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支流直角交汇区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詹磊 董耀华 刘同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1,15,共7页
通过总结前人有关干支流直角交汇区水流泥沙运动研究成果,归纳了干支流直角交汇区的分区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初步探讨了交汇区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方法,提出了新的包含水深比及回流长度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计算公式,采用长江科学院水槽试验成... 通过总结前人有关干支流直角交汇区水流泥沙运动研究成果,归纳了干支流直角交汇区的分区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初步探讨了交汇区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方法,提出了新的包含水深比及回流长度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计算公式,采用长江科学院水槽试验成果对计算公式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汇流比较小时,计算与试验成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支流直角交汇区 水流泥沙运动特性 局部水头损失 水槽试验
下载PDF
唐山港京唐港区泥沙运动特征与海岸性质界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季则舟 孙林云 肖立敏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2,90,共10页
海岸性质的界定,是港口航道减淤措施合理布置的关键。通过地形资料和现场测量资料对京唐港区的水下地形地貌特征、泥沙特性以及沿岸输沙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京唐港区泥沙中值粒径大于0.06 mm、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小于15%... 海岸性质的界定,是港口航道减淤措施合理布置的关键。通过地形资料和现场测量资料对京唐港区的水下地形地貌特征、泥沙特性以及沿岸输沙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京唐港区泥沙中值粒径大于0.06 mm、沉积物中黏土含量小于15%、岸滩坡度通常大于1/1 000;泥沙运动具有沿岸泥沙运动特征,但与沙质海岸又有所不同,存在复合沿岸输沙,尤其在风暴潮期间,大浪产生的破波沿岸流与风暴潮潮流叠加,产生更为强烈的沿岸输沙能力。在粉沙质海岸定义基础上,将京唐港区海岸界定为细沙粉沙质海岸。在京唐港区航道防波挡沙堤布置上考虑复合沿岸输沙,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沙粉沙质海岸 京唐港区 泥沙运动特性 复合沿岸输沙率
下载PDF
长江下游三沙(福姜沙、通州沙、白茆沙)水道演变分析及深水航道整治设想 被引量:43
3
作者 夏云峰 曹民雄 陈雄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1,共5页
长江下游三沙 (福姜沙、通州沙、白茆沙 )水道是长江口以上重要的碍航浅段 ,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施 ,有效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效益 ,对三沙水道的治理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水流泥沙运动特性 ,探讨三沙水道河床演变的主要影响... 长江下游三沙 (福姜沙、通州沙、白茆沙 )水道是长江口以上重要的碍航浅段 ,随着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施 ,有效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效益 ,对三沙水道的治理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水流泥沙运动特性 ,探讨三沙水道河床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对航道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分析 航道整治 福姜沙水道 通州沙水道 白茆沙水道 长江 水流泥沙运动特性
下载PDF
弯道环流与沿河路基冲刷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田伟平 李惠萍 高冬光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94-97,共4页
对河弯水流形态和弯道环流的形成、发展规律以及弯道中泥沙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试验观测 ,建立了沿河弯凹岸路基的最大冲刷深度计算公式 为沿河路基护坡和挡土墙的基础埋置深度提供了可靠依据 .
关键词 弯道环流 冲刷深度 沿河路基 泥沙运动特性 沿河公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