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末次冰盛期以来泥炭发育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乐秀琴 吴海斌 +4 位作者 张文超 李琴 喻杰 刘慧 于严严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1030,共10页
泥炭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演化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轨道时间尺度上中低纬泥炭发育与季风演化关系及其对全球CH_(4)浓度变化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以来我国泥炭发育的起始... 泥炭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育演化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轨道时间尺度上中低纬泥炭发育与季风演化关系及其对全球CH_(4)浓度变化的影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基于末次冰盛期以来我国泥炭发育的起始14C年龄数据,通过年龄概率密度方法,系统重建了东亚季风区泥炭发育的时空演变历史。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我国南方泥炭开始发育,冰消期以来泥炭发育逐步扩展至华北、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并发育增强;全新世时段,不同区域泥炭发育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东北和西北泥炭发育呈现持续增加,而南方、华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在早-中全新世增加,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结合全国孢粉记录的古气候定量化重建结果,发现我国末次冰盛期以来不同区域泥炭发育主要受降水变化的影响,揭示出泥炭发育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降水的演化。研究表明在轨道时间尺度上,东亚季风演化及其导致的泥炭发育变化对全球CH_(4)浓度变化具有重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发育 古气候定量化 东亚季风 CH_(4)浓度变化 末次冰消期 全新世
原文传递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发育及其碳动态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利娟 刘欣蔚 +5 位作者 鞠佩君 朱单 薛丹 刘建亮 何奕忻 陈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493-6501,共9页
高海拔泥炭地是维护高原气候环境稳定的重要生态系统,由于其兼具高海拔和高寒的特点,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是中国高海拔泥炭地集中分布区,碳储量丰富,由于方法学差异及数据缺乏,其碳储量估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高海拔泥炭地是维护高原气候环境稳定的重要生态系统,由于其兼具高海拔和高寒的特点,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是中国高海拔泥炭地集中分布区,碳储量丰富,由于方法学差异及数据缺乏,其碳储量估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长时间尺度碳通量的模拟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每千年的面积变化和碳累积速率重新评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并利用泥炭分解模型和碳通量重建模型探讨了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约从15000年开始发育,发育高峰期在12000—10000年和7000—5000年,泥炭累积速率范围为0.22—1.31 mm/a,平均值为0.56 mm/a;碳累积速率范围为13.4—77.2 g C m-2a-1,平均碳累积速率为33.5 g C m^(-2)a^(-1),3000年至今碳累积速率最高,7000—6000年是碳累积速率次峰值时期;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存量达1.4 Pg(1 Pg=1015g),碳累积输入和碳累积释放分别为5.6 Pg和4.2 Pg;净碳平衡平均值为0.087 Tg (1 Tg=1012g) C/a,峰值出现在11000—10000年为0.295 Pg;在6000—2000年若尔盖泥炭地出现微弱碳源,最大值出现在5000—4000年,约为-0.034 Pg,净碳平衡在15000—11000年和4000年至今呈现上升趋势,而10000—4000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丰富,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碳汇,本研究将为我国高海拔泥炭地碳库保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碳累积速率 碳通量 泥炭发育 季风 全新世
下载PDF
黑龙江省泥炭形成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铁男 张子诚 +1 位作者 夏玉梅 曾广骥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87年第1期40-44,8,共6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疆,地理位置东经121°11′—135°05′,北纬43°35′—53°33′是我国泥炭重点分布省分。为了开发黑龙江省的泥炭资源,我们就全省的泥炭形成条件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张广才岭 泥炭发育 三江平原 水矿化度 松嫩平原 小兴安岭 东兴安岭 松花江 松阿哩乌拉 第四系地层 漠河县 多年冻土南界 重碳酸钙 过渡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Vegetation Development and Water Level Changes in Shenjiadian Peatland in Sanjiang Plain,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9
4
作者 WANG Chunling ZHAO Hongyan WANG Guopi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451-461,共11页
This paper documents a 7800-year proxy record from the Shenjiadian peatland on the Sanjiang Plain in Northeast China.High-resolution plant macrofossil and colorimetric humific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This paper documents a 7800-year proxy record from the Shenjiadian peatland on the Sanjiang Plain in Northeast China.High-resolution plant macrofossil and colorimetric humific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vegetation and hydrologic history from a 193 cm-long sedimentary profile.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 was applied to transform the raw plant macrofossil data into latent indices of peatland water level.The vegetation community transited from an Equisetum fluviatile community to a Carex lasiocarpa community at approximately 3800 cal yr BP and was followed by a Carex-shrub community at approximately 480 cal yr BP.Based on the plant macrofossil DCA axis 1 scores and humification values,we distinguished four hydrologic periods:a wet period from 7800 cal yr BP to 4500 cal yr BP,dry periods up to 1600 cal yr BP,drier periods until 300 cal yr BP,and the driest period from 300 cal yr BP until the present.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climate records,we suggest that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EAM) w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vegetation and water level changes to the Shenjiadian peatland through its impacts on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macrofossils humification Holocene peatland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