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储集意义 被引量:86
1
作者 李凌 谭秀成 +5 位作者 曾伟 周涛 杨雨 洪海涛 罗冰 边立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6-673,共8页
基于岩心及野外剖面观测,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其储集意义。四川盆地灯影组普遍发育台内小型灰泥丘,发育规模不大,单个旋回厚度多小于2 m,但其发育频率很高,尤其在灯影组二段和四段频繁出现。构成灰泥丘的颗粒主要... 基于岩心及野外剖面观测,研究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灰泥丘发育特征及其储集意义。四川盆地灯影组普遍发育台内小型灰泥丘,发育规模不大,单个旋回厚度多小于2 m,但其发育频率很高,尤其在灯影组二段和四段频繁出现。构成灰泥丘的颗粒主要为与蓝菌群落建造有关的凝块石、藻叠层、核形石及粘结岩等,这些微生物粘结捕获灰泥,为灰泥丘建造的主体,相关的岩石类型主要有藻粘结凝块云岩、藻粘结骨架云岩以及与藻粘结凝块云岩共生的波状—柱状藻叠层云岩等。多期灰泥丘呈明显正地貌特征,发育大量格架构造、斑马状构造与层状晶洞构造;具有完整的丘基—丘核—丘坪、丘基—丘核—丘盖2种沉积演化模式,前者最为普遍。灰泥丘与储集层关系密切,丘核常发育规模不等的孔洞,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条件,丘滩复合体构成了四川盆地灯影组的主力勘探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丘 蓝藻菌 藻粘结凝块云岩 藻粘结骨架云岩 格架构造 震旦系灯影组 四川盆地 白云岩储集层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多金属矿床中灰泥丘的发现及其意义——以武山和冬瓜山铜矿为例 被引量:41
2
作者 蒋少涌 丁清峰 +4 位作者 杨水源 朱志勇 孙明志 孙岩 边立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4-756,共13页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武山铜矿和冬瓜山铜矿层状硫化物矿体的详细研究,发现了大量具有层圈状构造、层纹状构造或不规则同心环状构造的矿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光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认为这类矿石在宏观构...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武山铜矿和冬瓜山铜矿层状硫化物矿体的详细研究,发现了大量具有层圈状构造、层纹状构造或不规则同心环状构造的矿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经光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等,认为这类矿石在宏观构造上显示出类似于灰泥丘的孔洞系统,微观上又发现了细菌等微生物结构,判断其属于一种矿化的灰泥丘。资料显示,灰泥丘产出的环境为陆坡相,水深明显大于台地相,并且灰泥丘与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在国内外许多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矿床中均发现有灰泥丘。本文所研究的两个矿床中灰泥丘构造矿石保存状况略有不同,冬瓜山铜矿灰泥丘构造矿石保留了大量显示原生热水喷流沉积成因的组构、并发现细菌等微生物结构,碳-氧同位素组成也显示原始沉积特征;而武山铜矿灰泥丘构造矿石则显示出受热液改造的矿石组构和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暂未发现细菌等微生物结构。冬瓜山和武山铜矿灰泥丘构造矿石的发现,有力地佐证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在海西期曾发生过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武山铜矿 冬瓜山铜矿 泥丘 热水喷流沉积成矿
下载PDF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灰泥丘中的微生物及其造岩和成丘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廷山 沈昭国 +2 位作者 兰光志 王顺玉 戴鸿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3-248,共6页
作为生物礁的特殊类型 ,灰泥丘在古生代十分发育 ,许多学者都认为它们是通过微生物造岩作用而形成的 ,而且 ,也在现代湖泊中发现了由兰菌藻的生命活动所形成的灰泥沉积物及灰泥丘。但是国际上一直没有在古生代灰泥丘中发现过细菌等微生... 作为生物礁的特殊类型 ,灰泥丘在古生代十分发育 ,许多学者都认为它们是通过微生物造岩作用而形成的 ,而且 ,也在现代湖泊中发现了由兰菌藻的生命活动所形成的灰泥沉积物及灰泥丘。但是国际上一直没有在古生代灰泥丘中发现过细菌等微生物的实体化石 ,微生物促使碳酸钙沉淀、聚集的能力和机理也不明确。四川盆地北缘寒武纪和志留纪灰泥丘发育 ,笔者通过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 (川西北志留纪 )灰泥丘中菌藻类微生物的实体化石及其特征的造岩成丘现象 ,发现的菌藻类微生物实体化石有三种类型 :1.表面光滑的卵形球体型 ;2 .表面粗糙的椭球体型 ;3.网状结构型。而且 ,对寒武纪和志留纪灰泥丘凝块石作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也证明了其有机质生源为菌藻类微生物。这些凝块石灰泥丘中的菌藻类实体化石都显示了不同的沉积、造岩和成丘功能 ,因而证实了微生物在形成古生代灰泥丘中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早古生代 作用 微生物 泥丘 生物沉淀作用 造岩作用 兰菌藻 生物礁
下载PDF
川北旺苍唐家河剖面仙女洞组灰泥丘沉积特征及造丘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沈骋 谭秀成 +5 位作者 周博 李凌 曾伟 陈虹宇 苏成鹏 施开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214,共13页
目前川北地区早寒武世微生物藻与古杯参与的生物礁(丘)发育特征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实测剖面与镜下分析,川北旺苍县鼓城乡唐家河剖面仙女洞组发育三期灰泥丘。对该剖面灰泥丘沉积特征进行精细研究认为:第一期灰泥丘发育在滑塌角砾灰岩之... 目前川北地区早寒武世微生物藻与古杯参与的生物礁(丘)发育特征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实测剖面与镜下分析,川北旺苍县鼓城乡唐家河剖面仙女洞组发育三期灰泥丘。对该剖面灰泥丘沉积特征进行精细研究认为:第一期灰泥丘发育在滑塌角砾灰岩之上,造丘生物主要为枝状和房室状附枝藻,主要岩性为砾屑灰岩、藻格架凝块灰岩和含云生物碎屑灰岩,发育丘基、丘核、丘盖和丘翼,后期演化为钙质砂泥岩结束生长。第二期生物丘发育在鲕粒滩间生屑灰岩之上,造丘生物主要为肾状藻,次为附枝藻,主要岩性为生物碎屑灰岩、藻格架凝块灰岩、漂浮砾岩和亮晶鲕粒灰岩,纵向上发育丘基、丘核、丘坪、丘盖和丘翼,最终再度沉积鲕粒灰岩。第三期灰泥丘发育在藻叠层灰岩之上,造丘生物为古杯和微生物藻,岩性主要为古杯灰岩、生物碎屑泥晶灰岩、藻格架凝块灰岩和藻叠层灰岩,发育丘基、丘核和丘盖。进一步分析三期灰泥丘的成丘环境认为第一期灰泥丘属于台缘斜坡环境内的斜坡灰泥丘低能沉积,经历三个演化阶段;第二期属于台地边缘灰泥丘,经历四期演化阶段;第三期为台缘高能鲕粒滩向陆一侧能量相对较低的台缘古杯灰泥丘沉积,经历三个演化阶段。剖面中灰泥丘多与鲕粒滩共存,构成丘滩复合体,为后期研究储集性能和油气富集关系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丘 模式 仙女洞组 川北地区 微生物藻 古杯
下载PDF
生物礁、滩、灰泥丘沉积特征及地震识别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永垚 王英民 +3 位作者 许翠霞 李冬 吴宇翔 赵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71-984,822-823,共14页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生物礁、滩及灰泥丘实例分析,寻求三者的识别方法,建立地震识别标志。依据生物礁、滩及灰泥丘沉积特征及其地球物理响应,提出"三角分类"方案,相应归纳出"点、线、面、体、时"综合地震识别法,其中... 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生物礁、滩及灰泥丘实例分析,寻求三者的识别方法,建立地震识别标志。依据生物礁、滩及灰泥丘沉积特征及其地球物理响应,提出"三角分类"方案,相应归纳出"点、线、面、体、时"综合地震识别法,其中"点"即分析单个地质体的地震反射结构和构型,"线"即分析地质体的沉积环境,"面"即刻画地质体的平面分布,"体"即刻画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时"即解剖地质体的纵向旋回性。应用该方法在南海西北部深水区共识别出了5类生物礁、3类滩和2类灰泥丘。其中生物礁具有低频、中—强振幅、中连续反射结构,丘状反射构型,内部具有海侵—海退旋回,位于构造高部位,沉积于高能环境;滩呈低频、中连续、中—强振幅地震反射结构,席状地震反射构型,位于构造斜坡带,形成于高能环境;灰泥丘具有低频、强振幅、非连续反射结构,丘状地震反射构型,位于斜坡相对底部位,沉积于低能环境。"点、线、面、体、时"识别方法将沉积特征、环境能量、地球物理响应及旋回分析有机结合,能可靠地识别生物礁、滩及灰泥丘,揭示出南海西北部深水区局部发育生物礁,广泛发育碳酸盐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泥丘 地震识别 南海西北部
下载PDF
陕西宁强早志留世灰泥丘中微生物及其造岩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廷山 边立曾 +2 位作者 俞剑华 兰光志 孙蓬育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63-266,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 ,在陕西宁强早志留世深缓坡微晶灰泥丘中发现 3种微生物化石 ,分别为 :( 1 )表面光滑卵球体 ,其大小为 5μm× 3μm ,壳体表面光滑 ,长轴端具有圆形凹坑或凸起 ,可能为芽体及芽痕 ;此类化石能与真菌类菌孢对比 ;( ... 通过扫描电镜分析 ,在陕西宁强早志留世深缓坡微晶灰泥丘中发现 3种微生物化石 ,分别为 :( 1 )表面光滑卵球体 ,其大小为 5μm× 3μm ,壳体表面光滑 ,长轴端具有圆形凹坑或凸起 ,可能为芽体及芽痕 ;此类化石能与真菌类菌孢对比 ;( 2 )表面粗糙的椭球体 ,其大小为 60 μm× 50 μm ,壳体表面粗糙 ,具蠕虫状断续条纹 ,并有方解石胶结物生长 ;( 3)网格状结构 ,由钙化的胶质席状物及枝状物组成 ,网呈枝状分叉 ,盖覆于灰泥之上并参加造岩。经能谱分析 ,所有微生物化石均由碳酸钙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化石 泥丘 造岩作用 早志留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早寒武世灰泥丘孔洞中钙化红藻生殖器官化石的发现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宝民 张水昌 +1 位作者 边立曾 王大锐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0-536,共7页
20 0 2年 10月 ,作者对塔里木盆地柯坪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碳酸盐岩进行了野外考察 ,之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室内薄片鉴定和岩石学、沉积学及古生物学研究 ,发现肖尔布拉克组碳酸盐岩为典型的灰泥丘建造。而且 ,在灰泥丘... 20 0 2年 10月 ,作者对塔里木盆地柯坪肖尔布拉克剖面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碳酸盐岩进行了野外考察 ,之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室内薄片鉴定和岩石学、沉积学及古生物学研究 ,发现肖尔布拉克组碳酸盐岩为典型的灰泥丘建造。而且 ,在灰泥丘的孔洞方解石薄片中 ,发现这些孔洞是球状钙化红藻生殖器官化石 ,该球状红藻生殖器官具有托叶保护 ,托叶内发育囊果包被 ,囊果内发育有孢子囊群。将此化石命名为Calciumcarpiumxiaolbu lakeum gen .etsp .nov .。这一发现和认识 ,丰富了寒武纪藻类生物群的内容 ,明确了肖尔布拉克组灰泥丘中孔洞与红藻生殖器官之间的联系 ,在沉积学、古生物学研究上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丘孔洞 红藻 生殖器官 化石 塔里木盆地 古生物学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碳酸盐泥丘储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文智 杨晓萍 Steve KERSHAW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15-1615,共1页
关键词 发育特征 碳酸盐岩 泥丘 四川盆地 志留系 储层 水动力条件 碳酸盐矿物
下载PDF
鄂西台地东部陡山沱期微生物泥丘的聚磷控矿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辉能 朱士兴 管爱莲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 陡山沱期的鄂西台地东部是一个重要的大型磷矿产出区域,其沉积磷矿床以各种类型的生物泥丘存在,生物泥丘为磷矿床的容矿体并直接控制着矿床的形态和品位。研究表明,水体中富磷营养化特殊环境导致了局部地段生物群落的超速繁殖,其代谢活动极大地抑制了水体中碳酸盐的沉积掺和作用而使其中的磷酸盐优先沉积富集形成泥丘。不同泥丘分别形成于正常清水潮坪、局限还原浅滩和广海高能带等环境中,其微生物群落组合也相应从以底栖藻类为主,至底栖、漂浮混合到底栖、漂浮、高级藻类复合型等变化,从而形成本区Ⅰ、Ⅱ和Ⅲ三种类型不同的生物泥丘磷块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 台地 泥丘 生物群落 聚磷 控矿作用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泥丘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中原 许世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39-642,共4页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和钻孔,在1982-1983年对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现代河口沉降中心前缘东南方60-80km的浅海地区,存在着若干泥丘构造。泥丘构造田晚更新世沉积物组成,有些正在顶起上部全新统地层,有些...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和钻孔,在1982-1983年对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现代河口沉降中心前缘东南方60-80km的浅海地区,存在着若干泥丘构造。泥丘构造田晚更新世沉积物组成,有些正在顶起上部全新统地层,有些则已出震海底达20多米。调查资料证实,这些泥丘构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江河口沉降中心的沉积物重力压实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丘构造 沉降 长江三角洲 三角洲
下载PDF
新生代深海冷水碳酸盐泥丘成因及IODP 307航次初步研究结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祥辉 陈云华 +2 位作者 徐宝亮 Akihiro Kano Chizuru Takashima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6-672,共7页
记述了新生代深海冷水碳酸盐泥丘近期的9个重要研究事件;总结了冷水泥丘具有全球海洋(大陆斜坡为主)分布、形态各异、冷水枝状珊瑚构筑泥丘的特点;介绍了冷水泥丘形成的(地质流体渗流和微生物作用)内因及(海底牵引底流作用)外因两种主... 记述了新生代深海冷水碳酸盐泥丘近期的9个重要研究事件;总结了冷水泥丘具有全球海洋(大陆斜坡为主)分布、形态各异、冷水枝状珊瑚构筑泥丘的特点;介绍了冷水泥丘形成的(地质流体渗流和微生物作用)内因及(海底牵引底流作用)外因两种主要观点。对2005年IODP 307航次实施的北大西洋Porcupine Seabight冷水泥丘大洋钻探工作初步成果进行了编译,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在碳氧同位素方面的初步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上新世中期以来的2 Ma里冷水碳酸盐泥丘启动和发育过程中存在2次碳氧同位素偏移事件(I和II),碳氧同位素偏移事件I与泥丘的启动相呼应,暗示北大西洋古海洋气候发生巨大变化,可能与北极冰盖极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珊瑚 碳酸盐泥丘 深海 IODP 碳同位素 偏移事件
下载PDF
川北地区灯影组灰泥丘沉积特征及储集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尘 曾伟 +2 位作者 金民东 钟雨师 陈武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第3期23-28,78,共6页
过去,对于灰泥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沉积学特征方面。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到灰泥丘的沉积演化模式和在储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包裹体测试分析、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存在... 过去,对于灰泥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沉积学特征方面。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到灰泥丘的沉积演化模式和在储层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包裹体测试分析、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存在的灰泥丘进行研究。发现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中的灰泥丘具备国内外典型的灰泥丘识别标志,在纵向上将灰泥丘划分为丘基、丘核和丘坪3个亚相,并详细阐述构成灰泥丘的主要岩石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灰泥丘的典型生长序列;最终明确灰泥丘的丘核和丘坪是形成优质储层的有利相带。这一新成果表明灰泥丘具有良好的含油气性,丰富了四川盆地灯影组的沉积类型,拓宽了灯影组的下一步勘探思路,并为国内外灰泥丘相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北地区 灯影组 泥丘 沉积特征 储集性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泥丘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安菊华 陈振岩 +1 位作者 常津焕 宋玉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0-28,共9页
介绍了研究区泥丘的分布特征,即群状分布特征,泥丘上拱层位不一,高处可达东营组顶部。论述了泥丘的形成机制,认为泥丘的形成和源岩的生排烃有直接关系。讨论了研究区泥丘的形成时间,指出,由于泥丘的形成导致在泥丘周围形成一系列油气藏... 介绍了研究区泥丘的分布特征,即群状分布特征,泥丘上拱层位不一,高处可达东营组顶部。论述了泥丘的形成机制,认为泥丘的形成和源岩的生排烃有直接关系。讨论了研究区泥丘的形成时间,指出,由于泥丘的形成导致在泥丘周围形成一系列油气藏,其中有在泥丘上拱形成的背斜油气藏,有泥丘侧向封堵形成的油气藏,在泥丘内部的薄砂层中,还发现有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丘 形成机制 深度偏移 油气藏 底辟构造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灰泥丘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吴光红 张宝民 +1 位作者 边立曾 刘静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8-203,共6页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灰泥丘是在古老碳酸盐岩台地逐渐沉没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横向上,它向台地高部位层层爬坡,纵向上,为多旋回叠丘。建造灰泥砂丘的生物主要是菌藻类—奥特藻及其相近的属,尚有珊瑚、苔藓虫、层孔虫、海绵等。其岩石...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灰泥丘是在古老碳酸盐岩台地逐渐沉没过程中生长发育的。横向上,它向台地高部位层层爬坡,纵向上,为多旋回叠丘。建造灰泥砂丘的生物主要是菌藻类—奥特藻及其相近的属,尚有珊瑚、苔藓虫、层孔虫、海绵等。其岩石类型主要是泥晶凝块格架岩、泥晶凝块障积格架岩、泥晶藻凝块粘结岩。其沉积相可分为丘中心、丘前和丘间三个相带。灰泥丘的演化受控于海进速率同灰泥丘的增长速率及海水深度与浊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丘 中晚奥陶世 塔中地区 地层 碳酸岩
下载PDF
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灰泥丘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屠锡艳 李明 +2 位作者 刘永华 李芃 张晓光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12年第6期51-54,共4页
中国南方晚石炭世海域广大,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碳酸盐岩,黔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地区。工作区晚石炭世地层发育较典型的生物泥丘,是开展生物灰泥丘研究的良好场所。本文对生物礁发育的地层开展了生物地层学研究工作,详细分析了产礁地... 中国南方晚石炭世海域广大,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碳酸盐岩,黔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地区。工作区晚石炭世地层发育较典型的生物泥丘,是开展生物灰泥丘研究的良好场所。本文对生物礁发育的地层开展了生物地层学研究工作,详细分析了产礁地层中蜓等生物群特征,通过对比研究,确定本区生物灰泥丘的产出层位为上石炭统上部地层,即马平组下部地层。通过与世界Waulsortian丘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黔南地区所发育的灰泥丘与Waulsortian丘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确定黔南地区所发育的灰泥丘并非Waulsortian相,是石炭纪特殊的灰泥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生物灰泥丘 沉积环境 建造过程 黔南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泥丘发育特征与油气远景 被引量:20
16
作者 何家雄 昝立声 +1 位作者 陈龙操 黄火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36-445,共10页
莺歌海盆地第三系有巨厚的欠压实泥页岩,泥丘的发育受北西向的红河大断裂及其派生的南北向雁行断裂所控制。泥丘本身就是生烃岩,它所孕育的异常高温高压之巨大潜能,是有机质成熟生烃和烃类排出运移的动力;而它伴生的不同类型的构造所组... 莺歌海盆地第三系有巨厚的欠压实泥页岩,泥丘的发育受北西向的红河大断裂及其派生的南北向雁行断裂所控制。泥丘本身就是生烃岩,它所孕育的异常高温高压之巨大潜能,是有机质成熟生烃和烃类排出运移的动力;而它伴生的不同类型的构造所组成的泥丘隆起构造带则是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泥丘 第三系 油气资源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碳酸盐灰泥丘成因与储集性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杨晓萍 张宝民 柳少波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4期26-32,共7页
灰泥丘与生物礁具有相似的地震反射特征,但两者的形成环境及内部组成完全不同。缓坡环境和较弱的水动力环境是灰泥丘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灰泥丘主要由微生物所建造。川南志留系主要发育中—下志留统,自下而上划分为龙马溪组、石半栏组... 灰泥丘与生物礁具有相似的地震反射特征,但两者的形成环境及内部组成完全不同。缓坡环境和较弱的水动力环境是灰泥丘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灰泥丘主要由微生物所建造。川南志留系主要发育中—下志留统,自下而上划分为龙马溪组、石半栏组、韩家店组和秀山组,其中石牛栏组主要为碳酸盐岩,岩性较硬,上下地层相对为软岩层,构成“两软夹一硬”的地晏剖面结构。灰泥丘主要发育在石牛栏组,属于典型的开阔台地内缓坡泥丘。灰泥丘储层主要发育在丘翼和丘顶微相中,经历了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压实作用和溶解作用等,其中胶结作用使丘翼储集物性变差,而白云石化作用使丘顶物性变好。因此丘翼灰岩被胶结后储集性能普遍较差,平均孔隙度1%~2%,渗透率(3~5)×10^(-3)μm^2;丘顶白云石化后储集物性普遍较好,孔隙度4%~5%,渗透率(6~8)×10^(-3)μm^2,构成了川南地区相对有利的天然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灰泥丘 四川盆地 志留纪 碳酸盐岩储集层 胶结作用 孔隙度 成岩作用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泥丘的成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昝立声 何家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44-251,共8页
莺歌海盆地沉积中心的T_2至T_σ反射层,是沉积巨厚的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埋藏于生油门限深度3250m以下,有机质业已成熟并生成烃类,使泥岩孕育着高温、高压状态的烃类聚集。盆地边缘沉积的粗粒砂砾,沿着盆地基底斜坡向沉积中心下滑产生的... 莺歌海盆地沉积中心的T_2至T_σ反射层,是沉积巨厚的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埋藏于生油门限深度3250m以下,有机质业已成熟并生成烃类,使泥岩孕育着高温、高压状态的烃类聚集。盆地边缘沉积的粗粒砂砾,沿着盆地基底斜坡向沉积中心下滑产生的侧应力,使沉积中心巨厚的泥岩沿着纵向上的断裂和裂缝上拱,产生泥岩底辟形成泥丘构造。泥丘两侧及顶部的圈闭构造,捕获从生油岩中形成的油气及泥岩上拱过程中释放的油气,而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泥丘 构造 油气圈闭
下载PDF
灰泥丘研究综述:基于内蒙古石炭纪—二叠纪灰泥丘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振 刘建波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8,共10页
国外很多学者对灰泥丘的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我国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程度较低。目前灰泥丘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灰泥的无机成因和微生物成因争论、客观分类方法的缺乏以及灰泥丘时空分布的研究精度低等。灰泥丘是... 国外很多学者对灰泥丘的形成机制和时空演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我国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程度较低。目前灰泥丘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灰泥的无机成因和微生物成因争论、客观分类方法的缺乏以及灰泥丘时空分布的研究精度低等。灰泥丘是以灰泥为主要成分的、正凸起的碳酸盐岩建造,可含有碳酸盐颗粒和平底晶洞构造等,但不具有格架构造。根据灰泥丘的成分分类方法,灰泥丘被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生物碎屑灰泥丘、微生物灰泥丘、生物碎屑—微生物灰泥丘和纯灰泥丘。石炭纪—二叠纪灰泥丘的时空分布具有规律性,表现为石炭纪晚杜内期到早维宪期的Waulsortian丘或似Waulsortian丘、晚维宪期到谢尔普霍夫期的生物碎屑—微生物灰泥丘和石炭纪巴什基尔期到二叠纪萨克马尔期的藻灰泥丘。异地来源的灰泥通过无机堆积等物理作用形成正地形;微生物在灰泥丘的形成过程中不仅产生大量灰泥,而且起到重要的粘结巩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泥丘 分类方法 形成机制 来源 时空分布 控制因素 石炭纪 二叠纪 内蒙古
原文传递
浙江泥页岩低丘土链土壤性质变化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章明奎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22,37,共8页
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泥页岩低丘土链中土壤性质(特别是土层厚度和颗粒组成)沿地形景观有明显的协同变化规律,这些变化与物质的移动,上坡和中坡侵蚀作用及下坡再沉积作用有关。泥页岩低丘土链的上坡和中坡土壤农用后,侵蚀加剧,理... 研究结果表明:亚热带泥页岩低丘土链中土壤性质(特别是土层厚度和颗粒组成)沿地形景观有明显的协同变化规律,这些变化与物质的移动,上坡和中坡侵蚀作用及下坡再沉积作用有关。泥页岩低丘土链的上坡和中坡土壤农用后,侵蚀加剧,理化性质恶化,因此不适于农用;而下坡由于坡缓,处于沉积区,农用后仍可保持良好的土壤性质,适于农业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低 土链 土壤性质变化 土壤侵蚀 再沉积作用 农用适宜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