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泥古与创新之间的风景描写——黄蓓佳近期长篇小说的局部嬗变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帆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21,共4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传统的创作方法和手法,风景描写已经逐渐从中国作家的笔下消逝,如何对待这一问题,不仅是一个作家创作技巧层面的事情,更是其世界观和哲学理念的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黄蓓佳近期长篇小说的嬗变,将这个问题提到一个较...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传统的创作方法和手法,风景描写已经逐渐从中国作家的笔下消逝,如何对待这一问题,不仅是一个作家创作技巧层面的事情,更是其世界观和哲学理念的大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黄蓓佳近期长篇小说的嬗变,将这个问题提到一个较高的理论层面来加以认知和强调,以期完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审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描写 泥古与创新 黄蓓佳 长篇小说
下载PDF
论泥古
2
作者 沈小翠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211-,共1页
书家讲求学古人,有法度有精深的技巧,更要知其然而知所以然,又倡导学者用法抒意,切勿拘泥于前人,敢于创作。善学者师古不泥,不善学者便泥古不化,书评者褒前贬后也不无道理。师古,即让学者以古人书为范,得法帖之形与法帖之神,从中汲取营... 书家讲求学古人,有法度有精深的技巧,更要知其然而知所以然,又倡导学者用法抒意,切勿拘泥于前人,敢于创作。善学者师古不泥,不善学者便泥古不化,书评者褒前贬后也不无道理。师古,即让学者以古人书为范,得法帖之形与法帖之神,从中汲取营养打好基本功。然而,现今学书者急于求成之态蔚然成风,师古者几人,泥古者更是寥寥,泥古作为一种沉浸在古人法度中的学书方法可以说是不无益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古 师古不泥 泥古不化
下载PDF
颜元的批判精神与泥古情结——兼论清初士人的“文化宿命”
3
作者 田勤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9,共6页
清初思想家颜元对当时空疏的学风进行猛烈批判,力排宋学、汉学,主张"习行",从实事实物中求道,但因其自身气质性格及所凭藉思想资源都来自传说中的"三代",使得他在拿起批判的思想武器的同时又过于泥古而不知变通,无... 清初思想家颜元对当时空疏的学风进行猛烈批判,力排宋学、汉学,主张"习行",从实事实物中求道,但因其自身气质性格及所凭藉思想资源都来自传说中的"三代",使得他在拿起批判的思想武器的同时又过于泥古而不知变通,无法突破旧有思想的桎梏。这或许正是颜元以及与他同时代士人们所难以摆脱的"文化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元 习行 泥古情结
下载PDF
黄泥古陶元素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彤云 《美与时代(城市)》 2019年第11期62-63,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黄泥古陶元素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将其元素融入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去,能更好地体现景观空间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它所展现的材料、材质、视觉效果,对丰富景观色彩、凸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城市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黄泥古陶元素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文化性,将其元素融入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去,能更好地体现景观空间的个性化特征,同时它所展现的材料、材质、视觉效果,对丰富景观色彩、凸显景观高端和典雅的气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从黄泥古陶和现代园林景观的关系、黄泥古陶在景观空间中的运用入手,对现代黄泥古陶元素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黄泥古陶元素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同时,对黄泥古陶元素在今后的景观设计提供了一点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古 古陶元素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
5
作者 贺青 《魅力中国》 2010年第24期91-91,93,共2页
本文以《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三篇唐代爱情传奇为例,分析了秉持着史传传统利用传奇小说这种文体着力描绘展现世俗生活的唐代作家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尊儒而不泥古”特点。力求通过对特定时期特有的文学样式的研究展... 本文以《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三篇唐代爱情传奇为例,分析了秉持着史传传统利用传奇小说这种文体着力描绘展现世俗生活的唐代作家在创作实践中表现出的“尊儒而不泥古”特点。力求通过对特定时期特有的文学样式的研究展现中唐作家的思想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传统 尊儒而不泥古 深情冷眼
下载PDF
不泥古而拘今,唯变法以图强——法家思想的“求变”
6
作者 左再兴 《神州》 2013年第10期15-18,共4页
以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为“变革旧法度”的承续主张为钥,作一阐发,借以说明国家要持续繁荣就必须“变法”,常导致的两种政治选择:一是在旧体制未充分阻碍社会发展脚步时,不改变原有社会架构的“变革”,意谓“改革”;二是在旧... 以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为“变革旧法度”的承续主张为钥,作一阐发,借以说明国家要持续繁荣就必须“变法”,常导致的两种政治选择:一是在旧体制未充分阻碍社会发展脚步时,不改变原有社会架构的“变革”,意谓“改革”;二是在旧体制已经阻碍并是社会发展出现明显停滞甚至饲退的情况时,必须采取的打破思想上,社会架构上的变革,今谓“革命”。先以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法治思想作一概述,再以论述各法家思想家的“变法”的法治主张,后以阐明“变法”是国家继续强盛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子产 李悝 申不害 慎子 管子 商鞅 韩非子 李斯等变革旧制思想 泥古拘今 与时迁移 应物变化 法家思想的利弊
下载PDF
《刘羽冲泥古》点示阅读
7
作者 康浩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 2016年第11期4-4,共1页
刘羽冲,佚其名,沧州人。先高祖厚斋公多与唱和。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关键词 中学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刘羽冲泥古
下载PDF
从“尚古泥古”到“通古为变” ——近现代隶书及其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向净卿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6期143-155,共13页
民国时期的隶书总体而言比较尚古、泥古,创新性和艺术成就还无法与清代的隶书相提并论.但表现形式仍多样化,有以张祖翼、罗振玉等为代表的泥古拘谨型,有以曾熙、李瑞清为代表的融篆古雅型,也有以沈曾植、经亨颐等为代表的“二爨”新隶体... 民国时期的隶书总体而言比较尚古、泥古,创新性和艺术成就还无法与清代的隶书相提并论.但表现形式仍多样化,有以张祖翼、罗振玉等为代表的泥古拘谨型,有以曾熙、李瑞清为代表的融篆古雅型,也有以沈曾植、经亨颐等为代表的“二爨”新隶体,还有以吴昌硕、齐白石等为代表的篆隶杂糅写意风.民国时期隶书创作的观念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即多主张篆隶杂糅、楷隶相参、隶入行草,隶书成为发展篆书、楷书、行草的一种手段.字体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书家们多认为古法亦如此,唯有通晓此法才能传承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书 尚古泥古 通古为变
原文传递
云南东川古泥石流堆积物ESR测年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业渝光 刁光波 +2 位作者 和杰 高钧成 雷祥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用ESR方法对该区古泥石流堆积物的形成年代进行了初步研究,并讨论了此方法的可靠性、测年机理以及所得ESR年龄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泥古 ESR测年 堆积物 石英 泥石流
下载PDF
光绪末年官制立法评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荆月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9,共7页
光绪末年,为应对内外交困的政治局面,清廷先后宣布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两项改革均以官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相应地带来了官制立法的较大变革。历经七年,传统官制的形式特征逐步淡化,机构设置和职官选任均有较大突破,但是,受自身既得利益... 光绪末年,为应对内外交困的政治局面,清廷先后宣布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两项改革均以官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相应地带来了官制立法的较大变革。历经七年,传统官制的形式特征逐步淡化,机构设置和职官选任均有较大突破,但是,受自身既得利益的羁绊,清廷的官制立法改革多流于形式,官吏选任当中的等级特权、中央集权以及民族歧见仍然未得改变,其作为传统专制政治文化组成部分的根本性质依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绪末年 官制立法 创新 泥古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画写生教学方法论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富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10期83-84,共2页
文章阐释了中国画创作中写生的学理性,并分析了写生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功能性,放眼到教学领域,写生教学的边界模糊,误区较多,并且尝试进行了写生教学的方法论建构,分别从局部模写法、详记法、记异法、简记法、放大法、映象法、映象重叠法... 文章阐释了中国画创作中写生的学理性,并分析了写生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功能性,放眼到教学领域,写生教学的边界模糊,误区较多,并且尝试进行了写生教学的方法论建构,分别从局部模写法、详记法、记异法、简记法、放大法、映象法、映象重叠法、重复体味法等进行多维阐释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写生教学 临摹 泥古不化 食洋不化
下载PDF
从韵书的发展看“平水韵”的命运
12
作者 马克章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48-52,共5页
文章从韵书的产生引出其"科举考试"和"写诗押韵"的双重社会功用后,指出因这两项功用而导致韵书发展中出现了进步和保守的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进而又导致两系韵书发展的不同结果,从而得出"平水韵"的社会... 文章从韵书的产生引出其"科举考试"和"写诗押韵"的双重社会功用后,指出因这两项功用而导致韵书发展中出现了进步和保守的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进而又导致两系韵书发展的不同结果,从而得出"平水韵"的社会功用早已不复存在,最后得出"平水韵"为人所宗的观点可以休矣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体诗 音韵 诗韵 韵书 平水韵 泥古
下载PDF
略论魏晋时期世家大族的书法传承与革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家族式的书法传统肇始于东汉中期以后,父子、兄弟相承授者不乏其人。魏晋时期,这种书法传统发展到了顶峰,其形成与士族注意家风的培养和家学的传承有关。魏晋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上的主要贡献有四:士族身份对书法的传播有重要促进作用;... 家族式的书法传统肇始于东汉中期以后,父子、兄弟相承授者不乏其人。魏晋时期,这种书法传统发展到了顶峰,其形成与士族注意家风的培养和家学的传承有关。魏晋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上的主要贡献有四:士族身份对书法的传播有重要促进作用;纸笔等书写工具在士族间的使用,对书法的传播有直接推动作用;世家大族在书法传承中曾经引领潮流;其时的书法理论著作主要产生于世家大族之中。从同为士族的河东卫氏与琅琊王氏的书法比较中可以看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书法既需要继承传统,又需要大胆创新,如此方能适应艺术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传承 魏晋时期 世家大族 泥古与革新
下载PDF
从《唐鉴》看范祖禹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熙宁三年(1070),范氏从司马温公修《通鉴》,专职唐史,“深明唐三百年治乱”,故“采唐得失之迹,善恶之效”,著成《唐鉴》一书。该书先列史实,再加评论,因史发论,以议论为主。作者通过评史论事来阐发自己对历史的基本看法,大体上反映了他... 熙宁三年(1070),范氏从司马温公修《通鉴》,专职唐史,“深明唐三百年治乱”,故“采唐得失之迹,善恶之效”,著成《唐鉴》一书。该书先列史实,再加评论,因史发论,以议论为主。作者通过评史论事来阐发自己对历史的基本看法,大体上反映了他主要的史学观点。本文试拟就《唐鉴》一书对范氏的史学思想略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思想 范祖禹 《通鉴》 司马温 熙宁 唐史 历史思想 公修 泥古守旧 重民思想
下载PDF
《史通》所体现的文论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国相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54-59,共6页
《史通》为初唐时期杰出的史论家刘知几所著,是我国目前现存的一部最早的系统阐述史学理论的著作。史论家与史家不同,史家在修而不重论,史论家则重论而不在修。史论家研究的对象是史籍作品,犹如文学批评家面对文学作品,从史论家对史籍... 《史通》为初唐时期杰出的史论家刘知几所著,是我国目前现存的一部最早的系统阐述史学理论的著作。史论家与史家不同,史家在修而不重论,史论家则重论而不在修。史论家研究的对象是史籍作品,犹如文学批评家面对文学作品,从史论家对史籍作品的论述中,是很可以看出他的文论见解的。正如郭绍虞先生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刘知几 史学理论 文论思想 郭绍虞先生 唐时期 泥古守旧 累屋重架 论家 云蒸泉涌
下载PDF
醇雅隽永的生命乐章——徐无闻先生书法篆刻艺术的审美阐释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舟 《职大学报》 1997年第1期47-50,73,共5页
徐无闻先生的书法篆刻艺术,运刀行笔瘦硬爽利,结体布局奇逸恣韧,均统一于典雅醇厚的韵味,形成独特的风格;构思可谓着意经营,体现了先生辩证创新的审美观和不泥古不鹜今的审美态度。
关键词 瘦硬奇韧 典雅醇厚 自然和谐 辩证创新 泥古不鹜今
下载PDF
笔墨造玄妙 丹青含意韵——简析徐累绘画艺术
17
作者 段奕辰 《美术大观》 2015年第6期44-45,共2页
徐累的绘画古今契合,中西交融,妙心、巧手共造玄妙。本文结合其具体作品,从古今契合、中西交融、东方审美文化意蕴三个方面作出分析。
关键词 溯古不泥古 诗画互文 故事性图式 尚意追求 哲思
下载PDF
钤入丹青画图里,苍茫犹带五溪烟——关于天行山鬼的篆刻
18
作者 曹达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3期135-135,共1页
钤入丹青画图里,苍茫犹带五溪烟——关于天行山鬼的篆刻曹达天行山鬼,即魏建功,江苏海安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钱玄同、沈兼士、马裕藻诸先辈之入室弟子。历在北大、燕大、辅仁、中法、西南联大、台湾大学... 钤入丹青画图里,苍茫犹带五溪烟——关于天行山鬼的篆刻曹达天行山鬼,即魏建功,江苏海安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钱玄同、沈兼士、马裕藻诸先辈之入室弟子。历在北大、燕大、辅仁、中法、西南联大、台湾大学、朝鲜汉城京城大学等院校任教五十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音符号 山鬼 五溪 画图 西南联大 丹青 书法篆刻 哲学社会科学 师古而不泥古 辛亥革命时期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崇古观念析论
19
作者 蔡智力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儒家传统历来有崇古观念,而以崇儒尊经为旨趣的《四库全书总目》亦概莫能外,但其于崇古之中又呈现"应时法古"的辩证观念。一方面,《总目》在书籍版本考订、学术思想源流与文体格调高卑诸问题上,均呈现明显的崇古倾向。但在崇... 儒家传统历来有崇古观念,而以崇儒尊经为旨趣的《四库全书总目》亦概莫能外,但其于崇古之中又呈现"应时法古"的辩证观念。一方面,《总目》在书籍版本考订、学术思想源流与文体格调高卑诸问题上,均呈现明显的崇古倾向。但在崇古的同时,部分提要又表现出贬斥泥古的论调,认为疏于考辨或不辨古今异宜的迂腐观念可能祸乱于当世。如此正反两造观点在《总目》的文本空间中形成折衷性的辩证观点,即认为应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法古",同时在"法古"的基础上顺应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崇古 泥古
下载PDF
刘知几史学更革论
20
作者 杨钰侠 《宿州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43-47,共5页
刘知几的《史通》一书中,蕴含着中国史学更革变化的思想。《史通》研究者多注意刘知几讲史法义例一面,很少有人说到他对于史学更革的研究,偶有言及也都语焉不详。吴怀祺先生在近著《中国史学思想史》一书中,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 刘知几的《史通》一书中,蕴含着中国史学更革变化的思想。《史通》研究者多注意刘知几讲史法义例一面,很少有人说到他对于史学更革的研究,偶有言及也都语焉不详。吴怀祺先生在近著《中国史学思想史》一书中,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几 中国史学 史通 师古而不泥古 史书 三史 世家 史家 司马迁 义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