质的重要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较为详尽的规范以保证牛奶等乳制品的质量安全,但传统的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耗力并导致环境污染,难以满足当代乳制品生产和消费的快速检测需要。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与相对湿度(RH)调控系统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在RH连续下降条件下测量不同种类牛奶红外光谱的方法;为牛奶等乳制品的原位无损检测、种类区分、品质分析等提供了新的途径。(1)选取伊利品牌纯牛奶、臻浓牛奶、脱脂纯牛奶、高钙低脂奶、舒化牛奶5类牛奶为研究对象,在RH连续下降的条件下,采集不同种类牛奶样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的红外光谱,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峰位归属和定性分析,仅需要微升级样品,就可在短时间内提取样品浓缩过程中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主要成分的光谱信息,实现对不同类别市售牛奶化学成分的较全面表征;(2)采用NWUSA软件对所得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建模分析,选取4000~400 cm^(-1)波段为变量对所得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评估模型对不同类别牛奶的鉴别能力。所得PCA分析数据在同组内聚集度良好,不同组内坐标轴上相距较远,说明模型选取合理可靠,具有代表性。实验中共使用了75份牛奶样品,其中生产日期、产地为随机因素,牛奶的种类和品牌为固定因素。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灵敏、光谱质量高、无损测量等优点,适用于牛奶等乳制品的原位、快速、无损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牛奶 成分分析 连续降湿
下载PDF
比值-特征主成分混合分析提取金矿蚀变信息——以赣南遂川地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志杰 韩先菊 刘荫椿 《黄金地质》 1998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分析与金矿成矿有关的两类蚀变岩的TM波谱特征的基础上,以赣南遂川地区为实验区,利用比值-特征主成分混合分析进行了金矿蚀变岩信息提取,为找矿预测和野外工作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金矿床 蚀变信息 成分混合分析 比值-特征
下载PDF
基于“社-校-家-生”四维的大学生学业预警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浩 彭青和 +2 位作者 冯鑫 李欢欢 宋海洋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41-47,共7页
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社-校-家-生”四维影响因素对学业预警机制的相关性,对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421名学生展开调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建立模型后,发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五方面因素分别是家庭、课外... 通过回归分析探讨“社-校-家-生”四维影响因素对学业预警机制的相关性,对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421名学生展开调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建立模型后,发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五方面因素分别是家庭、课外活动、学习基础、人际关系、就业情况。其中,重要性分析中,父母最高文化水平、生活费/月、挂科数目、户籍所在地、担任班委、辅导员联系家长情况排序前六。通过对四维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与交互分析,发现对学业预警影响最为显著的为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且两者不存在交互关系。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学业成绩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其中家庭维度方面主要是生活费/月、户籍所在地起主要作用,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学校维度层面主要是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情况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开展影响较大,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预警 “社---生”四维 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交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一测多评法多成分定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评价不同产地肉桂品质
18
作者 王敏 魏谭军 +5 位作者 陈飞 王春龙 肖成 魏旭 卢丽洁 王毅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33-139,共7页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肉桂中14个成分含量的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肉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以原儿茶酸为内参,建立13个待测成分香豆酸、香豆素、肉桂醇、桂皮酸、邻甲氧基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香...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肉桂中14个成分含量的方法,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不同产地肉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以原儿茶酸为内参,建立13个待测成分香豆酸、香豆素、肉桂醇、桂皮酸、邻甲氧基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香草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C1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采用外标法对一测多评法(QAMS)进行验证,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熵权TOPSIS对肉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外标法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要求;以原儿茶酸为内参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耐用性良好,各成分含量外标法计算结果与QAMS无明显差异(P>0.05);多元统计分析显示,前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312%,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原花青素B2和对羟基苯甲酸对肉桂品质影响较大;熵权TOPSIS结果显示,16批肉桂的Pi值为0.1472~0.7681,不同产地肉桂的品质差异较大,其中广西产地肉桂整体质量最好,其次为广东和云南产地样品,福建产地样品相对较差。结论本研究建立的QAMS多成分定量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可用于肉桂品质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品质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法 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熵权TOPSIS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优选半夏、天南星及白附子水丸制剂工艺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璇 王彬 +4 位作者 马彦江 魏玉 田晨辉 李华妮 陈天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1,I0022,I0023,共9页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优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生品及炮制品水丸的最佳制剂工艺。方法首先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并制备多批次药材水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丸中的成分含量(总淀粉、总多糖、总皂苷、尿嘧啶、次黄... 目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优选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生品及炮制品水丸的最佳制剂工艺。方法首先利用均匀设计法设计并制备多批次药材水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丸中的成分含量(总淀粉、总多糖、总皂苷、尿嘧啶、次黄嘌呤、黄嘌呤、尿苷、鸟苷、夏佛塔苷)。之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不同样品的综合评价指标值,绘制等高线图并优选出不同水丸的最佳工艺。结果炮制和制剂过程对药品的药性药效有影响。对于3味药材的丸剂来说,半夏生品及最优炮制品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泛丸时间0.5 h、干燥时间8 h、干燥温度80℃,市售炮制品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泛丸时间0.5 h、干燥时间12 h、干燥温度80℃,天南星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泛丸时间0.5 h、干燥时间8 h、干燥温度60℃,白附子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泛丸时间1 h、干燥时间12 h、干燥温度60℃。结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聚合多元信息,综合评价,为中药水丸质量判断及工艺优选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天南星 白附子 中药丸剂 成分分析 高效液相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基于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陶兴林 朱惠霞 +2 位作者 王晓巍 刘明霞 张玉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75-284,共10页
为明确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对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明确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对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共检测出11类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烷烃类13种、烯烃类11种、醛类10种、醇类8种、酮类7种、醚类4种、酯类5种、酸类3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1种、胺类1种;不同地理标志辣椒风味物质差异决定其呈香特点,高台辣椒、宝鸡辣椒、安集海辣椒、丘北辣椒、甘谷辣椒鉴定出来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数量依次为37、33、31、30、45,含量最高的风味物质分别为2,3,5,6-四甲基吡嗪、水杨酸甲酯、酞酸二乙酯、醋酸、四聚乙二醇单月桂醚;5种地理标志辣椒粉中均含有(1R,7r)-2,6,6,9-四甲基双环[5.4.0]-2,8-十一二烯、酞酸二乙酯、乙酸芳樟酯、醋酸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与载荷值大的风味物质呈正相关,载荷值小的呈负相关,依据载荷值大小筛选出了对香气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地理标志辣椒的地理环境与呈香特点关联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标志辣椒粉 香气成分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