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蒸汽注入位置对气流干燥烟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继辉 朱勇 +6 位作者 申晓峰 徐大勇 华一崑 方志坤 邱昌桂 高辉 何邦华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3,21,共5页
为了解过热蒸汽干燥机(HDT-FX)蒸汽注入位置对烟丝品质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蒸汽注入位置(膨胀单元Winnover和燃烧炉前的回风管)对加工烟丝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膨胀单元注入蒸... 为了解过热蒸汽干燥机(HDT-FX)蒸汽注入位置对烟丝品质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蒸汽注入位置(膨胀单元Winnover和燃烧炉前的回风管)对加工烟丝的物理指标、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膨胀单元注入蒸汽生产的烟丝样品填充值较高,中丝率和短丝率较高;2在回风管注入蒸汽生产的烟丝样品总挥发碱增量较大,中性致香成分损失较多;3在膨胀单元注入蒸汽生产的卷烟样品香气丰富性较好,清香和甜香凸显,舒适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热蒸汽干燥机 蒸汽注入位置 烟丝 感官质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终止剂注入位置的确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金森 郑晓军 +3 位作者 董伟 陈新国 徐春明 李阳初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应用自行开发的数值模拟软件 ,对胜利石油化工总厂 6 0× 10 4 t/a重油催化装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得到了提升管内催化剂颗粒浓度、温度及产物沿提升管的分布情况。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 ,在目前的操作情况下 ,该装置中柴油出现一定... 应用自行开发的数值模拟软件 ,对胜利石油化工总厂 6 0× 10 4 t/a重油催化装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得到了提升管内催化剂颗粒浓度、温度及产物沿提升管的分布情况。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 ,在目前的操作情况下 ,该装置中柴油出现一定程度的过裂化 ,即轻质油收率最高点不在提升管出口。对产物分布曲线进行了分析 ,确定出终止剂的注入位置为 2 3.5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提升管 模拟 终止剂 注入位置 反应器
下载PDF
注入位置对化学电渗法加固软黏土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任连伟 曹辉 孔纲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05-2712,2721,共9页
电渗法是低渗透软黏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电渗法也存在耗电量大、加固效果不均匀等方面的不足。在电渗加固软基后期注入硅酸钠(Na2SiO3)及氯化钙(CaCl2)溶液,可提高软基加固均匀性、缩短电渗时间从而降低耗电量;开展化... 电渗法是低渗透软黏土地基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传统电渗法也存在耗电量大、加固效果不均匀等方面的不足。在电渗加固软基后期注入硅酸钠(Na2SiO3)及氯化钙(CaCl2)溶液,可提高软基加固均匀性、缩短电渗时间从而降低耗电量;开展化学电渗法加固软黏土模型试验,实测电渗及化学电渗过程中排水量、排水速率等,着重分析试剂注入位置对土样电阻、电流等能耗系数,以及含水率、土样强度等加固效果的影响规律;结合电镜扫描(SEM)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ICP-MS),初步探讨化学电渗法加固土样微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试验条件下,在土样阳极和中间同时注入化学试剂CaCl2溶液与Na2SiO3溶液,化学电渗排水和加固效果相对最优;与传统电渗相比,排水量增加了25.5%,抗剪强度值提高了168.8%,且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电渗法存在的加固效果不均匀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化学电渗法 软黏土 注入位置 模型试验
下载PDF
HIRFL-SSC注入引出位置调整控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玮 黄新民 +3 位作者 陈云 张峡 胡建军 徐杏明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0-381,共2页
介绍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控制系统中分离扇回旋加速器 (SSC)注入引出静电偏转板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该控制系统实现了对位置调整电机的计算机控制和 Windows界面操作 ,使SSC注入引出位置调整更加方便和准确。
关键词 引出位置 控制系统 HIRFL SSC CAMAC 静电偏转板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束流钱 注入位置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氧气注入点位置所致的生理学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祖金 米玉红 +1 位作者 杨赓 梁颖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在应用便携式无创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氧气注入点位置所致的患者通气及氧合状况相关的生理学效应。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交叉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案,在保留呼气阀于面罩处的基础上,随机将氧气注入点置于呼吸机出... 目的探讨在应用便携式无创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时,不同氧气注入点位置所致的患者通气及氧合状况相关的生理学效应。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交叉随机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案,在保留呼气阀于面罩处的基础上,随机将氧气注入点置于呼吸机出气口处(出气口处)、面罩与管路连接处(面罩连接处)或面罩上。起初5~10 min,保持吸氧流量(FlowO2)至研究前水平,待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稳定后再调节FlowO2,保证SpO2在90%~95%。比较在不同氧气注入点时,吸氧流量在研究前水平5~10 min时的SpO2,NPPV 0.5 h、1 h及2 h时的氧流量需求、通气、氧合、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困难等相关指标。结果共10例患者入选。在相同吸氧流量条件下,SpO2在氧气注入点置于出气口处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98.9±0.9)%比(96.9±1.1)%,P=0.003];在氧气注入点置于面罩连接处显著高于面罩上[(96.9±1.1)%比(94.1±1.6)%,P=0.000]。吸氧流量在氧气注入点置入面罩上时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及出气口处(P<0.05)。动脉血氧分压与吸氧流量之比(PaO2/FlowO2)在氧气注入点置于出气口处时显著高于面罩连接处(67.9±31.1比37.0±15.0,P=0.007)及面罩上(67.9±31.1比25.0±9.1,P=0.000)。pH值、PaCO2、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困难相关指标在不同氧气注入点位置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便携式无创呼吸机行NPPV时,氧气注入点位置对患者氧合状况改善的影响较大,对通气状况及呼吸功耗的影响相对较小;呼气阀置于面罩处时,氧气注入点离呼吸机出气口越近,氧合状况越易改善,吸入氧流量要求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便携式无创呼吸机 氧气注入位置 急性呼吸衰竭 生理 学效应
下载PDF
基于位置三角信号注入的永磁同步电机磁链在线辨识 被引量:5
6
作者 姜燕 刘思美 +3 位作者 吴轩 黄守道 黄科元 肖伸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5-856,963,共13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数学模型欠秩性质引起转子磁链和定子电阻之间的耦合,导致基于模型法的磁链在线辨识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三角信号注入的磁链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在转子位置(电角度...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数学模型欠秩性质引起转子磁链和定子电阻之间的耦合,导致基于模型法的磁链在线辨识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位置三角信号注入的磁链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在转子位置(电角度)上注入正负对称三角波信号,利用注入信号分别为正、负时的直轴电压响应相减,实现磁链与电阻之间的解耦,建立磁链辨识的全秩方程,然后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算法,构建磁链观测器,实现磁链在线辨识。注入信号后电机的交、直轴电流和转矩的扰动很小,适用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MSM,IPMSM)和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urface-mounted PMSM,SPMSM)。此外,该方法消除逆变器非线性因素对辨识精度的影响。最后,在1.5kWIPMSM系统和2.2kWSPMSM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磁链在线辨识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三角信号注入 在线磁链辨识 永磁同步电机 逆变器非线性
下载PDF
多级组合加砂工艺主缝内支撑剂铺置规律
7
作者 祁生金 蒋建方 +3 位作者 姜杰 王晓蕾 黄登铸 唐珊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支撑剂在裂缝内的铺置规律决定了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以及油井的增产效果。利用自主设计的可视化平行板裂缝模型分别进行了现场排量为4.96 m^(3)/min时不同注入位置(上部、中部、下部)、不同注入顺序(大粒径→小粒径和小粒径→大粒径)40... 支撑剂在裂缝内的铺置规律决定了水力裂缝的导流能力以及油井的增产效果。利用自主设计的可视化平行板裂缝模型分别进行了现场排量为4.96 m^(3)/min时不同注入位置(上部、中部、下部)、不同注入顺序(大粒径→小粒径和小粒径→大粒径)40~80目和80~120目支撑剂在主缝内的组合铺砂实验,通过入口处砂堤高度h_(p)、砂堤平衡高度H_(p)、前缘铺置率R_(fp)和总体铺置率R tp四个参数评价了注入位置及顺序对支撑剂铺置规律的影响,并通过各粒径支撑剂在裂缝前缘和裂缝总体中的填充比例分析了对支撑效果的贡献。实验结果表明:注入位置决定了支撑剂在裂缝内的砂堤形态和前缘铺置效果,上部注入能更好地连通主缝与井筒,大粒径→小粒径注入时,入口处砂堤高度h_(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81和46.57倍,前缘铺置率R_(f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47和13.18倍;小粒径→大粒径注入时,h_(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56和33.37倍,R_(fp)分别为中部和下部注入的1.33和12.07倍;注入顺序在显著影响砂堤形态的同时也对铺置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大粒径→小粒径注入时能产生一定厚度的混砂层;小粒径→大粒径注入时砂堤高度变化更均匀,前缘铺置效果稍好;总体来看,大粒径支撑剂更易沉降,对主缝支撑效果贡献更大,但小粒径支撑剂更易被运移到裂缝深处填充次级裂缝,有助于提升压裂施工的整体支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粒径支撑剂 铺置规律 注入位置 注入顺序 砂堤高度 前缘位置 混砂层 主裂缝
下载PDF
HG减阻剂在河石管道的现场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于孝敏 曹旦夫 +1 位作者 成旭霞 鲍旭晨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7-59,共3页
介绍了HG减阻剂在河石管道现场应用的情况。分析了中间管段重复加剂对添加减阻剂运行管段的影响以及注入位置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现场应用表明,中间管段重复加剂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和增输能力,但应考虑减阻剂的实际分散时间。提出为减少... 介绍了HG减阻剂在河石管道现场应用的情况。分析了中间管段重复加剂对添加减阻剂运行管段的影响以及注入位置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现场应用表明,中间管段重复加剂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和增输能力,但应考虑减阻剂的实际分散时间。提出为减少和避免剪切对HG减阻剂的破坏,加剂注入位置宜选在出站管道入地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HG减阻剂 中间管段 加剂试验 注入位置 应用
下载PDF
EAST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段文学 马志为 吴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应用改进后的低杂波电流驱动程序对EAST进行了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发现,波注入位置、功率谱、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对低杂波的功率沉积和电流驱动剖面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选取合适的低杂波功率谱、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可... 应用改进后的低杂波电流驱动程序对EAST进行了低杂波电流驱动的数值模拟。通过模拟发现,波注入位置、功率谱、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对低杂波的功率沉积和电流驱动剖面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选取合适的低杂波功率谱、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可以实现对其功率沉积和电流驱动剖面分布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低杂波电流驱动 数值模拟 tokamak 等离子体温度 剖面分布 功率沉积 杂波功率谱 流驱动程序 注入位置 应用改进 密度 控制
下载PDF
渤海S油田大斜度井定位封堵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磊阳 徐国瑞 +2 位作者 张晓冉 杨劲舟 黎慧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2158-2162,共5页
针对S油田D区块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冲刷引起水窜等问题,开展定位封窜高阻力泡沫组合调剖的室内实验研究。评价泡沫段塞长度、注入时机以及作用距离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泡沫段塞的连续性推进,优选单一段塞长度在0.2~0.4 ... 针对S油田D区块非均质性强、长期注水冲刷引起水窜等问题,开展定位封窜高阻力泡沫组合调剖的室内实验研究。评价泡沫段塞长度、注入时机以及作用距离对调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证泡沫段塞的连续性推进,优选单一段塞长度在0.2~0.4 PV;泡沫/活性水/泡沫交替注入能够更好地扩大泡沫的波及体积,提升调剖效果;注入时机对组合调剖阶段的采收率效果影响明显,但对最终采收率基本没有影响;改变调剖体系的注入位置,可以有效提高最终采收率,调剖体系单独定位至前缘线(油藏深部)时驱油效果较好,施工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调堵 注入位置 水窜 前缘线 最终采收率
下载PDF
采空区液态二氧化碳惰化降温防灭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宋宜猛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09,共4页
为系统研究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理论与实践,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分析了二氧化碳的灭火机理。通过与常用的氮气防灭火技术对比,阐述了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的优势。重点推导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的计算公式,分析讨论了液态二氧化碳的... 为系统研究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理论与实践,介绍了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分析了二氧化碳的灭火机理。通过与常用的氮气防灭火技术对比,阐述了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的优势。重点推导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量的计算公式,分析讨论了液态二氧化碳的注入工艺和注入位置等参数。结合采空区火区治理实践,应用并验证了液态二氧化碳注入工艺和参数的正确性,形成了较完整的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二氧化碳 防灭火机理 注入工艺 注入量计算 注入位置 降温防灭火技术
下载PDF
0.18μm NMOS的重离子单粒子瞬态脉冲的仿真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飞 安海华 《电子器件》 CAS 2011年第5期558-561,共4页
为了详细地了解纳米MOS电路中单粒子瞬变电荷收集机理,利用ISETCAD软件仿真二维模拟0.18μm NMOS的单粒子瞬态脉冲。通过进行三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和不同的粒子注入位置的仿真,得到了一系列单粒子瞬态电流脉冲(SET)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为了详细地了解纳米MOS电路中单粒子瞬变电荷收集机理,利用ISETCAD软件仿真二维模拟0.18μm NMOS的单粒子瞬态脉冲。通过进行三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和不同的粒子注入位置的仿真,得到了一系列单粒子瞬态电流脉冲(SET)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分析了不同电路连接方式和注入位置对SET的峰值和脉宽的影响。为下一步建立SET的精确模型进行SET效应的模拟做基础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E仿真 NMOS 单粒子瞬态脉冲 单粒子注入位置
下载PDF
CFETR低杂波电流驱动数值模拟研究
13
作者 吴陈斌 丁伯江 +4 位作者 李妙辉 李永春 王云飞 闫广厚 YVES PEYSSON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0-256,共7页
利用射线追踪和福克-普朗克方程,研究了CFETR上驱动电流和功率沉积对低杂波注入位置和耦合波谱的依赖关系,讨论了边界非线性效应对电流驱动与功率沉积的影响,给出了低杂波平行折射率和低杂波注入位置的一个优化值。初步数值计算表明:边... 利用射线追踪和福克-普朗克方程,研究了CFETR上驱动电流和功率沉积对低杂波注入位置和耦合波谱的依赖关系,讨论了边界非线性效应对电流驱动与功率沉积的影响,给出了低杂波平行折射率和低杂波注入位置的一个优化值。初步数值计算表明:边界非线性效应会导致驱动电流降低;不考虑低杂波非线性效应时,驱动电流的差异约为6%左右,小于考虑该效应时的差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杂波电流驱动 平行波数谱 极向注入位置 CFETR
下载PDF
应变Si纳米NMOSFET单粒子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晨光 郝敏如 《电子科技》 2018年第8期38-41,共4页
针对辐照条件下应变集成器件及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文中为了分析研究辐照特性对应变集成器件的影响,主要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TCAD)的方法验证了漏斗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对单轴应变Si纳米NMOSFET器件在不同漏极偏置电压,不同沟道长... 针对辐照条件下应变集成器件及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文中为了分析研究辐照特性对应变集成器件的影响,主要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TCAD)的方法验证了漏斗模型的正确性,分别对单轴应变Si纳米NMOSFET器件在不同漏极偏置电压,不同沟道长度以及不同注入位置的单粒子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TCAD模拟仿真了单粒子瞬态电流随着注入位置的电场变化。结果表明:单粒子瞬态电流随着漏极偏置电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沟道长度的减小而增大;不同注入位置下的单粒子效应,此处的漏极瞬态电流大小与对应位置的电场强度成正比关系。该仿真结果为研究纳米级单轴应变Si NMOSFET应变集成器件可靠性及电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瞬态 漏极偏置 栅长 注入位置
下载PDF
强场和弱场侧超声分子束注入对加料的影响
15
作者 焦一鸣 姚良骅 +5 位作者 冯北滨 陈程远 周艳 石中兵 董家齐 段旭如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91-7197,共7页
报道了HL-2A装置最新的实验结果,讨论并研究了超声分子束的注入位置对分子束在等离子体中的消融和穿透的影响,其中包括电离后的分子束粒子在磁场梯度作用和E×B漂移下的加速或减速及由此形成的冷通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磁场梯度和E&... 报道了HL-2A装置最新的实验结果,讨论并研究了超声分子束的注入位置对分子束在等离子体中的消融和穿透的影响,其中包括电离后的分子束粒子在磁场梯度作用和E×B漂移下的加速或减速及由此形成的冷通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磁场梯度和E×B漂移对于超声分子束的加料效果、消融和穿透有着重要的作用.强场侧注入可使电离后的电子和离子更深地进入等离子体芯部.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超声分子束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和优化设计加料系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子束加料实验 Tokamak等离子体 注入位置 消融和穿透
原文传递
NMOS器件中单粒子瞬态电流收集机制的二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卓青青 刘红侠 郝跃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491-497,共7页
通过二维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NMOSFET在不同漏极偏置、不同栅长度和不同注入位置下的单粒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漏极偏置电压越高,栅长度越短,器件的单粒子瞬态电流越大,收集电荷越多.通过研究不同注入位置情况下的单粒子效应表明:单粒... 通过二维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NMOSFET在不同漏极偏置、不同栅长度和不同注入位置下的单粒子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漏极偏置电压越高,栅长度越短,器件的单粒子瞬态电流越大,收集电荷越多.通过研究不同注入位置情况下的单粒子效应表明:单粒子瞬态脉冲电流的大小和器件中该处对应的电场强度成比例变化.研究结果为设计抗单粒子器件提供了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瞬态脉冲 电荷收集机制 注入位置 漏极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