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湾盆地马梁遗址第10地点2016年出土石制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连强 王法岗 +1 位作者 杨石霞 岳健平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9-427,共9页
马梁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发现于1983年,并于同年及2006、2008年分别进行小规模发掘,出土了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16年,为建立该区域早-中更新世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低于马梁遗址文化层约3m的马梁第10地点开... 马梁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发现于1983年,并于同年及2006、2008年分别进行小规模发掘,出土了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16年,为建立该区域早-中更新世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低于马梁遗址文化层约3m的马梁第10地点开展试掘,发掘面积18m2,出土石制品197件,动物化石1500余件。石制品原料以燧石、石英砂岩和白云岩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砾石、岩块、断块和碎屑等。技术上,以硬锤锤击为主要打制技术,石核剥坯较为简单,未见修理台面,工具加工缺乏"精制品",表现出较为单一和简单化的石器工业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湾盆地:第10地点 石制品 早更新世晚期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大长梁旧石器地点 被引量:16
2
作者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大长梁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 ,埋藏在泥河湾层里。它东距小长梁遗址 1 70米 ,野外观测和地层对比显示 ,二者的地层层位及文化层一致 ,应为同时期遗址。该地点试掘近 7平方米 ,共获得 33件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出土石制品以小... 大长梁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 ,埋藏在泥河湾层里。它东距小长梁遗址 1 70米 ,野外观测和地层对比显示 ,二者的地层层位及文化层一致 ,应为同时期遗址。该地点试掘近 7平方米 ,共获得 33件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出土石制品以小型为主 ,原料剥片利用率高 ,成器率低 ,动物化石多为哺乳类肢骨。其年代大于 1 0 7万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湾盆地 旧石器时代早期 试掘 地点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南山根地点发掘简报
3
作者 范文田 杨晓冬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南山根地点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考古文化层埋藏于泥河湾湖相层中,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2017年5~7月,河北师范大学考古队对该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面积为22 m2的范围内共出土编号遗物519件,主要为石制品,... 南山根地点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考古文化层埋藏于泥河湾湖相层中,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2017年5~7月,河北师范大学考古队对该地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面积为22 m2的范围内共出土编号遗物519件,主要为石制品,出土化石17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器等。石制品原料可能为就地取材,取自附近基岩及河滩砾石;剥片方法主要为锤击法;石制品整体形制较小,属于石片石器工业;石制品类型以石片、断块和碎屑居多;共发现25个拼合组,包括57件可拼合石制品,应为原地埋藏。通过与邻近的岑家湾遗址地层对比,南山根地点文化层与岑家湾文化层处于同一自然堆积层内,但较岑家湾遗址文化层稍高,据此推断其年代可能接近并略晚于岑家湾遗址(1.1 Ma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湾盆地 南山根地点 旧石器时代早期 拼合研究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的遗址成因与石器技术 被引量:10
4
作者 裴树文 贾真秀 +2 位作者 马东东 马宁 李潇丽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3-508,共16页
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埋藏于泥河湾层灰白色-灰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遗址发现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4年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2m^2,出土143件石制品、8件... 麻地沟E5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埋藏于泥河湾层灰白色-灰黄色细砂和粉砂层内。遗址发现于200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4年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22m^2,出土143件石制品、8件动物碎骨和235件砾石。遗址成因(标本分布状况、原料与个体大小、风化磨蚀状况和标本空间聚集特征等)分析表明,遗址形成受到明显的水流搬运和改造。石制品原料均来自遗址周围1km^2范围内,岩性以硅质白云岩、燧石和火山岩为主;锤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剥片和修理随意,石制品形态无定型,显示旧石器时代早期奥杜威(Oldowan)工业特点。初步古地磁年代测定显示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大致为1.20 Ma。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成因与古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奥杜威工业 遗址成因 早更新世 麻地沟E5地点 河湾盆地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 被引量:7
5
作者 梅惠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9-307,共9页
通过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两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的试掘,发现细石器和小石器文化层共存于同一剖面,从而为研究该盆地和华北地区细石器传统与小石器传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文化遗存埋藏于桑干河二级阶地中下部、底... 通过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两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的试掘,发现细石器和小石器文化层共存于同一剖面,从而为研究该盆地和华北地区细石器传统与小石器传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文化遗存埋藏于桑干河二级阶地中下部、底砾层之上,出土的石制品工艺和时代特征鲜明,与西白马营地点风格一致,属于小石器文化传统,时代处于晚更新世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湾盆地 梅沟地点 苇地坡地点 旧石器时代晚期
下载PDF
泥河湾盆地麻地沟E6和E7旧石器地点发掘简报 被引量:6
6
作者 贾真秀 裴树文 +1 位作者 马宁 张兴龙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58,共16页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证据所在地,越来越多的早更新世遗址的发现使得该地区在研究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生存行为领域备受学术界关注。麻地沟遗址群(MD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群,它位于泥河湾盆地岑家湾...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证据所在地,越来越多的早更新世遗址的发现使得该地区在研究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生存行为领域备受学术界关注。麻地沟遗址群(MDG)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遗址群,它位于泥河湾盆地岑家湾台地古人类活动集中区域,由包括E6和E7在内的9个地点组成。MDG-E6与MDG-E7地点发现于2007年,2012-2013年正式发掘,揭露面积分别为30m2和20m2,出土遗物分别有184件和174件。石制品原料主要取自遗址周边的燧石、白云岩和火山岩,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等,剥片和修理技术为硬锤直接打击法且简单随意,组合特征与非洲奥杜威工业(Oldowan)相似。动物化石均很破碎,难以鉴定动物种属。根据地层和初步古地磁测年资料,推测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年龄大致为1.07 M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奥杜威工业 早更新世 麻地沟E6和E7地点 河湾盆地
下载PDF
许家窑遗址74093地点1977年出土石制品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马宁 裴树文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88,共14页
许家窑遗址74093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发现于1974年,出土了早期智人化石以及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该地点进行过多次发掘,其中1977年在U3等探方共出土石制品共1765件,类型包括石核、石器、完整石片、不完整石片和断块等。石制品... 许家窑遗址74093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中部,发现于1974年,出土了早期智人化石以及大量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该地点进行过多次发掘,其中1977年在U3等探方共出土石制品共1765件,类型包括石核、石器、完整石片、不完整石片和断块等。石制品原料取自梨益沟流水带来的河卵石,以石英岩和脉石英为主。石制品以小型居多,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方法,砸击法应用较少。石器毛坯以片状居多,占63.6%;石器类型多样,以刮削器和石球为主;石器由锤击法加工而成,加工部位多集中分布在毛坯的单侧或者单端,单向加工占72.4%,且以正向为主;双向加工占27.6%,多以复向加工为主。年代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地点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晚更新世早期。石器组合属于华北小石器工业传统,大量石球的发现对于研究早期人类的剥片技术和生存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家窑遗址74093地点 河湾盆地 晚更新世早期 石制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